?

高職院校素質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考及對策

2018-01-30 01:44覃章慧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8年1期
關鍵詞:辦學院校人才

□覃章慧

(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1188)

當前我國供給側改革實質上就是要改變企業不顧社會需求而盲目組織生產,造成與社會需求相脫節而導致生產過剩問題。實施供給側改革就是要企業根據市場需求組織安排生產,而作為社會生產經濟發展的組織者和推動者——人,也必須適應供給側改革的需要。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提出,要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解放和增強人才活力,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秶窠洕蜕鐣l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提出要“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加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院校向應用型轉變。推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應用型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促進職業學校教師和企業技術人才雙向流動。推動專業設置、課程內容、教學方式與生產實踐對接”,這些為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

一、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我國職業教育由于實用性強、培養周期短、培養目標明確和社會需求量大而越來越受到社會重視,長期以來由于受 “官本位”思想影響,在社會上形成普遍輕技工教育、重理論學科教育的現象,高職院校也僅僅是學習成績不太好或者家庭條件比較差的學生的選擇。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頒布實施之后,我國高職教育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歷史階段,2005年高職高專招生人數達268.1萬,占普通高校本??普猩鷶档谋壤?998年的39.8%提高到2005年的53.1%。2010年的招生達到了870萬,高等職業教育招生達到310萬。2011年全國高考招生計劃是675萬,高職高專招生計劃是326萬,接近50%。[1]據統計,2015年我國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219所,高職(???院校1341所。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3647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0.0%。僅民辦高校就有734所(含獨立學院275所),在校生610.90萬人,高職(???在校生227.52萬人[2],高等職業教育在普通高等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成為推動經濟發展、提供人才保障的重要依靠力量。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比較重視基礎設施和師資隊伍建設,但就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而言,教學方法和途徑單一,職業教育與市場需求相脫節,不能適應新時期企業發展對高級技術人才的需求,從長遠上來看也影響著高職院校自身的發展。高職院校素質教育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企業介入教學過程積極性不高,力度不大,校企雙主體辦學模式欠缺保障機制。國務院在《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提出要深化產教融合,鼓勵行業和企業舉辦或參與舉辦職業教育,發揮企業在職業教育中的主體作用。高職院校盡管也在積極與企業進行產教融合,推行雙主體育人模式,但是還處于學校單方面一廂情愿,企業參與培養學生的積極性不高且參與面比較窄,合作形式以打造“冠名班”、“訂單班”為主,企業在資金、教學人員方面投入非常少。學校和企業雙主體辦學在人、財、物配置等各方面的合作,缺乏有效健全的機制保障,導致合作深度不夠。二是實訓教學基地因缺乏企業文化教育而難以充分發揮作用。高職院校普遍重視對實訓基地硬件設施的建設,學生在實訓教學過程中能夠得到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培養。但是由于缺乏企業足夠的技術力量和文化介入,盡管可以學到一些專業基礎知識,但缺乏系統化和職業化,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同度不高,從而導致對追求某一領域技術精益求精的內在動力不足。三是素質教育教學內容以教師注入式講解為主,教學途徑不能夠滿足素質教育的需求。部分高職院校教師從學校畢業后直接從事教師工作,缺乏企業實踐經驗,對于企業崗位職業素養要求、企業行業發展和企業文化缺乏深度了解,視野受限。很多素質課程作為基礎課或者選修課,都是以大課堂的形式進行,授課教師面對的學生人數眾多,難以保障課堂授課質量。加上學生主觀上的認識偏差,不重視見效慢的提升素質課程的學習,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四是培養出來的學生動手能力較差,不能成為熟練技術人員。有人提出高校要“提前讓學生建立市場化、職業化、國際化的素養,更好地實現勞動力市場的供需平衡”[3]。由于高職院校的教育與企業需求相脫節,學生走到工作崗位之后往往還需要師傅傳、幫、帶,甚至需要兩到三年的崗位鍛煉才能獨立工作,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有的學生在技術學成之后跳槽到待遇更好的企業,企業用人風險也在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企業對人才用工的需求,反過來又直接影響到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

