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繪本閱讀中對幼兒進行愛的情感教育的實踐探索

2018-05-10 09:49何四芳劉稀琦
關鍵詞:繪本閱讀實踐探索情感教育

何四芳 劉稀琦

摘要:幼兒園教育目標之一是培養幼兒積極健康的情感,塑造幼兒的完整人格,為其一生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礎。繪本閱讀作為一種新的閱讀方式逐漸走進幼兒園,通過繪本教學與情感教育的有機結合,使幼兒在繪本閱讀的同時,感受到來自父母親人對他們的熱愛;學會了與小伙伴友好相處;萌發了對周圍環境的熱愛,促進了幼兒愛的情感發展。

關鍵詞:繪本閱讀;幼兒;情感教育;實踐探索

幼兒園的教育目標之一是培養幼兒積極健康的情感,塑造幼兒的完整人格,為其一生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礎。繪本閱讀作為一種新的閱讀方式逐漸走進幼兒園,走近孩子。著名作家、兒童文學家彭懿先生說:“繪本具有貼近孩子生活,具有藝術性、文學性、文字和諧共處的特點,它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能喚起幼兒閱讀的欲望,對幼兒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純潔心靈”的成長有著獨特和不可替代的教育價值。因此,我園在繪本教學中積極挖掘其情感教育價值,對幼兒進行有效的愛的情感教育。

一、選擇愛的情感教育繪本作為教學內容,奠定情感教育基礎

選擇繪本是進行愛的情感教育的前提條件。根據我園幼兒的繪本閱讀經驗與理解能力,教師群策群力共同尋找關于愛的情感繪本,將篩選出的書籍分為四類:

1.蘊涵“父母親人之愛”的親情類繪本

父母之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孩子一出生,就跟自己的父母一起生活,所以從小學會愛自己的父母是愛的基礎。如:《猜猜,我有多愛你》、《我的爸爸》、《爺爺一定有辦法》、《幸福的大桌子》等。

2.蘊涵“兄弟姐妹之愛”的手足情深類繪本

我們這輩人中大多數都有兄弟姐妹,在吵吵鬧鬧中互相關愛、一起成長。30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已讓多數家庭和孩子適應了雙方家庭一個孩子的生活,伴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家庭逐漸增添了老二,要讓老大學會愉快接納老二,更多的體會和感受這種手足之情。如:《我想有個弟弟》、《最好的大姐姐》、《你們都是我的最愛》、《小菲菲和新弟弟》等。

3.蘊涵“同伴之愛”的友情類繪本

同伴是幼兒在幼兒園里最重要的交往群體,讓幼兒在這個小社會中學習交往,并建立穩定的同伴群體,對其形成良好社會品質有著重要的幫助。如:《我是霸王龍》、《好朋友》、《快樂分享日》、《親愛的小魚》、《彩虹色的花》等。

4.蘊含“環境之愛”的環境類繪本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保障,隨著全球環境的日益惡劣,我們有必要讓幼兒知道,愛護環境同樣很重要。如:《小房子》、《花婆婆》、《再見,小樹林》、《這片草地真美麗》、《僅僅是個夢》等。

二、構建情感教育目標,彰顯情感教育內涵

繪本根據主題將這些“愛”的繪本,融合到每個主題中,繪本教學中三維目標中的情感目標必須是愛的情感目標。

三、創設繪本教學環境,促進情感潛移默化

1.創設樓道繪本墻,拓展情感教育

幼兒園走廊的櫥窗和樓道的墻壁都畫有跟情感有關的繪本,每一個樓層都有不同的故事,幼兒和家長經過走廊時會不由自主看一看樓道畫面,講述著不同的故事,從而引領幼兒愛上閱讀。

2.豐富繪本主題墻,深化情感教育

班級繪本主題墻內容豐富,有的展示幼兒親子共讀的照片,有的布置了“愛書寶寶在行動”。老師和幼兒一起共同制定愛護圖書規則:排隊取書、按序放書、小心翻書、安靜看書、合作享書、雙手捧書、書袋護書、登記借書、及時還書、嘗試補書等十規則。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這樣讓幼兒積極與主題墻互動,能做到十規則的幼兒在相應的地方貼顆五角星,如會講繪本故事的幼兒,可以講給大家聽,也可以三三兩兩地對話,還可以幾個人小組暢談。把講述蘊于閱讀活動之中,有效地調動了幼兒說話的興趣,使幼兒覺得“說”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閱讀”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孩子們樂于說、敢于說、喜愛閱讀,積極閱讀。

