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如何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效果

2018-06-13 09:01侯立波
學周刊·上旬刊 2018年18期
關鍵詞:多樣化道德與法治初中

侯立波

摘 要:新課程教學改革理念下的政治課堂教學,教學方法只能作為一種為教師培養學生的手段,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關鍵還是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意識,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促使他們主動獲取知識和技能,掌握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提高自身認知社會的能力。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必須要不斷創新教學策略,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多樣化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8-00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8.041

在傳統政治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單方面擴大了教師的主體作用,這就為分割教學關系埋下了隱患,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課程是規范學生言行,培養學生良好品質的重要渠道,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要積極改革、大膽創新,采用多元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幫助學生自我定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初中生處于青春發育的關鍵時期,正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情感態度觀快速形成的重要階段。由于學生身心都在悄然間經歷各種變化,所以他們身上不可避免地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點。有缺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肯直面或不承認自己的缺點。為了幫助學生端正思想態度,教師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正確分析和評價自我,讓學生對自己準確定位,另一方面要幫助學生清楚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從而在學習與生活中揚長避短,健康快樂地成長。例如,在教學“新自我新認識”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專題活動,鼓勵學生敞開心扉說一說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剖析,并征求其他同學的意見,或者讓小組內的其他成員點評自己,讓學生對自己的性格品性形成更為深刻的認知。在客觀分析的基礎上,再組織學生一起分析如何發揚優點、改正缺點,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以及應該采用怎樣的方法等。通過這樣的專題活動,不但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認知自我,還能學習到其他學生身上的長處,便于學生針對自己的不足制定相應的糾正措施,這對于促進初中生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二、采用小組合作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將學生個體組合成4—6人的小組,通過小組形式加強管理,避免出現遺忘的角落。例如,在教學“人生當自強”時,分為三個部分:一是揚起自信的風帆;二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三是走向自強之路。本課全篇都滲透著自強不息對人生的重要意義,這也是值得每一位學生學習的寶貴品質。為了促使學生深刻理解這一品質的重要意義,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通過問題引導,讓小組成員自主探討,鼓勵學生提出新穎的看法和見解,以開拓學生思路,這樣的活動不但可以拓展學生思維,而且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吸收和消化所學知識,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讓學生圍繞教材中的疑點、難點進行討論交流,可以在互助質疑中學習知識。例如,在講解公民的肖像權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以下案例:某公司未經李某同意使用了她的相片,但后來通過協商經李某同意后,又把李某的相片刊登在雜志封面上,請問李某的肖像權是否受到了侵犯?學生展開了熱烈討論,有的認為沒有,原因是李某同意了,有的認為有,因為剛開始并沒有經過李某的同意,后來延伸成了各小組之間的討論,這時教師要及時進行引導,讓學生理解其中的問題所在。此外在合作探究過程中,教師要對各個小組情況進行掌控。有些學生容易開小差,不積極參與,教師要進行及時引導,讓他們積極加入進來,提高大家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開展好案例教學法,努力強化教育成效

所謂案例教學法指的是教師以真實案例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和思考,讓學生在討論學習中根據所學知識強化記憶和理解原有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相互交流個人意見,把注重知識轉移到注重能力上,強化師生間的互動和交流。生動多樣化的實例能夠促使學生更加集中注意力,更愿意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我們除了引入時政新聞開展實例教學外,更多的應以生活事件作為教學實例,如社會生活中的侵權行為、誠信事件等,以此來增強誠信意識,樹立法制觀念。以生活事件引導學生從中得出結論,并對以后的生活產生啟發。教師在教學中既要向學生傳達這些信息,還要注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社會觀和人生觀。生活中的真實事件和故事能夠讓學生獲取知識的同時,還能豐富他們自身的閱歷。例如,教師可以引入奧運會上國家運動員獲得金牌的圖片來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說出圖片中運動健兒的名字,并思考他們能夠取得如此偉大的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學生會回答是因為擁有了強烈的愛國情操才促使他們披荊斬棘、超越巔峰,為國爭光。愛國主義情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和崇高情感,是每個中華兒女必備的品格。這樣,學生在掌握教材知識的同時,也重新認識了奧運會。

總之,道德與法治課程在初中生的成長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對于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作為道德與法治教師,要加強情感灌輸,注入情感教育,實現理論和實踐的有機整合,強化對學生思想的指導和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參考文獻:

[1] 王郁.基于課程標準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J].新課程(中),2017(6).

[2] 劉德東.試論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7(13).

[3] 李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方法微探[J].新課程(中),2017(7).

[4] 肖文區.關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創新的探討[J].吉林教育,2017(26).

猜你喜歡
多樣化道德與法治初中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物理復習課堂中復習內容的設計*
美國化學課堂多樣化學習評價方式帶來的新思路
數學問題解答方法多樣化探討
初中物理“問題—發現”式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學管理目標研究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