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作文”源于真實的兒童生活

2018-08-23 10:12羅昆霞
新作文·小學作文創新教學 2018年7期
關鍵詞:感言作文生活

羅昆霞

一、“真作文”研究的主要緣由

“真作文”的提出源自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對教育理論的考究。對教育理論的考究旨在正本清源,弄清作文與生活的本質關系,糾正實際作文教學中的種種本末倒置的現象,給作文教學提供一個新的設計思路。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他的學生陶行知先生發展了這一理論,提出“生活即教育”,并指出“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意義”。葉圣陶先生也說過:“寫文章不是生活的點綴和裝飾,而就是生活本身?!痹缦嚷犨^一位專家的一場學術報告,其中的一句話我記憶猶新,“將作文教學嫁接在生活的樹樁上”,這些觀點對我們有什么啟示呢?通過分析,我們發現它們的描述各有側重,但共同揭示了教育與生活的內在聯系,即:

教育即生活

作文是教育(的一種具體形態)

作文是生活(的一種具體形態)

這個三段論的結論是:作文是生活的一種具體形態。那么作文這種具體形態的生活與普遍意義(或其他形態)的生活是什么關系呢?寫計劃是為了工作學習成效;寫建議是為了改善工作學習;寫總結是為了明確經驗教訓;文學創作是為了豐富文化生活,寫發言稿、方案、評語、信函、合同、訴狀等莫不如此,都是為了生活的某種需要,如果沒有這些需要,這些寫作大抵是不會發生的,這深刻地揭示了生活與作文的關系,那就是:寫作為生活服務?,F實的情況是怎樣的呢?看看經常發生在我們課堂上的情節:

老師:明天去春游......

學生:(歡呼)耶!

老師:回來后寫一篇作文......

學生:(沮喪)唉!

如果不是因為這篇作文,這次春游也許不會發生,我們常常這樣顛倒生活與作文的關系。

(二)對名家研究的思索。學習思索作文教育教學名家的研究實踐,是為了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分享他們的智慧,避免在自己的實踐研究中走彎路,為深入開展作文教學研究奠定基礎。下面羅列幾位名家的研究:

王旭明先生提出的“真語文”,強調學生要“講真話,真講話;寫真文,真寫 文;訴真情,真訴情;學真語文,真學語文”。這“真”之說不僅直指語文教育積弊,也為作文教學設定了品質目標。

張祖慶老師的“真寫作”強調任務驅動,如自編作文報、網絡秀風采、寫信、寫日記、寫演講稿等,這樣的實踐探索,為我們提供了有借鑒價值的操作方法。

談永康老師的“真作文”強調“習作內容要真實,習作過程要完整”;要求“懷有真情感,養成真行為,寫出真作文”;建構了“活動——交流”的作文教學模式。

張化萬老師的“新體系作文”,提出作者與寫作對象交流,強調創設真實的交流語境。創建了作文的新體系。

以上研究,凝結著諸位名家的智慧和心血,在全國語文教學尤其是作文教學領域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在作文目標、方法、模式、體系各層面提供了可資學習借鑒的資源,推動了作文教學教研的繁榮發展,為進一步的作文教學研究奠定了基礎,可謂功不可沒,善莫大焉!

同時,名家的研究也為后續的研究留下了空間。比如我們如何達到作文教學的理想目標,路徑在哪里?再比如擬定的“任務”、設計的“活動”、創設的“語境”,并不是原生的生活,而是加工的、虛擬的、設計的生活。這樣的生活是為作文服務的,如果沒有這些作文訓練的目的,這些“生活”可能也不會存在。怎樣將作文教學與原生的、原本的、原貌的真實生活結合起來,是我們“真作文”實踐研究的方向。