3.美化閱讀區環境,升華情感教育

選擇班級的閱讀區作為幼兒進行閱讀活動的基本場所,美化閱讀區的布置,讓幼兒從心底喜歡上閱讀區,成為他們活動的最愛。在閱讀區,投放剪貼繪本中的圖片、頭飾、木偶等操作玩具,供幼兒進行自編自演的“繪本劇”,重溫繪本中人物的語言、表情、動作以及情感發展。

四、探索繪本教學方法,加深情感體驗

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研究,摸索出一套繪本教學方法:

1.角色體驗法,引發情感體驗

幼兒接受作品豐富內涵的過程,是作品描繪的生活圖景和情感世界與他們的知、情、意、行系統相互作用的過程。如《我也可以飛》第一課時,是孩子在品味著小鳥和鳥的一家的故事,第二課時,是對作品的一個整體感受與內心感觸的綜合體驗,一個個角色扮演體驗,一組組對話、一個小鳥飛的動作,讓我們的孩子們走進了小鳥的心靈。角色身份的轉換、讓幼兒成了故事中的主人公,他們為此動情、為此感到快樂,這個過程也是孩子與作品以及作品中的角色心靈相互溝通情感相互交融共鳴的過程。

2.經驗遷移法,引發情感內化

繪本內容都是社會生活的直接或間接反映,幼兒閱讀繪本時總是以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故事中的世界,并在與繪本的接觸中擴展著自己的知識經驗,理解著社會規范,獲得社會性的發展。幼兒在閱讀過程中,喜歡進入閱讀的情節,把角色當成自己。根據這一特點,在我們繪本教學中采用遷移想象的方式為幼兒提供用“愛”的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自己情感的途徑,引導幼兒站在角色的角度,感受角色的處境、心情、欲望,提出思考的問題,提出表達的要求。對幼兒而言,閱讀即生活。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已在不知不覺、潛移默化地進行著一個社會化的過程,無形中擴展了幼兒的經驗。

如小班開展《猜猜我有多愛你》的閱讀時,教師為幼兒準備了各種場景下的兔子,吸引幼兒遷移作品“如果你是小兔,你們對媽媽的愛會怎么樣呢?”引導幼兒根據角色所處的情景,設身處地地體驗從故事中遷移出來的母子親情。整個教學活動始終圍繞一個“情”字展開,從情感的鋪墊、到情感的渲染、再到情感的升華,這個“情”字牢牢牽住了幼兒的心,帶領著他們去感受、去體驗、去移情、去理解。

對于幼兒的學習而言,繪本蘊涵著較強的人文性,能幫助幼兒在傾聽、理解中學習成熟語言,體驗人文精神。所以,對于一些好的作品而言,深切而真實的感受,永遠比細而碎的懂得更重要,教師用更多的引導孩子傾聽原著、閱讀繪本、表達表現。使孩子從中體會小兔和媽媽用動作和語言表達情感的獨特意義,感受親子情感,并學習遷移表現自己對媽媽的愛。

3.情感渲染法,引發情感共鳴

為了讓幼兒言之有情,就要渲染氣氛,激發情感,使幼兒身臨其境,做出合理的想象來,說出有情感的語言。

如《小阿力的學?!方虒W中,我組織幼兒以談話的形式引導幼兒進入故事,把自己想象成小阿力。閱讀繪本的時候,根據畫面和故事情節,聲情并茂,當小阿力面對上學校的各種擔憂,不想去上學,垂頭喪氣時,老師引領幼兒一起想辦法解決各種擔憂,并組織幼兒一起去參觀小學校,體驗小學生活,學校的老師用關切溫暖的語氣給幼兒上課;和小學生聊天談話等采取一系列的有效辦法,解決大班幼兒入學前的疑慮,從而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確保幼兒順利走進小學,從而愛上小學生活。

4.視聽結合法,突破情感重點

繪本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綜合運用形、聲、色的效果,創設各種形象生動、靈活多變的學習情境和教學情境,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喚起了幼兒的有意注意,誘發幼兒的情感共鳴,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情感體驗之中。

如:繪本《彩虹色的花》,在運用多媒體技術后,將靜態的、平面的畫面變成動態、生動形象的情景,同時背景音樂輕輕地響起,花瓣一片一片地從天空中落下來,大風吹來,一朵彩虹色的花,慢慢枯萎,當天空中出現了彩虹,漫天大雪,小動物們都來看望給自己幫助的這朵彩虹色的花。第二年春天,從泥土里又冒出了小芽兒,又一朵彩虹色的花開放了,在這種詩情畫意的教學情境中,幼兒的注意力集中,興趣濃厚,積極主動地把所聽、所看到的景象告訴大家。在活動中幼兒充分感受到了繪本所表現的助人為樂的情感,感受到了繪本作品中情感 的重點難點。