二、當前高職院校素質教育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當前我國推行“一帶一路”戰略建設,越來越多的企業將走出國門,參加國際市場的競爭?!耙粠б宦贰睉鹇约扔匈Y本的輸出,又有技術的輸出,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將會大大增加,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面將得到拓寬,高職教育迎來了重大的發展機遇。國際市場的競爭是技術和資本的競爭,技術競爭的關鍵是質量和信譽的競爭,這都有賴于高素質的技術型人才做支撐。就一個國家內部而言,堅強的實體經濟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保障和基礎,德國經濟發展的經驗就是很好的說明,日本與德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分別是世界第二、第三大經濟體,后來兩者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日本國內實業所產生的利潤遠遠趕不上投資虛擬資產所獲得的收益,資金紛紛從實體部門流出,參與到虛擬資產膨脹的大循環中。實業家們紛紛關掉工廠,去開辦銀行、證券公司和投資房地產市場。然而虛擬經濟需要不斷從實業中吸取養分,如果實業經濟的發展不足以支持虛擬經濟發展需要的養分的時候,則形成經濟發展的停滯和徘徊。在德國,由于政府大力發展實業,資金沒有從實體經濟流出。實體經濟表現良好,虛擬經濟也沒有膨脹,企業家很愿意做實業,并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使德國順利渡過歐債危機,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無論從國內經濟發展,還是國際經濟競爭,都離不開強勁的實體經濟作支撐,而實體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技術型人才作保障,而這部分生產力大部分是由高職院校供給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經進入全面深化發展階段,發展實體經濟、抑制通貨膨脹是保持經濟穩健增長的唯一出路,這對高職院校職業教育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中共中央印發的《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為高職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指導作用:一是突出市場導向,充分發揮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對高職院校而言,就是要根據市場的需求來制定教學計劃、確定教學內容和編制教材。二是要根據不同領域、行業特點,從實際出發設定教學專業和課程。專業設置要與企業的需要相吻合,突出課程設置的精準性,實現對癥下藥,學有所用,學以致用。三是突出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導向,建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為中國制造、中國創造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四是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加強統籌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創新技術技能人才教育培訓模式,促進企業和職業院校成為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雙主體”,推進校企聯合培養的辦學模式。同時要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不斷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的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五是在師資建設方面鼓勵企業和高校之間的人才流動,高職院校應設立一定比例的流動崗位,吸引具有創新實踐經驗的企業家、科技人才兼職任教,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三、高職院校素質教育改革的對策

高職院校職業素質教育改革就是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既有的教學方式,打破高校與企業之間的體制機制障礙,變“為教育而教育”為“為企業而教育”。高職院校職業教育要主動適應市場,推動辦學主體多元化,使其辦學能適應“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為中國制造、中國創造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大力推行精品教育的辦學理念

在專業設置和教學內容上不搞大而全、多而全,要結合本校的教學特色、教學實力和社會需求合理確定專業,要發揮特色專業的優勢,做大做強,精準辦學。一方面要防止專業設置過多,師資不足,粗放式辦學,導致教育質量不能保證;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專業設置與企業需求脫節,造成教學資源浪費和人力資源浪費。要本著誠信辦學和承擔社會責任的原則,為企業培養高級技術型實用人才,進一步降低企業的用人成本,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活力。鼓勵企業與高職院校建立人才需求訂單制度,落實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要求,積極推行招生與招工一體化。[4]高職院校按照企業的需求培養人才,高職院校學生一畢業由企業安排就業,雙方共同制定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推行精準教育和精品教育,實現高職院校與企業的雙贏。

(二)在辦學模式上要深入推行雙主體辦學模式

要改變現有的官辦高校和民辦高校界限分明、主體單一的辦學模式,實現“官辦”與“民辦”相結合。在教材的選編上要實現理論界與實務界的深層次對接,針對社會分工精細化的要求,要改變傳統教材理論內容過多、實際操作內容過少的缺陷,根據某一領域實際操作需要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學內容。要充分借鑒德國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的經驗,德國的高職教育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嚴格堅持對學生高質量觀的灌輸,實行雙元制教育模式,強調“能力本位”的教學原則。德國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一方面在職業學校接受義務教育,同時在企業進行實踐學習。通常是在學校接受1至2天理論學習,在企業接受3至4天實踐學習,通過工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樹立“為未來的工作而學習”的學習目標,培養學生認真、細致、嚴謹的作風,高水平技能人才的支撐使得德國制造業以其精湛的工藝和質量聞名世界。[5]

