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新時代下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的互聯網+可持續發展之路

2018-07-18 14:44任鍵
北方經濟 2018年5期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互聯網

任鍵

摘 要:小微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早已被各方認可,作為解決就業創業問題的主力軍,其融資難的問題卻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性解決。小微企業由于眾所周知的先天不足,在融資市場上長期處于弱勢地位,為了滿足銀行貸款的準入條件,客觀上小微企業需要借助信用擔保機構的增信功能來彌補其融資短板。商業性融資擔保機構的逐利性,使其不可能成為小微企業的“救星”,因此依靠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的扶持并維持其經營的可持續性成為長久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突破口和根本所在。本文旨在通過引入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的使命和特征,進而分析其要實現可持續性發展所要具備的條件和面臨的困難,最后結合2018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要求,初步探討如何通過互聯網金融來解決這些問題,進而推動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關鍵詞: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 互聯網+ 可持續發展

2015年8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促進融資擔保行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國發[2015]43號),明確提出“……以大力發展政府支持的融資擔保和再擔保機構為基礎,以有針對性地加大對融資擔保業的政策扶持力度為抓手,加快發展主要為小微企業和‘三農服務的新型融資擔保行業,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作為金融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在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消除貧困、創造就業等薄弱環節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能否健康、持續地發展關系著政府能否順利解決相關民生問題。

一、我國的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及其主要特征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融資性擔保行業構建起了以政策性融資擔保為主體、商業性和互助性融資擔保為兩翼的融資擔保體系。其中,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由政府出資、為實現政策性目標而設立,不以營利為目的、具有特定的服務對象,政府財政會對其虧損給予適當的補貼。

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屬于政策性金融的一部分,一方面,其有政府信用做支撐,具有取得社會公信的先天優勢;另一方面,借助政府的信息資源,其能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的難題。由此,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的增信能力較容易得到銀行的認可。大體來說,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具有三個主要特征:一是政策性,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資金來源全部由政府出資或以政府出資為主,擔保業務承擔著政府的某些職能,有明顯的政策導向功能;二是優惠性,在資金的可利用性和可獲得性上,即在利率水平、還款期限、擔保方式等方面,可為服務對象提供更優惠的條件;三是非營利性,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不以營利為目的,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壓力較大,機構的可持續性發展能力較弱。

二、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可持續發展分析

從上述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的使命和特征來看,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的目標就是踐行普惠金融長久地為低收入人群和小微企業等弱勢群體提供融資擔保服務,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是融資擔保機構應具備永久的生存能力,即不以犧牲長遠利益為代價滿足眼前利益,做到實現經營目標和完成使命的平衡:一是要實現拓展業務規模、持續盈利和加強風險管控的總體經營要求;二是要正確處理好管理與發展、質量與速度、長遠利益和短期利益的關系,實現資金、財務、人力等資源配置的良性循環和永續利用。

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同時也存在一些困難,具體有:

(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條件

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自身在擴大服務覆蓋面的基礎上提高生存能力。良好的覆蓋面意味著機構能為更多的人提供服務,而持久的生存能力意味著機構能通過盈利而持續經營。由此,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1.實現自負盈虧并持續盈利

一是根據不同類別的客戶實行差異化擔保費率,并通過提高風險控制能力和履約能力來提高擔保放大倍數。一般來說,融資擔保機構的經營收入主要來自于擔保費收入和自有資本的投資收益,而擔保費率和擔保放大倍數是融資擔保業務盈利能力的決定性指標;二是拓展服務的深度和廣度,實現客戶利益的最大化,提升客戶的忠誠度、滿意度和貢獻度,贏得廣泛穩定的客戶群體并不斷擴大業務規模;三是維持較高的擔保資產質量。過高的代償率和擔保壞賬率會直接導致融資性擔保機構經營虧損,維持較低的、可承受的擔保貸款壞賬率,才能實現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2.建立完善的機制