(三)對教學實踐的分析。在深入開展語文課程改革的進程中,大家愈來愈重視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作文教學的各種展示觀摩、研討交流活動相繼推出,透過這些活動,可以看出作文教學研究的兩大趨勢:一是很多教師并不滿足于教材中的作文教學內容和訓練次數,而是積極地創造性地自行研制、設計作文教學內容、作文教學方法來落實作文訓練。二是很多教師都把視角投射到現實生活之中,讓作文教學與生活密切聯系,打造并積累了一些成功的課例,這為我們開展“真作文”研究奠定了實踐基礎,證明了“真作文”研究的可行性?,F列舉幾例:

武漢小學王楨老師的《學寫獲獎感言》一課。此課將班隊活動延伸進作文教學,并與作文教學無縫對接。授課所在班級在一周前布置了評選班級達人的工作,評選多達十個單項,涉及全班每一個人。且一周后還要進行班級達人的評選頒獎典禮活動,獲獎者要在頒獎現場發表獲獎感言。這節課就是為頒獎活動做準備,寫獲獎感言。任務很清楚,是班級活動的需要。這次習作成為這個班級活動的一個部分、一個階段。學生躍躍欲試。老師引用《人民日報》文章——《明星獲獎感言應該說什么》,告訴學生:獲獎感言不能泛泛而談,要發自肺腑,打動人心。主要說感受、感謝、感悟,并從“感”字字形強調“感言都要從心底發出”。接著老師分別出示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獲獎感言(節選)、TED大會年度大獎獲得者法國街頭藝術家JR的獲獎感言、金雞獎最佳男演員李雪健的獲獎感言,讓學生感受獲獎感言的主要形態和不同風格。因為是學習生活的現實需要,又有明星獲獎感言的示范引領,學生練習有熱情有方法,效果非常理想。最后老師告訴學生:生活中還有活動感言、學習感言、競選感言、畢業感言、就職感言等等,意在舉一反三。

武漢大學附屬小學董尚元老師作文課,題目是《我家還缺啥》。教學以真實存在的武漢大學電視臺“說說心里話”欄目組《我家還缺啥》主題節目切入,引導學生思考:“我家還缺啥?”問題拋出后,學生沉默片刻,紛紛舉手發言:缺錢、缺電腦、缺一次全家旅行、缺伙伴、缺誠信、缺歡樂、缺朋友、缺陪伴、缺父愛、缺奶奶、缺溫馨、缺自由、缺和諧、缺姥姥……有物質的,有精神的,各種各樣,不一而足。人們生活追求的永不滿足和現實生活不盡如人意之間的矛盾,讓人有話可說,學生有感而發、真實可信。老師繼而引導:為什么會缺少它呢?什么事情讓你特別感受它的缺少呢?……學生很快抓住了問題的關鍵。一個同學寫道,因工作壓力大,爸爸媽媽經常吵架,一家三口經常拉著苦瓜臉。他渴望家庭和諧溫馨。他描寫吵架的語言非常生活化,有很強的真實感,老師建議他將這篇習作給爸爸媽媽看一看。還有一個孩子寫道,有一次放學回家,看見一個同學坐在她姥姥的車上,不知什么原因跟姥姥吵了起來,驀然感覺自己缺少一個慈愛的姥姥,她很羨慕那個同學,因為她姥姥已經去世了。她非常希望姥姥還在,甚至希望姥姥能再和自己吵吵架。許多孩子在交流時眼含淚花、聲音哽咽。這樣的真情表達不正是我們追求的嗎?最后老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打開生活的視野,追問:咱班還缺啥?咱校還缺啥?社區還缺啥?武漢還缺啥?中國還缺啥?世界還缺啥?視野越來越寬,完全可以打造一個“缺啥”系列,但始終沒有游離于現實生活之外。

