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鳳街:張恨水的煙火人生

2018-09-19 11:00宋羽
江蘇地方志 2018年4期
關鍵詞:中央大學丹鳳張恨水

◎ 文/宋羽

寫南京的小說很多,但是以南京的一條街為名字的小說卻很少,并且故事又發生在這條街上的小說就少之又少了。張恨水的《丹鳳街》就是一部處處體現70年前南京丹鳳街人情風貌的小說。

《丹鳳街》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底層人家的秀姐為生活所迫,誤入達官貴人的圈套,淪為大戶人家的外妾;一幫市井窮朋友路見不平,想盡辦法要幫助她脫離苦水。盡管他們的義舉以失敗而告終,但張恨水仍然在結尾處稱這些可敬可愛的普通人為“英雄”。小說中不見六朝的脂粉氣,充滿了市井真情,讓人們明白了溫情脈脈的南京其實骨子里也有一股行俠仗義的江湖豪情。

小說中的故事就發生在丹鳳街上,張恨水用細膩的筆觸真實地記述了南京人的生活情態,栩栩如生地描繪了南京繁榮熱鬧的早市——“男女挽籃子的趕市者,側著身子在這里擠”“那些勤儉的主婦,或善于烹飪的主婦,穿了半新舊的摩登衣服,挽了精致的小籃子,在來往的籮擔堆里撞了走”“蒸籠蓋子打開了,升起一團團熱氣,這熱氣有包子味,有燒賣味,引著人向里擠……”

寥寥數筆,已勾勒出了濃濃的煙火氣息,也勾勒出了南京人樸素而充實的生活。

今天的丹鳳街是由老丹鳳街、唱經樓和魚市街三段組成的,老丹鳳街是因為相傳明洪武年間曾有鳳凰落在此處而得名,唱經樓曾是南唐后主李煜念經誦佛的地方,魚市街是明朝南京一處繁華的水產貿易市場。今天的丹鳳街雖然已不見了昔日的菜場、魚市、布店、茶館、廟宇,但依然保留了街肆的喧鬧,各種時尚、簡陋的店鋪林立在街道兩旁,流露著幾十年來不曾變化的悠閑、祥和的市井生活。

民國時期,丹鳳街是一條既充滿市民氣息又人文薈萃的街道,它緊挨著老中央大學,原丹鳳街52號就是中央大學的宿舍,住滿了中央大學的教授與學生。1928年,徐悲鴻被聘為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后,就“半個月住上海,半個月住南京丹鳳街”,并在位于丹鳳街的住宅里創作了油畫《田橫五百士》。1935年以后,劇作家田漢暫住丹鳳街老宿舍,先后創作了《黎明之前》《洪水》《械斗》《盧溝橋》等多部抗戰題材作品;時任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謝壽康、美學家宗白華等人也經常出入于這條繁華的街道。

上世紀30年代,張恨水就已經成名,《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緣》讓他成了家喻戶曉的作家,當時他的一部長篇小說可得稿酬4000元,相當于現在12萬元左右的收入。那時候,張恨水已經在北京買下了一所王府,還自備一輛小汽車,生活算是比較寬裕。

1936年,張恨水舉家遷來南京,他原來打算在南京近郊買塊地,蓋幾間房子安居樂業,后來在朋友的鼓勵下合作創辦《南京人報》,開始了新的事業旅程。報紙出版第一天就創下了當時小報日銷量的新紀錄15000份。這在當時人口不足100萬卻有數十種報紙同臺競技的南京,算是非常高的發行量了。

就這樣,張恨水暫時住在唱經樓一處老式民居中,與丹鳳街僅一步之遙,一代文豪與一條街道的情緣悄然開始了。對于這個每天經過的街市,張恨水在散文中這樣描述:“丹鳳街是一處老式市井,鵝卵石鋪路,路側排立著油鹽雜貨店、米鋪、柴炭行、醬坊還有茶館。每日中午以12點為界,整個上午是熱鬧喧囂的菜市,日影過午,便靜寂空落,給人以時光倒流的感覺?!蹦菚r候進香河還在,環岸長著粗壯的垂柳,柳梢上頭便是紫金山淡淡的青灰色的影子。

他在散文中回憶自己經常光顧的夫子廟附近的茶館奇方閣,他說:“無論你去得多么早,這茶樓上下,已是人聲哄哄,高朋滿座……踏著那涂滿了‘腳底下泥’的大板梯上那片敞樓,在桌子逢里轉個彎,奔上西角樓的突出處,面對樓下的夫子廟坐下?!彼又枋觯骸斑@里的點心有牛肉鍋貼、菜包子、各種湯面,茶博士一批批送來。然而說起價錢,你會不相信,每大碗面,七分而已。還有小干絲,只五分錢。熟的茶房,肯跑一趟路,替你買兩角錢的燒鴨,用小鍋再煮一煮。這是什么天堂生活!”

他也愛南京城的楊柳——“揚子江邊的楊柳,大群配著江水蘆洲,有一種浩蕩的雄風,秦淮水上的楊柳兩行,配著長堤板橋,有一種綿渺的幽思。而水郭漁村,不成行伍的楊柳,或聚或散,或多或少,遠看像一堆翠峰,近看像無數綠障,雞鳴犬吠,炊煙夕照,都在這里起落,隨時隨地是詩意……”(《白門之楊柳》)

張恨水生于安徽潛山,40歲上下時才遷居南京,但是年近中年的他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風景秀麗、文脈深遠的城市,尤其讓他流連忘返的還是南京人簡單從容、知足常樂的性格。他在南京生活的時間并不長,兩年后南京淪陷,他輾轉至重慶,抗戰勝利不久又從南京調往北平工作。在南京短暫而平靜的生活是張恨水一生難以忘卻的,他儼然把南京看做了自己的第二故鄉,他的小說《石頭城外》《秦淮世家》、散文《白門十記》《南游雜志》《憶南京》等都對這片故土充滿了深深的眷戀。

張恨水離開了他深愛的南京,離開了他居住過的古老街道,丹鳳街上的老房子也在一次次舊城改造的工程中消失殆盡了。所幸的是,他用娟秀的字跡記錄下了自己與這座金粉之都樸實的因緣,讓幾十年后的人們重新看到了丹鳳街上一幕幕既熟悉又陌生的生活場景,品味著那似曾相識的親切。

“青石板鋪的路面,不到一丈五尺寬,兩旁店鋪的屋檐,只露了一線天空?,F代化的商品也襲進了這老街,矮小的店面,加上大玻璃窗,已不調和。而兩旁玻璃窗里猩紅慘綠的陳列品,再加上屋檐外布制的紅白大小市招,人在這里走像卷入顏料堆……”曾幾何時,南京城的百姓們就是這樣在質樸情調中料理全家老小的生活,從容安穩。

丹鳳街,一條市井的充滿煙火氣息的街道,縈繞著一代文豪的真摯性情。

猜你喜歡
中央大學丹鳳張恨水
近百年探索中的張恨水研究
丹鳳的水
止謗莫如自修
張恨水談擇妻:要找一個能了解我的
丹鳳“五個先行”推進村“兩委”換屆
丹鳳“四個強化”從嚴落實“三項機制”
1932年中央大學教授索薪事件研究
從學人刊物看學人譜系
《國風》半月刊的思想理念
安徽利辛丹鳳村漢代窖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