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觀的歷史形式和哲學發展的相應階段

2018-05-14 08:54劉宗碧
創新 2018年3期
關鍵詞:馬克思

劉宗碧

[摘 要] 哲學是世界觀的理論體系。任何哲學研究,在根本上都要回到世界觀的把握上來。歷來,哲學研究是承認有不同世界觀的,但是這種“承認”所包含的邏輯,一般只是在“本體論”上呈現出“物質”和“精神”的立場選擇并歸結為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劃分。這樣的劃分沒有披露哲學歷史形式的復雜性以及促進問題探討向縱深層面的把握。關于哲學史,如果沒有世界觀的歷史形式的梳理,那么哲學就不過是一種簡單的平面化結構解析?;谑澜缬^歷史形式的觀察,哲學經歷了古代“自然哲學”和本體論的世界觀,近代對“自然哲學”的批判和哲學世界觀的變革,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變革和“生活世界”的新世界觀重建。這三種形式的基本構筑和變革,使哲學的發展相應地呈現為三個基本的階段和論域。

[關鍵詞] 世界觀的歷史形式; 哲學發展的相應階段; 馬克思; 哲學變革

[中圖分類號] B0-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8616(2018)03-0038-11

哲學是世界觀的理論體系。因此,任何哲學研究,在根本上都要回到世界觀的把握上來。這樣說,是指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會有什么樣的哲學。問題是會有不一樣的世界觀嗎?何以影響哲學呢?筆者認為回答應是肯定的。

歷來,哲學研究是承認有不同世界觀的,但是這種“承認”所包含的邏輯,一般只是在“本體論”上呈現出“物質”和“精神”的立場選擇并歸結為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劃分。這樣的劃分不是沒有意義,只是沒有披露哲學歷史形式的復雜性以及不能促進問題探討向縱深層面的把握。因此,在哲學史的研究中,如果沒有世界觀的歷史形式的梳理,那么哲學就不過是一種簡單的平面化結構解析?;诖藖碛^察西方哲學的發展,筆者認為從古到今,其在世界觀的表達上經歷了三種形式的基本構筑和變革,從而西方哲學的發展可以劃分為三個相應的基本階段和論域,并認為把握這些世界觀的變革及其發展的相應階段和特征,是深入理解哲學理論尤其馬克思變革近代哲學的關鍵。

一、古代“自然哲學”和本體論的世界觀

西方哲學起源于古希臘,古希臘哲學是古代哲學的代表。因此,研究西方古代哲學,古希臘哲學具有代表性。然而,古希臘哲學的特點是什么?筆者認為就是其“自然哲學”的屬性。這里的“自然”二字,已經暴露了古代希臘哲學在世界觀上的歷史形式,這個形式就是問題的設置和反思指向“世界本源”統一于“絕對自然整體”的確定性追問并形成相應的事物解釋路線和邏輯立場。

古希臘哲學包括從泰勒斯到巴門尼德、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形而上學哲學。它們包括的全部問題可以歸納為“世界是什么”“它由什么構成的”問題。然后,每個哲學家都按照自己的立場來回答這一問題并根據回答來解釋具體自然和社會生活現象,形成邏輯原則,構成哲學理論。

這里,先從泰勒斯來分析。泰勒斯是古希臘哲學的鼻祖,在公元前六世紀提出了“萬物之源是水” [1 ]5的命題,這是哲學的開端,也是本體論的開端。泰勒斯的這個命題所包含的基本問題就是“世界是什么?” 和“世界由什么構成的?”而在“萬物之源是水”的答案中,他的解答邏輯是:世間萬物歸結為“水”,“水”被理解為 “萬物之源”。在泰勒斯提出“水”作為萬物之源的“本原判斷”時,就形成了作為基始的普遍的“水”與它自己演化出來的特殊的“萬物”之間的關系。在“水”是萬物之源這個命題中必然包含這樣的問題,即“水如何演化為萬物?”“萬物又如何蘊含著‘水的性質?”從“水”到“萬物”,就是從 “一”到“多”的過渡并內在地包含差異的對立關系;而“萬物”歸結為“水”來解釋則又在邏輯上指認了“多”蘊含著“一”的統一關系。事實上,“水”與“萬物”的劃分設定了“本原”與“現象”之間包含“一”與“多”的關系。泰勒斯就本體論的“一”的設置構筑了本體論發端的世界觀的基因,特點是追求事物統一于“自然”的確定性把握。之后的古希臘哲學都受之影響,“一”與“多”的邏輯設置在形式上沒有改變,只是在“一”與“多”的關系的內容上出現了變化。

