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傳統文化層面的低年級語文教學探索

2018-07-03 07:33吳素紅
小學教學參考(語文) 2018年5期
關鍵詞:部編教材低年級傳統文化

吳素紅

[摘 要]傳承中華優秀文化既是學生生命發展的需要,也是中華民族發展、復興的需要。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以歷史使命感審視文本,從文化的視角解密漢字、策劃活動、閱讀體驗,使學生感受傳統文化、愛上傳統文化并傳承傳統文化,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傳統文化;部編教材;低年級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8)13-0012-02

教育部在2014年頒布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各學校要分學段有序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強調“小學低年級,以培育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親切感為重點,開展啟蒙教育,培養學生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感情”。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有強烈的傳統文化意識,并努力落實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以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下面筆者以部編本低年級語文教材為例,談談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一、從文化的視角解密漢字,感受傳統文化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蘊涵著深刻的文化內涵,記載著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折射出中華民族的思維模式、生活方式、社會發展等。我們要從文化的視角為學生解開漢字的秘密,從兒童認知的角度出發,關注漢字的起源、演變、構造以及與之關聯的歷史、藝術等文化內涵,讓他們領略漢字無窮的魅力,激發他們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部編本低年級語文教材的識字課文以象形字為基礎,逐步過渡到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在教學中,如果我們能夠關注漢字獨特的構造方式,就能挖掘出它的文化意蘊,通過各種形式展現給學生,有助于學生親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一)抓住形象性,探尋漢字源頭

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教學時可以從漢字產生時的圖畫入手,引導學生觀察想象,這樣既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又能使學生感受到漢字文化的源遠流長。如,教學一年級上冊《日月明》中的“田力男”時,教師可抓住形象的畫面,引導觀察想象。

教師先出示,讓學生通過觀察了解到“男”由“田”和“力”組成;然后,引導學生理解“力”就是古代農具“耒”,說明在田里耕作是古代男人的主要職責;最后,出示—男,讓學生了解“男”字產生、演變的過程。這一過程與兒童的認知發展相符合,旨在讓學生探尋漢字的源頭,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對漢字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同時,學生還能感受祖先非凡的創造力和無窮的智慧。

(二)根據漢字構造,自主識字

漢字大多是由形聲字構成的。在低年級進行形聲字教學時,教師要根據漢字的構造特點,引導學生理解漢字的組合方式,學會自主識字,并體會漢字的文化魅力。如,教學一年級下冊識字課文《小青蛙》的下面內容時,教師要抓住形聲字的特點展開教學。

文中的“清”“晴”“睛”是基本字“青”和其他偏旁組合構造出來的形聲字。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根據形旁說出字的意思,根據聲旁猜出字的讀音。在了解形聲字特點的基礎上,教師帶領學生繼續探究:“‘青字還會和哪些偏旁交朋友,組成新的漢字呢?請大家根據聲旁和形旁來說一說這些字的讀音和意思?!边@樣,能激發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教材只是一個例子。教材編排這一內容意在告訴我們:要讓兒童充分感知漢字的構造特點,學習漢字文化,并根據漢字構造的方式主動識字。

二、從文化的視角策劃主題活動,愛上傳統文化

《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傳統文化教育要“堅持課堂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既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注重發揮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的重要作用”。這與《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的“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的理念不謀而合。部編本一二年級教材中的《剪窗花》《春節童謠》《姓氏歌》《猜字謎》《端午粽》《數九歌》等,滲透了風俗文化、節日文化、姓氏文化、字謎文化、節氣文化等。這些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值得我們引領學生去探索、去思考。在教學中,教師要有課程意識,從文化的角度來策劃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帶領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從書本走向生活,以文化的方式傳承文化,讓學生在語文活動中愛上傳統文化。

如,部編本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八》中有一則《春節童謠》:“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彪S著時代的發展、生活節奏的變快,《春節童謠》中提到的炒瓜子、掃塵、蒸饅頭、守歲等傳統習俗離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遠。如何讓學生感受傳統節日的風俗習慣,感受濃濃的節日文化呢?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以“春節”為主題的系列活動。

活動一“春節故事會”

“春節故事會”以小組為單位收集有關春節的故事。比如,“年的故事”“春聯的來歷”“為什么要守歲”“壓歲錢的由來”……然后,開展以說“春節故事”為主題,讓學生或講故事,或表演,感受理解春節文化的內涵。

