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憶中的父親

2018-03-27 03:56孫際平
朝陽法律評論 2018年1期
關鍵詞:研究生法律專業

◎孫際平

2017年4月14日是我一生中永遠無法忘記的日子。這一天,我親愛的父親離我們而去。

幾天來,為父親的后事而忙碌,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其間滋味非親歷者無法體驗。晚上,夜深人靜時,常常期盼父親的魂靈能來到我身邊,再跟我說上幾句話,再跟我開個玩笑、做個鬼臉??墒?,一夜夜的期待,并沒有等來父親的魂靈,以至我懷疑以前自己深信不疑的魂靈到底有沒有。

幾天來,逐一拜讀所有悼念父親的文章和來自各方的唁電,肝腸寸斷。想起從小到大父親的件件往事,心中的痛不是親生女兒是體會不了的。很想寫些文字悼念一下父親,卻思緒繁亂,不知從何下筆。只能先簡單記下生活中的幾件小事,待慢慢收拾好心情,再細細回憶吧。

一、“黨和政府”

三年困難時期,我正在幼兒園上全托大班。那時我們幼兒園全托的孩子都是每周六晚上回家,周日晚上回幼兒園,而周日這一天,我們在家一般都是吃白薯面的窩頭,這些窩頭中往往還要摻很多榆錢兒、槐花或野菜(要依季節而定),即便這樣也不能保證可以吃飽。對于這些情況,幼小的我并不能理解,只知道全國人民都很困難,家長和已經上學的哥哥姐姐們經常挨餓,但我們幼兒園的孩子是從來沒有挨餓的。有一天在幼兒園早餐時,老師端來一盤黑乎乎的餅干,對我們說,現在全國都在困難時期,但是黨和政府關心我們小朋友,特別送來了餅干。然后就把那些餅干分給我們每個人。當時的我知道“黨”就是中國共產黨,那“政府”是誰呢?上午下課后,我去問老師,誰是“政府”???老師看看我,可能不知道怎么對一個孩子解釋這個問題,就說回家問爸爸去,爸爸會告訴我。傻乎乎的我,在周末回家后真的向父親提了這個問題。我不記得父親是怎么解釋的,但是我知道了“政府”不是一個人,而是我們國家最重要的單位,政府聽黨的話,為老百姓辦事……從此以后,我慢慢知道了黨和國家是兩個概念,我也從那時開始發現爸爸懂的真多?,F在想想,能給一個六歲的孩子講明白這些道理也真是不簡單。因此,如果要說我政治上的啟蒙老師,那就是我親愛的父親。

二、“做事要有恒心”

記得小學二年級時過年,父親給我們每個孩子寫了一幅字。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不同,他給每個孩子題的字也不同。給姐妹們寫的什么我不記得了,但我清楚地記得,父親給我寫的字是“做事要有恒心”。當時我還不懂什么叫“恒心”,就問父親什么是“恒心”。父親的原話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大意。恒心就是做事要能堅持不懈,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旦開始做了就要堅持到底。真是知女莫如父。一直到現在,我發現自己做事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毅力,虎頭蛇尾。不論學什么,我往往是最先學會的人之一,但總不是做得最好的人。因為總是不能堅持,沒有恒心,做到一半兒就放棄了。雖然幾十年來,我總是不斷提醒自己“做事要有恒心”,但還屢屢輸在沒有恒心上,慢慢地自己在這一點上真的有些灰心了。不過,我心里還是常想真是“三歲看老”。那時我才上小學二年級,父親就看到了我身上最大的弱點,就開始提點我,而自己真是辜負了父親的期望。

三、“要相信黨相信組織”

1975年,我在農村插隊期間,因為肯吃苦、能跟貧下中農打成一片,生產大隊開始考慮我的入黨申請。在組織考察過程中,需要向組織說明自己的家庭情況,不能有任何隱瞞。當時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間,父親受到沖擊,正在“牛棚”勞動改造。對于父親的“問題”應當怎么寫呢?我去問母親,母親說有些問題她也說不清,讓我直接問父親。我當時覺得有些為難,這樣的問題怎么問他老人家啊,那對他是多大的刺激??!母親看我有些為難,就把我需要了解的情況和父親說了。父親主動找到我,對我說:“你能努力爭取入黨非常好,我的問題你不要有顧慮,需要了解什么就問,我來告訴你?!彼阉约旱恼鎸嵡闆r及當時被強加的罪名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我,既告訴了我歷史的真實,也告訴了我當時對他的結論。我問他:“這樣的結論你怎么能接受?”父親說:“我相信黨相信組織,在現在的形勢下,確實有些人是被冤枉的,但要給組織時間,相信黨和組織最后是會把所有問題搞清楚的。雖然我現在不能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參加組織活動了,但我還會按黨員的要求去做。只有這樣,才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蔽艺娴谋徽鸷沉?。我當時覺得自己作為女兒當面問父親被批斗的原因是很殘忍的,就像是在往他的心上扎刀子一樣!但他竟然那么坦然地面對這些問題,而且還告訴我應當相信黨相信組織。他受到了那么不公平的待遇,竟然一句怨言也沒有,至少在我面前沒有表現出來,這需要多么寬廣的胸懷和堅定的意志??!我從心里佩服他,而且我堅信不論別人說什么,他就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我也要做一個像父親那樣的共產黨員,不論組織上能否入黨,我都要從思想上入黨。雖然在那個特殊時期,我的入黨申請最后還是沒有被批準,但這個過程中,對我教育最大的就是我的父親。從那以后,我要求入黨的決心更堅定了,我下決心一定要成為一個像父親那樣堅定的共產黨員。

