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唐“山水田園詩”辨正

2018-03-24 09:30馬思杰桑天紅施靜
文學教育 2018年3期
關鍵詞:山水詩田園詩孟浩然

馬思杰 桑天紅 施靜

內容摘要:文學史上慣于將盛唐時期的詩人王維與孟浩然歸為一派來講,稱作“山水田園詩派”,最多是因著二者的詩歌創作里多寫山水與田園風光。但就其具體的詩作考量,“山水田園詩”、“山水田園詩派”這樣的說法并不確切。

關鍵詞:盛唐 山水詩 田園詩 王維 孟浩然

作為中國古代詩歌的兩種題材,“山水詩”與“田園詩”由來已久。錢鐘書在其《宋詩選注》里指出:“《詩經》里《豳風》的《七月》是中國最古的‘四時田園詩,敘述了農民一年到頭的辛勤生產和艱苦生活??墒沁@首詩沒有起示范的作用;后世的田園詩,正像江淹的《雜體》詩所表示,都是從陶潛那里來的榜樣?!盵1]310可見,為“田園詩”這一詩歌題材真正添彩加衣的還是在陶淵明那里。而“山水詩”,袁行霈在其主編的《中國文學史》說到:“早在《詩經》和《楚辭》的時代,詩中就出現了山水景物,但那往往只是作為生活的襯景或比興的媒介,而不是作為一種獨立的審美對象。到了漢末建安時期,曹操的《觀滄?!凡潘闶侵袊姼枋飞系牡谝皇淄暾纳剿??!盵2]87此后一直到南朝謝靈運那里,山水詩才算真正確立并興盛起來。由此可知,“山水詩”與“田園詩”題材不同、發展脈絡各異。雖然也有人將二者歸在一起說,譬如胡適《白話文學史》中將描寫山水、田園一類詩歌的詩人稱作“歌唱自然的詩人”,[3]196不過胡適先生也只是將山水、田園一類風光景物歸為“自然”一說,并不是從題材上進行考究的。而袁行霈《中國文學史》又說:“田園詩和山水詩往往并稱,但這是兩類不同的題材?!盵2]63因此,我們在說山水與田園這兩種題材時,可以將二者并稱,但卻不能合稱,就如一些文學史里所謂的“山水田園詩”或“山水田園詩派”,這是不合理的概念歸納。簡單來說,我們可以尋得一首山水題材的詩歌,同樣也可以找到一首田園詩,但絕對找不見一首“山水田園詩”來。既然不存在“山水田園詩”,自然就不會有“山水田園詩派”的存在。因此可以說,文學史上通行的“山水田園詩”或“山水田園詩派”這樣的稱謂就顯得很不科學。

一.從題材分類分析

盛唐作為古代詩歌創作的繁榮時期,涌現出許多優秀的詩人,而這些詩人也由于創作風格與思想個性的差異被后代文人劃分成不同的流派或群體。其中便有被認為以王維、孟浩然等人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但前文我們已經談過“山水田園詩(派)”的合稱是不合理的,所以首先單從概念這一表層方面論,盛唐時期的“山水田園詩(派)”概念一說并不能令人信服。

其次,王維與孟浩然作為這一詩歌流派的代表詩人,假設不論流派問題,只就這個流派內在的產生意義而言,那么除去在風格與思想等方面的趨同因素外,王維與孟浩然則需一定數量的山水與田園題材的詩作,可作為他們被后人認為是這個流派的依據。這里將王維、孟浩然創作的詩歌按其題材分類如下表:

(數據來源:①陳鐵民校注《王維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版;②徐鵬校注《孟浩然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版)

