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欠發達地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思考

2018-10-09 09:56鄧彬
現代商貿工業 2018年30期
關鍵詞:欠發達地區鄉村振興

鄧彬

摘 要:分析欠發達地區村級集體經濟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存在的原因,破解欠發達地區集體經濟發展的困境,探索欠發達地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對策,努力為欠發達地區鄉村振興做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鄉村振興;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欠發達地區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30.011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我國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對農村經濟尤其重要,其發展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關系到農民收入高低。如何在欠發達地區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促進經濟穩步增長,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將對黨中央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到2020年如期建成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習總書記指出,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村級集體經濟的壯大發展是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

1 欠發達地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大多數欠發達地區高度重視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通過采取政府引導扶持、部門積極參與、村級組織因地制宜不斷探索實踐等措施,村級集體經濟取得了明顯成效。尤其是一些順應時代變化、勇于探索、敢于改革的村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欠發達地區大多數村經濟實力薄弱,集體經濟發展滯后,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1 發展觀念弱化

盡管近年來大多數欠發達地區不斷加大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宣傳力度,但是仍存在部分村支兩委干部、村民對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對其發展的重要意義未能充分認識到、發展理念缺乏等情況。比如,由于村級換屆任期偏短,一屆任期只有三年,大多數村干部存在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保守思想,怕搞砸了受埋怨,怕搞垮了受連累,怕背上新的債務,只求三年平穩過渡,存在短期思想和短期工作行為,缺乏長遠眼光和長遠規劃,缺乏干事創業的熱情和艱苦奮斗、創新發展的精神;有的村民對投資集體經濟持觀望態度,甚至強烈反對,認為投資集體經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不如自己“單干”,發展意識薄弱。

1.2 “領頭羊”素質參差不齊

村干部是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領頭羊”,村干部的能力與水平對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目前,大多數欠發達地區農村年輕力壯、有頭腦有實力的人才大多外出務工經商,村干部的選拔任用相對人才缺乏,大多數欠發達地區都是書記、主任一肩挑,而且村干部有時更換頻繁,因而直接制約了農村集體經濟的健康發展。全市大部分村干部年齡過大、學歷較低、思想保守,存在“等、靠、要”的心理,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加之村工作任務繁重,只圖完成上級安排的工作任務,而對于本村的集體經濟發展缺乏創新舉措和創新,不能站在長遠的高度充分利用本村優勢資源去謀求發展,對于政策的變更不了解,不能利用政策優勢效能發展本村集體經濟;有些欠發達地區的村干部雖然發展集體經濟熱情挺高,但苦于思想觀念、文化水平和專業能力的限制,創新能力較差,很難找到適合本村資源優勢的集體經濟發展門路渠道。

1.3 總體發展水平偏低

大多數欠發達地區有經營性收入的村很少,在有經營受益村中,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總村數中5萬元以下的村占605%;5萬-10萬元的村占1223%;10萬元以上的村僅占總村數的726%。據調查研究,一般行政村每年的村級組織運轉經費至少 3萬元,這說明大多數欠發達地區有20%的村級集體經濟每年根本無力支配當年的組織管理等方面的基本開支;其中有近76%的村每年的集體收入不多,對發展集體經濟很難起到進一步支撐作用。另外,欠發達地區幾乎所有的村均存在較為沉重的村級債務包袱,這對本村的集體經濟發展總體水平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村級債務沉重,一方面嚴重約束了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也使村干部承受較大的壓力,使得他們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精力被分散,大部分欠發達地區的村級班子把絕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償還債務上,很少有村級干部能集中精力謀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缺乏精力和財力,從而造成村級公益事業很難落實辦好,也很難發揮村級服務的功能。

1.4 各村級發展不均衡

欠發達地區雖然經濟都不發達,但村級與村級之間由于資源稟賦和地理位置等差異,致使各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存在很大差距,村級間發展不均衡現象嚴重。在大多數欠發達地區中,交通便利、靠近城區中心的村和那些順應時代潮流、勇于探索實踐的村,農民思想較開放,村級干部思路也放開些,這些村往往會想方設法、多渠道通過各種方式盤活農村勞動力和土地資源,讓村級沉睡的資源“活”起來,獲得了較高及較穩定的集體經濟收入。而對于那些地理位置不佳、依靠自然資源發展的村,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落后,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相對滯后,農民思想大都比較落后,村級干部思路也較保守,絕大部分村只有政府給予的財政專項補助資金和少量的爭取資金外,很難有其它渠道取得集體經營性收入,形成“空白村”,富有村和“空白村”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兩極分化現象突出,致使村級經濟發展整體水平呈現出較大的差異性。