赫拉克利特提出世界本原為永不停息的“火”,事物的生滅源于“火的燃燒和熄滅”時,就“事物”與“火”的關系及其“轉化”的理論設計中,實際上也包含了上述“一”與“多”的關系意涵,力圖把“眾多事物”的由來歸結為“一”的自然本原理解。這也屬于本體論的世界觀。巴門尼德把“本原”設定為抽象的唯一不動的“存在”,“存在”寓于表現“存在”本身的各種現實現象之中時,這個不變的內質則被指為事物的真正“存在”本身。這里,作為“本原”的 “存在”,具有唯一性和確定性,無疑體現了追求“自然整體”的統一性規定及其世界觀思維。接下來的柏拉圖吸收了巴門尼德、芝諾等人的思想,建立了以“理念”為本原的哲學思想。這里,“理念”作為“本原”范疇,它不僅具有萬物“源頭”的含義,而且還有包羅萬象的“全體”的含義,具有作為“一”包含著“多”的統一性,把“多”當作了是對“一”的“分有”。柏拉圖的“一”的理念設計,實質是把萬物歸結為客觀的“理念”的統一性設定的本體理解,邏輯上與傳統一致。

亞里士多德的哲學不同于柏拉圖,其哲學出發點是“實體”。他反對抽象的理念,把認識的起點歸結為具體的實體。關于實體,可以根據界定而形成為外延不同的范疇,而如何說明這些范疇及其關系則是“實體”哲學在認識論上需要解決的基礎性問題。對此,亞里士多德提出了“種屬關系”的范疇論和定義方法,把“種”歸結為“屬”進行解釋的命題方式,從而制定了把“屬”當作“種”的本質的揭示原則?!氨举|”即“本原”,對“本質”的確認就是關于事物本原的把握。亞里士多德的“種屬關系”,實際上也包含著“一”與“多”的關系,也是其解決“一”與“多”關系問題的思路與方法。按照形式邏輯的原則,對“實體”的認識,就是它作為“種”范疇放到“屬”范疇中來進行種差比較并由此規定內涵來完成,這里“屬”范疇就被當作“種”的“一”并表達出“統一性”的功能,即歸結為“屬”的說明就是實現了把具體的實體(事物)還原為“本原”的把握。當然,亞里士多德的“屬種關系”又因實體的多元性及其聯系的多樣性(如“四因說”),而不能自圓其說。為此,他又提出把“實體”劃分為“可感實體”與“永恒實體”或“最初實體”與“日常實體”兩類?!坝篮銓嶓w”即“最初實體”,被解釋為無體積、不可分、不改變、獨立的“神”;而“可感實體”即“日常實體”,則被解釋為就是自然界中的以一定質料為基礎的各種個別事物 [2 ]。這里,他在“可感實體”和“日常實體”之外,提出“永恒實體”和“最初實體”,意圖在于解決關于世界本原的“統一性”問題。因此,亞里士多德的哲學仍然屬于追求“自然統一性”的本體論世界觀。

縱觀古希臘哲學,其哲學形成了以下基本特征:一是在關于世界的認知上指向了絕對整體的自然統一性追問和把握;二是在絕對的自然界中,人被統一于自然界獲得解釋,人和自然界中的具體物質一樣被當作其中的實體內容;三是哲學在關于世界的自然統一性追問中構筑了“本原”與“萬物”的關系,并以因果關系設定了一切事物還原為“本原”把握和確立為認識上其獲得確定性認知的原則;四是基于“本原”與“萬物”的因果關系構造了認識上“本質”與“現象”的邏輯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主客觀的同一性”的反思的證明論題,以此形成了哲學的基本理論范式。

誠然,“人與世界的關系”問題才是哲學的真正問題,這種“人與世界的關系”包括人的自然關系和人的社會關系,哲學作為“智慧”的內涵就在于知道如何處理這種關系。在處理的過程中,在形式上又包含“認知域”和“實踐域”的不同方面?!罢J知域”的“人與世界的關系”,在形式上反映的就是哲學之世界觀。世界觀的建構就意味著如何在思維形式上設置這種關系并形成哲學的理論模型。而就古希臘的哲學看,“自然統一性”的本體論追問和指認,蘊含了把“人”即主體歸結為客體即“自然世界”來理解的,這里關于人的理解無疑是把它當作自然世界的一部分了。其世界觀所包含的“智慧”——在“人與世界的關系”的協調上,則是讓“人”去適應大自然,而不是讓“大自然”來適應“人”或主體。這一點也充分地反映在古希臘人們的實際生活經驗之中。如古代人們對自然界或自然物的崇拜并由此產生宗教,這是人們對自然界(神)絕對服從的表現,這種心態及其價值觀與古代人們的世界觀是同構的,即“人”歸結于自然界獲得理解的,這是古希臘自然哲學的特點。

