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中央廚房”建設及發揮的作用探索與思考

2018-09-10 01:03崔健
文化軟實力 2018年4期
關鍵詞:中央廚房媒體融合

崔健

[提要] 近年來媒體“中央廚房”一詞比較熱,其模式是我國媒體行業在學習和借鑒國外媒體集團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傳媒特點和受眾需要進行的一次大膽創新,是傳統媒體進行自我革命的戰略舉措,也是實現全媒體融合傳播的重要手段。從2008年山東煙臺日報傳媒集團“全媒體新聞中心”的領試,到2014年人民日報中央廚房的建立,再到今天,全國各地傳媒集團積極探索“中央廚房”建設,尤其是重慶日報報業集團“中央廚房”的建設實踐,取得了許多成功的經驗與收獲,為媒體融合提供了現實樣板。

[關鍵詞]“中央廚房”;媒體融合;典型經驗

一媒體“中央廚房”建設的背景

媒體“中央廚房”一詞,近年來比較熱,它是媒體融合發展的產物,是傳統媒體進行自我革命的戰略舉措,也是實現全媒體融合傳播的重要手段。

黨中央十分重視推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工作,明確提出“中央廚房”應成為龍頭工程、標配,要建好用好,盡快實現媒體從相“加”到相“融”。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新聞輿論工作,對加強和改進新聞輿論工作、深化媒體融合發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

2014年8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強化互聯網思維,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建成幾家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形成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绷暯?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EB/OL].(2014-10-15)[2018-10-15].http://media.people.com.cn/n/2014/0818/c120837-25489622.html.會議還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從國家層面專門出臺媒體融合指導文件,過去從未有過,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影響。

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又明確指出,“要推動融合發展,主動借助新媒體傳播優勢”;“要大力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盡快從相‘加階段邁向相‘融階段,從‘你是你、我是我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進而變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著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和傳播載體,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不斷增強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中國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05.

2017年1月11日,原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推進媒體深度融合 打造新型主流媒體》的署名文章,文章明確指出,“‘中央廚房就是融媒體中心。推進媒體深度融合,‘中央廚房是標配、是龍頭工程,一定要建好用好?!眲⑵孑?推進媒體深度融合 打造新型主流媒體[N].人民日報,2017-01-11(06).

從中央提出媒體融合發展戰略,到如今進入深化融合發展階段,全國媒體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傳統媒體的新媒體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報網融合、臺網融合、網網融合使媒體融合形態更加多樣化?;ヂ摼W技術的運用與推廣,全媒體傳播形態的形成與發展,為傳統媒體提升“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創造了現實條件,尤其是“中央廚房”概念的提出和實施,為媒體融合發展指明了方向。

據有關方面統計,自2013年以來,為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文化改革發展的戰略部署,加快推進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財政部和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通過國有資本預算和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兩個渠道,支持新聞出版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項目已超過300個,投入資金超過20億元,同時撬動企業和地方政府配套資金超過43億元。比如,從2015年開始,重慶市委市政府每年投入重慶日報報業集團、重慶廣電集團1個億,連續三年支持媒體融合發展;2018年又延續了三年政策。

廣東省的力度更大。

2016年,廣東省相繼組建了3支百億元量級的廣東省新媒體產業基金、廣東南方媒體融合發展投資基金和全媒體文化產業基金,為傳統媒體轉型發展注入強大動力。2016年,廊坊市為了推動廊坊日報社的媒體融合發展,一次性撥付專項資金3000萬元。還有許多省、市政府、區縣政府,對當地主流媒體打造“中央廚房”提供了人力、財力支持。

