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心設計問題串提高教學有效性

2018-09-08 10:26吳凌艷
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 2018年7期
關鍵詞:問題教學教學設計小學數學

摘 要:問題教學法在數學課堂上的應用不僅可以幫助教師實現與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還可以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有效啟發,所以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常用的教學手段。為了將“問題教學”成效最大化,數學教師提出的問題要避免機械化、隨意化,要注重問題之間的邏輯性、關聯性,精心設計問題串,這樣才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對此,文章結合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就問題串的教學價值以及在數學教學中的精心設計策略進行探討,以提高數學教師的問題串教學水平。

關鍵詞:問題串教學;問題教學;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作者簡介:吳凌艷,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光華小學教師,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數學課堂“問題串”教學的研究。 (福建 寧德 352000)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19-0122-02

小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取以及能力的提升,在很多時候都是依賴于問題的提出、反思及解決,所以說問題是數學課堂的核心元素,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精心的教學設計,讓教學過程始于問題、終于問題,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主體反思、主動探究的數學學習精神。具體來說,就是需要數學教師能夠圍繞教學目標,積極創設問題教學情境,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問題串的精心設計,就是要強調問題之間的邏輯性、關聯性、層次性,讓各個問題可以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步步深入,引導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問題的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的過程中,進而對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和數學思維的發展發揮有效的促進作用。

一、問題串教學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的價值分析

1. 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對于小學生來說,很多數學知識都是抽象的,在數學計算等學習過程中也時常感覺比較枯燥,加上學生的知識水平較低,生活經驗缺失,所以不少學生對數學課程都缺乏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實踐證明,借助問題串的精心設計和導入,數學教師可以將教育對象的注意力有效集中到課堂上來,同他們進行有效的課堂互動,使之對新的數學知識產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同時,學生通過對一系列問題的解決,可以收獲成就感、快樂感,增強數學學習的自信,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數學知識,轉變被動學習的不利局面。

2. 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數學知識結構的構建。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是學生打基礎的關鍵階段,所以很多教師都在強調學生數學知識結構的構建。通過問題串教學,可以提升知識傳授的系統性、關聯性,有效開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潛能和認知能力,進而促進學生數學知識結構的有效建構,為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和未來的學習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3. 可以促進教師數學教育素質的提升。問題串的教學設計與應用都對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給予了充分肯定,所以數學教師需要對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技能進行健全與完善,樹立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理念,提高對課堂教學過程的把控能力等。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串的精心設計策略

為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數學教師在設計和應用問題串時,一定要緊緊圍繞課堂教學目標,注重問題設置的層次性和遞進性,實現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有效引導,讓他們在數學課堂上可以集中注意力開展高效的學習。

1. 圍繞教學目標設置問題串。問題串的設計,最終是要服務于教師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的,所以一定要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創設,這樣才能保證問題串教學的針對性,體現教師的教學智慧。以往的教學一般都是教師進行一定的講解,然后根據知識點提出問題,讓學生解答,在這樣的常規教學流程下,問答過程過于簡單,對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有限。而問題串的精心設計和應用,則可以使問題情境的創設貼近教學目標,便于學生根據課本知識開展有針對性的問題探究活動,幫助學生學習新知識,形成新思維,完善知識結構體系,最終實現相應的數學教學目標。

2. 以層次性和遞進性為原則設計問題串。由于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學習興趣等方面存在的客觀差異,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避免“一刀切”,減少以往統一化、單向化的問題教學模式,以促進不同層次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共同進步。對此,數學教師在設計問題串時,一定要體現層次性和遞進性,通過“問題串”的設置與提問順序的安排,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逐步深化的理解,或者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具有難度梯度的問題串,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參與到問題教學活動中來。比如,教師在講解“四則混合運算”的時候,針對“815-700÷(9+31×11)=?”這個題目,基礎較差的學生直接進行計算可能會存在一定的難度,這時,數學教師可以將其拆分成“31×11”“9+31×11”“815-700÷350”等幾個有層次、有梯度的題目,這樣就有助于學生數學學習自信心和計算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

3. 問題串的設計要服務于學生的求知過程。問題串的設計以及在數學教學活動的運用,不是教師在數學課堂上的即興發揮,它有很明確的主線與綱領。因此,對問題串的提出與應用,教師要有依據,這種依據就是數學知識的脈絡與展開教學的順序,這樣才能保證問題串的設計和應用質量,使其更好地服務于學生數學求知的過程。同時,數學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個非常嚴謹且環環相扣的過程,要求學生對基礎知識有著很好的掌握,具備嚴密的邏輯思維過程,所以問題串的設計也要充分地考慮到其中的各種因素。例如,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學中,數學教師就要依據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求知和掌握過程來設計問題串,如:

(1)長方形有幾條邊,各個邊的長度是否相同?

(2)正方形有幾條邊,各個邊的長度是否相同?

(3)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角的度數是不是相同,是多少度?

(4)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哪些異同?

如此一來,通過“問題串”的精心設計與使用,就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形成完整的認知體系與應用體系。

4. 問題串的設計要有利于互動與合作。問題串教學法在數學課堂上的應用還有一個很大的職能就是要服務于學生的學習互動與合作,所以數學教師在設計和設置問題串時,要發揮其在課堂互動、合作學習、課堂節奏把握等方面的應用價值,不僅要關注課堂教學過程的順利完成,還要積極關注學生對于問題串的學習狀態和反饋結果,減少一些不當干預,更多的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及時調整學習方向和思考方式,實現更加高效的學習。同時,數學教師在應用問題串進行教學時,還要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工作,要做到因材施教,及時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評價,保持學生對于問題探究與發展的學習熱情。例如,在“克與千克”的教學中,數學教師就可以設計如下問題串:

(1)1千克等于多少克;

(2)2000克鐵與2千克棉花,誰重?

(3)你與同桌誰的體重更重,重多少?請于課下稱重后進行反饋……

如此一來,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既會有自己的積極思考和探究,也有與他人的互動與合作,可以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數學教師要強化問題的導向作用,通過問題串的精心設計和應用,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有效把控,將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集中于問題本身,開展更加積極、主動的問題探究活動,促進學生的知識反思與應用意識,在問題的發現、提出、分析與解決中實現數學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 姜立剛.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的課堂結構重建[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5).

[2] 黃桂君.簡單有效傳統的教學設計——問題與問題串[J].數學通報,2014,(5).

[3] 卓斌.例談數學教學中問題串的設計與使用[J].數學通報,2013,(6).

[4] 于彩霞.小議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方法多樣化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2).

[5] 趙恩葵.解析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小學),2017,(10).

責任編輯 朱澤玲

猜你喜歡
問題教學教學設計小學數學
初中化學課堂中問題教學的設計與實踐嘗試
例談問題解決法在化學復習課中的應用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問題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