古希臘自然哲學之后,西方哲學發展進入中世紀經院哲學階段。這時,基督教的興起,社會生活籠罩在神學之下,形成了一個“黑暗的時代”,哲學在神學的卵翼下生存,開展了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證明和唯名論與唯實論的長期論爭,這似乎是一個“新的時代”。其實不然,奧古斯丁基于信仰提出的“靈魂的自我確然性” [3 ]作為所有經驗的基礎的論證,以及安瑟倫、阿奎那“上帝之存在的證明” [1 ]160-161,都不過是傳統自然本體論哲學的延續和變種。而唯名論與唯實論的爭論,緣于共相論題的討論,這是關于“存在”規定的“一”與“多”的歸結證明,唯名論認為事物都是個別和具體的,在心靈之外沒有一般的對象,所謂共相不過是對個別事物抽象而存在于心靈中的概念。而唯實論則認為,共相既是心靈中的一般概念,也是心靈概念應對的外部實在,這種實在是與個別根本不同的更高級的存在?;诖?,中世紀經院哲學在本質上仍在傳統自然哲學之內,只是把人歸結于自然界的解釋的“本體”換為另一個“本體”即“上帝”而已,其所蘊含的方法論是一致的。

二、對“自然哲學”的批判和近代哲學的世界觀變革

近代西方哲學對古代希臘哲學的批判,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對其“自然哲學”的世界觀批判,從而帶來了近代哲學的世界觀變革,這種范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康德以及后來延續這種批判的維特根斯坦。

近代哲學發端于“認識論轉向”,即近代哲學屬于認識論哲學,它包括了一個“主體論轉向”的哲學萌芽。笛卡爾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命題時,把哲學“確定性”的追問從“自然界”轉到了“人的思維”上來了?!拔宜肌本褪恰按_定性”的基礎。這個“主體論轉向”在康德那里深化為所謂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并形成哲學世界觀的近代變革,表達為“整體不可經驗性” [4 ]和“不可知論”的世界觀。

就康德的“主體論轉向”的理解,需要從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說起。我們知道,在傳統上康德屬于理性主義學派人物,不過對他的理論產生重大影響的卻是休謨這個經驗主義學派的人物。休謨對傳統懷疑地提出所謂知識所依賴的“因果關系”規律不是來源于事物對象本身,而是人的感覺聯想及其習慣,繼而就摧毀了傳統的知識理論基礎。就此,他有著名的例證,即“太陽照在石頭上,石頭變熱了”的現象,過去理論證明是自然現象本身所包含的因果關系,即“太陽照”為因,“石頭變熱”為果,知識就是這種因果關系在頭腦中形成了感覺印象,即客體的感覺經驗構成了知識的來源。對此,休謨懷疑地提出,我們何以要用因果關系來解釋認知現象,把因果關系當作知識的邏輯呢?過去人們有沒有追問“因果關系”的邏輯從何而來?由此提出“因果關系”屬于抽象概念,它不等于自然客體本身,但過去人們把它們相等了,予以相等在于人們經長期觀察形成聯想,是這種習慣性的聯想構建了對象之間的“因果關系”,事實上,“因果關系”來于人類的主觀性。由此得出,以往作為規律的“因果關系”不是客觀的,而是主觀的,即非必然性,屬偶然性。這樣,經過休謨的懷疑論證,原有的知識論就失去了可靠的基礎。

因果關系的理論包含了西方還原論的學理,是西方學術研究的基本范式。還原論就事物的認識指向本質把握,方法就是把結果當作現象還原為它的本質即原因。哲學上的本原理論也是如此,實際上,“本原”就是“本質”,“本質”就是“原因”。休謨的批判使“因果關系”被懷疑了,實際上是被消解了,這樣必然發生傳統理論知識系統的坍塌,顯然對當時學界予以了挑戰??档抡軐W就是從回答休謨的問題和挑戰開始的,他在十年的沉思中寫出了《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批判力批判》的“三大批判”來進行回答??档碌幕卮鹛岢觯阂磺兴季S都是具有先驗的一種必然結構,即宇宙本身就存在著一種客觀的思維結構,這種思維結構作為理性的客觀存在是知識本身所固有的,不屬于人的主觀范疇以及由人主觀決定,當然這種客觀的理性與自然界并列存在。