二媒體“中央廚房”的特點和意義

“中央廚房”是源于并借用的餐飲行業的概念,是指統一采購、統一配送和標準化生產制作食材的集成廚房模式,其優點是以集中采購、集約生產的方式來降低成本、提升效益。

媒體“中央廚房”建設,我認為在實踐中應包含“三個層面”的概念:一是必須具有集“報網端微”為一體的統一的技術支撐生產平臺體系;二是必須具有集“策采編發播”為一體的統一的新聞生產指揮調度平臺、組織架構和采編流程、監管考核機制;三是必須具有公共稿庫、資源中心。具體是指將記者采集的素材納入全媒體數據庫,進行二次加工和編輯,使之成為新聞半成品,再由各平臺根據其自身定位、傳播特性進行再次深加工,最后的終端產品通過不同渠道多次發送的內容生產機制和數字化傳播模式??梢詫崿F重大報道“一體策劃、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全天滾動”。在采集階段,可以資源共享、協同作業,使新聞素材、采編人員等資源的價值最大化。在編輯階段,可根據不同媒體的特點和需求生成多種不同的產品?!爸醒霃N房”并不是要由一個編輯部來包攬所有“新聞成品”的生產,“中央廚房”分發的可能是“半成品”,不同的媒體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進行再加工?!爸醒霃N房”的職能主要是加強整合協調,并為資源共享和協同作業提供一個有效平臺,在運行過程中,應避免千篇一律和同質化,盡量保持不同媒體的個性和特色。

“中央廚房”的特點,從實踐來看,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一是共享線索和選題。通過建立共享的信息采集模式,節省采訪成本和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基于數據庫素材的二次加工。這是“中央廚房”模式最大的優勢,即將記者采集到的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等素材匯總至成品稿庫,報業內部各成員媒體根據需要對這些素材進行二次加工,生產出不同形態的終端新聞產品。三是報道內容多媒體化。新媒體可以將文字、聲音、圖片、圖表、動態圖像、動畫乃至視頻等媒體符號綜合在一個傳播單元中。四是針對不同媒體形態確立發稿原則。大部分媒體的“中央廚房”都能集合新媒體“快”和傳統媒體“全”“深”的特點,改變了傳統的紙媒優先發稿再上傳到網站發表的發稿原則,對同一新聞事件的報道,可以安排三個波次的產品生產和推送,第一波求快、第二波求全、第三波求深。

建設“中央廚房”的意義何在?我認為:一是提高資源利用率,節約運行成本。通過“中央廚房”的集中烹調,媒體可以有效地整合其人力、信息、渠道等方面的資源,實現一套人馬、多個出口的運營模式,最大限度地節約人力成本,并且提高新聞素材和資源的利用率。二是兼顧時效與深度,實現與大眾的雙向交流?!爸醒霃N房”的內容生產流程使傳統的新聞采編“食材”得以最快地被送達“餐廳”。而對于新聞媒體來說,內容永遠是根本,“中央廚房”在解決時效問題基礎上,將來自同一“中央廚房”的“半成品食材”再次加工成深度稿件,發布在報紙、門戶網站等傳統媒體的“餐廳”里,實現了時效與深度兩手抓的傳播目標。三是統一價值觀,奠定媒體品牌影響力?!爸醒霃N房”模式的主要理論依據是“波紋理論”。當一個新聞事件發生,通過不同媒體平臺像水波一樣一層一層傳播出去,各平臺發揮各自的媒體優勢,形成一個完整的傳播體系,使“中央廚房”一家媒體的價值觀通過不同平臺輻射出去,最終凝聚成該媒體品牌的核心影響力。

三我國媒體“中央廚房”發展現狀及運行模式

“中央廚房”模式是我國媒體行業在學習和借鑒國外媒體集團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傳媒特點和受眾需要進行的一次大膽創新和自我革命。國外的媒體集團旗下通常擁有電視、廣播、紙媒等多種傳播媒介,他們把所有資源放置在一個大編輯部平臺上來進行運作,實行統一策劃、統一指揮、統一采編和全媒體發布。這個“大編輯部”就是一個大型數據管理共享交換平臺,將傳統媒體運營管理中的水平結構和垂直結構整合起來,在數據資源共享的基礎上,發揮不同媒體的各自特色。

從2008年山東煙臺日報傳媒集團“全媒體新聞中心”的領試,到2014年人民日報中央廚房的建立,再到今天,我國媒體行業根據自身的不同特點,以行政手段的方式將以往彼此相對獨立的報社、電臺、電視臺及網站等媒體單位整合成廣電集團、傳媒集團或報業集團。在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全面沖擊下,各地傳媒集團都努力求新求變,積極探索“中央廚房”建設,為媒體融合提供了現實樣板。