武漢育才二小雷春老師的一個作文課例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開課伊始,教師將當地的一份晨報頭版展開,并大聲朗讀了頭條的題目——《現在的孩子不會表揚爸爸媽媽》。然后教師將正文也朗讀了出來,其大意是說現在的孩子缺乏感恩之心,亦不會表達感恩之情。讀完之后,教師引導道:“文章中所說的‘現在的孩子當然也包括在座的你們,你們有感恩之心嗎?你們會表揚爸爸媽媽嗎?”教師這番話的主要目的,并非要得出“現在的孩子是否會表揚爸爸媽媽”的答案,其激發學生為自己正名的用意顯而易見。果然學生的回答異常整齊響亮“有!”“會!”教師進一步激將:“有沒有,會不會,口說無憑,我們用我們的筆有根有據、有理有情地來表揚一下養育我們的爸爸媽媽……”學生很快就進入積極的寫作狀態,全然沒有那種唉聲嘆氣、執筆望天的無奈和倦怠。究其原因,其一是沒有學生會輕易認輸,好勝心強是學生的一個突出的心理特點,好勝就會努力證明、努力爭勝;其二是給學生提供的對手夠級別,是報紙、是記者。他們是在與大人平等討論問題,與老記們“較勁”讓學生很興奮;其三是更重要的原因,討論的是真實的社會生活話題,是重要的熱點問題,是嚴肅的焦點問題。這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和存在感。課后執教教師將學生作文寄到當事報社,形成持續的積極呼應和互動。

上述學習與實踐是我們開展“真作文”研究的主要原因?!罢孀魑摹钡奶岱ú⒉皇俏覀儶殑摚ㄕ動揽道蠋煾缣岢觥罢孀魑摹保?,但我們通過它要表達的作文教學思想卻與其他研究不同,這種不同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從作文與生活的關系上講,它強調作文為生活服務。在作文實踐過程中,始終把生活的需要挺在前頭;要把對生活積極干預和影響作為對作文評價的重要標準。

其次,從作文聯系生活的方式上講,它不是生活模擬,也不是沙盤推演,甚至不是實戰演習,而是實戰,它直接作用于真實的現實生活。

第三,從作文內容上講,它以寫真事為主,這里的真事主要指實際的生活現象、生活事件。這種生活現象和事件應是原貌的,而非改造加工的,是那些將要發生的、剛發生的或正在進行的、以及剛結束還保持熱度的事件。

“真作文”不考慮作文能力表達技法的學習嗎?不是的!

巴金先生說:習作是無技巧地記錄生活。

楊再隋教授說:學生沒有感覺他在寫作文,其實他正在寫作文,這是一種多么愜意的感覺??!

周一貫教授說:作文教學不能沒有寫作技法的教學,但不能把技法放在第一位。

吳立崗教授說:讓作文成為學生交流表達的內在需要。

巴金先生和各位教授的言論表述各有側重,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他們都沒有認為寫作技法是作文教學第一位的。

“真作文”強調把生活的需要挺在前頭,但不排除技法的學習。那么怎么實現學習寫作技法、提高表達能力的要求呢?這就如同醫生行醫,醫生行醫的目的是什么?救死扶傷吧!沒見過哪個醫生哪家醫院說是為了“提高醫術”吧!但是臨床多了,救死扶傷多了,你的醫術不也會提高嗎?你用你的筆參與服務生活多了,你的書面表達能力同樣會提高。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思考提煉是不可少的,醫生應該思考:為什么能醫好病人的??;作者應該思考:為什么能對生活有那樣的影響。答案的累積就是經驗,就是方法,就是能力,這也部分契合管建剛老師“作后指導”的理念。

總之,“真作文”要反映真實的生活,真實地反映生活,真實地介入生活,真實地干預生活,真實地改善生活。它要連接生活,記錄生活,評價生活,引導生活,設計生活,延續生活,優化生活,成就精彩的生活。

二、“真作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一)激發學生作文動機。動機之于效果是很重要的,一般說來,動機強就會投入大,投入越大效果越顯著,這里的投入主要指熱情和積極性。語文課標中著重強調“樂于表達”,就是這個道理?!罢孀魑摹笨梢约ぐl學生的寫作動機,解決不想寫的問題嗎?教育心理學的原理告訴我們是可以的。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成功者。