2 欠發達地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存在問題的原因

2.1 重視不夠,發展氛圍不濃

重視不夠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思想上村級干部認識不充分,缺乏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作用認知。大部分村干部雖然能夠意識到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好處,但迫于各方面的原因及壓力,在具體發展過程中,不想花時間和精力去了解政府政策和國家宏觀經濟大局,只求得過且過,不求上進,等靠要等思想嚴重,再加上本身惰性思想嚴重,缺乏系列的學習、鉆研和實踐動力,因此即使起動了相關集體經濟,也無法獲得預期收益,更談不上發展壯大了。村干部作為村級經濟的領頭人和引路人,他們的思想和行動對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直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再加是目前欠發達地區的村大多是年紀偏大的老黨員、老干部擔任,他們對新形勢和新事物的接受較慢,有的甚至根本無法接受新生事物,另外也缺乏新的發展觀念,“老辦法不能用,新辦法不會用”,這從根本上影響到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水平。其次是農民的素質和思想覺悟均有待提高。長期農村的凋零現象使得農民普遍不看好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因而在行動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欠發達地區的農民由于長期無法接受新知識和新技術的培訓和學習,思想上跟不上時代的發展,知識結構上也跟不上經濟結構的步伐,他們對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也沒有科學合理的獨到見解,因此僅滿足于低水平的出賣勞動力,在具體操作中往往也只會單干和蠻干。這種情況導致集體經濟的發展達不到預期的收益,所以不少農民出現虧損,久而久之,大多數農民就會出現對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缺乏積極性和充分的熱情,從而導致欠發達地區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氛圍不濃。

2.2 能力不足,發展層次不高

由于過往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但最終都失敗,所以新形勢下村干部對集體經濟發展缺乏積極性,認識有偏差,創新不跟進,發展能力越來越不足,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辦法也不多。截至目前,我市各村集體經濟發展沒有形成一種“趨勢”,特別是在過往沒有相關的成套的政策、成型的路子,導致縣鄉村認識模糊,視野不寬、思路不活、辦法不多。特別是當前農村村支“兩委”成員整體素質不高,思想僵化,觀念守舊,發展意識不強,只怪缺少資源、技術和資金、也埋怨黨和政府對農村不夠重視,未能制定針對農村發展的好政策,抱怨村級工作難做、村干部不好當,大部分村鎮村對于如何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非常盲目,在村鎮內部未形成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內在動力機制。同時欠發達地區農村本身也存在資金、農用適用技術和真正懂農村發展的人才等因素的制約,鄉村兩級無法真正創新思路和思想,在無法取得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的情況下,村級必要支出只能依賴上級補助資金,有效資源資產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2.3 扶持不力,發展后勁不足

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雖然能夠引起各部門的重視,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很多工作都只是浮于表面,比如科技特派員、新農村建設指導員等技術幫助和指導,雖在短期內能給農村基地帶來不少的收獲,但是這種方式還只能短期形式存在,企業派遣出去幫扶農村的技術人員或干部在幫扶的過程中一般都只注重了農村個體的幫扶,忽視了農村的整個集體,缺乏幫扶的長效機制。不少幫扶工作僅僅局限于送點物資,送點錢,在節日里慰問貧困老人等等,滿足于“授人以魚”而不是“授人以漁”;在農村集體經濟設施建設上,只注重眼前的經濟效率,缺乏科學合理的長效規劃和長效機制,只重視對農村建設的資金輸入,忽略了農村集體自創自收的造血功能。此外,現有農村政策缺乏對農村發展集體經濟的必要扶持和引導,同時缺乏類似對沿海地區發展的優惠政策,雖然形式上有些優惠政策,但僅僅只停留在表面上,實際行動存在上級項目資金投入與村集體經濟對接不夠,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載體不多,導致農村集體經濟增收的后勁不足。

2.4 制度不嚴,村級集體經濟管理不善

大多數欠發達地區村級集體資產管理不規范致使村級資產流失的現象大有存在。一是決策不夠科學民主。大多數村民不能直接參與村級集體經濟的決策和管理工作,決策和管理工作只掌握在村干部等少數人手里,農民感覺被欺瞞,參與度不高,制約了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有些地區的村干部對涉及集體經濟發展的事項,沒有廣泛聽取村民的意見,而是搞“一言堂”,導致決策不夠科學,村民對此意見很大。二是資產管理不善。雖然要求政府推行“三資”管理制度,但在實際工作中,制度管理大多還是流于形式。一些村級集體經濟管理制度不嚴,大多處于無人監管的混亂狀態,賬目臺賬管理不善,一些村的集體資產記賬不清,出現集體資產對賬不符,管理混亂等現象。