由于產品、人才、技術和制度等眾多因素的影響,中央、省、市媒體“中央廚房”建設推進速度不一,呈現的形態、規模大小也不一樣,反映出來的效果也不一樣。例如,人民日報社,作為中央媒體,由于天然的經濟、技術、人才、制度優勢,其有著完備的“頂層設計”,由中宣部親自抓,建設“高大上”,其系統化媒體融合系統、開放協作的內容生態體系使“中央廚房”的作用得到了巨大的發揮,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應。他們不是簡單的“采編發”一體化稿庫,而是建立了全流程打通、完整的媒體融合體系,也不只推廣“千人一面”的內容,而是激發所有渠道的積極性,通過信息再加工和深加工創造內容價值;技術方面,不是僵化的內部IT系統,而是數據化、移動化、智能化的融合云。

目前,18家中央媒體幾乎都建立了功能完善的“中央廚房”或“全媒體、融媒體中心”,如: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新華社全媒報道平臺、光明日報融媒體中心、中國青年報“融媒小廚”等。60多家省級主流媒體(報業集團、報社、廣播電視臺)中80%以上都建有“中央廚房”,如: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的“媒立方”、重慶日報報業集團的

兩級“中央廚房”、大眾報業集團中央廚房暨山東黨端服務平臺、湖北廣電集團的“長江云”、天津的“津云平臺”等。而全國400多家地市報,由于受到資金、技術和人才等方面的條件限制,僅30%左右的搭建了功能完善的“中央廚房”,50%的地市級報社則多用“全媒體中心”取代了真正意義上的“中央廚房”,還有20%的地市報社基本沒有進行“中央廚房”的建設。參見楊馳原.打造新型主流媒體的實踐成果與發展方向[J].傳媒,2018(06).

隨著媒體融合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更多的媒體開始啟動“中央廚房”或融媒體中心和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把提升媒體“四力”提上議事日程。目前,我國媒體“中央廚房”大致有以下幾種運作模式:

1.以強大技術支撐打造的平臺型“中央廚房”模式。這一模式的代表是人民日報中央廚房。2016年8月,人民日報社與騰訊

簽訂了媒體融合發展創新戰略合作協議,旨在為各媒體的全媒體平臺提供基礎支撐服務。人民日報全媒體大廳位于報社新媒體大廈的10層,建筑面積3200平方米,包含核心指揮區、技術支持區以及面向合作伙伴的自由工位區等。全媒體新聞大廳是“中央廚房”的物理呈現與主要載體,是整個人民日報社的“超級編輯部”——新聞采編與運營管理的指揮中樞和中控平臺。它連接了人民日報社內部的10多種載體、數百個終端及其面對的用戶;其次,又通過“媒體超市”等設計,通過版權合作、技術合作等方式連接各類媒體和單位,還可以通過媒體融合云的方式,與合作伙伴分享產品、服務和資源。這樣的“中央廚房”就是一個大資源平臺。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在平臺模式支撐下還推出了以十多個“工作室”為單位的內容生產主體組織,方式靈活,效率較高,所關注的內容范疇也各具特色。這一模式,有助于幫助傳統媒體集群扭轉單兵作戰的不利局面,建立集團軍式的內容規模優勢,從而逐步消除傳統媒體與聚合類新聞客戶端之間的內容資源差距。只有在公平競爭下,傳統媒體集群才有機會憑借較高的內容質量和可信度實現后發先至,在移動互聯網中重塑輿論影響力。

2.以重大主題報道為中心打造的指揮型“中央廚房”模式。這種模式是大多數傳媒集團進行探索的共性選擇,能夠充分體現“中央廚房”在重大時政主題報道中所發揮的共享優勢和總指揮作用。2015年,人民日報社在兩會報道中,首次試用“中央廚房”模式,共制作118個全媒體內容產品,全網首發時政快訊35條,HTML5互動產品18個,最高48小時內訪問數超過2000萬次、閱讀量超過120萬次;2017年重慶日報報業集團的“全國兩會報道”,運用“中央廚房”統籌旗下所有媒體,也發揮了很好的作用,產生了廣泛影響。

3.以重大時政報道和日常報道相結合的統分結合、實用有效型“中央廚房”模式。這種模式以重慶日報報業集團為代表。從2014年至2016年,分兩個階段,重慶日報報業集團建立起了以重慶日報、重慶晚報、重慶晨報、重慶商報各主要報系的“集團數字化轉型技術支撐平臺”和涵蓋全集團的“重報集團新聞內容生產及運營監管服務平臺”的兩級“中央廚房”,有統有分、統分結合,將日常新聞報道、全媒體新聞監管與重大時政報道、重大主題策劃相結合,發揮了重大作用,重慶日報報業集團整體輿論引導力、傳播力、影響力、公信力大幅提升,重慶日報報業集團“中央廚房”品牌在全國產生了廣泛影響。

