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合理、創新使用“部編”教材之我見

2018-09-08 10:26王有鵬
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 2018年7期
關鍵詞:部編合理教學設計

摘 要:科學、合理、創新使用“部編”教材,就要通過調整教材、豐富教材,挖掘教材、創新教材,超越教材、改編教材,替換教材、拓展教材,從而使結構內容更合理,教學素材更生動,德育功能更強大,情境材料更鮮活,視頻情境更典型,案例材料更深刻,情感提升更有效。

關鍵詞:教材使用;教學設計;科學;合理;創新

作者簡介:王有鵬,山東省臨沂實驗中學教師,正高級教師,山東省特級教師,山東省兼職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中學教學研究、德育研究、師德研究等。(山東 臨沂 276000)

中圖分類號:G6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19-0029-04

隨著“部編”《道德與法治》新教材陸續在全國初中學校使用,如何使用好新教材,是所有道德與法治任課教師所面臨的迫切任務。教材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材料,是教師教學的主要依據??茖W、合理、創新使用教材,是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努力追求的目標和應該具備的教學能力?!皠h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北疚墓P者以“公平正義的守護”(“部編”教材八年級下冊,以下簡稱“本課”)的教學設計為例,談談如何科學、合理、創新使用“部編”教材。

一、調整教材,整合內容,力求結構內容更合理

教師要設計一節好課,首先就要思考使用什么樣的教學思路,這必然會涉及如何使用教材的問題。如果按部就班、絲毫不變地照本宣科,顯然不可能有好的教學思路。教師應科學合理地調整教材結構,整合教材內容,并有所取舍,力求教學更為高效合理。

本課的教材結構是這樣的:先講“堅守公平”,包括個人維護公平和制度保障公平兩個層次;再講“守護正義”,分個人守護正義和司法維護正義兩個層次。根據教學需要,筆者是這樣調整教材結構的:先從個人角度講公平正義,包括個人維護公平和個人守護正義;再從法治角度講公平正義,包括制度保障公平和司法維護正義。教材是先講公平,再講正義;筆者是從個人與法治兩個角度來講解公平正義,這樣使教學過程更順暢,更節約教學時間,教學效率也更高。

此外,教材還設置了一段閱讀感悟:“法安天下,德潤人心”。教材的設計意圖是借助此活動,引導學生認識到我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但是,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談的是國家治理問題,與本課“公平正義”的主題并沒有直接聯系,與公平正義的教學內容并不協調,因此筆者果斷整合掉了這一教材內容。

二、豐富教材,創設小品,力求教學素材更生動

教學素材即教學材料,是教學內容的各種形式的載體,包括教科書、教學圖片、視頻等。豐富多樣的教學素材,不僅能夠保證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而且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

本課教材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如果遭遇不公平的事,你會怎么辦”引入,以學生的學校生活“八年級(2)班以中學生在學校如何堅守公平為主題舉辦討論會,同學們各抒己見,請你發表對這一問題的看法”為著眼點,引導學生探討個人維護公平的問題。這樣的教學素材,顯然生動性不足,趣味性不強。于是,筆者創設了一個小品《評教前夕》:

(旁白)明天,學校教導處要組織學生評教,讓學生給老師打分。小明(男)對班主任“重女輕男”很不滿,早想報復老師。這次,他覺得機會終于來了!他把小亮(男)、小英(女)叫到一起。

小明:(與全班同學打招呼)嗨,同學好,我是小明。

小亮:(與全班同學打招呼)嗨,大家好,我就是小亮。

小英:(與全班同學打招呼)嗨,大家好,小英就是我。

小明:(激動、開心)喂!小亮、小英,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們!

小亮:(迫不及待)什么好消息?

小明:學校明天讓我們給老師評教啦!哈哈,你們都聽我的,咱們都給班主任打最低分,哼,誰讓他平時對我們這么不公平呢!

小英:(猶豫不決,膽小怕事的樣子)這樣不好吧?我覺得班主任還是……還是,很不錯的啊,不至于給他打最,最,最低分吧?

小明:(不耐煩)什么不至于?就聽我的,都打最低分!

小亮:(義正詞嚴)我不聽你的,我會按照客觀事實打分。

小明:(憤怒)誰不聽我的,小心我收拾他!

小亮:(義正詞嚴)小明,我告訴你,評價老師必須客觀公道,即使老師對我們有點不公平,也不能打最低分報復他呀,何況他對我們很公平!你這么做,對老師又公平嗎?

小英:是啊,我也這么認為!可是,可是……

小明:可我覺得他就是“重女輕男”,這讓我心里很不痛快。我給他打低分,讓他心里也不痛快,這就是公平!

小亮:豈有此理!你這樣做對得起老師嗎?小英,不要怕,走,我們告訴老師去!

小明:好了,算了算了,就當我沒說還不行嗎?

