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產業融合,培育新興動能

2018-06-13 10:38施慶利
中國市場 2018年16期
關鍵詞:交通運輸融合發展旅游業

施慶利

[摘 要]交通運輸與旅游產業的跨界融合是推動山東省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能之一,也是山東省交通運輸與旅游業跨界融合發展所面臨的新的形勢與任務。應重點在基礎設施、運輸服務和管理服務三個方面提質增效,促進交通運輸與旅游業的深度融合發展。

[關鍵詞]交通運輸;旅游業;融合發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6.031

加快發展旅游產業是加快服務業發展的重大舉措,交通運輸是旅游產業發展的基礎支撐和先決條件,其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相互促進的需求愈加迫切,現已成為推動山東省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能之一。2017年3月,交通運輸部、國家旅游局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構建“快進”“慢游”的旅游交通網絡,推進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并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特色突出、服務優良的旅游交通運輸體系的發展目標。[1]山東省交通運輸與旅游業跨界融合發展面臨新的形勢與任務。

1 現實基礎

1.1 交通運輸發展現狀

目前,山東省交通基礎設施總體水平全國領先,現已初步構建了連接主要旅游城市和重點旅游景區間的公路網絡。截至2016年底,全省公路通車里程達26.6萬公里,公路網密度169.6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通達全?。ǔL島外)99.3%的縣(市、區),普通國省干線公路通達87%的鄉鎮,油(水泥)路通達99.9%的建制村。等級客運站覆蓋100%的鄉鎮,客運班車通達95%有條件的建制村。濟南、青島等8市建有綜合客運樞紐。全省擁有青島港郵輪母港和青島港、煙臺港、威海港、東營港4個港口客運站,旅客進出港人數達1404萬人,內河通航里程達1150公里。

1.2 旅游產業發展現狀

山東省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且各地市間差異性強,極具地域文化特征。截至2016年底,全省共有四處世界級遺產、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千余處A級以上旅游景區,其中3A級景區487個,4A級景區206個,5A級景區11個。旅游產業規模增長迅速,旅游經濟總量占GDP比例持續增長,至2016年,全省旅游消費總額達8030.7億元,占全省GDP總量的12%,已成為國民經濟新的重要增長點,也是促進山東省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能之一。

2 發展形勢

2.1 旅游產業的發展需要交通運輸業提供有力支撐

國務院頒布的《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應完善旅游交通服務以優化旅游發展環境的要求,國家旅游局印發的《“十三五”全國旅游公共服務規劃》也指出加強旅游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提升旅游運輸服務質量等具體任務。山東省旅游局印發《山東省旅游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更加明確地提出了完善以交通為重點的旅游基礎設施,構建全省“兩核三帶八區”的旅游空間布局的發展思路。因此,交通運輸業要從規劃層面科學謀劃與旅游業的融合發展,不斷適應旅游行業的新需求,不斷擴大交通運輸有效供給,為融合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2.2 人民群眾對旅游需求的升級要求交通運輸提升服務品質

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旅游消費是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之一,需求與層次也不斷升級。2016年山東省旅游總人數高達7.12億人次,預測2020年達到9億人次,2025年將突破12億人次。隨著旅游人次的不斷攀升,未來將以全域化、差異化、個性化的發展趨勢,以旅游目的地為依托,通過豐富旅游元素,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域內旅游產業結構。因此,需要結合區域旅游產業特色和不同類型的旅游資源,進一步提升交通運輸服務品質,因地制宜地發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交通旅游項目,提升游客旅游體驗,達到“快進漫游、全域旅游”的目標。

2.3 “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為交旅智慧融合創造條件

隨著信息時代到來,“互聯網+”、大數據等不斷廣泛應用、深度融合,智慧化成為交通運輸業和旅游業等各行業新的發展方向。因此,應更加注重運用“大數據”“云技術”等信息技術最新成果,重點建設交通運輸與旅游智慧管理體系和服務體系,全面提高交通運輸與旅游智慧融合水平。

