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紀我國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研究可視化分析

2018-04-25 05:20席小莉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8年1期
關鍵詞:幼兒園兒童幼兒

□楊 璇,席小莉

( 山西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0)

健康教育是學前兒童成長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2001年《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出臺,2012年《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頒布,為我國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研究提供了發展的契機,我國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研究由探索起步階段過渡到迅速發展階段。本研究擬運用可視化分析方法對2001年以來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相關文獻進行系統的梳理,以期對本世紀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研究的熱點與趨勢進行分析,為學界進一步的研究提供新的起點,同時為一線幼兒園的健康教育實踐提供理論參考。

一、研究概況

可視化分析方法在我國教育研究領域中的運用主要集中在教育技術和高等教育[1],而在學前教育這一領域還比較少??梢暬治龇椒ń涍^多年的發展,其理論和方法已經相當的完善,完全可以應用到我國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研究的發展中去。本研究運用可視化分析軟件CiteSpace III對與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相關的文獻進行分析,通過繪制關鍵詞共現圖譜聚焦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研究熱點,通過關鍵詞突顯圖譜把握17年來研究的趨勢和變化,對過去17年來學前兒童健康教育領域相關研究做實時的回顧,全面了解已有相關研究成果、最新的研究熱點、未完善的研究領域。

(一)數據來源

本研究的數據資料來源于中國知網(CNKI)。首先筆者借鑒了顧榮芳教授的總結,即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大致可以分為以下方面:學前兒童日常行為教育、飲食營養教育、身體生長教育、安全生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學前兒童體育[2]。在高級檢索里,分別以主題為“幼兒”或含“學前兒童”并且主題為“健康行為教育”、“營養教育”、“身體生長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體育”、“健康教育”進行了7次檢索,得到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2篇(其中CSSCI占90篇),普通期刊379篇,總共得到581篇期刊文獻。在收錄的核心期刊中,數量最多的是學前教育研究、中國健康教育。如所有文獻檢索時間均設置為2001—2017年,數據下載時間為2017年3月9日。

(二)研究方法

研究熱點、趨勢分析所使用的是分析軟件CiteSpace III,該軟件是基于Java運行平臺環境下,由美國費城德雷賽爾大學陳超美教授所開發的適用多元、分時、動態的新型復雜網絡分析軟件[3]。

二、研究熱點分析

將581篇論文生成的數據庫導入CiteSpaceⅢ制作成關鍵詞共現圖譜,如圖1所示。其中,圓形節點代表一個關鍵詞,圓圈大小和字體大小代表該關鍵詞出現頻次的高低[4]。 由圖1可以看出,除了劃定專業領域的關鍵詞“健康教育”、“幼兒園”、“學前兒童”之外,高頻關鍵詞分別為:“心理健康”、“體育活動”、“幼兒體育”、“一日活動”、“主要模式”、“手足口病”、“游戲活動”等等。經過分析,近十六年來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研究熱點主要聚焦于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理論研究、內容研究與教學方法研究。

圖1 關鍵詞共現圖譜

(一)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理論研究

結合關鍵詞共現圖譜與所檢索文獻,發現對于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理論的探討是研究熱點之一。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理論研究主要從兩個方面展開,一是學科理論體系的建構;二是理論相關問題的分析。

在學科理論體系建構方面,顧榮芳教授在《試論幼兒健康教育的滲透與融合——兼議<綱要>幼兒健康教育思想的貫徹》中對幼兒健康教育的概念進行了定義與分析[5];歐新明教授在《幼兒健康教育基本理論要素探討》中分析了幼兒健康教育基本的內容系統、目標系統、課程系統[6]。這兩篇文章發表在會刊《學前教育研究》上,被引頻次較高,為后續研究者提供了有效的指導。除此之外,分析理論研究總的背景,發現我國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由于起步較晚,理論基礎研究一直比較欠缺。在這方面,2003年歐新明教授的著作《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和顧榮芳教授2009年的著作《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論》對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目標、內容、方法、評價進行了系統的闡述。歐新明教授和顧榮芳教授的研究成果共同構建了我國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概念體系和理論框架,彌補了我國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研究理論層面的匱乏處境,對于我國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研究的發展具有一定奠基性意義。