4.以部門聚合類的物理集中法和網絡集中法模式。這種模式把集團或一個單位內各子報(或分公司)、新媒體部門的記者、美工人員、技術人員聚合起來,成立全媒體中心,進行統一管理、統一指揮、統一調度。這種模式又大致可以分成兩種具體做法:即以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為代表的物理集中法和以南方報業集團為代表的網絡集中法。

5.以整合同類部門為試點打造的試驗型“中央廚房”模式。這種模式以新華報業傳媒集團為代表。該集團2015年成立了集團媒體融合發展試驗區,將集團內各子報的所有攝影、攝像記者整合到集團圖片攝影中心,將所有體育記者整合到體育產業中心,將新媒體部門整合成數字采編中心。將原圖片攝影中心、體育產業中心和數字采編中心三個部門整合起來,打破以往各子報各自為政的狀態,提高了調度的及時性、協同性,增進了同類業務人員的交流和合作。

媒體“中央廚房”建設由于各媒體特點不同,所處環境、人力物力財力以及自身資源優勢不同,其實踐探索模式也有所不同,但總體運行理念、追求的目標是一致的。

四重慶日報報業集團“中央廚房”建設實踐經驗

各媒體單位在“中央廚房”建設和實踐運行中有許多成功的經驗與收獲。重慶日報報業集團作為全國首批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自2014年以來,以“中央廚房”系列重大項目為引領,立足“六個創新”,在整體推進集團數字化轉型升級和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其主要做法和經驗,受到中宣部、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充分肯定。

(一)創新技術手段、管理手段,在全國率先建成兩級“中央廚房”,奠定了媒體深度融合的戰略基礎,實現了集團融媒體新聞生產能力、管理能力的提升和重大突破

唯有創新才有發展。從2014年開始,重慶日報報業集團緊緊抓住全國首批示范單位契機,梳理出集團數字化轉型升級和媒體融合發展帶全局性、戰略性的兩大重點項目,并將其作為集團的年度重點工作、攻堅項目和“一把手”工程,成立了項目專項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責任部門、責任人,采取“分兩步”的建設思路,投資5000多萬元,扎實有序推進并建成運行。結合重慶新聞傳媒中心建設,自2014年起至2015年底投資建成了重慶日報、重慶晚報、重慶晨報、重慶商報各主要報系“全媒體數字化轉型技術支撐平臺”;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正式啟動重慶日報報業集團“中央廚房”運行機制,改變了原來以版面為主導的采編管理方式,打通了各報系內部紙媒、PC端、移動客戶端媒體集群的信息生產渠道,重構了互聯網條件下策、采、編、發一體化流程,形成了全媒體新聞資源24小時采集發布機制,該項目獲得國內新聞技術領域最高榮譽——“王選新聞科技術獎”一等獎;隨后又歷時兩年,于2016年底全面建成了“重報集團新聞內容生產及運營監管服務平臺”。集團在各報系“中央廚房”投入運行基礎上,又針對集團媒體形態多,新聞管理點多、面廣、線長、難度大,且管理手段單一、落后的現狀,經深入調研思考,從2015年初開始,立項構建“集團新聞內容生產及運營監管服務平臺”,將集團所有媒體內容監管、原創新聞傳播效果監測體系、新聞指揮調度以及版權保護、大數據新聞資源庫等整體納入項目設計,