如表所示,王維的詩作有三百余首,其中山水詩的創作數目最為可觀,著名的有《山居秋暝》《曉行巴峽》《早春行》《歸嵩山作》《登河北城樓作》《早秋山中作》《賦得秋日懸清光》等;而田園詩只有29首,如《田家樂七首》《春中田園作》《春園即事》《田家》等;其它則是送別、贈答、哲思、奉和應制等題材的詩。孟浩然一生創作兩百余首詩歌,其中也是山水詩居多,達80多首,如《宿終南翠微寺》《山中逢道士云公》《宿天臺桐柏觀》《宿武陵即事》《萬山潭作》《游鳳林寺西嶺》等;而田園詩卻只有5首,如《過故人莊》《田家元日》《南山下與老圃種瓜》等;其它的詩作則涉及送別、贈答、宴樂、懷思等題材。

總體而言,王維的田園詩創作數量不到其山水詩的三分之一,孟浩然的田園詩創作數量較之其山水詩,則更相距甚遠。所以假設文學史上推定王、孟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詩人一說所表示的含義是其二人為寫山水詩和田園詩的代表,那么觀其二人的山水詩與田園詩創作數量,實然,山水詩是可以支持著王、孟兩人成為盛唐時期寫山水詩的代表,但若說是寫田園詩的代表,則有些牽強。

二.從具體詩作分析

僅是從詩作題材的分類上推定王、孟二人的代表派別,難免會有些片面,故再來看王、孟兩人的具體詩作分析。先如王維的《田家樂七首》:

其一 厭見千門萬戶,經過北里南鄰。官府鳴珂有底,崆峒散發何人。

其二 再見封侯萬戶,立談賜璧一雙。詎勝耦耕南畝,何如高臥東窗。

其三 采菱渡頭風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

其四 萋萋春草秋綠,落落長松夏寒。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

其五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

其六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浼彝磼?,鶯啼山客猶眠。

其七 酌酒會臨泉水,抱琴好倚長松。南園露葵朝折,東谷黃粱夜舂。

這七首六言詩因是王維退居藍田輞川別業時期所作,故又稱“輞川六言”。它們算是王維后期的作品,而這時期的王維基本對現實抱著一種漠不關心的態度,雖在為官,卻早已看破了官場上的是是非非。此時的王維“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4]并“退朝之后,焚香獨坐,以禪頌為事”[4],已然一種超然物外的隱居狀態。如此再來分析這七首詩時,可以看出詩人雖是從不同角度描繪了田園自然風光,但更多持的是旁觀欣賞的態度,其更注重表達的實為自我的生活態度與境界追求,并借此傳遞出一種空寂安閑的禪心。再如其《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這與上面的“輞川六言”同屬王維后期作品,而這一首詩進一步突出表現了王維物我兩忘、物我一體的“靜”與“空”的心境。

較之王維,孟浩然盡管也過著隱居的生活,但更多是因為現實生活的種種無奈與不如意才寄情于山水田園等自然風景。孟浩然有說過“我愛陶家趣,林園無俗情”(《李氏園臥疾》)和“嘗讀高士傳,最嘉陶征君。日耽田園趣,自謂羲皇人”(《仲夏歸漢南園寄京邑耆舊》)一類贊美與仰慕陶淵明的話,表達出自己對退隱生活的向往與歌頌。但于詩歌表達方面,他也僅是通過寫自己的這種向往與歌頌來抒發現實不得志的情緒而已。孟浩然并不如陶淵明那般,甘心于躬耕鄉野,同農民一起勞作自給,他更多采取的是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如他說“酌酒聊自勸,農夫安與言!”(《山中逢道士云公》)其實孟浩然還是傾向于與一些隱士和同知識階層的人來往,他心中渴求的是政治上的有所作為,無奈現實阻撓,才想著“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留別王維》)。如他的《田家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這首詩表面看來是寫安居田園的閑適之情,但仔細讀之,便可看出詩人是在為自己年過四十卻尚未能為官而哀傷,隱隱透露出自己不甘隱居躬耕的心情。再如其《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這首詩算是孟浩然可數的田園詩作之一,詩歌簡單地敘述了田園風光與主人的待客過程,語言平淡質樸。不過胡適又說過:“孟浩然的詩有意學陶潛,而不能擺脫律詩的勢力,故稍近于謝靈運?!盵3]197那么按胡適的看法,孟浩然的詩還是不比陶淵明的詩來的自然些。