另外,部分學者就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理論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例如:黃顯軍對幼兒健康教育的作用進行了闡述,指出幼兒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基礎,它的作用在于幫助幼兒提高對健康的認識水平,改善對個人衛生和公共衛生的態度,使幼兒形成有益于一生的健康行為方式和習慣[7];胡愛武、王俊奇分析與總結了陳鶴琴的兒童健康教育思想,并對其健康教育的內容、方法進行了歸類,對于當前我國幼兒健康教育事業有一定的借鑒意義[8];馬富成對幼兒園健康教育的概念以及當前幼兒園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說明[9]。這部分研究展開了對理論的初步探討,對于我國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理論體系的建構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總體上仍然需要進一步深入與完善,將片式、點式的研究連成一個整體,構成一個網狀理論框架。

可以看出,理論建設的主題是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研究中的熱點,21世紀理論研究進入了積累、發展的階段,涌現出一些關鍵的著作、核心文獻,雖然在不斷豐富,但是尚未形成影響重大的具有核心地位的獨立理論體系。

(二)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內容研究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內容研究較豐富,但并不均衡,熱點主要集中于心理健康教育、體育兩個方面,學前兒童安全教育引起了少數關注,關于日常行為教育、飲食營養教育、身體生長教育的研究非常有限。另外,涌現出一個新興研究領域——學前兒童衛生教育。

與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相關的關鍵詞有“心理健康”、“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品質”。綜合所檢索文獻發現,這方面研究主要對幼兒心理健康狀況、幼兒積極心理品質培養、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策略進行了探討。進入21世紀以來,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重要內容,幼兒健康心理的培養是當今我國教育界的共識。鄭名、辛宏偉對農村幼兒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因素進行了調查[10];郝紅翠、李學翠對游戲與培養學前兒童積極心理品質的關系進行了研究[11];顧榮芳、馮桃等人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概念認知進行了深入考察[12];姚本先、刑貫榮等人針對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提出了策略[13]。 在這方面研究中,數量最多的是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問題與策略研究,可以看出我國學術界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實踐問題的高度關注。

在關鍵詞共獻圖譜中可以看出,圍繞學前兒童體育研究的關鍵詞有“體育活動”、“體育游戲”、“幼兒健康”、“游戲活動”。結合圖譜與所檢索文獻發現,學前兒童體育研究大致有以下幾個方向:體育活動對幼兒心理品質或身體發育的影響、幼兒園體育活動教學實踐、民間體育游戲在體育活動中的融入、幼兒教育家的體育思想。譚蕾、馮振杰通過實驗證實了小籃球運動可以提高幼兒的協調能力[14];劉美奮,孫秀榮針對幼兒園體育活動內容單一化、游戲化過重、科學性與教育性不足等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教學對策[15];李玉峰分析了民間幼兒體育游戲的特性、價值及入園策略[16];曹中平指出民間體育游戲具有文化性與娛樂性的顯著特征,呼吁將民間體育游戲納入幼兒園健康教育體系[17];黃貴、蘇永駿分析了陳鶴琴、蒙臺梭利等教育家幼兒體育思想的現代價值[18]。結合文獻可以看出學前兒童體育研究覆蓋了實踐中的各個問題,不僅數量較多、內容也比較全面,現基本趨于穩定并不斷深入。

學前兒童安全教育研究熱點主要由關鍵詞“意外傷害”、“幼兒家長”體現。這方面研究問題主要圍繞幼兒園的安全狀況以及活動的有效性、兒童的安全認知水平、家庭安全教育展開。劉馨、李淑芳指出當前幼兒園在安全狀況形勢嚴峻,幼兒安全事故較多、種類繁多[19];王曉芬、楊瑩瑩等人指出流動兒童早期安全認知水平低于非流動兒童,家長的重視和積極參與、托幼機構的適宜引導可促進流動兒童安全認知水平的發展[20];高悅爾、王雪松等人對幼兒交通安全教育及其有效性進行了研究[21];倪慧淵、何敬瑜對幼兒家庭意外傷害事故隱患的現狀與特點進行了調查[22]??偟膩碚f,這部分研究數量較少。針對幼兒安全事故頻頻發生的現狀,我國學前兒童安全教育的研究只是處于初級階段,沒有挖掘出引發安全事故的關鍵原因,缺乏有效的教育對策,安全教育研究亟待加強。