從理念到實施運行提出解決方案,并作為集團研發項目、系統工程來抓,由集團主要領導掛帥、各媒體參與,集團新聞辦負責具體牽頭組織實施,技術、財務等部門配合。

在全國無先例可循情況下,該項目采取邊建邊用、邊優化完善和規范管理的原則,通過項目組兩年的艱苦努力,終于在2016年下半年開始運行,年底全面建成,于2017年4月順利通過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項目驗收,受到中宣部和廣電總局的充分肯定。目前,該平臺“新聞監控(含指揮調度)、智能決策、傳播效果、版權保護、用戶資源管理”六大功能版塊系統運行順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平臺現已匯入數億全網數據,420多萬集團原創新聞數據,建立了全集團新聞傳播效果監測反饋系統。集團新聞辦每天對各媒體新聞數據進行監控,針對各報網端、微博、微信、微視頻等原創新聞和融媒體作品,從瀏覽、點擊、轉載和用戶流量等對其傳播力指數、傳播效果進行綜合分析、實時監測、流程管理,實現了新聞管理關口前移,完成了集團從過去的事后管理到事前、事中實時動態監管和過程監管,實現了集團新聞內容監管的全覆蓋,極大地提升了互聯網背景下集團新聞管理能力和現代化水平,倒逼和推動了各媒體以融媒體新聞傳播效果為主導的管理機制和考核機制的形成。與此同時,平臺以數字確權、監測、取證、維權為主的版權保護系統,還取得了網絡電子數據采集、還原、管理3項專利技術。平臺許多方面建設走在了全國報業集團前列。監管平臺自建成以來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受到上級領導、主管部門以及同行業的高度評價和認可,前來參觀者達2000多人。與此同時,這兩個重點項目都是2014年度和2015年度國家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入庫項目,連續兩年獲得中央文化產業專項資金共計1900萬元項目支持。尤其是“重報集團新聞內容生產及運營監管服務平臺”還被總局評為2013年以來由財政部中央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的全國新聞出版行業35個示范項目之一,代表廣電總局參加2017年第十三屆中國(深圳)文化產業博覽會數字出版轉型媒體融合成果展出,并作為全國報業唯一代表在大會上發言交流經驗。目前,重慶日報報業集團“中央廚房”建設已走進縣市區,進一步拓展了服務空間。與綦江區聯手打造的“融媒體中心”已于2018年9月正式投入運行。

(二)創新傳播平臺,新聞傳播能力進一步提升

在鞏固傳統紙媒陣地同時,集團還積極搶占拓展輿論新戰場,加快推進以移動端為主體的新媒體平臺建設,初步形成了以新媒體為生力軍的現代傳播體系。一是新興媒體平臺建設成效顯著。積極搶占網絡平臺,堅持以華龍網為重點,整合帶動大渝網、重慶日報網、重慶晚報網、重慶晨網、軌客網等網站發展。目前,華龍網在全國省級重點新聞網站中排名第二、西部第一。在移動優先戰略統領下,集團大力發展移動客戶端,目前上游新聞下載量已超過1200萬,在全國省級新聞資訊類客戶端排名第六,已成功進入全國新媒體第一陣營;“重慶”客戶端下載量達1000萬,影響力大幅提升;重慶日報理論頭條、上游財經、慢新聞等移動新媒體平臺自上線以來影響力也快速攀升。二是傳統主流報媒陣地保持穩定。目前,紙媒仍然保留有較大的受眾群體,特別是重慶日報,仍然是重慶市最具權威的信息發布平臺,重慶日報報業集團針對市場變化,調整了都市報發行總量,將重慶日報的發行量保持在30萬份左右,集團報刊日均發行量保持在100萬份。

目前,重慶日報報業集團現已形成擁有15報4刊14網5端、1個手機報、81個官方微信、25個官方微博等10多種載體形態,147個媒體終端規模的現代媒體傳播體系新格局。全媒體日均影響人群從3年前的2500多萬,到現在已超過2個億,新媒體年發稿總量達273萬條次,實現了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彎道超車”。

(三)創新內容呈現形式,輿論引導力進一步擴大

重慶日報報業集團充分發揮集團“中央廚房”生產運行機制的作用,積極探索運用H5展示、VR全景、無人機航拍、機器人、數據新聞等新技術手段,探索全符號傳播方式,不斷創新新聞產品呈現形式,新聞產品的吸引力、輿論引導力得到進一步增強。2014年以來,重慶日報報業集團所屬全媒體宣傳報道,獲得中宣部、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全國三教辦及重慶市委、市政府、市委宣傳部等部門有關領導的批示和肯定2200多件(次);集團先后有1264件新聞作品獲重慶市新聞獎和集團月度、年度新聞獎1490篇;27件新聞作品榮獲中國新聞獎一、二、三等獎。特別是2016年,華龍網作品“穿越直播 重返70年前英雄之城”獲得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網頁設計一等獎,實現了重慶市獨立獲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零的突破;2017年重慶日報專欄“逐夢他鄉重慶人”又獲得第二十七屆中國新聞獎報紙名專欄獎一等獎,并作為全國新聞單位代表在全國頒獎大會上發言交流經驗,這在重慶日報歷史上也是首次。華龍網網絡專題作品“絕壁上的‘天路”、專欄“百姓故事”雙雙獲得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成為唯一一年獲兩個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的地方新聞網站,并代表網絡媒體在頒獎大會上發言。至此,重慶日報報業集團取得連續3年4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的成績。

