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合新型市場經濟要求的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2018-06-13 10:38田玉寶由新超
中國市場 2018年16期
關鍵詞:黨的十九大思想政治馬克思主義

田玉寶 由新超

[摘 要]黨的十九大的勝利召開,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導思想,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送來了最新的理論成果,閃爍著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輝,筆者以此為契機和切入點,在指導思想的引領下,豐富發展高校思政工作的形式和內涵,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高度和政治認識,培育新時代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馬克思主義;黨的十九大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6.122

1 引 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國思政工作的主陣地,關乎高校培養人才的方向問題,解決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怎樣培養人才以及為了誰培養人才這個重要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盵1]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曾提出:“加強學校黨的建設;進一步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德育課主渠遣作用?!盵2]高校的思政課要緊緊依隨國家的指導思想和政策方針,組織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把握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動態,豐富發展以高校教學模式為依托的特色思想政治理論。

2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順應時代思政工作發展要求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提出,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直以來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為我國政治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和思想指南,對于中國的崛起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發揮了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高校的意識形態利益,一直將馬克思主義作為高校思政教學的理論基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套系統的理論,其內涵十分豐富,涵蓋我黨工作的方方面面,各個工作環節又緊密相連,不僅具備理論研究價值,而且具備實踐意義,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進一步適用指明了發展方向,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黨和各族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它不僅對我國的過去發展經驗和教訓進行了總結,而且指明了未來中國的發展道路,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走向更加光明更加輝煌的未來奠定了信心。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動態的過程,在發展的過程中既要把握方向,指導思想是主線,也是靈魂,又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地注入新思想、新理念,這樣才能趕上時代的要求。教育要堅持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三個面向”歸根結底是要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這是我國教育發展的方向。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边@是黨和國家對于教育事業的期望。思政課為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而設立,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這與國家的教育方針不謀而合。高校的思想課的發展道路不能再走以前的照本宣科講主義舉大旗的老路,也不能為了學生的興趣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要將時代的新觀念注入到思政課堂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提出為我們思政教學提供了新資源,這是從我國目前實際出發的一套完善的思想理論,是值得全國上下各族人民學習的理論成果。因此我們首先應該抓好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組織教師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統梳理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和“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同時,又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的“三大規律”為基本遵循,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5]將以往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總結所串聯,用清醒的政治自覺、科學的思維方法,具體落實到思政教學的方案中來,以此為契機豐富發展我們思政教育的時代內涵。

3 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高度和政治高度,培育新時代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一直以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都被我黨和社會各界所重視,因為高校思政工作是關乎人才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抉擇問題,關乎國家的發展和命運。這需要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學要轉移到以師生為中心,合理把握師生的思想特點和需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神圣使命。這要求我們的思政教師既要教好書,又要育好人,不僅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同樣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高校的思政政治工作最好的工作方法就是言傳身教,發揮思政教師帶頭學、領頭做的作用,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找到師生之間思想的共鳴點、情感的共通點。

要想真正地上好思政課,需要具有對時勢的敏銳判斷,現在要培養學生一個觀念,講政治就是講原則,潛心問道和講求原則相統一,讓學生能對政治“感點興趣”,不要理解為政治是政治家的事情,距離自己尚且遙遠,教師要通過知識傳授和帶領學生進行調查實踐,加深對黨情、民情、國情、社情的認識。同時我們需要培養學生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學會從歷史中總結經驗教訓,注重探索歷史發展的規律,趨利避害,有利于提升大學生對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發展必然性的認識。同時不僅要向學生展示和傳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還要教會學生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看待世界,認識問題,用馬克思主義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頭腦,認識世界。以正確的方向指引大學生,以高尚的品行影響大學生,幫助大學生“系好扣子”“指明路子”,在政治思想的指導之下,培養大學生的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立志高遠,將個人理想與共同理想相結合;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處世,如何成為一個新時代的新人、一個青年的馬克思主義者。所以思政課首先要站穩政治立場,不能一味追求趣味性而罔顧政治理論傳授,也不能只照本宣科不顧學生接受程度和消化能力,同樣也不能只顧政治理論的宣講而忽視教學氛圍的營造,只抓政治主線而忽略大學生的思想動向和精神建設。高校的思政的課堂環境應當是和諧有序的,教學手段是多樣的、潛移默化的,目標應當是明確的,我們的目的就是培育新時代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4 新時代高校思政內容需要優化供給、創新傳播方式和傳播手段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要求和國家供給側改革和“互聯網+”的思想指導,在思政政治的內容方面需要優化供給,結合時代的特點和新的理論思想,針對當下的實時熱點問題進行教學和評析。利用影響力廣的名師教授開通網絡直播課、推進輔導員微博和微信公眾號,校園號等網絡新媒體建設,創新思政教學的工作載體,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良好教育效果。同時要加強學生之間的思政政治的工作交流,加強交流平臺的建設,思政主題教育網站和思政學術探討社區等平臺的建設,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當代教育中的積極作用,能夠最小成本地滿足學生學習愛好的差異化,便于有的放矢、方便快捷地展開工作,同時又能對學生之間的輿情進行監控,方便及時把握學生的思想動向,思政教師不能只局限于課堂之中,要能走進學生,能夠及時并且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加強感情交流和人生指導,解決大學生的思想問題,滿足其人格和身心發展的合理訴求,同時在生活中要不斷地幫助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哲學觀的培養,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讓大學生在今后踏入社會之中能夠少走彎路,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馬克思主義能夠根植于內心。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18(001版).

[2]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工作小組辦公室.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N].人民日報,2010-07-29(005版).

猜你喜歡
黨的十九大思想政治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黨的十九大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注入“美麗”力量
黨的十九大的重大理論創新
一個“新”字貫始終
準確把握初級階段不斷變化的特點
如何創新文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問題探析
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與人文教育的結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