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發展

2018-05-10 09:49朱艷梅
關鍵詞:健全人格關注尊重

朱艷梅

摘要: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競爭壓力的增大、社會閱歷的擴展、以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就可能遇到或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呼喚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其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既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又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班主任在引導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更應該尊重學生人格,了解學生需求,責無旁貸地擔當起學生的“心理健康醫生”,維護他們的心理健康,促進其健全人格的發展。

關鍵詞:尊重;關注;心理健康;健全人格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對人才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而良好的心理素質正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競爭壓力的增大、社會閱歷的擴展、以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就可能遇到或產生各種心理問題。有些如不能及時解決,將會對其健康成長產生不良影響,嚴重的甚至出現行為障礙或人格缺陷。所以呼喚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其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既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又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梢哉f,沒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再好的身體素質、文化素質、思想素質等,都會是脆弱的,甚至是有嚴重缺陷的和偏狹的。因此,班主任在引導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更應該尊重學生人格,了解學生需求,責無旁貸地擔當起學生的“心理健康醫生”,維護他們的心理健康,促進其健全人格的發展。

一、用愛施教是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原則

教育的核心是尊重,我認為尊重就應該從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開始。班主任應該以愛為基礎,充分發揮語言的魅力,用“和風細雨”一般的師愛關愛每一個學生,促每一個學生健康的成長。

心理健康教育與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同,它更多的要求班主任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我們在教育實踐中發現,絕大部分小學生心理健康方面不存在大的問題,有問題的主要是極個別的,由于多種原因長期造成的。作為班主任,從開學的第一天起,就必須認真全面地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有關情況,通過日常的觀察,初步確定出重點的教育對象,再做進一步深入了解后,要制定出教育計劃、方案和措施,循序漸進地進行輔導。對小學生來說,心理健康問題多數與關愛、理解、信任等缺乏有關。因此,要搞好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班主任必須用平等的態度、關愛的精神去教育學生、感化學生,班主任的語言應該像一縷春風,滋潤學生們的心田。

我曾經教過一個口吃的學生。因為說話不連貫,經常受到他人的嘲笑,和他玩的人也很少;他自己感到很失望,學習成績差,孤僻,老拿發怒的眼睛瞪人。經常像個刺猬一樣張起全身的刺扎人,與同學關系極其緊張。我從接班后,經過深入了解,發現這個學生頭腦很聰明,就是缺乏自信心。于是我經常與他單獨交流,給他講古羅馬演說家克服口吃的故事,講著名相聲演員李金斗小時候克服口吃練習繞口令的事。還特意請李金斗老師為他寫了幾句激勵的話。他很受感動。也能夠正確對待自己的身體缺陷,樹立了自信心。經過一段時間的輔導,在征得他本人的同意之后,在班上的一些活動中,點名讓他去做,一些方面讓他當主角,充分發揮他的優點,對其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給予肯定和鼓勵。一年之后,這位學生不僅不再口吃,而且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進步。同學們都愿意跟他玩,樂意幫助他,他也樂意接受別人的幫助了。

二、創設寬松和諧的愛心環境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礎

在教育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大部分學生的心理問題都是由于不良的社會生活環境造成的。目前主要有三種情況:

(一)過分溺愛型

有些家庭條件好的獨生子女,在家里被眾星捧月似的寵著護著,“拿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口里怕化了”,這種學生,在學校自理能力差,對學習和生活中的挫折承受能力差,自尊心很強,但自信心差;喜歡表揚,但對批評卻接受不了,甚至產生嚴重的挫折心理,厭倦學習,厭倦學校。

(二)功利型

社會競爭日趨激烈,早成才、快成才、多成才的壓力日益增大,社會、家庭和學校都存在著功利主義傾向,使學生的學習充滿功利主義。學校以分數和升學衡量學生;一些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情迫切,學生除要完成學校的學習任務外,還要參加眾多的補習班、興趣班、特長班、外語班等學習,整天精神高度緊張,心理疲憊,壓力很大。從而造成學生的孤僻冷漠,甚至對學習、家長、學校、老師都有逆反和仇視的心理。

(三)缺愛型

主要發生在父母離異的單親家庭或生活特別困難的學生。學生遭受父母離異,心理受到打擊,如果父母在學生的撫養和教育方面處理不當,就會使學生覺得不如別人,缺乏信心和同情心,心理受到挫傷,產生妒忌、不滿、不公平等心理,因此而心胸狹窄,難于溝通,難于教育。 針對這些情況,我認為應該本著師愛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創設寬松和諧的環境,讓學生在健康的環境中慢慢校正不良心理,逐步培養其健康完善的人格心理。

1、建立一個團結互助、和諧友愛的班級

通過在班級開展互幫互學、互相關愛的活動,讓學生相互深入全面的了解,相互信任,建立平等友愛的關系。對有困難有缺點的學生,用平等真誠的態度給予幫助,使他們在學校里,心情愉快,精神放松,以增強其信心,激發其求知欲,鼓舞其勇氣,對困難挫折都能勇敢面對,對他人理解、尊重、寬容,在班級中做一個受歡迎的角色。

2、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在教學中,應做到讓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和教師快樂教學,使學生能學得懂、學得好、學得輕松。這就要求班主任應該教態親切,語言生動,一視同仁,做到師生關系民主平等。這樣,學生就不再害怕和討厭課堂,而有了這種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學生就會大膽敞開心懷,容易相處,容易溝通,便于教育。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信心和勇氣,而且培養了相互協作、共同探討的精神。有利于心理健康發展。

3、創設豐富多彩、積極健康的活動環境

開展多種文體活動,寓教于樂。利用主題班級會活動,組織學生觀看他們喜愛的影視片,講故事,談理想,說未來,選取一些課文人物或社會角色作模擬表演,組織社會實踐活動等,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社會,了解自己的角色心理,把遠大的理想與腳踏實地的學習結合起來,達到了自己克服缺點,自我完善個性的目的。

三、班主任工作是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

在小學,班主任大多數是學生的任課老師,與學生相處時間最多,對學生的了解也最全面最深入。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成為班主任責無旁貸的重要任務。但是,心理健康教育與過去的一些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對班主任老師的素養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班主任老師要轉變思想觀念,從過去當“紀律監督”、“政治說教”、“活動保姆”的角色中解放出來,改變高高在上的說教作風,用平等信任的眼光看學生,用愛心去感化他們,用人格力量去影響他們,用平等寬容的方法去教育他們,用友好真誠的言語去激勵他們。

(二)班主任老師要加強現代教育和心理科學知識的學習,特別是要了解掌握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特征及規律,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備知識和技能,正確的幫助和輔導學生,積極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班主任老師要把各項教育、教學和活動有機的結合起來,把思想品德教育、科學文化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機的統一起來,促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健全的統一的人格。

(四)班主任老師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強對學生的日常觀察和記錄,深入調查研究,認真做好個案分析,采取多種方法,對癥下藥,切實解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四、結束語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教育工作。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會越來越重要,教育的專業性、科學性要求越來越高,只有班主任老師及廣大心理健康教育老師不斷加強學習,積極總結教育實踐中的經驗教訓,才能更好地進行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和諧的發展,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培養現代化人才。

參考文獻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兒童教育心理學》 2017.04.01出版

猜你喜歡
健全人格關注尊重
從高校輔導員視角論當代大學生健全人格培養
勞動教育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發展之探微
論體育運動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
關于深入開展文化養老活動的探索與實踐
寄宿制學校的班級管理更需要“以人為本”的心靈溝通
教若三“點”成線 注定別開“生”面
奧朗德“關注”錦江增持雅高
美國宗教自由報告“關注”中國
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