這樣,他把知識的來源當作了理性的自我構造。其認識論把物質客體世界排除在外,并把它稱之為“物自體”。另外,他認為人類因有“意識”,是知識的呈現者和運用者,通過人的呈現和運用使之變成一種現實的形態,同時也可以通過人的認識活動來揭示知識問題。在本質上,知識不過是依據于“理性結構”組織出來的“感覺的現象”一種體系。顯然,這里康德給予了知識范疇的先驗唯心主義解釋,把人們關于知識(真理)的發現當作是回到“先驗的知識結構”里。他指出人是負載意識的存在物,人類本身就具有“先驗的知識結構”,以致人的認識不過是用這種“先驗結構”去把握對象(感覺現象)而已。這就是所謂的“人為自然立法”,對自然客體的認識只不過是人以理性規范自然現象而建立起來的。這樣,在康德這里,知識問題所蘊含的解釋原則就是把以往“人的主觀服從自然界”變成了“自然界服從人的主觀” [4 ],改變過去以“自然”為中心為以“人”為中心。這種變換就是康德的所謂“哥白尼式的革命”??档碌倪@個“革命”具有重大意義,主要在于:客體歸結于主體解釋,哲學形成了新的坐標。顯然,把“人歸結到自然”轉到“自然歸結于人”的解釋原則,意味著一種新世界觀的確立和構成為德國哲學的傳統,我們稱之為“主體論轉向”。

康德提出他的“主體論轉向”后,認為知識來于主體——理性的自我構造,而非自然界的把握,自然界作為自在之物是不能認識的,認識僅僅是來于人對具體對象的直觀表象的把握(直觀形式如時間、空間)。這樣,“物自體”是不能認識的,而“物自體”當作世界整體來指認時,具有對象整體的規定,表達為三種形式:一是主觀上的最高統一體,即靈魂;二是客觀上的最高統一體,即世界或宇宙;三是主客觀的最高統一體,即上帝。這些無條件的對象是超驗的,不能用知性范疇去認識的(不能界定并定義);知性范疇即實在性、實體性、因果關系、必然性等范疇,可以用于具體事物,但不能用于整體事物。如果要對“世界整體”進行知性認識,那么必然要站在“世界整體”之外,即關于世界整體認識的依據在世界之外。但人不在世界之外,因此,世界不可認識,視為“物自體”或“自在之物”,能認識的是現實有條件限制的“現象” [4 ]??傊?,康德以“世界整體的不可經驗性” [4 ]對古希臘的“自然哲學”的世界觀進行了批判,基于此對哲學理解就必然出現“哲學是世界觀的理論體系”不成立的結論。

后來的哲學家中,與康德類似的主要有維特根斯坦,他提出了“部分不能在整體之外”和“部分不能解釋整體”以及“具體事物才可知”的世界觀 [3 ],這是其哲學的延續。維特根斯坦是現代哲學家,后于馬克思,這里把維特根斯坦放在近代哲學來講,主要在于他的哲學思想在世界觀的學理上沿襲了近代哲學傳統,可視為康德世界觀的延伸。

維特根斯坦哲學尤其是前期哲學屬于邏輯實證主義傳統。邏輯實證主義反對形而上學,把過去宏觀的本體論或本質主義、基礎主義所追求的確定性下降為微觀事實的語言真值情況分析。這樣一種“下降”包含著一種判斷,即所謂的整體不可知。認為人類知識的客觀基礎不是“本體”世界,而是可直接認識的具體事物本身,因此,哲學不是去研究宏大敘事的問題,而是具體事物的主體判斷方式。于是,哲學的邏輯構造由過去演繹的方式轉變為歸納的方式。而具體的科學命題——作為真理,需要語言陳述出來。語言是真理表達的中介,與實在具有一一對應的關系。追求真理,其確定性可以通過分析語言與事實的對應關系揭示出來。他指出哲學的任務就是梳理語言命題是否符合事實,即確定判斷是否“真值”,為確定“真理”判斷找到“語言范式”,并企圖構造人工語言,為科學命題奠定基礎。

維特根斯坦把哲學所包含的確定性追求下降為微觀事實的語言真值問題分析,其前提就是認為世界整體不可知。提出世界具有整體性的,總和由部分構成,而作為整體解釋者永遠處于部分之中(時空),無言面對整體世界。我們不能跳出這個世界來看這個世界,而當人一旦跳出這個世界來觀察的這個世界又不是整體的世界了,整體世界是不能被我們言說的,只有不是整體世界時,世界作為具體之物才可被認識。即世界整體大于部分,人作為世界中的一部分只能認識具體事物,不能把握整體世界。維特根斯坦以“部分不能在整體之外”和“部分不能解釋整體”對舊哲學的批判,能認知的僅僅是具體事物。因此,哲學關于認識上確定性的證明就走向了對具體客體命名和命題真值與否的判斷和梳理的語言工作。