馬斯洛需求理論表明: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是人類高層次的需要。

黑格爾說過:一個孩子向水里扔了一塊石頭,看見一個個的水圈兒很高興,因為那水圈兒是他的作品,那作品是他本質力量的對象化。

每一個智力正常的學生一樣都有這樣的心理需求,他們甚至比成人更渴望被認可、被賞識、被需要,更有參與欲望和表現欲望,更有急于證明自己的沖動。因為“真作文”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從生活中來,特別強調作用于生活,這讓學生真切地看到自己的作文作用于相關生活產生的實實在在的影響,哪怕有時這種影響微不足道,也會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成功感,以及被需要、被認可的滿足感。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很多,如學生給校長、給市長、給政府、給報社寫信,得到回復或回應,學生都會非常的激動,非常有成就感,這會激發出他們更高的用寫作干預生活的積極性。這比那些寫完后連個泡泡都沒有就銷聲于練習本的作文給學生帶來的心理感受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二)豐富學生作文內容。學生作文的一大困境是作文內容問題,很多同學總覺得搜腸刮肚沒東西可寫。那是因為師生都把目光局限在書本,局限在課堂,依靠冥思苦想閉門造車去寫作?!罢孀魑摹蹦軌蜇S富學生的寫作內容,解決學生沒啥寫的問題嗎?“真作文”倡導把眼光投射到窗外的大千世界中,投射到蕓蕓眾生及日新月異的生活中。因為那里每天都在上演著不計其數的千姿百態的人間悲喜劇,它有著無數可以與作文嫁接的生活“樹樁”,有著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生活是作文素材的巨大寶庫,套用一句名言:不是沒有東西可寫,而是沒有扭過頭來,睜開眼睛。當我們把目光投射到現實生活時,作文內容的豐富性就不是個問題。要提醒的是,面對生活的海量信息,我們要警惕患上“選擇障礙癥”,要逐步提高獨立選材的能力。面對豐富多彩的生活,觀察與思考,是豐富作文內容的兩大法寶。

(三)提升學生作文品質。作文品質的評價有多個維度,從形而上的層面看,最重要的標準是“真善美”。這其中又以“真”最為重要,因為沒有“真”,“善”就可能是“偽善”,“美”就可能是“假美”。這也是“真”成為人們討論得最多的話題的原因?!罢孀魑摹蹦軌蛱嵘龑W生作文的這種品質嗎?首先我們希望是這樣。我們認為,那些游離于生活之外的作文,人們辨別它是真是假的興趣會有多高呢?人們會說,一篇作文,真假有什么關系?而“真作文”要干預生活,要作用于生活,那就大不一樣了。試問,你的班委競選演說稿運用了許多虛假信息,你的競爭對手會不較真兒嗎?你的國旗下講話演講稿許多信息錯誤,你能通過老師的審讀和同學們的評選嗎?人們可能會因為你的虛假錯誤信息而連同你真實的內容、合理的建議一起否決。生活會經常上演現實版的《狼來了》的寓言,生活的法則、社會的法則會教育并幫助學生樹立“文責自負”的意識,會倒逼學生講真話,從而提升學生作文的品質。

三、“真作文”研究涉及的領域

學生的生活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即學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他們作文的視角就要投射到這三個方面,他們的筆觸也就要涉獵這三個方面,即自主學習生活、參與家庭生活、呼應社會生活。

