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家庭懇談會架起親子溝通的橋梁

2018-05-10 09:49馬博輝
關鍵詞:傾聽尊重家庭教育

馬博輝

摘要:中學階段是孩子身心發展的巨大變化時期,也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長的關鍵階段。隨著自我意識迅速發展,親子之間摩擦甚至沖突的事件頻頻發生。這一方面提示著父母應該及時的轉變角色,另一方面也是父母轉變教養方式,建立民主、尊重的家庭氛圍的重要契機。家庭懇談會就是能夠有效促進親子溝通,營造家庭氛圍的良好途徑。

關鍵詞:家庭教育;尊重;傾聽

你是否是這樣的父母:“從不認真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種問題”、“從不認真聽孩子把話講完,總是打斷他”、“孩子做錯事,會不聽解釋就批評”、“當孩子和你有不同意見時,從不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觀點”、“要求孩子做某件孩子不愿意做的事情時,從不會向他耐心說明理由”……

讓我們先來看一則一位母親在朋友圈的吐槽。

“天天從小還是很聽話的,我和他爸爸工作很忙,小學的她的學習都不需要我們操太多心,生活上也比較能照顧好自己,就是我和爸爸的貼心小棉襖。

可是到了初中孩子有了自己的看法,尤其是現在到了初二明顯不像以前聽話了。學校里的社團,我們想讓她選化學實驗;她非要選戲劇,我們想讓她競選班干部,她連課代表也不愿意當;我們想讓他選信息奧賽鍛煉一下自己,她說自己不是那塊料。道理跟她說了一遍又一遍,她就是不聽。她自己總是振振有詞,說我們不懂他,要不就是跟我們對著干,真是搞不懂,到底怎么做孩子才能聽我們的”

“我是你爸,你得聽我的”、“我是為了你好,你應該按照我說的去做”是很多父母的口頭語。部分父母,不管孩子是否認同他們,總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父母的這些表現既讓孩子感覺到自己不受重視,也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必要和父母說什么或者解釋什么,從而逐漸降低孩子和父母溝通的主動性,親子間的互動也會逐漸降低。溝通,是面對青春期孩子,每個父母都需要做的功課,在與許多有智慧的父母交流時,很多父母提到親子之間的很多問題都可以通過懇談會來解決。

親子之間的懇談會,是父母停下來傾聽孩子心聲,孩子傾聽父母心聲,達到彼此理解的非常好的形式。父母一定記住,懇談會是形式,但不應只是形式。

懇談會上,尊重孩子的表達是前提,尊重孩子的表達的前提是視孩子為獨立的個體,尊重孩子。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意味著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先評判孩子想法的對錯好壞;意味著不隨意打斷或制止孩子,不簡單否定孩子的不同意見或消極情緒;意味著和孩子交流時有尊重的姿態,有溫暖支持的視線接觸,認真地傾聽和回復;意味著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以及對朋友的選擇,不將自己的意愿強加于孩子。只有父母充分尊重孩子,孩子才更愿意向父母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

在和孩子溝通時,父母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把孩子當成成年人看待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而特殊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如果父母總是以孩子還小,他們的想法“不靠譜”“太幼稚”,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對他們的行為進行指責,孩子就會感到父母的無視甚至傷害, 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自己做什么都是錯的”,孩子會建立一種心理防御機制,拒絕和父母溝通,有什么心里話也不愿意和父母說。

二、傾聽孩子的表達,不要急于表達自己

在親子懇談會上,我們要傾聽孩子的以報答,理解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的立場,理解他們,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此外,當孩子在表達一些問題時,不要只看到事件本身,忽視了孩子的感受,急著教育孩子,教育孩子如何解決問題。父母只關注于自己的感受,急著表達自己的想法,沒有傾聽、理解、尊重孩子的感受,在這樣情境下的溝通一定會以失敗告終。父母只有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關注孩子的心理感受,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關注和認同,孩子才會主動向父母敞開心扉,愿意告訴父母心里話,使得親子溝通很順暢地進行。

三、多一些理解,少一些“為什么”

懇談會上,父母要具體化地表達自己的回應和態度,如父母不要簡單地說“我理解你”,而要將表達具體化,告訴孩子“你被老師誤會感到很委屈”;。當孩子表達他們的想法或者感受時,父母要多去接納孩子的感受,而不要總是問“你為什么會這樣”。

四、注重事實,不妄加評論

在與孩子交流的過程中,父母盡量多用描述性語言,說出事實而不要妄加評論。比如說:你這孩子怎么這么懶,做任何事都是偷懶。這里就是對孩子的評價,而且這種評價的背后,孩子就會覺得可能你不是很理解他,沒有積極關注到他行為背后的需要,我想孩子很容易和我們發生爭吵,我哪里懶了?我們不說他懶,而描述我們看到的東西,例如我看到你就一回家就坐在沙發上了,我看到你一回家就在看電視了等等。這種描述性語言更有力量,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為人父母是一種學習,伴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也在不斷地成長。在與孩子的互動溝通中,我們要學會尊重孩子,用心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理解孩子真實的感受。這樣可以有效地促進親子之間的溝通,幫助我們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建立融洽的親子關系。

參考文獻

[1]石偉, 張進輔, 黃希庭. 初中生親子關系特性的研究[J].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04, 2(1):328-332.

[2]唐立, 周雪, 趙艷. 問題學生親子溝通特點及影響因素[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6, 24(2):274-277.

[3]周波, 張智. 初中生親子溝通特點及其與SCL-90的關系[J].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07, 21(1):46-49.

[4]朱曉宇. 初中生學業親子溝通的特點及其與學業成就的關系[D]. 江西師范大學, 2011.

[5]王麗, 傅金芝. 國內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發展研究[J]. 心理科學進展, 2005, 13(3):298-304.

[6]王樹青, 張文新, 陳會昌. 中學生自我同一性的發展與父母教養方式、親子溝通的關系[J].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06, 4(2):126-132.

猜你喜歡
傾聽尊重家庭教育
學會傾聽,追求課堂實效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家庭環境對中學生性格及成長的影響
關于深入開展文化養老活動的探索與實踐
幼兒教育改革進程中幾個重要問題的探討
小學數學教學中傾聽能力的培養
寄宿制學校的班級管理更需要“以人為本”的心靈溝通
教若三“點”成線 注定別開“生”面
公共外交主場也要學會“傾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