(三)加強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

高質量的職業教育離不開深厚的企業文化底蘊的滋養,特別是技術人員對職業的高度認同感。高職院校一般都設置了體育、思想道德修養、文學鑒賞等系列素質課程,但是對行業文化而言,則缺乏相應的教學內容做支撐。如路橋建設專業,沒有路橋發展史這方面的教學內容,學生對這一領域的發展沒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難以激發學生愛崗敬業的熱情。高職院校的學習氛圍和學生的學習自覺性相對而言要弱一些,因此學校要結合辦學特色和專業建設,大力引進企業文化,使得學生在校園里就能夠耳濡目染,接受企業文化熏陶。需要大力開展行業文化、企業文化、產業文化進校園活動,縮小高職院校學生校內文化和企業文化的距離,將職業道德、人文素養、行業文化教育貫穿學生培養全過程。

(四)改變傳統教學授課模式

目前高職院校的教育一般是前兩年學生在校學習,三年級在校外的企業里實習。對于學生校外實習,一般是由學生自主聯系,學校管理較為松散。很多學生實習期間頻頻更換實習單位,或者根本就沒有進入與其專業對應的企業接受實踐操作訓練,實習效果差強人意。同時,由于學生就業不一定選擇實習企業,導致實習單位對實習學生也是粗放式管理,甚至有的企業為了節約用人成本,將實習生作為廉價勞動力,未能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和創造良好條件。因此需要改革傳統的教學實習模式,將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與實習、就業統籌考慮,提高實習的針對性。要對課程設置、學時分配進行系統性配套改革。要大力推行“三學期”制,循環安排學生在校學習和企業實踐學習時間,加強學生在企業實踐環節的管理,為提升學生職業素養創造環境和學習平臺。

(五)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要建立高校與企業雙向流動機制,將企業優秀的技術領軍人才引進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加快科學技術向實用生產力的轉變步伐,進一步縮短人才形成的周期。要加強校企產教深度融合,學校引進企業一線的技術骨干,企業的先進技術設備,推進校企產教深度融合實訓基地建設,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夠共享企業優質資源。當前,企業融入教學的積極性不高,導致校企資源共享模式教學效果不佳。需要完善校企聯合教學銜接制度,對企業導師提供良好的教學條件,實現企業導師進校授課工作常態化。同時要加強自身師資隊伍建設,據統計,2013年,普通高校研究生學歷教師比例為64.4%。其中普通本科院校為74.5%,高職(???院校為40.0%[6],師資隊伍后續教育工作亟需加強。

四、結語

高職院校是培養實用性技術人才的基地,長期以來,由于對職業教育存在著思想認識上的誤區,工匠的社會地位不高,社會認可度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實用型人才的培養和教育。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中國制造對高水平的工匠的需求將越來越大,一批高水平的現代工匠隊伍成為推動制造業發展的基礎。高素質的職業技術教育對推動我國成為世界工廠和制造業基地、推動綜合國力的發展功不可沒。高職院校教學工作需要不斷進行改革創新,課程設置必須適應社會需要,要引入多方辦學的模式,由企業經驗豐富的工匠參與教學實踐,不斷提高職業教育的針對性和實用性。通過開展校企合作,注重教學創新與科技創新,實現教學與生產的雙贏。社會發展為職業技術教育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高職院校如何抓住這一歷史性的機遇,走出一條既符合自身特色又彰顯行業特色的教育之路,需要進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探索。

參考文獻:

[1]李博淵.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現狀及發展思路[EB/OL].http://www.cssn.cn/jyx/jyx_zyjsjyx/201509/t201509 22_2422867.shtml,2015-09-22.

[2]2015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EB/OL].http://moe.edu.cn/srcsite/A03/s180/moe_633/201607/t20160706.html,2016-07-06.

[3]趙曙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人才培養[N].光明日報,2016-05-27(10).

[4]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教職成[2014]9號)[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2014-08-25.business/htmlfiles/moe/s7055/201409/174583.html,2014-08-25.

[5]張建平.德國高職教育經驗對我國高職教育發展的啟示[J].中國成人教育,2009(19):18.

[6]教育部公布全國高校教師研究生學歷比例[EB/OL].http://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5/07/14/025472249.html,204-07-14.

猜你喜歡
辦學院校人才
人才云
在晉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梳理
2020年部分在晉提前批招生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2020年在晉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類院校錄取統計表
在晉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梳理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簡章審核對照表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