在繪本欣賞中,孩子不知不覺的接受了愛的教育,領悟愛的真諦,體驗到愛與被愛的快樂,只要我們用這些動人的繪本作品去感動他們,就可以呼喚出孩子們人性深處的溫馨、善良與純潔。在故事中體驗對自然的博大之愛,對朋友的友誼之愛,對家庭的親情之愛,對社會的無私之愛以及對國家民族的莊重之愛。

五、開展繪本教學延伸,豐富情感培養途徑

要有效地提高閱讀活動的質量,就必須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以及閱讀材料的特點,運用恰當的組織形式有針對性地開展各種閱讀活動。正如《綱要》中所指出的:“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應根據需要合理安排”,我們因地、因內容、因材料靈活地運用,建立多元的閱讀形式有:

1.自主閱讀

教師在閱讀區內投放各類閱讀材料,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圖書,自主地進行感知、體驗、探索,教師主要觀察,了解幼兒感知體驗的水平,通過最少的干預,鼓勵幼兒自主閱讀。孩子們自由又愉悅,每每享受到的是私密閱讀空間所帶來的那份獨有的寧靜以及來自于教師最親密與直接的關注和指導。

2.集體閱讀

伴隨著熟悉而悠揚音樂,屬于大家的“悅讀時光”開始了。教師拿出自制的大圖畫故事書與孩子們一起閱讀,有的孩子們拿一本小圖書。這種閱讀活動主要是幫助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引導幼兒學會觀察畫面內容并能進行歸納,獲得自主閱讀圖書的經驗。集體閱讀活動能充分發揮幼兒互相感染、互相影響的作用。如果分小組進行,則更便于個別指導??傊?,這樣的閱讀活動,老師與幼、幼兒與幼兒間獲得了共享閱讀時刻的愉快體驗。

3.親子閱讀

繪本閱讀更適合在家庭中以親子方式進行。在父母膝下一起看有趣味的圖書,將會把幼兒帶入一個充滿親情的世界中。在開展親子閱讀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專門為家長開設了“讓繪本閱讀走進您的家庭”專題講座,內容涉及親子閱讀的內涵及作用、幼兒閱讀能力的呈現方式、家長引導幼兒閱讀的方式方法等,使家長初步領會到親子閱讀是一種不以認知和識字為主要目的的閱讀游戲活動,注重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讓孩子悄然地、欣然地接受閱讀。從而提高親子閱讀活動的有效性,促進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發展。

4.愛的節日表達愛

我們將繪本內容與節日教育相結合,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比如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重陽節、勞動節、感恩節、地球日、環境日等,來表達自己的愛,在母親節到來之際,幼兒會給媽媽接水喝、為媽媽拿脫鞋、為媽媽提包……在父親節時,幼兒會給爸爸拿拖鞋,給爸爸盛飯;重陽節會給奶奶拿眼鏡、給爺爺捶捶背……幼兒從小感受愛、學會愛。幼兒在這樣一個參與過程中,逐漸成為一個有著豐富情感的人。

通過繪本教學與情感教育的有機結合,幼兒喜愛繪本閱讀,感受到了不同的情感內容,感受到了來自父母親人對他們的熱愛;學會了與小伙伴友好相處,萌發了對周圍環境的熱愛,促進了幼兒愛的情感發展,有助于幼兒形成積極健康的情緒情感。

參考文獻

[1]周兢,余珍有.幼兒園語言教育(幼兒園教師教育叢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朱鴻菊.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養淺探[J].學前教育研究,2007,(3).

[3]朱靜怡.幼兒園大班繪本教學初探[J].學前課程研究,2007,(9).

[4]李鑫.幼兒園繪本閱讀指導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語文學刊閱讀教學版,2009,(6).

[5]劉飛.幼兒園繪本教學中的提問策略[EB/OL].

猜你喜歡
繪本閱讀實踐探索情感教育
繪本閱讀教學中如何運用恰當有效地提問促進幼兒積極情感體驗的發展
新課改背景下英語繪本閱讀分析
孩子們與繪本的那些事
政治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主體參與的實踐探索
新形勢下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實踐探索
淺談新時期煤礦員工教育培訓的實踐探索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對策探討
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研究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