三.從詩人個性分析

袁行霈對山水與田園題材詩歌進行過這樣的描述:“田園詩會寫到農村的風景,但其主體是寫農村的生活、農夫和農耕。山水詩則主要是寫自然風景,寫詩人主體對山水客體的審美,往往和行旅聯系在一起?!盵2]63即遵此說法分析王維與孟浩然的田園詩,雖然這些詩在意象的描述上還算是田園題材的,但是與陶淵明的田園詩相比較,總覺著有所出入。錢鐘書在《宋詩選注》里在對田園詩作分期說明時說到:“陶潛當然有《西田獲早稻》、《下潠田舍獲》等寫自己‘躬耕、‘作苦的詩,然而王維的《渭川田家》、《偶然作》、《春中田園作》、《淇上田園即事》和儲光羲的《田家即事》(五古和七古律)、《田家雜興》等等建立風氣的作品,是得了陶潛的《懷古田舍》《歸田園居》等的啟示,著重在‘隴畝民的安定閑適、樂天知命,內容由勞動過度到隱逸?!盵1]310—311也就是說,王維與孟浩然雖學著陶淵明寫田家風光,可其詩作本質已經發生改變,不能算是“純正”的田園詩了。這種改變不僅反映著時代風貌的變遷,也折射出詩人本身不同的氣質傾向與價值選擇。陶淵明的田園詩更多體現的是對田園生活及勞作的享受,他并不是因無法做官而忿忿不平所以逃離到鄉野,而是一種“覺今是而昨非”的自然醒悟,是主動的選擇,所以其詩十分自然單純。王維至晚年都不曾真正遠離官場,但他已經因著對佛道禪宗的領悟而看透所謂官場“紅塵”,這更像是自己疲于奔波才遠離外在羈絆,所以其詩偏于精神境界上的空遠,而歸居田園恰能達到此目的。孟浩然則是一種不得志的苦悶逼迫著他無奈地選擇逃避到山林隱逸之處,他的詩作所傳遞的思想感情更為復雜,這是思想上的“出世”與“入世”的矛盾??赡苊虾迫蛔詈笠踩缤蹙S般看徹官場的虛虛實實,開始“超然物外”,但終是偏離了陶淵明時期的田園詩作派。

就以上來看,僅考量詩作數目,王、孟要被稱作是盛唐時期的寫田園詩的代表詩人,多少缺些底氣的,且王、孟所作的田園詩在錢鐘書看來也不能算純正的田園詩。如此說之,認定王維與孟浩然為盛唐時期“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是很難以讓人信服的,或者說其二人是盛唐時期“山水詩”的代表會更加準確些。

總之,無論從概念上,還是在深層內容與意義上探尋,盛唐時期的“山水田園詩(派)”一說都是悖論。那么在后人編著的一些文學史或文章里,所用的“山水田園詩(派)”這一概念就是欠考慮的,尚需認真斟酌。當然也有一些文章與文學史里是將山水詩與田園詩分開表述的,茲不贅述。其實這里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后世文人似乎在講唐以前的山水詩與田園詩時,的確是將二者明確分開的,但卻在唐之后常常將二者合在一起,難道不知“合稱”與“并稱”的差異嗎?或許是在書寫時圖省事而抹去了分隔符號,以致于以訛傳訛,貽誤后來。

參考文獻

[1]錢鐘書.宋詩選注[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

[2]袁行霈等.中國文學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胡適.白話文學史[M].江蘇文藝出版社.2013.

[4]劉昫.舊唐書·王維傳[M].北京:中華書局,2000.

(作者單位:南通大學文學院)

猜你喜歡
山水詩田園詩孟浩然
謝靈運山水詩的個體性探究
田園詩
瞻謝公亭
春曉
羅伯特?弗羅斯特田園詩中人與自然的對話
克里斯托弗·馬洛與陶淵明田園詩的對比
簡論謝靈運與柳宗元山水詩思想內容之異同
一首凄婉的田園牧歌
淺析謝靈運山水詩的藝術境界
春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