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體驗—參與式教學模式:“風景園林設計初步”改革嘗試

2018-05-14 09:39黃素梅
科技風 2018年15期
關鍵詞:生活體驗參與式教學改革

黃素梅

摘 要:風景園林學在高校課程設置中是一門特殊的應用型專業,其又稱景觀學,是一門專業針對土地和戶外空間進行合理設計與開發的實踐型、科學型與專業型課程。而在當今新興的風景園林設計初步改革過程中,有關風景園林專業的課程改革也隨之展開。風景園林設計即是通過科學、理性的分析,對土地資源進行合理的規劃、開發、管理與保護,其本質上是一種園林設計與生活的相互融合,在生活中內化設計靈感,在設計中融入生活體驗。因此,走向體驗,采取參與式的教學模式是風景園林設計初步改革中最重要的一個步驟,也是風景園林專業教學改革的重點所在。

關鍵詞:參與式;生活體驗;風景園林學;教學改革

在風景園林專業教學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不少學者提出了不同的改革意見,其中美國著名景觀學教授伊安·羅伯森提出的“走向體驗—參與式”教學思想與教學模式成功影響了我國不少高校風景園林學的初步改革與發展,并很好地將生活經歷、體驗與創作者的個人真實感受融入至景觀設計的過程中,完美地創造出多個成功的經典作品?;谌媸占嘘P伊安·羅伯森教授提出的“走向體驗—參與式”教學模式資料與文獻的基礎上,本文通過對“走向體驗—參與式”教學模式的深入分析,重點探究有益于當今我國高校風景園林專業教學不斷改革與發展并具有參考性的對策與建議。

一、有關伊安·羅伯森教授的“參與式”教學模式分析

(一)“體驗式”與“參與式”教學模式

“走向體驗—參與式”教學模式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方面為體驗式的教學,體驗式的教學模式在當今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學進程的發展過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其注重的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平等、相互交流與溝通,并使學生在教師的活動開展與引導下“身臨其境”地親身感受到學習的內容與魅力。另一方面為參與式的教學,參與式的教學模式強調的是一種“雙主體、多角度”的教學互動,教師與學生之間不再是傳統的“上下級管理”位置,而是處于一種平等、自主、合作與研究的位置。

(二)伊安·羅伯森教授的“走向體驗—參與式”教學模式

綜合上述的研究內容來看,作為美國華盛頓大學風景園林系的副教授伊安·羅伯森所創建的新型教學模式,是在綜合“體驗、互動與參與”這幾個關鍵點的基礎上將風景園林設計初步的教學改革分為六個不同的專題,分別為:“風景園林專業的介紹與空間概念、座椅與坐之間的行為關系、階梯與空間流動分析、人口與空間流動分析、社交空間以及樹結構”。在不同的專題教學中,都含有豐富的教學內容與先進的教學手段,通常有課堂討論、小組合作、課外實踐、匯報表演與互評等方式。至于教授伊安·羅伯森為什么要從這六個不同專題的角度入手教學改革,其本人的回答是因為該場設計初步的教學改革活動是圍繞我國華中科技大學風景園林設計系的學生而制定的,其所接觸的校園內部景物特征就是這六個不同專題中的教學要點。因此,根據學生所處環境的景物特征、深入觀察環境中的不同結構并將其運用至教學中,擴展為豐富的教學素材,這也是伊安·羅伯森教授所提出的“走向體驗—參與式”教學模式的創新與特色所在。

二、“走向體驗—參與式”教學模式對我國高校風景園林教學改革的影響

(一)伊安·羅伯森教授的“走向體驗—參與式”教學模式應用現狀

伊安·羅伯森教授在針對“走向體驗—參與式”教學模式在我國風景園林設計初步的教學改革中所發揮的主要作用、教學改革的內容以及如何結合教學現狀具體應用等各個方面的問題時,與華中科技大學風景園林設計系的學生們有了一次深入的交流與課堂教學互動。在伊安·羅伯森教授在華中科技大學授課期間,“風景園林設計初步”課程是列屬于“建筑學”課程的體系中,并占據了較大比重,共有224課時?!帮L景園林設計初步”這門課程與“建筑學原理”這門課程之間有著共通處,也有著相異點。通過對“風景園林設計初步”這門課程的學習,學生不僅可以在腦海中對風景園林理論、設計要點以及設計方法等知識有一個全面且初步的知識框架,也能在后續的課后實踐中掌握設計技巧,積累經驗,有利于后續的學習與就業發展。

(二)通過對“樹”結構這一專題的介紹,總結出可參考的意見

在將“走向體驗—參與式”教學模式運用于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中,伊安·羅伯森教授與華中科技大學的學生主要展開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活動:①樹結構的快速繪制。這是第一部分,也是激發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基礎部分。在該部分,伊安·羅伯森教授積極的引導學生敢于用自己的畫筆在紙上畫出你所了解的樹的枝干、樹冠、樹根以及葉子的結構形狀。根據課堂反應來看,不少學生對樹的結構與形態有著一定的誤解,樹冠與樹根部分的繪畫是學生容易忽略的。因此,通過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學生認識到“樹是一個完整、全面的結構體系,樹冠與樹根是樹生長的營養基石,積極營造優良的生長環境,提供良好的營養補給是設計師的職責所在?!雹跇浣Y構的美感。教授通過帶領學生仔細觀察校園不同角落的樹生長狀況,并實地取材,就不同形狀與紋理的樹根向學生介紹樹的生長原理與各階段的生長特點,使學生在學習設計的同時領略到樹的壯美。③圍繞樹結構開展系列講座。根據以上所學內容,教授根據校園里的樹進行取材,并基于自身的教學經驗與體驗,通過ppt展示的方式將自己的獨特見解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受益匪淺。

知識與體驗、參與之間是需要相互內化、相互融合的。體驗是教學開展的初期階段,學生可以從教師的言行舉止、課堂教學內容與課后實踐活動中體驗到所學專業的知識內容,其目的在于吸引學生、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并保持著積極性。而參與是教學開展的后期階段,其目的主要在于學生在學習知識之后的自我歸納、自我整理以及相互的溝通與交流。在“體驗與參與”這兩個流程中,知識與實踐活動也相互內化、相互融合于一體,深深地影響著學生。

參考文獻:

[1]李浩然.設計研究方法在風景園林設計初步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高等建筑教育,2015(25).

[2]秦柯,錢毅.基于模型制作的風景園林設計教學探討[J].華中建筑,2015(07).

[3]劉濱誼.風景園林的時間思維及其教育培養[J].中國園林,2015(05).

猜你喜歡
生活體驗參與式教學改革
如何構建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
如何為學生打開習作之門
淺談如何在品德與生活(社會)課中實行有效教學
基于參與式教學理念的環境設計專業項目制教學研究
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的研究
生活體驗:小學語文課堂活力的源泉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