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象力在民歌鋼琴改編曲演奏中的價值研究

2018-03-09 19:04陳琛
關鍵詞:觸鍵演奏音色

陳琛

摘 要:民歌鋼琴改編曲是中國鋼琴曲庫的重要內容,是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與鋼琴音樂的融合。演奏是樂曲藝術生命的再創造,想象力可以賦予民歌鋼琴改編曲的演奏以更深層次的拓展。本文分析了想象力與音樂的關系,闡述了中國民歌鋼琴改編曲的特點,并就想象力在其演奏中的作用及具體表現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想象力;民歌鋼琴改編曲;演奏;音色;觸鍵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7)10-0109-03

想象力是一切藝術行為的源泉,將想象力融入到樂曲的演奏中,可以提升樂曲的表現力,賦予樂曲以靈魂,使藝術形象更為鮮活、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一、想象力與音樂的關系

(一)想象力的基本概述

想象力是介于人類感性思維與知性思維的一種先天性的能力,是人類基于當前已有的形象,在頭腦匯總進行再創造,它是人類好奇心在頭腦層面的一種行為體現。不斷將抽象意識向具象化轉移是人類發明創造的源泉。

人類不僅可以感知眼前的事物,還可以將已發生的事情、看到過的物體在腦中通過回憶產生形象認知,進而創造出感知外的事物,這就是想象力,它廣泛存在于各種藝術形式的創作當中。在文學作品中,《聊齋》《西游記》中的妖魔鬼怪的形象就是作家將現實中的人物性格進行藝術放大和延伸;在舞蹈作品中,舞蹈家將故事、意念通過想象力轉化成肢體行動,使抽象的感情與意念具象化;在音樂創作中,作曲家把頭腦中的情感、音樂形象通過作曲技法轉化為具體的音樂作品等。因此,所有文學、藝術作品的創造都離不開想象力。

(二)想象力與音樂的關系

音樂是聽覺藝術,在欣賞過程中,它沒有具體的形態,不可觸摸,只能耳聽心感。想象力存在于音樂創作和欣賞的不同層面,一是作曲家在創作時的藝術想象力,將其理念情緒通過想象力轉化為旋律,并通過作曲技法展示音樂;二是演奏者對樂曲的二次想象,借由二次創作將音樂形象傳遞給聽眾;三是聽眾對于所聽樂曲的再次想象,形成具有個人審美特點的藝術體驗。音樂作品的創造、被欣賞、被理解就是通過三者想象力的結合而形成巨大的藝術張力。由此可見,想象力既是音樂產生的因素,又是推動音樂傳達的關鍵,是音樂生命力在精神層次的體現。

二、中國民歌鋼琴改編曲的發展及特點

民歌承載著中國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精神、文化特征,是廣大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在中西方音樂思想的碰撞下,中國的鋼琴音樂創作從一開始就瞄準了鋼琴音樂民族化的發展方向,這也為民歌鋼琴改編曲的出現奠定了思想基礎。20世紀40年代,民歌鋼琴曲改編曲的創作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時期,改編的作品既體現了中國傳統民歌的淳樸及民族思想的精髓,又兼具鋼琴音樂的特征,如《在那遙遠的地方》、《花鼓》、《春思曲》等。但是如何使歐洲音樂創作手法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以及如何解決在兩種文化交流中存在著的藝術創作者與音樂欣賞者之間的審美意識形態的矛盾,是我國鋼琴音樂創作中一直懸而未決的問題。{1}在文革時期,鋼琴樂曲創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也正由于此,民歌鋼琴改編曲成為當時鋼琴音樂發展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歷史現狀使得民歌改編曲的創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產生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鋼琴作品,如《瀏陽河》、《松花江上》、《臺灣同胞我的骨肉兄弟》等。隨著改革開放,寬松的社會氛圍激活了新的音樂思潮,鋼琴音樂事業的發展也迎來了爆發,一系列作品應運而生,這些作品或以聲樂的旋律、民族音樂的音調為基礎而改編,或是通過現代作曲技術而創作的鋼琴曲,或是根據作曲家自創的作曲技法而寫成的鋼琴曲,如《云南民歌五首》、《歡樂的牧童》、《長短組合》等。

中國民歌鋼琴改編曲具有十分鮮明的藝術特點。首先,它保留了民歌本身的選材特點。民歌選材來源于生活,多是百姓口耳相傳下來的,易于為大眾所接受。作曲家將原有歌曲中的典型旋律或器樂特色作為最重要的創作素材保留下來,在此基礎上進行改編。

其次,既保留民歌橫向的線條美,又具有縱向的和聲感。多數的民歌都是單線條旋律,更偏重于音樂的橫向變化,旋律的變化預示著音樂情節發展的不同階段。在改編過程中,作曲家以原民歌主旋律和中國的傳統調式為基礎,結合西方音樂重視立體聲的特點,通過和聲、節奏、調式調性的變化來進行發展,因此這些改編曲既具有民族音樂的風格,同時又兼具鋼琴音樂和聲性、多層次的特點。