3 發展思路

應重點在基礎設施、運輸服務和管理服務三個方面促進交通運輸與旅游業的深度融合發展。

3.1 基礎設施融合

(1)構建高效率“快進”網絡。應加快構建以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為主骨架的干線公路網絡,形成連接景區、景點的“快進”便捷網絡,充分發揮對沿線重點景區的串聯與連通作用,更大范圍連接不同地域、不同特色的旅游資源;實施國省干線公路等級提升工程,不斷提升干線公路以及干線公路與景區連接線的技術等級和路況水平;完善以景區景點為中心的農村公路網絡,進一步提高農村公路網密度和通達深度。注重公路水路客運站點與高鐵、城鐵、民航等其他運輸方式的無縫銜接,以及與旅游目的地城市交通、軌道交通站點的有序銜接,最大限度提高接駁和換乘效率。

(2)配合構建高品質“慢游”系統。根據沿線自然景觀與旅游資源,打造具有通達、游憩、體驗、運動、健身、文化、教育等復合功能的主題線路,并根據需求,配合增設自行車道、步道等慢行設施;注重沿海、沿河、沿湖、環山等公路建設,結合山東省“美麗鄉村”建設,進一步完善國省干線、農村公路網絡,重點構建古村觀光、田園度假等系列鄉村旅游線路。

3.2 運輸服務融合

(1)鼓勵推進運游結合創新發展。根據旅游業發展實際需求,優化配置旅游城市、旅游目的地客運班次,加強服務景區客流的公共交通運輸組織。根據實際開發旅游城市班車、旅游包車以及景點流水班車、鄉村旅游班車等業務,鼓勵開通至景區景點的旅游專線、旅游直通車,鼓勵在黃金周、小長假等重大節假日期間開通定制旅游線路,增強城鄉客運線路的旅游服務能力;支持傳統運輸企業拓展旅游運輸服務,支持運力閑置的客運班車向旅游包車轉型。

(2)完善公共交通服務體系。根據各市公交服務現狀,以公交需求為基礎,依托連接主城區和郊區旅游景點的城市主干道,結合場站布局,圍繞客流集散中心,規劃以重點公交樞紐為核心,布設具有“點式運輸”特征的快線,提供長距離的快速服務;布設“大站快車”干線,實現對集散客流的中快速服務;同時構造短距離、廣覆蓋的支線網絡,從而構建出分層次的公交服務網絡。通過優化和開通公交線路,實現與周邊景區景點的公共交通聯系。

3.3 管理服務融合

(1)提升交旅融合智慧化水平。加快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交通運輸與旅游領域的深度融合,促進交通旅游服務大數據應用,建立交通、旅游等跨部門數據共享機制;引導各類互聯網平臺和市場主體參與交通、旅游服務大數據產品及增值服務開發,運用網站、微博、微信、應用程序(App)等媒介,為社會公眾提供實時交通運行狀態查詢、出行路線規劃、網上購票等多樣化綜合信息服務;采用信息化等手段引導節假日旅游高峰客流,建立景區基礎數據收集系統和智能指揮中心,同時將景區的情況通過外放設備或移動終端適時傳遞給游客,供游客合理選擇制定旅游線路。

(2)著力加強路域環境和運輸組織綜合治理。做好節假日游客運輸保障,充分發揮道路客運、城市公共交通作用,圍繞鐵路車站、機場、港口等客運樞紐做好接駁換乘,提升節假日游客出行的方便性。積極實施節假日期間高速公路小型客車免費通行政策,確保旅客順暢出行;在高速公路、客運站及時發布節假日道路交通狀況、動態客流信息,以及應對重點擁堵路段信息,引導游客理性出游。

4 結 論

交旅融合發展是促進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內容,應不斷完善促進融合發展的工作機制,建立多部門間的協調機制,統籌交通旅游融合規劃中的遇到的問題并科學決策。同時,拓展交通旅游融合投融資渠道,進一步創新模式,形成多元化旅游交通發展投融資格局。此外,還應加強市場監管及信用體系建設,優化基礎設施及服務設施環境,加強標準規范及相關政策研究,為交旅融合發展創造良好空間與發展環境。

參考文獻:

交通運輸部,國家旅游局,國家鐵路局,等.關于促進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EB/OL].http://www.cnta.gov.cn/zwgk/201703/t20170301_816112.shtml.

猜你喜歡
交通運輸融合發展旅游業
云南出臺20條措施,加快旅游業恢復
中國旅游業2017的風往哪吹?
新形勢下交通運輸行業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
經濟新常態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與發展
公路交通運輸節能降耗經濟分析研究
旅游業
簡析1912—1928年北京的旅游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