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校本課程為載體 助力學校特色發展

2018-09-08 10:26黃兆華
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 2018年7期
關鍵詞:特色發展校本課程學校

摘 要:校本課程與國家、地方課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它是學校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基礎,結合學校環境背景和特色,利用學校的師資力量和課程資源而制定并實踐的課程。文章從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三者的聯系出發對學校校情和特色進行了分析,從而得出在以校本課程為載體的基礎上推動學校特色發展的方法和建議。

關鍵詞:校本課程;學校;特色發展

作者簡介:黃兆華,湖北省恩施市硒都民族實驗小學教師。(湖北 恩施 445000)

中圖分類號:G6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19-0046-02

在斯基爾貝克看來,學校在進行校本課程開發時,要圍繞三個點展開:①基于學生學習的需求,以及學習個性特征;②實施個性化教育,為受教者和施教者提供充分的自由;③學校必須積極構建出一個校本課程所需的氛圍,并使其相互適應?!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規定:“為保障和促進課程適應不同地區、學校、學生的要求,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毙1菊n程與國家、地方課程不同,是由學校自主開發的,它的開發以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取向為基礎,結合學校自身特色和背景,使教師充當開發的主體。校本課程的出現,引領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推動了學校的特色化發展。未來五年,是恩施市硒都民族實驗小學(以下簡稱“我?!保┌l展的關鍵期,是超越歷史的決勝期,我校經過長久的探索,制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目標:

一、開發特色課程,推動特色學校發展

校本課程的開發要以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基本出發點,在設置時,要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差異性需求,通過制定差異化的學習計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積極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必須改變自己在傳統教育中的地位,從單純的施教者變成課程的開發者和參與者。

1. 根據學生需求對校本課程進行開發。學校的使命是培育兒童的和美身心,奠基兒童幸福人生?!昂汀笔呛投煌拈_放心態,“美”是各美其美的個性彰顯。校本課程的開發既要著眼于全體學生,又要把握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其生活習慣與學習習慣還未養成,學校應在此基礎上對學生的道德進行培養,注重對學生素質教育課程的安排,從而在行為習慣和健全人格的培育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文化知識的傳授和心理健康的養成是重點,學校要積極開發相關課程,使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和豐富的知識。

2. 根據特色校園建設對校本課程進行開發。我校立志把學校建成一所智慧的“學園”,一所和美的“笑園”,以確立特色的教育理念,引領校本課程的發展。教育理念對辦學特色起著決定性作用,確立當代教育理念作為指導,以校本教學研究作為引領,以互幫互助、合作共贏為基本方式,掌握校本教學研究工作,建立一套完整的校本教研機制,打造優良的教研風氣。學校應根據學生的個人興趣,開發特色課程,建設特色校園,從而讓我校成為恩施最美小學,具有恩施小學最美環境、最美理念、最美課堂和最美師生。

3. 根據地域文化傳承對校本課程進行開發。傳承恩施地域文化,是教育領域的重要任務,作為恩施優秀的小學,我校積極利用本校優勢資源對恩施傳統優秀歷史進行深層挖掘和探索,對其優良的文化底蘊進行繼承和發展,把恩施傳統的民間活動與我校校本課程的開發相結合,讓學生在各類趣味橫生的體驗性活動中發展和成長,由此實現了文化的發展和繁榮,學校也更好地提升了文化內涵。我校在此基礎上進行校本課程的開發既有利于打造特色校園,也有利于恩施文化得到長遠發展。