小英:先別說了,上課鈴響了,咱們快去上課吧。

小明、小亮:好吧,先去上課去。

(旁白)明天評教,但愿我們每位同學,特別是小明,能夠客觀公正地評價老師。

這個小品,既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又反映學校生活,最大限度地豐富了教材中的生活元素,使教學緊密聯系學生生活,緊密結合學生實際,讓教學素材更生動了。

三、挖掘教材,創編快板,力求德育功能更強大

在挖掘教材方面,教師要做的工作很多,而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實現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都需要教師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功能。

本課教材在讓學生明確個人如何維護公平之后,設置了一個閱讀感悟:江家姐弟的“良心秤”。如果教師只是讓學生閱讀教材所提供的那段材料,德育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功能,筆者充分挖掘教材,創編了一段快板《江家姐弟贊》:

竹板一打啪啪響,夸夸公平好榜樣!春風楊柳萬千條,十億神州盡舜堯!

江家秤,公平秤,分毫不差守公平!秤砣雖小壓千斤,稱來稱去稱良心!

人雖平凡事雖小,精神可貴品德高!彰顯公平有擔當,江家姐弟好榜樣!

好——榜——樣??!

這段快板,朗朗上口,學生喜聞樂見。雖然操作簡單,但是所發揮的德育功能不可小覷,它為學生樹立了維護公平的榜樣,為學生樹立了行為的標桿,也使教材的德育功能更加強大。

四、創新教材,創制音頻,力求情境材料更鮮活

調整教材,重組教材;改進教材,補充教材;拓展教材,活用教材等都屬于創新教材。創新使用教材,應該是教師的不懈追求。只有建立在創新基礎上的教材使用,才會有課堂教學的新意、亮點,才會有教學設計的獨具匠心、教學過程的精彩紛呈、教學效果的出人意料。

本課教材為了說明制度保障公平,設置了一段閱讀感悟:“國家司法救助制度”。如果教學時照搬這段教材,不但教學無新意,而且也難以突破“立法保障公平”這一教學難點?;诖?,筆者創制了一段音頻情境《立法大家談》:

黨:同志們好!我是中國共產黨。我非常重視立法工作,我在十九大報告中要求:“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p>

人大:大家好!我是人民代表大會。人大也非常重視立法工作,五年來,十二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新制定法律25部,修改法律127件次。不久前,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又通過了憲法修正案,還通過了監察法。一部部良法善法,正構筑起社會公平的大廈!

憲法:小公民們好!我是憲法。我在第33條規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蔽以诘?5條還規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边@都是為了體現公平??!

義務教育法:同學們好!我是義務教育法。依據憲法,我在義務教育法第4條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并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边@樣的立法,是為了實現教育公平喲!

王安石:大家好!我是北宋時期的王安石,現在穿越來到了大家面前。我早就說過“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睕]想到今天的中國這么重視立法保障公平。我真羨慕法治中國??!

這段音頻情境,替換了教材中的“國家司法救助制度”。音頻內容是五個學生的錄音,以動畫擬人的形式展示了黨、人大、憲法、義務教育法,還展示了王安石的圖片、名言,使情境材料非常鮮活,對于學生理解“立法保障公平”很有幫助。

五、超越教材,精選視頻,力求視頻情境更典型

所謂超越教材,就是發現教材存在的缺點和不足并找到補救之策,以及做到豐富教材、延伸教材等。超越教材是在尊重教材基礎上對教材更高層次地使用,是對教材功能、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有超越教材的勇氣,也應培養自己超越教材的能力。

本課教材在講述“個人守護正義”前,設置了一個“探究與分享”活動:合力逼停救交警。教材展示一段情境材料之后,設置的思考題是“你從三名司機的行為中學到了什么?”應該說這段情境材料已經比較典型,超越教材有一定難度。筆者選取并播放了一段視頻《慧眼》:

中巴車載滿了形形色色的人,昏睡的旅客被急促的轉彎搖醒,小孩的哭聲隨即充滿整個車廂。面露惡氣的中年男人,攔住孩子的“父母”索要精神損失費。抱著孩子的“夫婦”一個勁兒道歉,“為了不打擾別人”準備下車。原來,中年男人早已看破,這對“夫婦”是拐賣孩子的人,只是借用“另類”方法留住他們。

這段視頻,材料比教材更典型,材料的時效性比教材要強,比教材更能說明問題,使用效果也比教材要好。選用這段視頻,就是對教材的超越,因為這段視頻情境比教材更為典型。

六、改編教材,調整內容,力求知識掌握更牢固

教材是專家、學者或一線優秀教師耗費大量心血精心編寫的,凝聚著編者的智慧與創造。教師應充分尊重教材,盡可能使用好教材資源。但是,尊重教材并不意味著照搬教材,對教材進行適當地改編、加工,可以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本課教材在講述“個人守護正義”之后,設置了一個“方法與技能”活動:及時撥打常用熱線電話。教材提供了一些常用熱線電話,但是這些熱線電話的排列順序有點亂,不好記憶。筆者按照數字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并且盡量合轍押韻、朗朗上口:12315,消費有投訴;12331,食藥有舉報;12345,市民找政府;12348,咨詢找司法;12365,質量有監督;12369,環保有投訴。如此,學生就能在最短時間內記住這些電話號碼。這樣改編教材,就能使知識掌握更牢固,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七、替換教材,選取案例,力求案例材料更深刻