由于狠抓內容建設、精品工程,集團連續三年500多件作品獲得重慶市新聞獎,獲獎作品占全市的一半以上,獲一等獎的作品占90%以上。重慶日報從2012年起連續三屆獲得中國百強報刊榮譽稱號;集團先后有4人榮獲“四個一批人才”、3人榮獲長江韜奮獎、5人獲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

1人獲全國數字出版影響力人物

。集團數字化轉型升級工作、版權工作、新聞作品、新聞管理、媒體融合發展等工作多次受到

上級部門肯定。

尤其是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集團再次全面優化啟用以重慶日報為主體,涵蓋集團各主要都市媒體的重慶日報報業集團全國兩會報道“中央廚房”新的運行機制,派出重慶日報、都市媒體、華龍網、今日重慶近50支采訪團隊前往報道,在北京建立了集團全國兩會報道全媒體新聞中心,后方全面啟用集團策、采、編、發、播全媒體一體化“中央廚房”統一指揮調試機制,每天上午11點召開“中央廚房”采前會,統一研究策劃報道主題,分工合作,打通前后方,實行統一調配,重要報道作品統一標識“重報集團中央廚房出品,某某某媒體制作”,實行全集團各大平臺統一推送,出色圓滿、高質量地完成了各項報道任務,

以全媒體方式為廣大讀者、用戶奉獻了豐富的全國兩會新聞“大餐”。在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等重大報道任務中,前后方緊急統籌、無縫銜接、整體聯動,實現了一體化策、采、編、發新聞,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前方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與重慶代表團交流互動的生動現場,確定“回訪”“反響”“關鍵詞”“京渝聯動”四大板塊,通過濃墨重彩的系列報道,再現習近平總書記來重慶代表團場景,全面反映重慶市代表委員的熱烈反響和推動重慶各項事業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有行的決心和信心。后方,第一時間組織采訪,分工負責,按照“統一把關、滾動采集、多元呈現、多媒傳播”的功能,精心制作了大量言簡意賅、清晰易讀、傳播廣泛的融媒體產品,極大地方便了廣大干部群眾迅速掌握、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據不完全統計,3月3日至21日全國兩會報道期間,重慶日報報業集團各報刊報紙投入兩會報道版面902個,刊發兩會各類報道4806篇。其中原創報道1929篇。重慶日報開設了“兩會好聲音”“熱點聚焦”“北京傳真”“重慶回聲”等欄目,共推出兩會報道版面129個,投入版面和發稿數均較2017年增加150%以上。集團各網站、官方微信、微博、客戶端、手機報發稿總量11100多條,累計總閱讀數達1億1700多萬條次。其中,重慶日報客戶端、理論頭條、華龍網、重慶客戶端、上游新聞、上游財經、慢新聞及各媒體新媒體原創兩會報道的融媒體產品包括H5、動畫、動漫、圖解、視頻、號外、兩會面孔等發稿量近500條,累計閱讀數達3370萬條次。

集團“中央廚房”和各類優秀作品受到中宣部表揚肯定達11次;

集團兩會新聞報道先后被1100多家核心網絡媒體等轉載、轉發;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新聞戰線》《傳媒》等均刊發了“重報集團中央廚房發力,融合譜新篇”“奮進新時代 精彩報兩會——重慶日報報業集團2018全國兩會報道紀實”等文章。