第三,和聲的特色運用。在西方功能和聲的基礎上,通過使用附加音和弦、替換音和弦等技法使和聲具有強烈的中國民族調式風格,具有強烈的色彩感。

第四,以西方曲式結構為基礎加入民族音樂的特色曲式。將西方的二部、三部、變奏曲式融入散板、多段體結構,更能體現出音樂形象發展的不同階段。

三、想象力在中國民歌鋼琴改編曲演奏中的作用及具體體現

(一)想象力在鋼琴演奏中的作用

鋼琴演奏是一個復雜的人體器官相互配合的過程,是一種身心結合的表演形式,需要演奏者同時眼觀樂譜、指彈音符、耳辯節奏、肢體配合、腦動情緒,同時還要使用踏板來烘托氣氛、產生音色的變化。因此,在演奏技巧上需要在頭腦中預先想象出符合音樂形象的音色,再嘗試去找到它,與此同時,在樂曲情感的表現上也需要借助想象力的發揮來實現音樂形象的升華。

1.想象力在鋼琴演奏技巧上的作用

不同的演奏技術需要不同的發力方法以產生不同時值的音符、帶來音色的變化。鋼琴通過榔頭擊打琴弦完成發音,發音后聲音呈減弱趨勢,直至消失。因此,鋼琴在發音后聲音就無法改變,在彈連奏時,演奏者除了在技術上做到“連”,還需要保持對聲音持續性的想象,就是所謂“意”連,進而保證音色銜接的完整性。斷奏也有時值長短之分,通過發音方法的變化和音符持續時間的長短能表達不同的音樂情緒。只有演奏者對音樂形象有明確的要求,才能找到合適于音樂情感表達的技術手段,其中對音色的構想是前提,想象力是關鍵。endprint

2.想象力在鋼琴演奏藝術形象上的作用

對于藝術形象的想象首先來源于對樂曲標題的擴展聯想;其次是演奏者自己的生活經驗及思維模式,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理解;再次,就是演奏者對音樂形象的再創造,通過自身情感與樂曲之間的融合,與樂曲建立靈魂上的共通。演奏者的想象力要貫穿于整個演奏的過程中,層層深入,不斷變化。良好的演奏首先要能打動演奏者,其次才能打動觀眾。因此,演奏技術是基礎,而將樂曲中的形象、情感內涵傳達給聽眾是演奏者最重要的任務。通過演奏者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將抽象的藝術形態盡可能具象的傳遞給聽眾,將自己對樂曲的理解融合到每一個音符當中是完美表現樂曲的必備過程。

(二)想象力在中國民歌鋼琴改編曲演奏中的具體體現

演奏者在勝任彈奏技術的前提下,通過想象力來提升、拓展音樂形象,建立聽眾與樂曲之間的溝通,方能實現藝術作品的創造與再創造。接下來,筆者以《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為例進行分析。

《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是民歌鋼琴改編曲《陜北民歌四首》中的代表曲目之一。該民歌原由陜北民歌《信天游》和隴東民歌《攬工調》改編而成,樂曲高亢嘹亮,激情奔放,情感濃厚,全曲既有變化又有對比,具有典型的民族化特征,歌曲中獨特的唱腔如滑音表現了陜北地區的語言特色和風土人情。改編的鋼琴曲保持了原民歌的旋律特征和獨特的民俗韻味,并運用多種裝飾音技法進行了修飾,通過織體變化、調式調性變化拓展了民歌的音樂表現力。改編后的樂曲是帶再現的復三部曲式,三個部分都加入了變奏曲式結構。變奏曲式通常能表現人物多方面的性格特征,因此這首作品具有豐滿的藝術形象,能完整的表達音樂的故事情節。

對藝術形象的駕馭能力體現了演奏者的故事架構與闡述能力,演奏者可以將音樂線索、陜北地區民風民俗的特點與自己的想象力結合,把樂曲按架構形成一個有特色的故事形態,對音樂形象進行多重設置,并將自己的情感與整個樂曲融合,通過自己的情緒來引導整首樂曲的演奏。

樂曲引子部分是故事講述的開始,以mp開頭的散板通過力度和音區變化、裝飾音的運用和自由速度的華彩句喚醒了聽眾對陜北民間音樂自由、奔放的感受,長時值音符要借助想象力彈足,讓聽眾感受到音樂情緒的延續,激發聽眾對音樂的想象力。

樂曲第二部分是一個快板段落,描繪了陜北人民熱烈歡迎紅軍時激動、喜悅的場面。四次變奏中有很多片段直接描繪了不同的場景,如第45-60小節右手高音區的演奏表現出陜北村婦高調輕盈的歡聲笑語;第61小節之后旋律進入左手的低音區,可以想象為男人們見面后相互寒暄、擁抱的場景;第86節起旋律在高低音區交替出現,這里可以想象成紅軍與百姓們一起歡聲交談的熱烈場面;第116小節起音樂逐漸走向高潮,演奏者可以想象為是這位老農講到了軍民共同迎難克險,高昂的音樂將聽眾帶入到這樣的情境當中,容易引發聽眾情感上的共鳴。