四、“要服從組織安排”

1977年高考恢復了,我和許多被耽誤的同齡人一起參加了高考。我成績上線,政審沒通過,落榜。1978年,我成績上線,政審還是沒通過,再次落榜。后來,因為林乎加來到北京,增辦了很多分校,擴招了很多人,且擴招時取消了政審,我才跨入了大學校門?;謴透呖?,我報的第一志愿是法律系,當時我的成績也完全可以進入法律系,甚至有人告訴我,我已經被人大二分校法律系錄取了。當時父親和我都非常高興。沒想到通知書下來,我被調劑到統計系報到。這個消息讓父親極度失望。父親問管招生的老師,為什么我的成績完全可以進入法律系,卻到了統計系。招生的老師說,怎么不先打個招呼呢?我一開始是被錄取在法律系了,因為報統計系的人少,從純文專業挑了一些數學成績好的同學調到統計系去了。如果知道我是他的女兒,就不會把我調過去了。但現在通知書發了,不能再調整了。就這樣,我第一次與法律專業失之交臂??吹綄I已經不能調整了,父親對我說,既然已經這樣了,就服從組織分配吧,學統計就學統計,但一定要好好學,學就學好。

大學畢業后,我被分配到北京財貿學院當老師,當時青年教師都開始考研究生,我就想改報法律專業的研究生,父親很高興。但我去學校問時,學校說,報統計專業研究生是可以的,但學成后還得回校,如果跨專業報考研究生是不行的,招我是為了補充統計師資,我沒去幾天就改專業會浪費了統計師資的名額,所以,要報法律研究生學校是不給開證明的。我回家跟我父親說了這個情況。我說,有人說可以不理學校,學校的證明信中沒有指定專業,拿著證明自己報法律專業就行了??忌狭?,再想辦法跟學校商量,一般沒什么問題。但父親說,學校說的也有道理,學校招師資肯定是有計劃的,還是要服從組織安排。如果學校同意我考法律,就考法律;如果學校不同意,還是要考自己的專業。我聽了父親的話,心想,也許他看我本科學的不是法律專業,對我這種沒有專業基礎的人上法律專業研究生也沒有信心,而且經過四年大學學習,我對統計學也確實產生了興趣,于是就放棄了報考法律專業研究生的想法。這樣,我又一次與法律專業擦肩而過。當時我的大學同學評論說,我不學法律,中國少了一個優秀的法學家,而多了一個平庸的統計學家。前半句沒有辦法去證實了,但后半句不幸被言中。我一直以為,父親對于我沒有學成法律早就無所謂了,但就在前天,母親對我說,父親一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我沒有學成法律。我真的不知道他這么在意這件事,我一直以為在他對我說要服從組織安排時,就已經對我學不學法律看得不那么重要了?,F在后悔也已經晚了。親愛的爸爸,您既然想讓我學法律,為什么還讓我服從組織安排呢?我知道,在您的心里,組織比個人要大,組織的決定要高于個人利益。這就是您的價值觀,也是令人敬佩的地方。我怎么就那么遲鈍沒有看出您的心思呢?