3 加快欠發達地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3.1 加大宣傳力度,提升認識

一是提升各部門的認識。政府要加大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作用的宣傳和引導,嚴格按黨的十九大報告的指示,使農民認識到發展村集體經濟是解決“三農”問題、發展壯大農村經濟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繁榮發展的一項根本性和重要性措施,未來農村一定要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來抓,在抓緊、抓實、抓好“三抓”基礎上,努力開拓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新局面。二是提升村干部的認識。充分利用各種教育手段和網絡電視、農村廣播、村宣傳欄、張貼橫幅標語等宣傳方式,隨時隨地映入農民眼簾,向農民大幅度地針對村級集體經濟進行宣傳教育,在整個農村地區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營造一種快干好上的發展環境和氛圍,也使廣大鄉村干部能充分認識到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是提升基層群眾的認識。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和教化,提升基層群眾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認識,提高基層群眾積極投身建設農村集體經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基層群眾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中的主體作用,形成人人支持、人人參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

3.2 選優領導班子,加強領導

村級領導班子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尤其重要,村支“兩委”班子的選擇直接決定本村經濟社會發展好壞的關鍵,因此首先要對村支“兩委”班子進行充分了解,班子結構一定要合理,盡可能選擇有在農村中一定威望、政治可靠、群眾認可度高、接受過一定的文化教育和專業知識培訓的,而且有心投身于家鄉經濟社會建設的優秀人才擔任村委書記和其他班子成員。選好班子成員后,要有針對性地組織村干部赴發達地區學習考察,通過學習考察,感悟好典型和好經驗,解放他們的思想,開闊他們的視野,提升管理和領導能力,增強服務發展的本領。使他們能夠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找到適合本村的發展模式,形成因地制宜的發展思路。在此基礎上加大對相關人員村級集體經濟管理、農村適用技術、技能的培訓,培養農村實用型高端人才。上級政府一定要深化考核機制,重視考核指標體系的建設,要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為一個重要指標用作基層黨組織考核村級領導干部,將其納入縣鄉及相關單位的年終考核目標。如果某村干部發展村集體經濟成效明顯,可適當獎勵,并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對個人給予優先提拔;讓村干部報酬與集體經濟的發展相掛鉤,促進形成內在的激勵機制。

3.3 加大培訓力度,拓寬路子

首先,要加強村支“兩委”的思想教育,村支“兩委”班子成員一定本著樹立政治堅定、廉潔清政、為民服務的思想,清醒地認識到班子成員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職責。村干部本身素質一定要提升,包括思想文化素質提升、管理領導才能提升、專業素養提升和市場經濟基本知識提升等方面,在考察中學習、在培訓中提升,不斷借鑒別地先進經驗,揚長避短,不斷提高自身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另外,在現代法治市場經濟背景下,領導班子一定要多了解農村常用和典型法律規章制度、現代化農用科學知識和農業實用技術,進一步拓寬視野、打開思路,增強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引領農民致富的本領。將培訓所學知識用于實踐,堅持從實際出發,依托本地資源和其他要素優勢,分類施策,逐步探索和找出適合本村的村級集體經濟新路子。

3.4 加大要素投入,增加扶持

要加大財政對農業和農村的支持投入,進一步擴大鄉村公共財政覆蓋的領域和范圍,想方設法把農村的公共服務提上來,以降低農村集體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負擔。加大對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興辦村級集體經濟的支持,凡是符合財政涉農專項資金政策的,上級主管部門應優先給予大力支持。要把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為信貸支農重點,成立農村社區銀行,凡社區內村民領辦創辦和參股經營的各類農業經營服務主體可適當提供貸款擔保服務,降低貸款門檻,實行優惠利率。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鼓勵農民積極參股各行業村級龍頭企業,提高各企業的組織化程度。認真貫徹好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全面落實,推進各項農用機械購置補貼、推廣農村能源的普及應用、培訓新型職業農民等惠民富民工程。

參考文獻

[1]王毓敏.多途徑發展村級集體經濟[J].江蘇農村經濟,2013,(3).

[2]胡佳.農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路徑分析與選擇[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3,(2).

[3]薛繼亮.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有效實現形式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

猜你喜歡
欠發達地區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欠發達地區高職院校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