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好走路,你就會看見

2018-09-27 20:33唐玲娟
湖南教育·中 2018年9期
關鍵詞:教材評價課程

唐玲娟

如何運用新教材,引領學生更好地學習母語,養成終身閱讀的好習慣?如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閱讀能力,從而提升整個民族的文化素養?這條通往理想境界的閱讀之路,究竟該怎么走?

當網絡上關于新教材的發聲與批判激起大討論時,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但不管腦袋里發生著怎樣的唇槍舌劍,站在一間間教室里的我們,卻并沒有那么多激昂澎湃的言辭。我們仍然安安靜靜地修養自身,完善日常。因為,真實的教育生活是需要以良善、以智慧、以擔當一日復一日去經營的。

“左腳抬起,右腳放下”———回想我們日常那些溫和而篤定的步子,或許不失為一種答案。

一、沿著課程的跑道,我們奔向更廣闊的原野。

課程是個跑道,這里有我們出發的起點,也有我們要去的更廣闊的原野。在每一間教室,在圍坐一起研討的辦公室,我們強調“我們”。因為在一起開發的兒童閱讀系列課程,是我們基于國家課程的有效補充,她標注了一所學校、一群教師的獨立思考。

我們編寫符合學生學齡特點、與教材緊密相連的晨誦教材,將老師們曾經碎片化的研究整合成有一定邏輯體系的校本教材,并協同開發相配套的精美課件,輔助教學。一周至少誦讀一首兒童詩、一首古詩,讓每一個孩子在充分領悟后,熟讀成誦。每學期20周,每周2篇,12個學期,6年的小學生活,孩子們在400多首經典的詩行里涵詠、積淀。我們相信,被詩詞浸潤童年的孩子,他的言語系統里會有經典的素養。

我們構建中英文閱讀課程。針對不同年級的教材和不同年級兒童生活需求,我們構建主題式閱讀課程。比如,面對一年級的新生,我們設計“好玩的學校生活”閱讀課程,領著孩子們閱讀不同學科趣味的繪本,以生動、新奇、有趣的方式,為孩子們打開學習的大門。再比如,我們在五年級設計“不一樣的男孩女孩”課程,讓逐漸走入青春期的他們,感受到男孩女孩各自的可愛,從同齡人的故事里學會建立積極的人生觀。一月一個閱讀主題,每一個主題下,對應著數本經典童書;每一本經典童書的領讀,又都有生動的教學設計予以支持。對于有一定英文基礎的中高年級學生,我們不局限于中文,通過引入國外原裝故事書,打開學生的閱讀視域,讓它們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元生活。

我們還推廣“童年遇見美好”課程。每周一書,每周一畫,每周一曲,都源于經典文學與藝術的選擇。我們會把適合孩子閱讀的文本,用淺近的、藝術的方式,醒目地更新在學校大廳。每周一次的分年級好書推介與名畫賞析會在周一的午讀時分享,每周的經典歌曲會在孩子們上學和放學路上,和著他們輕快的腳步,縈繞在校園上空。我們期待經由一些經典的無痕滲透,童年的時光如春天一般美好。

沿著課程的跑道,我們帶孩子們去更廣闊的原野。有了跑道,那些剛剛上路的師生,便有了可以依循的腳??;那些成熟而富有創造力的實踐者,也有了可以再次開發與充實的藍本。同行者相伴相攜,凝聚更多的智慧,讀與悟,這一條漫漫長途,才走得從容又開闊。

二、每一條小徑,都散發芬芳。

清晨,每一間教室明亮起來。迎著朝陽,我們翻開書頁———不論是音韻瑯瑯的古詩詞,還是活潑歡跳的兒童詩,或是清新簡潔的小故事,師生們都能感受到經典的魅力。教材只是一個例子,我們經由它,去尋找更豐富的所在。于是,在讀小詩《怎么都快樂》時,我們會再讀讀錢萬成的《朋友》,感受獨處與相處各自的趣味;在讀《望廬山瀑布》時,我們會再讀讀《秋浦歌》的“白發三千丈”,領略詩句里夸張的磅礴大氣;在學習《田家四季歌》后,我們會帶來一組最美童詩《四季短笛》,讓孩子們盡情玩味季節里的新鮮滋味。有時,我們也會繞開教材,在每一個節氣來臨的時候,給孩子們講那些農歷天空下的故事與詩詞,聽干凈的童音發出時節的清脆回響,將一年的時光輪回做得扎扎實實;我們也會在進行蘇東坡、豐子愷的主題閱讀時,誦讀他們的詩詞美文,讀讀他們當年的“朋友圈”,欣賞他們文學之外的閑情雅致……不同的年級,不同的晨誦,各有各的意思,各有各的堅持。