一是建立擔保風險共擔及分散機制。建立風險轉移渠道,通過建立風險補償金等方式,實現風險在政府、銀行和融資擔保機構之間的合理分擔;此外,通過再擔保機構為擔保機構的擔保業務進行再擔保,從而化解集中的貸款擔保風險;二是建立穩定的資本金補充機制。隨著業務的擴大,擔保機構累計的風險在加大,能否獲得長效、充足、低成本的資本金補足,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3.實現高效的組織管理

主要體現在機構的治理結構、風險管理、營運管理、員工配置、系統建設等方面,做好機構的系統性整合工作,才能提高其生存能力。

(二)實現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困難

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盡管有很大的先天優勢,但由于自身經營定位、服務對象等特點,想要滿足上述條件并實現可持續發展,還面臨著不少困難:

1.持續盈利難度大

融資性擔保行業高風險、低收益的盈利模式,使得肩負政策性使命的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的經營收入難以覆蓋經營成本,財務上難以實現自負盈虧并持續盈利。一般來說,融資性擔保機構的經營收入主要來自擔保費收入和自有資本的投資收益,由于國家對于自有資本的投資有嚴格的比例限制(不高于凈資產的20%),所以擔保機構盈利主要依靠放大擔保放大倍數和提高擔保費率。

目前國內商業性融資擔保機構的擔保費率一般在3%左右,國家規定的擔保放大倍數上限不得超過其凈資產的10倍,擔保行業內通行的說法是“3保5贏”,而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普遍被界定為非營利機構,擔保實力普遍一般,總體而言,擔保費率一般僅為 1%,放大倍數也難以高于5倍,根本無法覆蓋代償風險,機構的可持續前景不樂觀。

2.完善機制之路漫長

缺乏完善的擔保風險共擔機制、分散機制和補充機制,阻礙了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共擔機制和分散機制方面,擔保風險共擔機制長期缺失,銀行在擔保貸款中獲得利潤但不承擔風險,這不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國際通常做法是銀行和擔保機構按照“二八”比例分擔代償風險,而在國內,融資性擔保機構是代償風險的最終承擔者,作為債權人的銀行完全不承擔風險。此外,隨著融資性擔保機構在保余額的增大,風險也在累積,健全的再擔保體系可以增強融資擔保行業的抗風險能力,對融資擔保機構能起到增信、分險和穩定器的作用,遺憾的是,目前國內缺乏健全的再擔保體系。

資本金補充機制方面,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一方面收益和風險不對稱(高風險、低收益),另一方面絕大多數地方的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尚未形成相對穩定長效的政策性擔保資金補償機制。

3.治理結構存先天性缺陷

可持續發展要求金融機構擁有規范有效的法人治理結構,實現決策權與經營權相分離。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缺乏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高層人員往往由政府官員兼任,政企不分會導致決策模式行政化,日常經營不得不顧及政府的多方面要求。

三、利用互聯網金融實現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李克強總理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改革完善金融服務體系,支持金融機構擴展普惠金融業務,規范發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著力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并提出“著力促進就業創業……運用互聯網+發展新就業形態”??偫淼膱蟾嬉矠榘ㄕ咝匀谫Y擔保機構在內的金融機構如何在當前互聯網經濟大勢下更好地為經濟社會提供服務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我國的互聯網金融主要有P2P、眾籌、大數據金融、第三方支付、互聯網金融門戶、互聯網金融機構等主要形式,其中P2P、眾籌、大數據金融為企業融資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更為快捷的速度?;ヂ摼W金融以其信息優勢、成本優勢、效率優勢和普惠性改變了小微企業在傳統融資中的被動局面,它的興起為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實現從“銀行+擔?!钡膫鹘y融資模式向“互聯網金融+擔?!毙履J降霓D型提供了新的機遇。

互聯網時代的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可以堅守融資性擔保主業,適應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從以下三個方面解決實現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進而實現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一)利用互聯網平臺,低成本地擴大非金融服務的范圍