結合關鍵詞共獻圖譜的分布特點與關鍵詞“衛生教育”、“學齡前”、“干預性研究”發現,學前兒童衛生教育是近年來涌現的新興研究領域。其中幼兒手足口病是近年來討論最為集中的熱點話題,幼兒齲齒、眼病、肥胖等癥狀也引起了廣泛關注。張曉燕,劉熹等人就幼兒教師、家長對手足口病的認知和預防行為進行了調查與分析[23];謝興偉,馬超就口腔健康教育對幼兒刷牙的影響效果進行了評價[24];李麗紅、李娜等人對健康教育在幼兒園眼病篩查中的作用進行了研究[25];白宏燕呼吁重視幼兒園小兒單純性肥胖的健康教育[26]??偟膩碚f,這方面研究融合了醫學中流行病學現況調查方法、教育學中教育實驗方法對幼兒流行病的情況進行了分析與研究,是我國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研究問題跨學科、方法多樣化的體現。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內容研究呈現出熱點分布不均衡、研究方法多元化、多學科交叉的特點。

(三)健康教育教學方法

從關鍵詞“多媒體應用”、“一日活動”、“主要模式”可以看出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教學引起了廣泛的注意。這部分研究主要可以分為兩個方向:第一,現代教育技術在幼兒健康教育教學中的運用;第二,幼兒健康教育教學的方法、途徑、策略、教師的理念等等。

隨著現代傳媒技術在各個教育領域的運用,多媒體教學與幼兒健康教育的結合是近年來討論的熱點。學者于美芳指出在幼兒園健康教育的過程中,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是完成教育目標的必要條件,而現代教育技術具有感染力強、易于激發幼兒興趣的優勢,能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彌補幼兒直接經驗的不足,教師要注意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形象教學,優化幼兒健康教育過程[27];謝舒平、李曉娟通過調查研究了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不同的教育方式對幼兒健康知識、態度、行為的影響,指出多媒體教學對幼兒知識、態度有非常顯著的影響,傳統教學方法更有利于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建立,并建議幼兒健康教育必須采用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才能真正提高教學效果[28];谷競淳對多媒體技術在小班常規培養和健康教育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這方面研究都主張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相比有其自身的優勢,教師應該在健康教育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法。

另一方面,圍繞幼兒健康教育教學,程曉光為探索理想的幼兒健康教育方法,在教育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幼兒健康教育三定位模式[29];王麗娟、李萍結合案例對健康教育的途徑做出了分析[30];瞿艷霞針對幼兒健康行為培養的策略提出了具體建議[31]。結合所檢索文獻可以看出,針對學前兒童健康教學策略的研究比較豐富,主要傾向于從幼兒園實踐中的某個具體問題出發,結合理論給出具體的建議。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教學方法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與教學策略上,而對于健康教育其他教學方法涉及很少,研究視角稍顯狹窄化。

綜上,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內容研究是近16年來討論最為熱烈的話題,相關研究最為豐富,但是主要集中于心理健康教育、體育與新興研究熱點衛生教育。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理論研究在逐步發展,但稍顯薄弱。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教學方法研究呈現出研究視角單一的特點。

三、研究趨勢分析

為了形象地呈現 16年來我國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研究的發展趨勢,再次利用 CiteSpace 繪制出該領域的關鍵詞突顯時區圖譜。從圖2可以看出,2001—2005年,研究的重點是幼兒園體育活動與幼兒心理健康教育。2006—2009年,研究的重點逐漸轉移到幼兒的疾病防治與身體保健上來,涉及到的關鍵詞有“口腔健康教育”、“兒童保健服務”、“教育指導綱要”、“手足口病”。2010年,對于幼兒園體育教育的探討再次成為研究熱點,此后一直到2014年,研究熱點聚焦于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家長和教師關于健康教育的認知和態度方面??偨Y21世紀以來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研究的可能趨勢為:

圖2 關鍵詞突顯時區圖譜

(一)研究熱點由理論探討轉向實踐分析,逐漸走向多元化和精細化。2005年之前的研究主要針對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相關基本理論問題的探討,而2005年之后逐漸轉向幼兒園的體育活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幼兒流行病現狀與干預教育、幼兒活動強度等具體的實踐問題??梢?,隨著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幼兒健康教育的實踐問題,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研究從形而上學理論層面的探討轉向實踐分析,逐漸覆蓋實踐中的各個問題。因此,伴隨著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研究的深入,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實踐必然一步步走向專業化與科學化。