維特根斯坦放棄了整體的出發點,從歸納出發,研究具體事物中認識予以判斷建立命題的真值可能性。分析哲學就是語言分析,即所謂語言論轉向。在維特根斯坦這里,哲學也不能理解為“世界觀的理論體系”了。

從康德到維特根斯坦的例子來看,關于“哲學”的理解,實際上不能說哲學是什么,只能說“哲學不是什么”,這是“世界作為絕對的自然統一性”批判引出來的結論。它使哲學從客體轉向主體,從整體轉向部分、具體。這完全不同于古代哲學,否定了形而上學。但是,沒有了世界觀的哲學還是哲學嗎?下面來談馬克思的變革和世界觀的重建。

三、馬克思的變革和“生活世界”的新世界觀重建

馬克思哲學是包含世界觀的,但不是古希臘自然哲學的那種世界觀,也不是近代哲學把物質世界丟掉,或者只關注具體事物而放棄了整體的把握或說明。馬克思有一個世界觀,即“生活世界”的世界觀。但是,這個立場來源于對德國古典哲學的揚棄。德國古典哲學從古代本體論世界觀的批判和實現“主體論轉向”對馬克思具有重要意義。

學界就馬克思對德國古典哲學的繼承,傳統表述為“吸收了黑格爾、費爾巴哈的合理內核”,這個“合理內核”指的是什么呢?其實就是費爾巴哈的唯物論和黑格爾的辯證法。因此,關于馬克思對近代哲學的變革有一個基本判斷,即實現了唯物論與辯證法的統一以及歷史觀與自然觀的統一。以上兩個變革的“統一”理論當然也是正確的,不過若僅僅局限于此則是不夠的。筆者認為,馬克思對德國古典哲學的繼承,其關鍵還在于對德國古典哲學關于古代“自然哲學”的批判和“主體論轉向”的揚棄。

“自然哲學”的批判和“主體論轉向”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德國古典哲學關于“自然哲學”的批判,就是講世界整體的不可經驗性,否認的哲學作為世界觀的理解。而什么是“主體論轉向”?上面也已經論證了,就是康德的 “哥白尼式的革命”及其形成的傳統,其實質是:客體歸結于主體解釋,即把過去“人歸結于自然”轉到“自然歸結于人”來構筑事物理解之坐標。馬克思揚棄地繼承了德國哲學這個傳統。這就是為什么早期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提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和“人是人的最高本質”之命題的緣故 [5 ]9。有的人批評為馬克思接受費爾巴哈人本學的使然,其實不是,我們進一步分析后期著述就明白了。

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有“對黑格爾的辯證法和整個哲學的批判”一節,馬克思批判黑格爾道:“被抽象地理解的,自為的,被確定為與人分隔的自然界,對人來說也是無?!?[6 ]116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我們知道,在康德那里,自然界被以“物自體”排除去了,而黑格爾提出“實體即主體”,把意識理解為實體的能動性并規定為主體和表現為主體的自我發展,并通過主體的“異化”及其克服的設定,自然界被理解為主體否定性發展的中介。這里,自然界被拿了進來,但是這個自然界是被抽象直觀地理解的,并不理解為人類活動的本身,即人類活動不被理解為主體物質實踐。這樣,實際上自然界就是“被確定為與人分隔的”,因此,這個自然界“對人來說也是無”。這里,黑格爾講到自然界了,但不把它理解為主體的規定導致存在缺陷。那么,馬克思對黑格爾的批判,不是反對從“主體”來理解世界和建構哲學世界觀的這個維度,而在于指出“主體”不能簡單地等同于“意識”,否則“主體”就失去了客觀的物質基礎,從而陷入唯心主義。馬克思說道:“如果沒有人,那么人的本質表現也不可能是人的,因此思維也不能被看作是人的本質表現,即在社會、世界和自然界生活的有眼睛、耳朵等的人的和自然的主體的本質表現?!?[6 ]116顯然,馬克思提出,“主體”首先是“自然的主體”的人,即具有物質規定的人。這是馬克思立足“主體論轉向”來重新規定“人”或“人的本質”,這里也包含了“主體論轉向”的批判繼承。

