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詞匯組塊法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2018-09-08 10:26崔麗芳
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 2018年7期
關鍵詞:中學英語教學應用

摘 要:在中學英語教學活動中,詞匯學習是重點內容,而詞匯組塊法可以有效加強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效率。鑒于此,文章對詞匯組塊法在中學英語課程教學之中的應用進行探究,期望能夠對我國中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詞匯有所幫助。

關鍵詞:詞匯組塊法;中學英語教學;應用

作者簡介:崔麗芳,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青云實驗中學教師。(江蘇 蘇州 215000)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19-0096-02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作為世界第一語言,英語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經調查研究顯示,如今我國中學英語教學工作中,學生出現問題的地方絕大多數都和英語詞匯問題有關,許多學生都在詞匯學習時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但是卻沒有獲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同時,中學英語教師普遍認為記單詞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和教師無關,這也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詞匯的效率。面對當前我國中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詞匯學習困難的問題,詞匯組塊法因其能夠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存儲和應用詞匯,同時增強學生英語語感,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而被應用到中學英語詞匯教學工作中。但是,由于詞匯組塊法這一教學方法在我國興起不久,尚未發展完全,其中還存在許多尚未解決的問題,導致詞匯組塊法的作用無法完全發揮出來。因此,本文對詞匯組塊法進行研究分析,淺談詞匯組塊法的具體應用,探尋能夠將詞匯組塊法的作用完全發揮出來的教學模式,為我國培養更多的高素質英語人才。

一、中學英語教學中應用詞匯組塊法的意義

當前,我國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了我國高中生要學會并使用3500個英語生詞以及400-500個習慣用語或者固定搭配。此外,學校每年都會在英語考試中新增一些詞匯,以便在高考的時候能夠達到考綱的要求,這也充分說明了當前我國英語教育對于學生的英語詞匯量的要求標準越來越高。

研究顯示,將詞匯組塊法應用到中學英語教學之中,可以有效解決學生詞匯學習效率不高的問題。將詞匯組塊法應用到高中英語課程教學之中,主要有以下四點好處。一是通過詞匯組塊法可以有效轉變英語教師的教學觀念,提高詞塊教學的意識,提高教學效率;二是有效改變學生學習詞匯的方法,提高了學習效率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三是增強學生的英語語感,提高其口語表達能力,借此有效將學生培養成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英語人才;四是提高英語詞匯的輸入量,增強書面表達的準確性。[1]

二、詞匯組塊法的概念及分類

1. 詞匯組塊法的概念。詞塊理論最早起源于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是由美國著名語言學家Becker所提出的。Becker認為語言的記憶以及存儲、輸出和使用并不是以單個單詞為單位,而實際上是被經常使用的多個單詞之間的組合體,這些固定的和半固定的模式化的版塊結構才是人類在進行語言交際的過程當中所使用的最小單位。1993年,美國著名學者米歇爾正式提出了詞匯組塊法這一教學方法,他認為詞塊才是人們在日常語言交際中的基本語言結構,并且它出現的頻率遠遠高于單詞的出現頻率。同時,詞塊之中將語法、語義以及語境的優點全部融于一身。在米歇爾提出了這一教學方法之后,許多學者都針對詞匯組塊法進行了實驗探究,并證實了詞匯組塊法的可行性。

2. 詞塊的分類。隨著西方語言學家對于詞匯組塊法的不斷研究,他們通過結合英語詞語的結構、功能、出現的頻率、緊密程度以及在英語文章中所起的銜接功能進行了分類。他們將詞塊分為以下四種:第一種是英語單詞,比如:perform/performer;第二種是英語習慣搭配,比如:up to now/be badly off;第三種是英語句式結構,比如Theres no doubt/Its no wonder that;第四種是英語語段之間的連接詞,比如:The first/the second/next/finally。

三、詞匯組塊法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在我國中學英語教材(牛津譯林版)之中,每單元的詞匯量大概在六十個到七十個,一般是圍繞著一個中心主題來進行詞匯編排的。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將這些相互之間毫無關聯性并且雜亂無序的英語單詞聯系起來,進行有序組合,從而在此基礎之上形成一個以某個主題為中心的詞匯網絡,有效提高中學生的詞匯學習效率,就成為當下英語教育界人士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2]有鑒于此,本文就個人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淺談詞匯組塊法的應用。

1. 整合相關單詞,形成詞塊。首先,中學英語教師在開展每一個單元的教學工作之前,一定要先進行音節教學,在所有學生都能夠將音節進行準確劃分之后再開展下一步教學;其次,教師在詞匯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按照音節來對英語單詞進行拼讀和記憶;再次,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堂以及課后將單元教學相關的英語單詞整合在一起,組成英語組塊,同時可以在其中進行適當的拓展和添加操作,從而形成一個詞匯鏈或者詞塊。之后,教師要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通過讓學生將各自總結的詞塊進行核對以達到增加詞塊的目的,有助于學生形成個人資料庫。通過這種方法進行英語單詞教學,不僅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還有助于幫助學生建設一個思維導圖,幫助其對英語詞匯進行更加有效的理解和記憶。

2. 整體語篇教學,尋找詞塊。在中學英語教學之中,教材中每一個單元的詞匯、語法以及句型的教學都是通過閱讀材料進行的。而在傳統中學英語教學工作中,英語教師往往將閱讀課當作語法課以及知識點和詞匯的講解課進行,這就導致在課程當中完全忽視了對于文章結構的分析和歸納工作。因此,在詞匯組塊教學方法中,高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課文教學的時候,應該重視語篇的教學,借此使學生通過整體閱讀對教材文章進行分析,從而找出存在于文章之中的詞塊、固定搭配、英語句式結構、英語佳句以及英語語篇連接詞,等等。如此,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詞塊意識和英語詞匯應用能力,同時還有助于中學生積累英語書面表達能力,為中學生未來進行英語學習和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3. 改寫課文,應用詞塊。在中學英語教學之中,背誦課文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學習詞匯方法,但是高中英語教材之中的課文普遍篇幅較長,其中的詞塊分布也比較散亂。因此,英語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詞匯學習效率,就必須對英語教材之中的課文進行縮寫、改寫以及仿寫,借此將原本篇幅過長的英語文章轉變為短小精煉的文章,有效提高學生背誦的速度。同時,經過精簡的文章也更加有利于學生找出其中存在的詞塊,幫助學生更有效率地積累英語詞語搭配和句子結構等詞塊。這些對于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以及英語寫作能力都有著較強的提升效果。

參考文獻:

[1] 郝彤.詞匯組塊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09.

[2] 陳玉惠.詞匯組塊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5,(57).

責任編輯 羅 佳

猜你喜歡
中學英語教學應用
淺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過程導向理論下的教學設計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分析膜技術及其在電廠水處理中的應用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