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暗時刻》中信念心理的審美考察

2018-03-24 09:30鄭冰濤
文學教育 2018年3期
關鍵詞:理想信念

內容摘要:《至暗時刻》由英國導演喬·賴特執導,在緊張的敘事節奏中表現出嫻熟的掌控技巧,聚焦二戰的經典“信念”心理。面對德國納粹的咄咄逼人態勢,英國議院就“綏靖”“抵抗”政策而爭吵不休,一時陷入黑暗時刻。臨危受命的英國首相丘吉爾,鼓舞民眾抵抗到底,帶領國人絕地反擊,演繹出共時性的“信念”心理,衰老不乏精神,艱難不乏勇氣,率真不乏睿智,以血肉飽滿的形象特征溝通了群己關系、政黨關系、國家關系?!吨涟禃r刻》既流露出堅韌厚重的生活底色,也彰顯出卓越不凡的領導藝術,亦有追求獨立自由的政治精神。

關鍵詞:《至暗時刻》 生活信念 政治信念 理想信念

一.“堅韌厚重”的生活信念

導演喬·賴特的風格素來是精煉文藝,諸如《傲慢與偏見》《贖罪》《安娜·卡列尼娜》等文藝片,但他在執導戰爭片《至暗時刻》時,一改往日的掌控風格,由小見大,從容揭秘政治偉人的現實生活,滿屏盡顯堅韌厚重的信念。就劇情內容而論,張弛有度,跌宕起伏,又勵志熱血,催人奮進,誠如一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俗語常道“好馬配好鞍”,精湛的電影亦需要卓越的演員,由加里·奧德曼飾演的丘吉爾,其精彩絕倫的演技廣受贊譽,他在民心不穩的戰時生活中演繹出多維度的“信念”心理,涵蓋了一名政治家的日常生活、政治生態和理想追求。

丘吉爾的飾演者展現出殿堂級演技,出入角色,而不限于角色,扮演風格多變,完美地再現丘吉爾的復雜性格。雖然戰爭片容易在題材上陷到單一的境況,但是這部電影卻不乏亮點,通過共時性的生活窗口讓觀眾看到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自丘吉爾在床上吃早點、看報紙、說電報始,這位政治精英就表現出一副令人詫異、暴躁不堪的樣子,帶有較強的“陌生化”效果。加里·奧德曼為了完美演繹丘吉爾的戰時姿態,抓住了生活信念的具體細節,而故意增肥扮丑,衰老而不乏精神的身軀,禿頂而不失驕傲的頭顱,肥碩而不減速度的步伐,含混而不輸氣勢的演講。既血肉豐滿,又立體雕琢;既性格暴躁,又情感柔和;既艱難躊躇,又豪放睿智。

面對即將到來的戰爭,不甚明朗的未來,《至暗時刻》通過生活窗口而著重塑造了丘吉爾的幽默元素,不計形象床下找貓,敢于直言的大聲咆哮,面臨壓力時也會向妻子撒嬌;不計地位拒絕國王,甚至和國王共進午餐時還能隨手喂狗,遭遇內閣反對時也不忘反諷一把。我們看到了精彩豐富的生活信念,脆弱犯愁的老人,焦慮滑稽的國民,唇槍舌戰的首相。丘吉爾所具備的這些人性光彩,重在破迷,破除戰時國民的迷茫和渾噩;意在指路,指引戰時國民的抉擇和信念。這些普通的信念,甚是塑造政治精英的神來之筆,讓觀眾看到了堅韌厚重的精神力量。

二.“卓越不凡”的政治信念

面對德國納粹的“閃電戰”,歐美各國奉行“綏靖”政策,以事不關己的態度同侵略者妥協,企圖犧牲別國,以換取本國的安寧和利益。在戰火紛飛的疆土上,外有外患,海、陸、空三軍都沒能抵抗住德國納粹的閃電侵略,也沒能獲得盟國的支持,甚有全軍覆滅的危機;內有隱憂,臨時組建的戰時內閣消極怠工,大臣奉行“綏靖”政策,試圖簽署協議來躲避這場將來的暴風雨。甚至,英國王室也一度打算搬出白金漢宮,赴海外避難。事實上,正如片名《至暗時刻》一樣,愈演愈烈的黑暗時刻,誰也沒法預測戰爭的結局,誰也沒法保證英國的驕傲,誰也不敢賭注民族的未來。

繼前任首相張伯倫后,丘吉爾接手了這一糟糕的戰爭局面,這是一個別人不敢,不愿和不想承擔的政治責任。電影的精髓之處正是演繹大廈將傾前的悲壯,讓觀眾看到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如何鍛造出卓越不凡的政治信念。上任之時,丘吉爾表現出敢于擔當的政治信念,以“我所能奉獻的沒有其它,只有熱血、辛勞、眼淚與汗水”的精彩演講,獲得了議院的普遍稱贊,奠定了民意基礎。丘吉爾力排眾議,主張對敵作戰,追求獨立自由,不向納粹妥協,不同獨裁議和,這種自信的政治信念和樂觀的抗爭態度是最令我們動容的?!吨涟禃r刻》既蘊有堅決、果敢和強硬的政治元素,也激發了民族內心的驕傲、尊嚴和熱血,一種“寧可玉碎,不為瓦全”的悲壯情懷。