樂曲第三部分走向了整首曲目的高潮,可以想象成軍民斗爭后迎接來勝利的喜悅,表現出百姓對于紅軍的崇敬之情。右手八度加厚的主旋律呼應了引子部分單旋律,實現了情感的升華,左手琶音在低音區表現出波瀾壯闊的推動力,演奏時需要演奏者使用身體的力量把主旋律演奏得豐滿,表現出樂隊齊奏的感覺,將樂曲情緒推向高潮。在演奏者的腦中仿佛看到了山頭又開起了一朵朵紅艷艷的山丹丹花,表達出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民歌鋼琴改編曲的演奏中,對故事情節的設定和音樂形象的把握需要持續的想象力。演奏者需要構建出符合樂曲內涵的故事場景,將樂曲內容講述給聽眾,建立樂曲與聽眾之間的情感連接。

四、民歌鋼琴改編曲演奏中想象力的培養

(一)豐富自己的人生體驗

想象力是建立在對已有事物再創造的基礎上的。因此,演奏者需要有大量的人生體驗來做自己想象模型構建的基礎。由于日常生活體驗的局限性,演奏者可以領略不同的藝術形態,拓寬自己的藝術視野,豐富自己對音樂故事的聯想能力。

(二)儲備豐富的民族文化知識

民歌鋼琴改編曲的根源是民歌,也就是中國豐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都形成了自身鮮明的文化特點,這些特點都被充分體現在了民歌當中。因此,演奏者不僅要加強對各民族文化知識的積累,還需要對樂曲的文化背景和內容進行關聯,對藝術表現形式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和感受,激發對音樂的想象力。

(三)激發對音色的想象力

良好的鋼琴演奏技巧是支撐整個樂曲彈奏的基礎。演奏者要明確認識到鋼琴的音色特點、人聲的特點以及不同民間樂器的音色特點。由于民歌鋼琴改編曲的旋律主要來源于人聲的歌唱,因此在鋼琴上模仿人聲的演唱也成為一個重要的技術點。由于鋼琴在發音后聲音呈衰減狀,因此長時值音符的延續需要運用不同的手段來表現,有時需要用延音踏板來彌補客觀上聲音的衰減,更為重要的是演奏者要從主觀上發揮想象力,訓練內心聽覺以加強對聲音延續感。其次,在民歌的演唱中,通常還伴隨著民間樂器的伴奏,所以熟悉不同民間樂器的演奏技法和音色特點對演奏者提升對音色的想象力有很大的幫助,不同的樂器能表現不同的音樂性格。因此,在鋼琴上模仿或再現這些民間樂器的音色需要不同的觸鍵法。想象力的訓練是前提,不同觸鍵方法的運用是客觀的實現手段。

五、結束語

中國民歌鋼琴改編曲是通過鋼琴來演繹民族之聲,一方面是為中國傳統音樂的傳承,拓展了民歌本身的表現力,另一方面通過鋼琴改編曲這個載體將民族音樂推向世界,促進了民間音樂對外的交流。演奏者要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將音樂作品中獨特的民族神韻表達出來,賦予作品以靈魂。

注 釋:

{1}周為民.鋼琴藝術的多維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367.

參考文獻:

〔1〕杜青蘭,蘇欣昕.儲望華早期與近期中國民歌鋼琴改編曲比較研究——以《瀏陽河》和《茉莉花》為例[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6(07).

〔2〕任遼蘇.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從桑桐的《內蒙民歌主題小曲七首》看中國鋼琴改編曲[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2(03).

〔3〕鄭雋逸.中國鋼琴改編曲的音樂表現手法及演奏特點探析——以鋼琴曲《百鳥朝鳳》為例[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5(02).

〔4〕孫潔.傳統與現代的結合:論中國鋼琴改編曲《夕陽簫鼓》的演奏技法[J].長沙大學學報,2016(01).

(責任編輯 賽漢其其格)

Abstract: Folk songs piano transcriptions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Chinese piano music, which is the fusion of Chinese folk music and piano music. Music is an art of life to create, imagination gives the play of piano transcriptions deeper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magination and music, and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folk songs piano transcriptions, and about the role of imagination in the play and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is analyzed.

Keywords: Imagination; Folk Song Piano Transcription; Play; Tone; Touch the Keysendprint

猜你喜歡
觸鍵演奏音色
精雕細琢的外形與音色 Bowers & Wilkins(寶華韋健)805 D4
鋼琴演奏與教學中的觸鍵技巧探究
擅長營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論長笛演奏的音色變化
從輝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樂篇
試論鋼琴演奏中觸鍵對音色表現的影響
鋼琴教學中的作品分析
提升小提琴音準能力的重要性及方法探討
略談鋼琴演奏藝術
淺析鋼琴觸鍵技巧對音色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