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的第一條就闡述道:“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義相反,能動的方面卻被唯心主義抽象地發展了,當然唯心主義是不知道現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的?!?[5 ]54在這里,馬克思論述的是哲學作為世界觀的理論出發點,不是過去舊唯物主義的物質客體,提出是“感性的人的活動”,即“主體”及其實踐。關于“主體”及其實踐作為出發點,早期馬克思對黑格爾、費爾巴哈的批判都在于完成這個規定。十分明顯,這里馬克思揚棄地承繼了德國哲學的“主體論轉向”。就“這種承繼”的論證,馬克思的著述延續到了《德意志意識形態》關于唯物史觀歷史前提,即“現實的個人”的闡述。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論述唯物史觀的歷史前提說道:“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一當人開始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的時候……人本身就開始把自己和動物區別開來。人們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同時間接地生產著自己的物質生活本身?!?“人們用以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的方式……是這些個人的一定的活動方式?!?[5 ]67“而生產本身又是以個人彼此之間的交往為前提的。這種交往形式又是由生產決定的?!?[5 ]68“德國哲學從天國降到人間;和它相反,這里我們是從人間升到天國……前一種方法從意識出發,把意識看作是有生命的個人。后一種符合現實生活的考察方法則從現實的、有生命的個人本身出發,把意識僅僅看作是他們的意識?!?[5 ]73這里,馬克思關于“歷史前提”就是指“現實的個人及其活動”。人的“活動”就是生產,即實踐。當然,生產是社會性的,因此理解歷史應從人的社會生產開始。這個關于歷史前提的命題,實際包括了“主體論轉向”揚棄及其世界觀的設定。也就是說,馬克思在揚棄“主體論轉向”并用于“歷史前提”的表述時包含了新世界觀的構筑。這個世界觀是什么呢?就是指向歷史領域的“生活世界”的世界觀。

關于馬克思“生活世界”的世界觀來源,它與“第二自然”的思想相關。對此,盧卡奇認為受到17世紀意大利哲學家維科的影響。維科在《新科學》中提出了第二自然的思想,認為世界在人的實踐中劃分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自在自然”是第一自然,第一自然在整體上人類是不能周全認識的,人類能夠認識的僅僅是“人化自然”,即第二自然,第二自然即人類實踐關涉的自然對象和范圍?;蛟S馬克思受到維科的影響,但是筆者認為,馬克思的人化自然思想直接與德國古典哲學的“主體論轉向”有關,事實上是這一傳統的新構制。我們知道,“主體論轉向”的理論范式的學理核心在于以“人”為坐標,把自然界歸結為“人”來理解,而不是相反。馬克思堅持人的中心地位,由人去看自然界,在“人”的坐標上,被理解的自然界只能是“人化自然”。

就此,可以以《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進行例證。馬克思在“手稿”中說道:“從主體方面來看……我的對象只能是我的一種本質力量的確證,就是說,它只能像我的本質力量作為一種主體能力自為地存在著那樣才對我存在,因為任何一個對象對我的意義恰好都以我的感覺所及的程度為限……因為,不僅五官感覺,而且連所謂精神感覺、實踐感覺(意志、愛等等),一句話,人的感覺、感覺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對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產生出來的?!?[6 ]87“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為人這一過程的一個現實部分?!?[6 ]90顯然,馬克思明確指出,自然界作為主體的對象出現在于它因人的本質力量的確證才發生,否則不會構成為主體(人)的對象,這樣,世界能真正構成為人的對象是人化自然,即“自然界生成為人這一過程的一個現實部分?!币虼?,馬克思關于世界觀中的“世界”僅指“人化自然”,即第二自然?!叭嘶匀弧钡恼軐W對象提出,使哲學的對象不再是古典哲學的純粹“自然界”,也不是近代哲學所認為的世界“整體的不可經驗性”的世界觀論域。馬克思的世界觀僅僅指“生活世界”的世界觀?!吧钍澜纭钡氖澜缬^的提出,是馬克思變革近代哲學的重要方面,構成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內容,是對哲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第一,在世界觀的示度關系上形成了新坐標,提出認識對象的自然是人化自然并只能在人的歷史活動中才被理解,哲學不能從自然界來理解人或人類社會,而應是從人或人類社會來理解轉為客體發生的自然界。誠然,馬克思承接了德國古典哲學的“主體論轉向”,因此,客體歸結于主體來解釋,或“自然界歸結于人”來解釋。但是,這種“歸結”中的“人”或“主體”的理解,馬克思與德國古典哲學有了完全不同的主張,即主體不再是“意識主體”或“自然的人”,而是“實踐主體”。正因如此,馬克思哲學中人的出發點就變成了現實的“感性的人的活動”。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提出:“對象、現實、感性”,應“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5 ]54“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5 ]55“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凡是把理論引向神秘主義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解釋?!?[5 ]77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提出:“費爾巴哈比‘純粹的唯物主義者有很大的優點,他承認人也是‘感性對象。但是,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對象,而不是‘感性活動,……他從來沒有把感性世界理解為構成這一世界的個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動?!?“而且對實踐的唯物主義者或共產主義者來說,全部問題都在于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并改變現存的事物” [5 ]75。必須“從物質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的形成” [5 ]92。這些言論都是其觀點的證明。