二、加快特色課程建設,加快特色學校建設

對校本課程的開發,要以課程作為載體,從而讓學生能夠放飛個性,張揚自我,實現全面發展。

1. 確立本校特色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對辦學特色起著決定性作用,確立當代教育理念為指導,以校本教學研究為引領,以互幫互助、合作共贏為基本方式,掌握校本教學研究工作,建立一套完整的校本教研機制,打造優良的教研風氣。首先,我校在校本課程的建設中明確提出,樹立教育服務觀念,教育服務是學校的產品且對象是學生;其次,我校還明確了教育質量標準,即約定標準、滿意標準和學校標準。我校努力在“約定標準”和“滿意標準”之間尋找平衡點,辦好家長滿意的教育。最后,我校確立了和美教育理念,“和美”是對學生和諧美好成長的全面關注,我校既關注學生的健康和興趣,也關注學生的習慣和能力,并力爭引領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2. 改變傳統辦學理念。學校應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以教師特長來開發特色的校本課程。我校一改傳統的辦學理念,注重師生攜手和美成長,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加大對師生的共同關注,增進師生間亦師亦友的關系,從而實現真正的教學相長,同時,“和美”也體現著對師生成長質量的追求。通過對校本課程的建設,逐漸發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讓學生有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此外,還積極促使學生在自我展示過程中,不斷增強其自信心、勇氣,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新課程改革對學校的要求:“讓學生發展成全面的人?!?/p>

3. 推動師資力量成長。一個學校的師資力量如何,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它的辦學特色和辦學能力,我們很容易發現在日益瘋狂的擇校風潮中,優秀的學校之所以受到青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師資力量強大。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設計者和建設者,同樣也在校本課程開發上起著重要的作用。校本教研作為推進校本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學校應在校本教研實施中有突破性創造,通過加強并創新教學研究,實現人人過關合格課,骨干教師、新秀教師能上精品課。為此,教研組應該充分發揮自身作用,認真研究教師所面臨的實際教學問題,引導教師加大學習力度和研究強度,努力提升自我,使教師在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建設中發揮重大的作用,推進自身專業的成長并與校本課程的研發進行深度契合。

三、做好課程評價,有效促進學校特色發展

在校本課程建設初期,要避免使用傳統的教學評價體系和分數評價方法,以免忽視學生的日常生活表現,制約學生身心的發展。因此,建立一套多元的校本課程評價體系成為當務之急,該體系應該從不同的方向、角度實施不同的評價。

1. 對課程進行評價。首先,學校的校本課程開發建設小組依據學生總人數和學生課堂參與度,聽課教師意見、學生意見和家長及社會的建議等方面綜合考量,促使最終評價的形成。對課程進行分級,使其有優秀、良好和合格之別。通過對課程的評價,學校及時了解了課程開發狀況,并能對此做出及時調整和完善,確保了課程的質量。

2. 對教師進行評價。在教育中,教師的能力至關重要,尤其是在校本課程的開發中,教師的專業知識、技能,以及綜合能力都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應該強調教師經常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課后反思,學校為此建立了教師自評和校領導、其他教師、學生及家長參評的評價體系,可使教師從多方面了解自己,有利于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最終學校將從上述各個方面對教師進行綜合性評價并得出結論,評選出優秀的教師。

3. 對學生進行評價。對學生的評價要從出勤率、課堂表現力和學習成果三方面進行,采取多樣化、多形式的評價方法,可對學生進行課堂測試、體育測試或者表現、展示的方式進行測評。同時融合教師的評語,進行二者的相互結合和相互補充,推動校本課程的有力建設及學校的特色發展。

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建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逐步完善和發展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要以校本課程為載體,推動學校特色發展和校園文化建設,把握學生的興趣愛好,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上述目標,需要我們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奮斗。

參考文獻:

[1] 安春艷.開發特色校本課程促進學校特色發展[J].讀書文摘,2017,(13):93.

[2] 蔡莉芳.基于現代課程理論的學校特色化校本課程設計與實施[C].第五屆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論壇,2015:137-140.

責任編輯 朱澤玲

猜你喜歡
特色發展校本課程學校
民辦高校特色發展的經濟學分析
培養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現代中國人
新疆高職院校少數民族漢語教學的課程設計及開發研究
加快以內畫為特色的衡水文化產業發展設想
高中學?!叭乃仞B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學校特色發展視角下校長角色與素質探究
學校推介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