活動二:“春節歡樂行”

“春節歡樂行”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親身體驗春節文化的豐富多彩?;顒訒r,要邀請學生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參與活動,讓他們帶著孩子去經歷從臘月二十三到大年初一每一天要做的事情,過一個與眾不同的春節。當然,在體驗傳統節日風俗、感受傳統節日文化內涵的同時,我們也要讓學生認識到世界的日新月異,隨著時代的發展,也逐漸形成新的節日風俗。在活動中,讓學生想一想:春節前的這一段時間還有哪些有意義的事情。最后,指導學生創寫新的春節童謠。

活動三:“春節序曲”

教材以童謠的形式向學生介紹中國的傳統,而童謠形式簡短、內容淺顯、音韻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特別適合低年級的學生朗讀。除了朗讀教材童謠之外,教師再出示其他的關于春節的童謠。如,“咚咚鏘,咚咚鏘!過新年,鑼鼓響。小鼓咚咚咚,大鼓鏘鏘鏘!舞龍舞獅真熱鬧,大街小巷喜洋洋?!薄靶履甑?,新年到,包餃子,蒸年糕,全家團圓樂陶陶?!边@些關于春節的童謠,讓學生在誦讀中了解咱們的祖國地域遼闊,不同地方春節的風俗也不一樣,進一步豐富學生對節日文化內涵的體驗,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

三、從文化的視角閱讀體驗,傳承傳統文化

部編教材有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即傳統文化篇目增多。以部編本二年級上冊為例,看教材傳統文化的構成(表一)。

部編本教材二年級上冊共25篇課文,八個語文園地。從上述表格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傳統文化在教材中所占比重之大。傳統文化涵蓋了自然、社會、人文等多個方面的內容,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教學中,我們要用文化的眼光解讀文本,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傳統文化對學生精神世界進行熏陶感染,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民族情感。傳承傳統文化,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

(一)趣讀,激發美好的情感

對部編教材中的文本,教師要根據文本的特點,引導學生趣讀,感受文本的情趣,從而激發他們的情感。如,對二年級上冊中的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寒號鳥》《坐井觀天》等課文的教學,要先讓學生理解文本的主要內容、人物形象;然后,展開群文閱讀,引導學生對故事中的動物形象進行初步感知與評價;最后,采用創造性表演的方式來閱讀故事,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表演的過程,不僅是語言文字內化的過程,而且也是學生明白故事中蘊涵的做人做事道理的過程。

(二)美讀,向往美好的情境

美讀,就是要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文本的內容美、情感美、結構美以及語言美等。如,《難忘的潑水節》《葡萄溝》《日月潭》《黃山奇松》是一篇篇美文。它們美在獨特的語言文字,美在不同的地域風情,美在奇妙的自然風光。教學時,教師要通過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到文本的世界中,感受文本美。在文本世界中,伴著動聽的象腳鼓點,學生讀出了周總理代表的漢族人民與傣族人民和諧相處的幸??鞓?;隨著多姿多彩的圖片,學生感受了新疆葡萄溝的魅力,欣賞了臺灣日月潭的美麗風光、安徽黃山奇松的獨特風景。在聲情并茂的朗讀中,學生體會到自然文化的多樣性、地域的差異性。這樣教學,能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使他們對中華民族有更多的了解,增強了他們的民族認同感。

(三)誦讀,積淀美好的情懷

古詩、成語、名言、俗語等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熠熠閃光的明珠,反映出泱泱華夏在五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精神品質……反復誦讀,能讓這些經典文化在學生的心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部編教材二年上冊有七首古詩,有五言絕句、七言絕句。這些古詩詞句優美、音韻和諧、內涵豐富,特別適合低年級孩子誦讀。讀李白的《夜宿山寺》《望廬山瀑布》,學生能感受到詩人豐富奇妙的想象,理解詩人筆下事物獨特的美感。在誦讀中,這些經典文化潛移默化地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積淀美好的情懷、優雅的情趣。

語文課堂不僅是知識的課堂,更是文化的課堂。教師要從文化的視角解密中國漢字、策劃主題活動等,讓學生愛上傳統文化、傳承民族文化,真正享受到語文的美麗、語文的厚重,真正獲得語文素養的提升。

(責編 韋 雄)

猜你喜歡
部編教材低年級傳統文化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