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在高校大學生特殊群體中開展心理咨詢的思考

2018-09-17 05:42許晨昊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8年24期
關鍵詞:心理咨詢思考

【摘要】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正處于轉型期,瞬息萬變的社會環境時刻影響著校園內的學子,海量的資訊信息對處于象牙塔的大學生心理狀態產生著深刻的影響,而其中特殊群體大學生心理問題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做好針對性的校園心理咨詢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也為在源頭上減少嚴重心理問題學生的產生,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大學生特殊群體 心理咨詢 思考

【中圖分類號】G4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4-0180-02

隨著高等教育的轉型,人才之間競爭的加劇,當代大學生面臨的環境日新月異,由于受到生活學業,學校社會等各種因素影響,大學生特殊群體漸漸凸顯,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的校園極端事件。例如近年來媒體廣泛報道的“藥家鑫”案,復旦投毒案等,而高校心理咨詢體系仍有待完善,心理咨詢人員缺乏規范系統的專業培訓,咨詢過程流于表面等。本文旨在針對高校心理咨詢現狀提出建設性意見,從而幫助建立完善的高校咨詢體系,讓高校大學生特殊群體感受到人文關懷,進而避免極端校園事件的出現。

一、高校特殊大學生的分類及成因

高校特殊大學生可以根據客觀原因分為家庭經濟困難型和生理殘疾型,按照主觀原因分為學業困難型,心理障礙型,感情受挫型,網絡沉迷型等。大學生特殊群體形成原因可以分為個人因素,家庭因素,社會因素和學校因素。個人因素指學生在大學期間,心理發展處于新的階段,容易產生各種心理矛盾,如果得不到妥善的疏解,便會產生失落,抑郁,自卑,焦慮等心理問題。家庭因素是指學生在成長階段,家長缺乏對孩子心理健康的關注,沒有對子女心理健康發展做出引導。單方面強調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對孩子的過分溺愛,這樣的家庭環境容易使學生養成以自我為中心,驕橫的性格特點。另外,不和諧的家庭關系和家庭成員自身的人格障礙都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同時由于網絡時代的到來,身處校園中的高校學生難免受到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社會上各種不良思想如一些“拜金主義”,“二代思想”極易影響到在校學生的思想狀態,導致學生不思進取,荒廢學業,危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而學校長期以來重智育輕德育,一味以學生成績為重,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夠重視,不愿為此投入資金和設備,導致相應心理健康工作無法得到保障和開展。

二、高校開展心理咨詢的現狀和問題

根據調查的資料,我國目前高校心理咨詢體制主要有四種模式:黨政機關模式,基層工作模式,服務工作模式和直屬機構模式,黨政機關模式是主流模式,直屬機構模式是趨勢所在。上世紀80年代,上海華東師范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首次在校內設立心理咨詢室,目前多數高校成立了心理咨詢機構,并且配備一定數量的職業心理咨詢師,醫學工作者和兼職教師。我國高校心理咨詢工作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如高校心理咨詢形式單一,心理咨詢網絡化程度不夠,學生獲取心理咨詢的途徑較少,心理咨詢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同時高校內普遍對心理咨詢工作存在著若干誤區,如用思政教育代替心理咨詢,用開設心理課程代替心理健康教育,期待心理咨詢工作期效果快速化等認識誤區也影響高校心理咨詢工作的深入開展。

三、討論

1.采用新媒體開展心理咨詢

目前新媒體形式較多,主流的交流方式有微博,微信公眾號,QQ空間等,高校學生工作者通過創建社交平臺賬號,不僅可以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變化,也可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消除咨詢者與被咨詢者的溝通障礙。還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平臺向大學生群體發布心理健康常識,典型案例,傳播日常的心理保健知識,使學生對心理咨詢不再感到枯燥,也減少抵觸情緒的產生,相比傳統的心理咨詢方式激發學生興趣效果更加顯著。當然不能過分依賴網絡媒體,仍要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如結合傳統的面詢方式和設立班級心理委員制度幫扶制度,及時準確的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

2.完善心理咨詢機構隊伍建設

目前高校的心理咨詢人員構成主要包括具有心理學專業背景的老師,德育老師,輔導員以及取得過國家執業資格的心理咨詢師,這一群體雖然有高學歷,完整的知識體系,但缺乏相應的實踐經驗,這也是導致高校心理咨詢質量不高的重要原因。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之一就是完善職業培訓,通過加強職后培訓與進修,為咨詢人員安排一定時間的實習期,組織經驗豐富的咨詢師傳授相關經驗,甚至一對一的輔導,也可以安排定期的個案討論活動,通過共同討論一些棘手個案,提出困惑或困難,分享個人建議,互相幫助找到問題癥結。

3.建立心理咨詢督導機制

通過建立定期的督導機制,咨詢師可以在咨詢的過程中有商量和檢討的對象,經驗豐富的督導可以幫助咨詢師解決職業生涯中遇到的困難,理清咨詢過程中的問題,避免不合乎倫理行為的產生,例如美國咨詢與相關教育項目委員會要求心理學專業學生在實習和見習期間,每周接受1個小時的個人督導和1.5個小時的團體督導,心理學專業博士必須具有2年的被督導的心理咨詢經驗,才能取得咨詢的資格。同時還可以組織確定主題的團體活動,安排資深咨詢師作為領導者,在活動中幫助咨詢師不斷的成長,反思自我,成為一名成熟合格的心理咨詢師。

4.將心理咨詢融入日常校園文化活動

良好的校園文化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心理歸屬感,還可以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高??梢赃x取大學生常見的心理沖突作為心理情景劇,將心理咨詢知識結合知識競賽和辯論賽等校園文化活動開展,針對沉迷網絡,貧困生等特殊群體舉辦針對性心理知識講座,根據不同年級的心理特點開展讀書推薦活動,將一些內容積極向上,具有心理學科普作用的書籍推薦給在校大學生,幫助其改善人際交往,學會自我心理調節,消除內心世界矛盾。

參考文獻:

[1]王黎黎. 高校特殊群體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 赤峰學院學報, 2017,(33) :148.

[2]伍汝輝.利用校園文化活動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2,(12):65.

[3]孫佳明.心理輔導在解決大學生特殊群體心理問題中的作用[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3):29.

[4]張金輝.大學生心理咨詢方式的探索[J].健康教育,2011,(8):259.

[5]張東曉.高校特殊群體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徑的研究[J].企業導報,2015,(21):116.

作者簡介:許晨昊(1991-),男,漢族,安徽滁州市人,助教,醫學碩士,單位:安徽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研究方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歡
心理咨詢思考
“割韭菜”的心理咨詢行業亟待規范
如果努力暫時看不到結果
大學生心理咨詢的態度與求助行為關系研究
大學生心理咨詢的態度與求助行為關系研究
心理咨詢:架一座心靈的彩虹
對于少兒英語教育的幾點思考
少兒圖書館小志愿者工作的意義和思考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語用”環境下對古詩詞教學再思考
心理咨詢不簡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