教材雖然是權威人士編寫的,但是由于教材的滯后性,加之編寫時間往往比較倉促,因此,有些教材內容的時政性、典型性不強。教師在使用教材時,完全可以用更生動、更有時效性的材料來替換教材中的有些內容。

本課教材為了說明“司法維護正義”,設置了一個探究與分享:審判員是否需要回避。教材的設計意圖是引導學生認識到司法是實現公正最有效的手段,公正是司法追求的永恒目標。但是這個探究與分享活動,所設置的問題沒有多少思維含量,學生不用想就會說“需要回避”,至于為什么回避,回答起來也沒有什么難度。鑒于此,筆者精心選取了《電梯勸阻吸煙猝死案》這個案例替換掉教材的這一內容:

【案件】2017年5月2日,河南鄭州37歲的醫生楊帆在小區電梯里勸阻69歲的段某抽煙,引發爭執后不久,段某心臟病發作倒地不起,離世。

【我來當法官】

【合議庭合議】這個案件該如何審判?(學生思考回答后展示判決結果:本院認為,楊帆對段某死亡沒有過錯。但段某確實在與楊帆言語爭執后猝死。根據《侵權責任法》第24條,我院判決楊帆向田某補償1.5萬元。如不服判決,可于15日內上訴)

【請思考】這個判決結果,你覺得對楊帆公正嗎?

【合議庭合議】田某不服判決,于是上訴。假如由你來當二審法官,這個案件你會怎樣判決?(學生思考回答后展示二審判決結果:本院認為,一審適用法律錯誤。第24條的前提是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有直接關系。楊帆勸阻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并無直接關系,駁回訴訟請求,撤銷補償1.5萬元的判決,訴訟費由田某承擔)

【請思考】請結合二審談一談:在司法審理時怎樣才能做到公正對待當事人?

這一案例的選取和圍繞案例所開展的探究活動,大大增強了教學的思維含量,使案例材料比教材更深刻,增強了課堂的思辨性、探究性。

八、拓展教材,升華情感,力求情感提升更有效

一節課的教學,應該充分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落實,力求升華學生的情感。教師應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拓展教材,通過情感升華,力求情感提升比教材更有效。

本課教材在最后一段正文之前,設置了一個探究與分享活動:展示“東京審判”的材料,然后要求查閱資料,了解反映人類追求公平正義的類似審判。如果教師機械地按照教材的設置來做,通過查閱資料,學生知道的僅僅是紐倫堡審判而已,學生情感的提升則很難落實。筆者借用教材中的這段材料,首先引導學生思考:“從戰犯被懲罰,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讓學生認識到正義必勝,從而讓他們樹立堅守正義的信心,接著讓學生扮演東京審判首席檢察長約瑟夫·季南進行結案陳詞:

女士們、先生們、尊敬的法官們:

縱觀人類文明史,其手段之殘忍、殘酷、滅絕人性實屬罕見!無數的生命痛苦地消失在日本侵略野心的槍口和刀口之下!他們的這種行為是對人類文明的挑戰!是對和平的挑戰!是對世界的挑戰!這場戰爭的唯一結果,就是使全世界遭受死亡和痛苦!

所以,我——代表檢察團全體同仁,鄭重向庭長及各位法官提請,請你們給這些發動和實施侵略戰爭的被告們以嚴懲!請你們以公正之心,以善良之名,以人類之愿!

通過鏗鏘有力的結案陳詞,讓學生感受人類正義戰勝邪惡的力量,從而較好地提升學生的情感。

總之,科學、合理、創新使用“部編”教材,就要調整教材,整合內容,力求結構內容更合理;豐富教材,創設小品,力求教學素材更生動;挖掘教材,創編快板,力求德育功能更強大;創新教材,創制音頻,力求情境材料更鮮活;超越教材,精選視頻,力求視頻情境更典型;改編教材,調整內容,力求知識掌握更牢固;替換教材,選取案例,力求案例材料更深刻;拓展教材,升華情感,力求情感提升更有效。

責任編輯 黃 晶

猜你喜歡
部編合理教學設計
部編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第二課《不一樣的你我他》第一課
部編語文教材課后練習特點及教學建議——以部編本語文七年級上冊為例
科學、合理、創新使用“部編”教材之我見
大還是???
淺談小學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
創造性處理和運用初中化學教材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