午間,是故事紛沓而至的美好時光。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或從書本的題材中來,或從同一位作者的作品中來。每一場傾聽與交流,皆有來處。在這些閑淡的時間里,我們有時坐在小王子的對面,有時成為李歐·李奧尼的藝術表達崇拜者,有時像王爾德的花園里天真的孩子,還常常跑到安徒生家的后院當起了聽眾。我們就像故事《蜜蜂樹》里的紅裙子女孩瑪莉愛倫一樣,捧起一本本有趣的童書一頁頁地閱讀,猶如跟在一只飛翔的蜜蜂身后快樂地追趕,結果追到了蜜蜂樹,嘗到了天下最甜的蜂蜜。

揣著點點晚霞,與孩子們一起回家的,還有老師精心為孩子們選擇的閱讀材料。在學習完每天的新課文,老師會給學生輔以相近的文本進行閱讀,或針對主題內容,或針對寫作方法,各有各的側重與妙處。年級組分工、合作又分享,日復一日,將薄薄的教材讀厚實,也讀出更深的味道。就像童話故事《黃書包》里的小女孩拉克爾,小小的書包里,裝著一個豐富而多姿的世界。在未來的某一天,會生長出怎樣的精彩,誰知道呢?

晨誦,午讀,暮悟,都是小小的時光。我們花一點兒心思,走得輕輕悄悄,好像領著孩子去不同的小徑上走走,總是能聞見一些芬芳。

三、創新評價,路上的加油站。

無論走多遠,我們都不要忘記我們為什么出發。不管是教材改編,還是課外閱讀推廣,我們最終的目的是提升孩子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評價,不是讓孩子在閱讀路上生出挫敗感,而應該成為他們閱讀路上不可或缺的加油站。

多一把評價的尺子,就多一個優秀的孩子。在創新閱讀評價上,我們始終把孩子的閱讀興趣放在首位,把孩子閱讀后的思辨、分析、提煉與創新的能力,作為其閱讀深度的評價方向。

比如,我們開展的經典詩詞誦讀考級。我們讓不同能力的孩子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過關的層級?;A篇、中級篇、高級篇的篇目,誦讀的難度循序漸進。孩子認為自己的能力可以達到哪一層級就申請哪一層級的考級。一次沒有過關成功,鼓勵孩子繼續加油,只要孩子有興趣,永遠給他提供考級的機會。給了寬松的評價環境,孩子們反而愿意主動尋求更高一級的過關,不斷挑戰自己的能力。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冬天開放的,未必不及春天的那一朵,重要的是開放啊。

朱光潛先生在《談讀書》中說到———“讀書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選得精,讀得徹底。與其讀十部無關重要的書,不如以讀十部書的時間和精力去讀一部真正值得讀的書;與其十部書都只能泛覽一遍,不如取一部書精讀十遍?!惫膭顚W生將經典讀深刻,讀透徹,讀出自己的見解,是我們評價的重要方向。比如,高年級品讀《紅樓夢》,不是讓學生記住那些人物的標簽式評價,而是讓學生看到人性的豐富和多元,在理解和辨析中形成自己的觀點;在品讀蘇東坡的一生時,對于他不同時期的心境與狀態,他跌宕起伏的人生與豐富的生活趣味,則鼓勵學生從自己感興趣的角度去深掘一些史料,形成自己對其某一方面的認知,并與同伴分享。不論是課堂上的提問、同伴之間的交流,還是我們每學期必須直面的閱讀能力測評,我們都盡可能為學生提供開放、多元的思考表達空間,而不是依靠大量的題目去求得一個個靠記憶得來的標準答案。因為,閱讀永遠不是一個封閉的、求證的過程,它必須是開放的、生長的。這里生長的思想和力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我們以什么樣的測評方式和內容來檢測我們學生的閱讀,來引領我們教師的教學。我們要給孩子加油啊,閱讀若不能給予人心靈的力量,我們讀那么多書又有何用呢?

用考試與測評去為難學生,實在不應該是一位真正擁有人文情懷的師者所為。打開閱讀的大門,朝向的不應當是靠記憶得來的分數,而是讓孩子們經由閱讀學會更好地生活,擁有更為開闊的視野和格局。

我們的道理很簡單,我們的行動也很樸素?!白竽_抬起,右腳放下”———一步一步朝前,就會看見更廣袤的世界,就會去到我們想去的地方。

時間是個神奇的魔袋。它會給我們答案。

猜你喜歡
教材評價課程
教材精讀
《ERP原理與應用》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探索
課程思政在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自行車的發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