(二)研究對象由教育活動轉向家長、幼兒教師,范圍在不斷擴大。2001年至2014年的研究中,研究對象幾乎都是幼兒園教育活動,而2014年,研究的高頻關鍵詞中出現了兒童家長、幼兒教師,近年來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對家長、教師關于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認知水平的關注度在提高,此方面的研究在進一步豐富。也說明了隨著學期兒童健康教育理念的普及,人們不僅僅關注幼兒園的健康教育實踐,也開始認識到家長在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實踐中的重要性,注重家庭中的健康教育。

(三)研究學科視角由教育學轉向醫學和衛生學,并有不斷加強的趨勢?,F研究趨向于從醫學、衛生學角度分析幼兒身體發育的特點并對幼兒園、家長的教育活動提出建議。近十幾年涌現出很多醫學方面的研究,具體分析幼兒肥胖、齲齒、近視、手足口病、口腔疾病等流行病的發病原因,對幼兒園的干預教育活動進行評價,然后提出改進的策略。在醫學研究的推動下,學前兒童健康教育逐漸從經驗走向科學,成為以生理學、醫學、衛生學、教育學多學科為基礎的綜合領域。

(四)研究方法由傳統轉向創新,逐漸與國際接軌。國外一些先進方法的引進,尤其在幼兒體育研究中最明顯,趙星、趙斯龍等人運用ActiGraph加速度計對幼兒在早操、自由活動、集體游戲時的活動強度進行監測,分析不同影響因素對活動強度水平及其變化特點的影響[32];屈莎、姚天聰等人運用Zephyr生理指標監控系統對大班幼兒在不同活動強度負荷方案下的心率變化特點進行研究[33]。說明我國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研究積極吸收國外研究成果,既順應了當前科學研究實證化的趨勢,具有獨創性,又借鑒了國外研究的方法,擴寬了我國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研究的方法與思路,為我國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研究跟上時代步伐做出了貢獻。

四、展望

全面回顧21世紀以來我國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研究的歷程,對研究的脈絡進行梳理與分析,對于推動我國學前兒童健康教育事業的科學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偟膩碚f,我國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面向現實,仍需要進一步拓展:

(一)深化理論探討,加強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學科理論基礎建設。在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理論研究方面,我國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研究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尤其在本世紀得到了高度關注,吸引了醫學、衛生學、體育學、營養學、心理學等各個領域的專家對此進行深度研究,但是我國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理論研究依然沒有建立穩固的、系統的、全面的根基,在宏觀層次的探討依然只在一小部分學者團體中展開,系統的理論也比較薄弱,影響力不大??傊?,我國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理論研究需要更多的專家學者共同構建一個更為科學合理的理論體系。

(二)拓寬視角,均衡、全面地關注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內容。近年來幼兒園安全問題事故頻出,大部分家長、教師對于幼兒的安全認知概念不了解,幼兒園和家庭中的安全教育亟待加強。學術領域,關于幼兒園安全教育的研究非常少。另外,學前兒童營養飲食教育、身體生長教育、日常健康行為教育也面臨著同樣的處境,迫切需要引起關注。幼兒健康問題是一個有機的系統,期待更多學者對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各方面內容進行研究與探索,為幼兒園和家長的教育實踐提供一些參考。

(三)加強科研合作,提高幼兒園在高質量研究中的參與度。從新興的研究熱點——衛生教育來看,發文機構大部分來自于高校、醫療機構等等,衛生教育研究由醫療機構主導,幼兒園參與度并不高。而且結合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研究總體來看,幼兒園的發文質量并不高,大多數都是發在普通期刊上的。核心期刊的發文機構大多為重點師范院校、體育院校和醫科大學,文獻中的署名單位為一線幼兒園的較少,反映出高質量研究中一線幼兒園參與的缺失。我國學前兒童健康教育事業需要高校、醫療機構與幼兒園共同參與、加強合作,這樣既能在研究中資源共享,同時也帶動幼兒園積極吸收研究成果。

(四)關注領域間的相互滲透,加強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與其他四大領域的整合研究。關于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教學方法的討論非常激烈,但都僅局限于健康教育領域內的探討,而關于健康教育與其它領域整合的研究非常少?!?—6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兒童的發展是一個整體,要注重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發展,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應該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健康教育必須和語言教育、科學教育、社會教育、藝術教育相結合,才能共同完成幼兒教育系統目標。因此,關注幼兒園的健康教育教學,應不僅僅局限于一個領域,而應該放眼于幼兒教育有機統一的大系統,關注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與其他領域的整合,這方面亟待學前教育各個領域的研究者們在此碰撞出交流的火花。

參考文獻:

[1]趙慧臣,王玥,張舒予.可視化分析方法在我國教育研究領域中運用的元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14(1):36—43.