(一)自主學習生活。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習生活是學生的主要生活,“真作文”要喚醒學生的自主意識,激發他們“我的學習我做主”的思想和行動,讓學生為自己的學習樹目標、定規劃、去努力、去負責。這里的“自主”包含自主制定“全面長遠的發展計劃”,更是指為提高學習品質,優化學習生活所做的一切努力。它有著很多形式,如學習計劃、反思總結、評價分析、表揚檢討;活動方案、推薦自薦、演說講稿;經驗傳播、經歷分享、感情交流……學習生活中能供作文去“自主”的內容很多,比如國旗下的講話,很多的講話是在網上搜集的,且是老師搜集。為什么不能采取在學生中征集的方式進行,將國旗下講話的現實需要作為驅動進行作文,并由學生評價推選,誰的作文入選,就由誰去講話,這是多大的榮耀,多大的鼓勵??!優秀的講話稿還可集結成書。再如前面為作文而春游的例子,可以改造運用:集體要組織春游了,讓學生以書面形式推薦一個春游的好去處,要求描述其景色及游覽項目,并制定游覽計劃,說明費用及注意事項等,同學們從景色描繪、游覽項目說明、計劃的可行性等方面進行評價,并提出修改意見,這樣的推介可以說是語言文字的綜合訓練。如果幾方面都不錯,我們的學?;虬嗉墳槭裁床荒軗寺鋵嵈河位顒??如此,就是讓作文為春游服務了,就擺正作文與生活的關系了。

(二)參與家庭生活。兒童是家庭生活的重要成員,過去兒童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和權益得不到根本的保護,在家庭生活中完全處于從屬地位,沒有發言權。隨著社會的進步、法制的健全,兒童的地位和權益得到充分保障,他們在家庭生活中“參政議政”,成為中心的現象越來越普遍?!罢孀魑摹币w現他們的這些權益,保護他們的這些權益,運用他們的這些權益。家庭生活既包括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生活瑣事,也包括家具、電器、服裝、文體用具等基礎建設,還包括居住環境、理財投資、人文建設等“大政方針”。董老師的《我家還缺啥》就體現了對家庭生活的多方面的參與,那些作文反饋到學生父母那里,是一定會收到干預之效果的。家長真會重視孩子的意見嗎?我們的判斷是:會的!社會進步帶來的一個趨勢是孩子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另一個趨勢是家庭對教育的重視;這種重視一方面體現在財和物的投入上,另一方面體現在對受教育者的尊重上。有一些家庭重大決策,家長甚至會把第一意見征詢人確定為孩子,比如二胎政策全面放開之后,要不要生二胎的問題,許多家長都會征詢孩子的意見,而且孩子的意見往往決定了這個問題的走向。當然這個話題是跨界的,它既是家庭生活話題,也是社會生活話題。

(三)呼應社會生活。兒童雖然不在社會生活的中央,但他們與社會現實生活相距并不遙遠,由于資訊的發達,可以說他們與社會生活幾乎是面對面的。更重要的是他們遲早要步入社會,現在的學習就是為了將來更好地步入社會,更好地適應社會,更好地改造社會。因此,當今兒童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要經常抬起頭來,把目光從書本移向大千世界、社會生活,并與之形成呼應。呼應社會生活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可以是報道再現,也可以是意見建議,還可以是贊揚倡導、抨擊批判,甚至可以是辯論求真等等。上述雷春老師的作文課例就是典型的辯論求真——現在的孩子是否會表揚爸爸媽媽。孩子用作文表揚爸爸媽媽的事實回應了報紙刊文,說明記者的觀點多少有些武斷。呼應社會生活的作文要明確閱讀的對象,作文完成后要與閱讀對象形成真實的交流,以實現對生活的真正呼應。

提出并開展“真作文”的研究,并不是要否定其他作文實踐及研究,各種研究和實踐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罢孀魑摹毖芯科笸浴吧罴唇逃睘槔碚撘罁?,強調“作文為生活服務”,以引導學生寫真事、抒真情、做真人為目的,豐富學生作文學習之路徑,讓“真作文”與專項作文教學、“讀中學寫”共同組成作文學習的三大“主干道”,讓作文教學向著寫真、求善、尚美的方向砥礪前行。

猜你喜歡
感言作文生活
“誰也比不上我聰明!”
漫生活?閱快樂
生活感悟
無厘頭生活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學員感言
《上海工藝美術》雜志100期感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