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學“應付債券”與“持有至到期投資”

2018-06-13 10:38姜利
中國市場 2018年16期

姜利

[摘 要]“應付債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資”是不同的會計主體站在各自的角度進行賬務處理的結果,其中有關攤余成本的計量與核算存在一定難度。文章將兩者聯系起來,通過案例對比分析兩種不同付息方式下的賬務處理,并歸納了兩個“萬能公式”,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應付債券;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萬能公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6.075

金融工具歷來都是《中級財務會計》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準則解釋很專業但也比較抽象,專業名詞較多,計算較復雜,使得老師教起來費勁,學生學起來吃力,很多學生財務會計學習到此就開始“蒙圈”了,認為會計太難學,不少同學也因此失去興趣。而“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應付債券”是不同的會計主體站在各自的角度進行賬務處理的結果,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將兩者進行對比分析,深入剖析,希望通過全面比較,使廣大學生對兩者有更深的認識,更好地掌握和加深理解,并能準確、快速地進行相關會計核算。

1 債券的發行方式

目前,企業發行債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籌集資金,未來需要償還債券購買者的本金和利息,所以債券的發行價格由債券發行期間流出的現金流量現值確定:包括債券本金的現金流量現值和債券利息的現金流量現值兩部分組成。其中債券本金一般于債券到期日一次性支付,因而其現金流量的現值表現為復利現值;債券利息通常為分期付息,因而其現金流量的現值表現為年金現值。也有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則其現金流量的現值仍然表現為復利現值,因此會出現平價發行、溢價發行、折價發行三種方式。只有了解債券的發行方式,才能理解后面溢價與折價的攤銷。

2 會計科目的設置

在同一債券業務中,發行方和購買方在會計科目設置中有共通之處:對于發行方來說,發行債券,形成“應付債券”,票面利息形成“應付利息/應付債券——應計利息”,實際利息費用形成“財務費用”等;對于購買方來說,購買債券,可以形成“持有至到期投資”,票面利息形成“應收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實際利息收入形成“投資收益”。把握好每個會計科目核算的具體內容是后續進行會計核算的關鍵。

3 具體會計處理

不管是溢價購入(或發行)還是折價購入(或發行),都可以分為分期付息一次還本債券和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兩種。在持有至到期投資及應付債券的教學中,幾乎所有教材在介紹溢折價攤銷的時候都采用表格分析法,編制“實際利率攤銷表”,進行投資收益及攤余成本的計算。對學生來說,編制“實際利率攤銷表”比較煩瑣,有一定困難。其實,只要我們掌握了攤余成本的內在含義,采用公式計算法進行分析,更為直觀,也便于理解。為了說明的方便,文章作了以下假設:一是不考慮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二是不介紹插值法的計算,實際利率題目直接給出;三是因篇幅問題,僅以溢價發行(購買)債券為例進行說明,其賬務處理舉例分析如下。

3.1 若為分期付息、一次還本的債券

【例1】2015年1月1日,A公司支付價款1056.53萬元(含交易費用)從上海證券交易所購入B公司同日發行的3年期公司債券,面值總額1000萬元,票面年利率5%,實際利率3%,于年末支付本年度債券利息,本金在債券到期時一次償還。合同約定:B公司在遇到特定情況時可以將債券贖回,且不需要為提前贖回支付額外款項。A公司在購買債券時,預計B公司不會提前贖回。A公司有意圖也有能力將該債券持有至到期。雙方有關賬務處理分析如下:

【分析】第一,“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即債券面值,而非初始投資成本,這是最易出錯的地方;第二,“持有至到期投資(應付債券)”期初攤余成本=賬面價值=1000+56.53=1056.53(萬元);第三,交易費用及實際支付(收到)的金額與債券面值之間的差額均計入“利息調整”中,在實際處理時,該二級科目金額可以根據“借貸必相等”倒擠取得。

【分析】①應收(應付)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1000×5%=50(萬元);

②投資收益(財務費用)=本期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1056.53×3%=31.70(萬元);

③=①-②=18.30(萬元)。

2015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資(應付債券)”期末攤余成本=賬面價值=本期期初攤余成本-③=本期期初攤余成本-(①-②)

=本期期初攤余成本+(②-①)

=本期期初攤余成本+(本期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1056.53-18.30=1038.23(萬元)。

【分析】④投資收益(財務費用)=本期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1038.23×3%=31.15(萬元);

⑤=①-④=50-31.15=18.85(萬元)。

2016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資(應付債券)”期末攤余成本=賬面價值

=本期期初攤余成本-⑤=本期期初攤余成本-(①-④)

=本期期初攤余成本+(④-①)

=本期期初攤余成本+(本期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1038.23-18.85=1019.38(萬元)。

【分析】為避免小數點的誤差,最后一年先計算“利息調整”:

⑥=56.53-18.30-18.85=19.38(萬元);

再倒擠計算“投資收益(財務費用)”⑦=50-19.38=30.62(萬元),債券到期之后,“持有至到期投資(應付債券)”賬戶余額為零。

3.2 若為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

【例2】接【例1】,若該債券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則實際支付價款為1052.37萬元,其他條件不變,此時“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即賬面價值,是“持有至到期投資”賬戶下“成本、利息調整和應計利息”三個明細科目金額之和;“應付債券”攤余成本即賬面價值,是“應付債券”賬戶下“面值、利息調整和應計利息”三個明細科目金額之和。具體計算處理如下:

【分析】“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即債券面值,并非初始投資成本;

“持有至到期投資(應付債券)”期初攤余成本=賬面價值=1000+52.37=1052.37(萬元)。

【分析】①=債券面值×票面利率=1000×5%=50(萬元);

②=本期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1052.37×3%=31.57(萬元);

③=①-②=50-31.37=18.43(萬元)。

2015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資(應付債券)”期末攤余成本=期末賬面價值

=本期期初攤余成本+(①-③)

=本期期初攤余成本+②

=本期期初攤余成本+本期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1083.94(萬元)。

【分析】④=本期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1083.94×3%=32.52(萬元);

⑤=①-④=50-32.52=17.48(萬元)。

2016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資(應付債券)”期末攤余成本=期末賬面價值

=本期期初攤余成本+(①-⑤)

=本期期初攤余成本+④

=本期期初攤余成本+本期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1116.46(萬元)。

【分析】為避免小數點的誤差,最后一年先計算“利息調整”:

⑥=52.37-18.43-17.48=16.46(萬元);

再倒擠計算“投資收益(財務費用)”⑦=50-16.46=33.54(萬元);

債券到期之后,“持有至到期投資(應付債券)”賬戶余額為零。

4 結 論

從上例對比分析,我們很容易推導兩個“萬能公式”:

對于分期付息一次還本的債券,每期期末的攤余成本=本期期初攤余成本+(本期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對于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每期期末的攤余成本=本期期初攤余成本+本期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通過公式計算攤余成本,在理解的基礎上能更清楚地了解“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應付債券”賬戶的賬面價值的變化情況,從某種程度上說比采用表格計算更易理解和掌握。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C%81%E4%B8%9A%E4%BC%9A%E8%AE%A1%E5%87%86%E5%88%99%E7%AC%AC22%E5%8F%B7%E2%80%94%E2%80%94%E9%87%91%E8%9E%8D%E5%B7%A5%E5%85%B7%E7%A1%AE%E8%AE%A4%E5%92%8C%E8%AE%A1%E9%87%8F/13344773?fr=aladdin.

[2]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中級會計實務[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7.

[3]劉永澤,陳立軍.中級財務會計[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