[2]顧榮芳.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174—175.

[3] CHEN C. CITESPACE II: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3):359-377.

[4]陳超美.Cite Space II:科學文獻中新趨勢與新動態的識別與可視化[J].情報學報,2009( 3):401-421.

[5]顧榮芳. 試論幼兒健康教育的滲透與融合——兼議《綱要》幼兒健康教育思想的貫徹[J].學前教育研究,2002(1):14—16.

[6]歐新明.幼兒健康教育基本理論要素的探討[J].學前教育研究,2001(3):18—20.

[7]黃顯軍.對當前幼兒園健康教育中所存在問題的思考[J].學前教育研究,2003(7):93—94.

[8]胡愛武,王俊奇.陳鶴琴兒童健康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09(2):81—84.

[9]馬富成.當前我國幼兒園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隴東學院學報,2011(3):27—29.

[10]鄭名,辛宏偉.甘肅省291名農村幼兒心理健康狀況與家庭因素的相關研究[J].中國學校衛生,2004(5):597—599.

[11]郝紅翠,李學翠.關于游戲與培養學前兒童積極心理品質的關系探討[J].教育探索,2016,(8):42-45.

[12]顧榮芳,馮桃,何鋒,陳艷,陳巧玲.幼兒對心理健康相關概念的認知[J].學前教育研究,2008(4):21—24.

[13]姚本先,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邢貫榮,高英.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初探[J].中國教育學刊,2004(5):47—49.

[14]譚蕾,馮振杰.小籃球運動對4~5歲兒童協調能力的影響[J].學前教育研究,2013(9):43—46.

[15]劉美奮,孫秀榮,張茂林,馮勇.山東省幼兒園體育活動現狀與對策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9(10):83—86.

[16]李玉峰.民間幼兒體育游戲:特性、價值及入園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05(6):14—16.

[17]曹中平.民間體育游戲應用于幼兒健康教育的實驗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05(1):35—37.

[18]黃貴,蘇永駿.論陳鶴琴幼兒體育教育理論的現代價值[J].體育與科學,2012(7):116—120.

[19]劉馨,李淑芳.我國部分地區幼兒園安全狀況與安全教育調查[J].學前教育研究,2005(12):15—18.

[20]王曉芬,楊瑩瑩,曹鵬艷.南通市4~6歲流動兒童安全認知水平狀況[J].中國學校衛生,2016(7):983—986.

[21]高悅爾,王雪松,陳小鴻.幼兒交通安全教育及有效性研究[J].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2012(2):24—28.

[22]倪慧淵,何敬瑜.在園幼兒家庭安全教育的調查報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8(11):47-49.

[23]張曉燕,劉熹,田紅梅,岳勇,邱孟,洪英.成都市幼兒家長手足口病基本知識與行為狀況[J].中國學校衛生,2014(5):743—742.

[24]謝興偉,馬超.口腔健康教育對幼兒刷牙影響效果評價[J].中國學校衛生,2010(7):860—861.

[25]李麗紅,李娜,康映紅,董俊媚,姜軼,李文凌.健康教育在幼兒園兒童眼病篩查中的作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2(7):978—979.

[26]白宏燕.重視幼兒園小兒單純性肥胖癥的健康教育[J].包頭醫學,2011(6):110—112.

[27]于美芳.現代教育技術與幼兒健康教育[J].彭城職業大學學報,2001(12):53—55.

[28]謝舒平,李曉娟.多媒體與傳統教學對幼兒健康教育效果影響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05(9):704—705.

[29]程曉光.幼兒健康教育三定位模式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13(4):345—347.

[30]王麗娟,李萍.淺談幼兒健康領域教育活動實施的有效途徑[J].學周刊,2016(8):249—250.

[31]瞿艷霞.關于幼兒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科技資訊,2009(11):204.

[32]屈莎,姚天聰,羅冬梅.幼兒活動強度負荷方案的研究[J].體育與科學,2016(7):115—120.

[33]趙星,趙斯龍,羅冬梅,周嘉琳.幼兒園不同類型戶外體育活動的強度水平及相關影響因素[J].體育科學,2016(8):34—41.

猜你喜歡
幼兒園兒童幼兒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如何讓幼兒愛上閱讀
我愛幼兒園
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歡樂的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幼兒畫刊
“六·一”——我們過年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