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朋友”的時間都去哪兒了?

2018-03-10 13:53魏岳江王大鵬
聲屏世界 2018年12期
關鍵詞:信群基層干部微信

魏岳江 王大鵬

隨著各種微信群種類的日益增多,從開始的幾個群發展到親屬群、同學群、朋友群、同事群直至各種工作群、會議群、業務群,這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群多了帶來的不只是信息量的增多,微信朋友圈外延擴大勢頭也突飛猛進。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微信也如此。微信好的一面是能為網民提供所需要的海量信息、資訊,可以足不出戶購買商品、車船機票,看電影觀視頻,線上線下交流互動,朋友圈微信群把不遠萬里的親友集聚在手機屏幕上。不利的一面在于隨著投票、廣告、代購、謠言、詐騙的侵入,朋友圈似乎已不再是當初那個單純的熟人交際私人圈、棲息地,特別是推銷、拉票、謠言、廣告成為人們最難以忍受的四大朋友圈信息。

難道圈子大了,朋友就多了嗎?其實不然。牛津大學的心理學專家羅賓·鄧巴以及相關研究者發布了一份關于Facebook的研究報告顯示:無論朋友圈中有多少人,真正與自己互動的只有4個朋友左右。此數據告訴我們,無論社交網絡怎樣發達,我們能夠產生穩定交往的關系,往往寥寥無幾。真正的朋友未必在朋友圈內,也可能在圈外。微信群多,分享的文章就劇增了嗎?事實并非如此。怕暴露隱私,被不法分子利用;怕單位領導看見,說不務正業;推送人生哲理文章,怕被圈內朋友誤解指桑罵槐;時間被處理各種業務工作群信息所占,未有時間閱讀微信公眾號文章。

的確,手機APP、微信工作群等新媒體傳播技術手段,因其傳遞信息、下達通知快速高效,尤其方便上級機關指導下級工作,與基層干部進行工作交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凡事不能過多,否則適得其反。如果上級機關大事小事都在群里發信息,就會導致基層干部手不離機,無法全身心投入本職工作。更有甚者,建立群后要求各成員寫上單位職務、實名,甚至有時把會議照片、會場、視頻也發到群里,如此一來各個單位人員具體詳情就無保密可言。有些朋友圈或微信群推送的照片,如果經過“有心人”之手,可能會變成準確性很高的秘密情報。所以,國外一些國家政府部門和軍事重地都三令五申要求禁止帶手機進入室內,或開會時要求手機電池與手機分離,或重要場所禁止手機拍照上傳照片?;诖?,上級機關建立局部微信群,應以單位編碼、機構代碼為好;公開性的通知、指示、通報可以在微信群內公布,不便于公開的還是采取原來的辦法,如發機要件、電話通知、傳真或通知下屬單位來領取,確保萬無一失。

猜你喜歡
信群基層干部微信
有坑沒蘿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讓基層干部“心不安”
基層干部為何“左右為難”
基層干部“累”在哪里?——應當累在服務為民,而不是形式主義
一些基層干部“血不再熱”
警惕以微信群為媒介的詐騙
假如亡國之君有微信群
微信
利用微信群營銷獼猴桃的啟示
在線研討:教師專業思考的引發和深入——從“揚州歷史教師”微信群的一次爭論說起
微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