以上的立論表達了馬克思對近代哲學變革的突破。過去,關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出發點,強調了物質論,以世界統一于物質性視為基本立場。筆者認為,局限于此的解釋純屬誤解。馬克思是堅持物質觀的,但是馬克思沒有停留于此,而是把物質范疇提升為實踐范疇,同時又根據實踐的歷史展開而拓展為歷史范疇,最終把世界觀確立為歷史觀。實質上,馬克思是從人類實踐的歷史活動來理解世界,這才是馬克思哲學的出發點及其高度。

第二,從實體論到關系論,形成了以實踐為基礎的“主客體關系”來解釋認識論上的“主客觀關系”的路線,真正解決了“真理”的來源依據和檢驗標準。在前文中已有論述,哲學的真正問題不是離開了人的世界問題,是“人與世界的關系”問題,即哲學的對象是“人與世界的關系”,它探討的是人如何協調自己與世界的關系,這個關系在內容上包括人的自然關系和人的社會關系;在形式上包括活動過程的“認識關系”和“實踐關系”。這里,人的自然關系指人與自然界的物質變換,人的社會關系指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尤其是勞動互換;而活動上的“認識關系”是指人通過意識形成的對人與世界及其關系的觀念把握,“實踐關系”是指人對客觀世界和人自身的改造、加工、利用與發展。哲學作為世界觀的構筑,就是通過實踐把握“人與世界的關系”并上升為觀念的原則表達和用于指導生活。馬克思哲學是第一次真正直接地指向了哲學作為世界觀的這個內容。但是,過去傳統哲學尤其古代哲學不是這樣的,因為他們把哲學的對象規定為宇宙的世界,其反思中所提出的問題是“世界什么?”和“世界由什么構成的?”,而不是“人與世界的關系如何?”。由此而回答就把哲學的對象指向“自然世界”,并在其“統一性”的追問中形成了“本體論”和以此對宇宙萬物解釋的路線?!氨倔w論”使哲學引向了形而上學,它的局限性或錯誤被近代哲學揭開出來,但沒有解決。事實上,哲學的對象不是實體的自然界,實體的自然界屬于自然科學研究的對象,哲學的對象是人的活動,即人的實踐關系,也就是人與世界的關系。

馬克思正是以此超越了以往的哲學。馬克思哲學以實踐作為哲學出發點是以“關系”為內涵的。就此,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講“語言是實踐的”論斷時,有一段關于“關系”的論述說出了這個意涵。他說:“凡是有某種關系存在的地方,這種關系都是為我存在的;動物不對什么東西發生‘關系,而且根本沒有‘關系;對于動物來說,它對他物的關系不是作為關系存在的?!?[5 ]81這里講的“關系”即實踐關系,因為人才通過實踐改變對象時也改變人自身,使人自己變成了自己活動的對象,使人類從自然界分化出來并形成人類社會;而動物沒有實踐,其活動僅僅是本能適應環境,因此它們永遠只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馬克思從“現實的個人及其活動”作為歷史前提引申到實踐關系的論述,在于強調哲學不僅要指向“人”,而且要把“人”理解為“實踐關系”的存在。正是這樣,馬克思“在現實上”,才把人的本質規定為“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5 ]66,而人的發展就是人的社會關系的全面性。顯然,馬克思的哲學出發點是關系論,而不再是實體論。當然,馬克思的這個超越包括了對黑格爾的揚棄,因為黑格爾關于意識的發展設定為意識的外化、異化以及對這個外化、異化的揚棄的回歸的辯證發展關系。馬克思對黑格爾的揚棄在于把他以“意識”作為內容的歷史發展還原為人的實踐發展,同時在這個基礎上來解釋意識的發展。

關于這個原則,馬克思不是簡單地進行了“存在”與“思維”的關系論證,而是歸結為人的“實踐”存在并構成了雙層關系:一是主體的物質活動與客觀世界之間構成的主客體關系;二是主體的意識活動與主體物質實踐之間構成的主客觀關系。主客觀關系應歸結為主客體關系獲得解釋,即從物質實踐來解釋觀念的形成。因此,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我們的出發點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而且從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中還可以描繪出這一生活過程在意識形態上反射和反響的發展……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學和其他意識形態,……它們沒有歷史,沒有發展,而發展著自己的這個現實的同時也改變著自己的思維和思維的產物。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5 ]73