(四)創新組織架構和采編流程、新聞管理方式,集團“中央廚房”綜合效能作用明顯

重慶日報報業集團“中央廚房”將各媒體生產平臺與全集團監管平臺融為一體,

打造了“重報集團新聞內容生產及運營監管服務平臺”,這一平臺

既是集團新聞生產平臺也是管理服務平臺。實施以來,實現了集團層面與各媒體層面新的扁平化管理體系。建立制定了集團統一的新聞指揮調度制度、集團新聞總值班制度,規范了新平臺新系統各流程管理制度和“中央廚房”重大時政報道、常態化日常運行機制和各項規章制度等。集團新聞指揮調度系統,發布信息的審核流程、接收流程,實行日常24小時新聞值班巡查督查,新聞辦、集團新聞管理中心總值班制度,集團每日新聞輿情傳播力分析專報,每周各報網、官方微信、微博、客戶端監測,每月集團傳播力月度分析(包括原創數量、轉載量、瀏覽量、互動數,轉載公布情況,媒體情況、網站情況等進行系統分析)以及重大主題報道集團各媒體傳播力定向分析等一系列相關制度和機制。集團將各媒體原創新聞作品傳播效果情況監測數據作為集團每天、每月和全年新聞作品評選的重要指標之一,要求各媒體每天在采前會上進行通報并納入年終考核。同時,實行統一規范的管理、實名賬號管理和崗位管理制。根據采編人員職級和管理權限進行后臺登記管理和開放。嚴格上報、審核和明確專人管理。2017年,在全國、全市兩會、黨的十九大宣傳報道等各類重大時政報道期間,重慶日報報業集團全面整合、運用集團兩級平臺,啟用“中央廚房”重大時政報道指揮調度運行機制,運用平臺的指揮調度、數據監測分析通報、指導,整合資源、全力推出重慶日報報業集團“中央廚房出品”,使重慶日報報業集團“中央廚房出品”品牌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發揮了顯著作用。2016年4月22日,前來集團平臺參觀調研的中宣部副部長、中央文化體制改革小組辦公室主任孫志軍在參觀完平臺、仔細詢問了解情況后,充分肯定道:“很好,值得全國推廣!”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張宏森副局長在第十三屆中國深圳文化產業博覽會舉行的國家數字出版高端論壇上說:“重慶日報報業集團運用大數據技術,構建了集團層面的‘重報集團新聞內容生產及運營監管服務平臺,集新聞監控、智能決策、傳播效果、版權維護、資源中心、用戶資產‘六大板塊功能為一體,覆蓋集團所有媒體、深度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戰略性、前沿性內容監管平臺,實現了新聞生產運營全流程管理?!?/p>

(五)創新經營理念,集團綜合實力進一步提高

以“中央廚房”為牽引,進一步創新經營理念,按照“文化產業為主、多元產業并舉”的思路,重慶日報報業集團努力加快產業發展。通過多年努力,綜合實力躋身全國報業集團十強。截至2017年底,集團實現資產總額60億元,同比增長20.87%;凈資產總額25億元,同比增長23.76%;營收17億元,實現利潤2.18億元。其中,新媒體收入5.4億元,較2016年翻了一番;利潤5000多萬元,較2016年也翻了一番多;資產負債率控制在60%以內,綜合實力進一步提升。

(六)創新集團管理,融合發展信心進一步增強

重慶日報報業集團始終把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為集團各項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提出政治理論學習是黨報集團最重要的業務學習。按照適應全媒體一體化和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合而為一、一體發展”的新要求,進一步強化采編人員綜合技能培訓,深化“走轉改”,加強集團新聞輿論工作,確保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為全市上下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和“兩地”“兩高”目標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同時,充分發揮“中央廚房”全媒體生產功能和集團新聞監管平臺“兩級”平臺作用,不斷創新新聞產品業態,實現全符號、多形態的新聞傳播;更加突出重點,實現差異化發展,引導新媒體進一步做大做強

新媒體平臺。緊跟前沿技術,建好“上游云”平臺。整合集團各媒體用戶數據,開拓增值業務;運用公共大數據,整合資源,為全市各區縣、行業提供信息服務、媒體快速有效轉型提供解決方案。

改革,沒有止境;創新,永遠在路上。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壯大主流思想輿論陣地是一項戰略任務。作為媒體集團應不忘初心,履行使命,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奮力開拓新局面,凝聚起實現中國夢的強大思想力量。

猜你喜歡
中央廚房媒體融合
全媒體時代高校宣傳工作“中央廚房”建設探索
聲情并茂 視聽兼備
媒體“中央廚房”的實踐與思考
以“互聯網思維”推進城市廣電媒體融合發展
“互聯網+”時代傳統媒體融合發展路徑研究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淺談電視新聞的創新
新形勢下地市報如何運用新媒體走好群眾路線
實施三三戰略 強化內容生產 推進媒體融合
論循證新聞的方法與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