英法聯軍沒能拖住德軍的侵略,被圍敦刻爾克海灘,這種瀕臨絕望的消息更是敲打著丘吉爾的內心。這是至暗時刻,也是孤獨時刻,更是崩潰時刻。面對戰敗、被圍、綏靖等沉重事情,丘吉爾陷入深深迷惑,是否要選擇簽署妥協協議,以及這件事情是不是首相職責的一部分?正是國王的智慧,建議他到民眾中間去,聽聽民意心聲。當他感受到了國民的守土決心時,重拾堅韌厚重的力量,以睿智的重拳砸向這個黑暗時刻?!肮陋殹薄翱謶帧薄败P躇”等心態都得到消解,使他鑄造出卓越不凡的戰時信念,即“樂觀”“堅強”“鋼鐵”的政治標簽。

三.“獨立自由”的理想信念

誠如《至暗時刻》是一部追憶過往的戰爭電影,其敘事節奏和演技風格堪稱佳作,旨在追求家國疆土的獨立自由,彰顯民族性格的理想信念。通過揭秘早已塵封的戰爭往事,鑄理想信念為精神利劍,劃破黑暗的蒼穹,追溯國家的過去,叩問民族的記憶,演繹經典的時刻,無不使我們為之動容。首相丘吉爾敢于擔當,勇于擔責,竭力保障國家、民族、國民的安危,無愧于黑暗時刻的選擇。性格暴躁的家庭場景,激情澎湃的議會演講,低聲下氣的電話請求,緊密團結的室內對談,溫和幽默的地鐵閑談,爭分奪秒的撤兵計劃,上下一心的堅決抵抗,這些都是理想信念的錘煉過程。

追求“獨立自由”的理想信念,不僅需要政黨的總攬全局和運籌帷幄,也需要國民的眾志成城和迎風斗浪。走向民意的丘吉爾,選擇與全體國民站在一起,擁有卓越不凡的執政智慧和戰時意志。此敘事目的是為了確立下一步決策行為來自民間的正義性和正確性,起到了集聚民意并達到多元化價值的引領作用。[1]這一刻,丘吉爾的內心受到極大鼓舞,直接缺席“和平協議”的簽署會議。他用慷慨激昂的演講,渲染獨立自由的精神信念,燃燒堅決抵抗的熱血情懷,贏得了政府成員和議會成員的廣泛支持。關于“綏靖”“抵抗”的持續爭吵,丘吉爾給出了最富有智慧的回答,“成功不是最終的,失敗也不是致命的,重要的是繼續前進的勇氣”。

《至暗時刻》淬煉了英國的精神信念,鑄造出堅定不屈的民族性格,以及平衡了一位杰出政治家的人格、心態和智慧?!拔覀儗⒃诜▏鲬?,我們將在海洋中作戰,我們將以越來越大的信心和越來越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本土,我們將在海灘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的登陸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薄爸钡叫率澜缭谏系壅J為適當的時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來拯救和解放這個舊世界?!边@些言辭內容產生廣泛影響,黑暗時刻就要被打破,獨立自由就要奏響,丘吉爾的演講直接改變了整個歐洲世界的命運。

歷史的縫隙經過精細化縫補,立馬具有了相當多的溫度,《至暗時刻》以經典的電影技巧撥動了觀眾的心弦,留下豐富的思考。丘吉爾帶領英國人民走出“至暗時刻”才成就了自己的偉大。但就整個影片而言,丘吉爾自身何嘗不是走出自己的“至暗時刻”才得到英國民眾的認可和擁護呢?[2]宛如“三位一體”的精神信念奠定了這段舊事的流光溢彩。生活信念提供堅韌厚重的人性基礎,讓我們感知到世界的真實;政治信念提供卓越不凡的戰時策略,讓我們體會到勝利的艱辛;理想信念提供集聚民意的多元價值,讓我們收獲到智慧的聲音。事實上,正是這些可貴的精神信念,喚醒了人類社會的高尚品德,正義終將戰勝邪惡,從而得以度過一個又一個的黑暗時刻,終達于光明之際。

參考文獻

[1]楊俊蕾:《當丘吉爾被好萊塢模式重新編碼》,文匯報,2017年12月26日第011版.

[2]曾慶江:《丘吉爾的“至暗時刻”》,海南日報,2017年12月25日第028版.

(作者介紹:鄭冰濤,湖北省襄陽市第五中學2015級學生)

猜你喜歡
理想信念
走進東山學校,尋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詮釋理想信念的寫作追求
用對黨忠誠詮釋理想信念堅定
《堅定理想信念 補足精神之鈣》
信念堅定、對黨忠誠
為革命視死如歸的紅色家庭(二)
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是什么?
理想信念是一個人奮斗的方向和動力
革命理想高于天
“中國夢”視域下的青年理想信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