哲學是世界觀。因此,關于人與世界關系的把握會上升為意識的理性形態,表達為一定的觀念形式。而哲學作為方法論的智慧之學,作為真理確定性的依據追問,在理論范式上就是“主客觀同一”的證明,即恩格斯說的“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問題。但傳統哲學就同一性的證明,直觀地進行“思維”與“存在”的論證,只有馬克思在實踐論的基礎上把主客觀關系歸結為主客體關系的解釋,使意識內在于實踐,使“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問題在主客體的辯證法關系上得到說明。這就是馬克思關于認識來于實踐和服務于實踐,以及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辯證發展的規律,由此克服了近代哲學的不可知論和重構世界觀。

總之,馬克思在揚棄德國古典哲學“主體論轉向”的基礎上,轉入實踐論的論證,使近代哲學真正發生了變革,把世界觀轉為實踐意義上的人的勞動生成及其發展規律的歷史把握,使哲學的“愛智慧”內涵真正得到體現?!吧钍澜纭钡氖澜缬^表達了哲學發展的新階段和先進性。走向“生活世界”的世界觀才是哲學的出路。德國當代哲學大師胡塞爾在其現象學的論證中把“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關聯起來了,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也同樣如此?,F象學的胡塞爾和存在主義的海德格爾,他們的哲學都有了“生活世界”為內容的轉向,這是馬克思哲學影響的延續。

至于尼采和德里達等這些后現代主義人物,他們作為現代主義的反對者,思想核心在于反對形而上學,但是他們的批判與康德、黑格爾的普遍性邏輯重建(批判)不同,基于追求特殊性的立場,以摧毀基礎主義、中心主義、邏輯主義,摒棄一元論、中心論、確定性,倡導多元論、邊緣化、模糊性,提出“怎么都行”的理論主張,反映了對傳統進行解構的理論旨趣,屬非建構性。實際上,也屬于沒有世界觀的哲學,僅僅是一種方法論和立場的批判。如尼采,他是后現代主義思想的源頭,反對傳統形而上學,高呼“上帝死了”,并以虛幻的超人取而代之并推崇權力意志論,并宣稱要“重估一切價值”;同時,贊賞有創意的文學、藝術創作,反對追求邏輯的科學。他的思想屬于歐洲哲學的大陸學派,呈現了人文主義的反形而上學之路,不同于分析哲學的科學主義。而德里達作為解構主義大師,以文本詮釋為機理,通過強調文本在閱讀中的異延和播撒的意義生成與多元化,宣稱:“當完成寫作時,作者就應當死去,以免堵塞文本之路?!?[7 ]把文本理解為主體化了的“自我運動”,以這種多元化和非確定性來解構現代性,推進對形而上學的反動等。

總之,尼采和德里達等后現代主義理論只是一種詮釋文本的批判邏輯手段,沒有真正面對歷史現實本身,因而并未在世界觀上掀起革命性變革。這是后馬克思歐洲大陸人本主義哲學的狀況,限于篇幅,不再過多論述。

參考文獻:

[1] G·希爾貝克,N·希耶.西方哲學史——從古希臘到二十世紀[M].童世駿,郁振華,劉進,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2]張志平.西方哲學十二講[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66-68.

[3]倪梁康.自識與反思——近現代西方哲學的基本問題[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36.

[4]俞吾金.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嗎[J].哲學研究,2013(8).

[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中共中央編譯局.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7]U·艾柯.玫瑰的名字的附言[M].美國:奧蘭多,1983:7.

[責任編輯:丁浩芮]

Abstract: Philosophy i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world view. Any research on philosophy should fundamentally come back to the world view. Since then, philosophical research acknowledges different world views, yet this "acknowledgement" entailing logic presents the stance choice of "material" and "spiri" on "ontology" and ends up with the division of materialism and idealism. Yet this division does not reveal the complexity of historical form of philosophy. As far as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it would be nothing but a simple and planar structural explanation without organizing the historical form of world view. In terms of historical form of world view, philosophy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namely, world view of ancient "natural philosophy" and ontology, criticism of "natural philosophy" and revolution of philosophical world view, and the revolution of Marx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rebuilding of new world view on "life world". The basic formation and revolution of these three forms makes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present three corresponding stages and fields.

Key words: Historical Form of World View; Corresponding Stage of Philosophical Development; Marx; Philosophical Revolution

猜你喜歡
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馬克思妙計催書
小老鼠馬克思下動物園
《卡爾·馬克思:世界的精神》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和馬克思差多遠?
別開生面的描繪
《馬克思的青年時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