五、“要找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上大學期間,我開始談戀愛。當我們兩個人認為關系比較確定時,我就跟母親講了自己有男朋友了。一天晚飯后,父親忽然約我一起出去走走。我想他一定是要跟我說什么話,就去了。散了一會兒步,父親就關切地問我:“你交男朋友了?”我說:“是?!备赣H詳細地問了對方的情況,包括個人的情況和家庭的情況。最后我記得父親對我說,其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品,不要光看他現在對你怎么樣,還要看他對其他人和對家人怎么樣,他對自己的學業或工作是不是認真,是不是負責任。一定要找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如果一個男人做事不認真,沒有責任心,那就是個不可托付的人,一定要小心。

這次散步讓我真的感覺到了慈父的愛。一直以為父親就是一個除了工作在家里什么心都不操的人,沒想到在女兒人生最關鍵的問題上,他會這么認真地和我談話。沒有教訓,沒有理論,也沒有任何強制,更沒有說這個男朋友可以交還是不可以交,一句句都是父親對女兒實實在在的叮嚀,而最后的決定還是讓我自己來做,充分體現了父親對我的愛護和尊重。

六、廣闊的視野,開放的思想

80年代末,我考上了北大數學系的研究生,專業方向是“系統分析、決策和計算機應用”。那時,正在流行“三論——信息論、系統論、控制論”,父親開始研究“法制系統工程”,好像是想用系統論的思想和方法來研究法律問題。正好我學的專業方向是系統分析,父親經常會問我一些有關系統論的問題,并問我統計方法有哪些可以應用到法學研究當中。他說,科學方法都是相通的,如果法學研究中能夠引入更多的量化的研究方法,肯定會有幫助。他還問我能不能在這方面做些嘗試。我當時確實也有過一些想法,但因為從北大畢業后,學校里統計學科的發展工作量很大,我的專業重心發生了一些轉移,就把這事放下了。

進入21世紀,我的研究方向逐步定位在統計調查和社會調查方面。我對父親說,法律專業的學生其實應當有基本的社會調查專業知識,他表示非常贊同,甚至說有時間讓我跟他的學生講講關于社會調查方法的問題。我說沒問題,大家一起聊聊,我可以介紹一些社會調查的基本方法。但后來,因為各種原因,這種聊天沒有進行。前幾年,父親審閱一篇博士生畢業論文時,看到其中有一章介紹了該生在社區進行社會調查的方法及得到的結論,特意拿給我看,讓我從專業的角度看看這個調查做得怎么樣。實事求是地講,從調查專業的眼光來看,這個學生做的調查是存在問題的,有些地方應當算是硬傷。我跟父親談了我的看法。我說,作為法學專業的學生,能夠想起來用這種方法進行調查是很好的,而且做這件事工作量非常大,難度也非常大,做成這樣真的很不容易。但是如果作為統計專業的學生,這樣的調查是不合格的,當然我們不能按統計專業學生的標準來要求法學專業的學生,所以,最后怎么給成績,只能他看著辦了。父親說,不論如何,這個學生很認真地做了這件事,而且應當提倡這種嚴謹認真的研究態度,也應當提倡大家都用科學的方法開展研究。這樣運用社會調查方法進行法學研究,也是他所見到論文中的第一篇,還是應當鼓勵的。當時我是有些感動的,沒想到平時對學生那么嚴格的父親,看到學生的論文有任何一點創新他都是那么鼓勵和寬容。

大約在2010年左右,父親開始研究博弈論。有一天我回家,他竟然跟我談起了“囚徒困境”。我真的沒想到,他80多歲的高齡,竟然會去研究我50歲以后就因為畏難而有意回避的知識,當時感覺好慚愧。

有時回家,父親會突然提出一些看似不是問題的問題。我就知道,他一定又在思考問題了??瓷先ニ窃趩栁覀?,而實際上他是在問自己,他通過這種設問,不斷地深化自己對事物的認識,找到答案。

當他不太忙時,也會問我一些在我的專業領域算是非?;A的問題,而且對我的回答窮追不舍,往往問到我發現自己前面敷衍的回答漏洞百出,只好把前面說得不準確的地方再一一糾正。于是,我知道,他是在提醒我做學問任何時候都應當認真,不論對方是不是本領域內的同行,都應當用同樣認真的態度對待。經過兩三次后,父親不論問我什么問題,我在回答時都會小心謹慎,同時腦子里不停地轉著,他到底想問什么?他是不是又發現我有什么問題了?其實,我有時會覺得,我雖然沒有學成法律,沒有做成父親的學生,但他對我的要求很多時候是跟對他的學生差不多的,只不過他沒有直接表達出來而已。

我雖然不懂法理學,也搞不太清楚法理學究竟是研究什么的,但人大復校以來,尤其是我大學畢業以來,我一直關注著父親的研究。并不是我有意要去關注,而是父親經常會拿他在研究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尤其是一些“技術”上的問題來詢問我,問我是不是接觸過相關的知識。所以,我看到了他思維的跳躍,看到了他視野的開闊,看到了他的勤奮和努力、謙虛和執著。

猜你喜歡
研究生法律專業
一句話惹毛一個專業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專業降噪很簡單!
專業化解醫療糾紛
更聚焦、更深入、更專業的數據分析
讓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獻血”質疑聲背后的法律困惑
論研究生創新人才的培養
讓法律做主
幸福院里出了個研究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