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可以利用互聯網繼續做大客戶在線教育,增加擔保公司的知名度,發揮信用優勢、提升品牌價值,從而最終實現提高微型金融服務覆蓋面的目標。

(二)利用互聯網大數據,高效地構建增信服務體系

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可以利用自己的公信力和信息資源的優勢,建立政策性融資擔保服務網絡,構建信用信息體系;此外,還可以利用大數據征信,與各類生活服務網站、電商平臺、征信平臺進行合作,通過客戶的行為數據(微博、微信等)、電商消費數據(淘寶、京東等),建立客戶信息系統和信用評分系統,對客戶的信用情況、還款能力進行精準分析,在提高效率的同時進一步節約盡職調查的成本。

(三)利用互聯網渠道,全方位地創新產品和服務

通過互聯網渠道,促進資本與項目的快捷對接,最終實現從單一的擔保中介到信用、信息中介的轉型。要將金融服務向廣度深度推進、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為社會提供貼近市場、靠近客戶的全方位深層次的融資擔保產品,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金融需求,從而積累客戶、留住客戶,進而實現持續盈利。在互聯網時代,政策性擔保機構應捕捉機遇并重新審視自己的愿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創新:

1.創新融資模式,構建風險共擔機制

通過網絡平臺實現“互聯網金融+擔?!钡哪J絼撔?,解決小微企業的融資困境。使得信貸資金從單純依賴于傳統銀行,轉而借助P2P、眾籌、電商金融等融資渠道,即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可以通過為符合政策導向的互聯網金融產品提供融資擔保服務,利用自己的風控體系與P2P 平臺、眾籌等平臺開展合作,并與合作伙伴構建風險共擔機制,進而實現政府“服務小微企業、踐行普惠金融”的政策目標。

例如,以國家開發銀行為主要股東發起設立的“開鑫金服”平臺已與多家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開展了深度合作,截至2017年末累計成交額突破千億元,在堅持小額普惠的原則下,為實體經濟提供了更為高效、公平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服務。

2.創新業務渠道,探索資本補充機制

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通過自建網絡平臺,建立面向小微企業和個人的提供資產管理服務和融資業務的自主渠道,通過互聯網平臺傳播信息,與眾多的網絡創業者、網上平臺合作,拓寬融資擔保渠道,吸引各類投資者,引入戰略投資者,實現資本金持續補足,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實現線上線下、上游下游和跨行業的聯動。

3.創新信貸調查手段,完善風險分散機制

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可以依靠大數據信貸數據分析、借助客戶信用評級(評分)系統、結合電話核查、人臉識別、網絡審批等遠程信貸審批技術手段,實現盡職調查和信貸客戶的遠程對接,進而提高信貸員的工作效率、節省機構營運成本、增加機構的盈利水平,從而最終提高機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此外,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還可以借助互聯網保險與保險公司建立在線合作,通過大數據合理制定擔保費率,從而分散擔保風險,有效減少不良擔保損失。

綜上所述,在當前經濟穩中向好的大背景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開展得如火如荼,搭上互聯網經濟發展的順風車,利用互聯網金融技術來創造行業發展的條件、迎接發展面臨的挑戰,也就成了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

參考文獻:

[1]趙宇梓.建立政策性擔保體系,緩解小企業融資難[EB/OL].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503/03/t20150303_4715337.shtml,2015-3-3.

[2]葛盼盼.政策性擔保機構現實困境與制度突破[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3.

[3]童彥.政策性擔保機構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途徑[J].西部財會,2009,(9).

[4]范曉浩.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我國小微企業融資方式創新研究[D].昆明:云南大學,2015.

[5]胡萍.融資擔保與互聯網金融:擁抱還是轉身?[N].金融時報,2014-08-16.

[6]安蔚.安徽試水政策性融資擔保新路徑[J].決策,2015,(11).

(作者單位:國家開發銀行內蒙古分行)

責任編輯:代建明

猜你喜歡
可持續發展互聯網
“互聯網+”環境之下的著作權保護
“互聯網+”對傳統圖書出版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