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林計測學混合式教學中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

2018-10-12 09:26唐誠王翠
現代農業科技 2018年16期
關鍵詞:主觀能動性教學設計

唐誠 王翠

摘要 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主觀能動性可提升教學質量。本文從以緒論課為切入點,引導與互動相結合;共享教學設計及課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跟蹤學科前沿,提高文獻閱讀能力;課后布置項目,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等方面,結合具體的案例,論述如何在森林計測學混合式教學各環節中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從而構建學生、教師學習共同體的新型教學模式。

關鍵詞 緒論;教學設計;學科前沿;主觀能動性;森林計測學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6-0272-02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in Hybrid Teaching of Forest Mensuration

TANG Cheng WANG Cui

(Department of Forestry,College of Agronomy,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 Xinjiang 832003)

Abstract Stimulating learning interest,enhancing learning subjective initiative can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The paper discussed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in the hybrid teaching of forest mensuration from some aspects,such as taking introduction course as the starting point,combining guidance and interaction,sharing teaching design and courseware,guidi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eaching activities actively,tracking the frontier discipline,improving literature reading ability,assigning after-school project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so as to realize the new teaching pattern of the community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learning.

Key words introduction;teaching design;frontier discipline;subjective initiative;forest mensuration

在我國中小學教育中,學生已習慣了教師講、學生聽的學習模式。在大學教育中,大部分課程仍沿用此種教學方式,從而導致學生缺乏積極探索的學習精神,主動學習和交流的意識薄弱?,F代教育則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越來越受到歡迎[1],而部分非智力因素嚴重影響現代教育新型教學模式的推行及教學效果。

森林計測學又名測樹學,是林學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是森林經理、森林生態等林學學科的基礎課程,其內容涉及單木、林分及森林的測定理論、方法和技術,在計測過程中需要對大量數據進行處理,數學模型更是森林計測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數學、數理統計、計算機等學科均是該門課程的基礎學科。目前,該門課程中的方法和技術亦隨著基礎學科以及林學學科的發展而發展,遙感技術、信息技術等逐漸替代傳統的測算方法和技術。要學好該門課程,不但需要學生積極融入,提高學習主動性,更需要教師全身投入,鉆研和理解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改變以教師為主導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建立學生為主體、師生學習共同體的混合教學模式。根據該門課程的特點,筆者在森林計測學教學中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以適應新時代人才培養的需要。

1 以緒論課為切入點,引導與互動相結合

緒論是一門課程中教師、學生、課程學習內容三者首次見面的重要載體。一堂精彩的緒論課是提升課程教學質量的第一步[2]。傳統森林計測學教學的緒論課學習多關注于該門課程的主要內容、目的和任務、發展簡史、與其他課程的關系及地位等,教學方法則主要采取PPT講解,守舊的教學方法和傳統的教學內容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應改革緒論課教學模式,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1.1 列舉案例,分析就業前景

列舉森林計測學在林業中的具體應用案例,并分析未來就業崗位與森林計測學的關系,說明學習森林計測學的重要性,例如可列舉國外的森林資源調查、我國的森林資源清查、數字林業工程、智慧林業等工作的開展離不開森林計測學理論、方法和技術的實例。分析林學專業的就業形勢,可列舉各省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常引進森林計測學相關的人才且待遇優厚的實例。在授課過程中與學生的互動是關鍵,使學生對該門課有大致的了解。

1.2 精心設計教學內容

圍繞測樹學兩大主要內容(單木和林分),并以此為框架,主要講解單木測定因子和林分調查因子測定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理清課程各章節內容的邏輯關系,使學生從宏觀上把握森林計測學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內容。

1.3 介紹國內專家學者及其研究內容

介紹此方面的國內專家及其研究內容和成果,如唐守正院士、教材編寫者孟憲宇等,重點介紹在森林經理方面有突出貢獻的工作者,以進一步感染學生,拓展其視野。專家學者的示范效應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學習該門課程的主動性,并為其將來的深造開啟一扇窗戶。

1.4 應用適宜的教學方法

注重適宜教學方法的應用,如開展課堂小討論,以“如何學好森林計測學課程”為主題,引導學生思考,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就緒論中所講內容,選擇1個感興趣的方向進行查閱資料,利用大學在線教育綜合平臺提交學習心得(圖1),教師可在線批閱和與學生開展交流討論。

2 共享教學設計及課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課程教學設計是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3]。教學設計是教學過程的頂層設計,是課堂的整體把控,其中包含了教學內容的介紹、教學重難點的把握、教學方法與手段、學科前沿知識等。課程教學設計不但要充分考慮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的匹配,還要根據學生課堂學習的特點采用相應的教學手段進行課程講解。

2.1 精心撰寫教學設計

以“2017年石河子大學優秀課程教學設計大賽”為契機,對森林計測學的教學設計進行了全面梳理,根據每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教學設計,圖片、板書、微視頻等教學手段多樣化應用;將啟發、案例教學、課堂討論等教學方法融入其中;廣泛查閱資料,了解學科前沿動態;精心設計課后作業,鞏固課堂知識。

2.2 共享教學設計及課件

共享教學設計及課件,不但可以使學生提前了解課程內容,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教師的教學思路,引導學生主動性思考。通過利用網絡平臺,布置學生課前預習,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預習教學設計及課件(圖2),并提出意見和建議,利用QQ、微信平臺和學生在線實時交流。該模式的實施明顯加強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

3 跟蹤學科前沿,提高文獻閱讀能力

專業能力和英語學習是本科生培養的重要環節?!半p創”時代背景下的高等專業課教育改革,在把握高等教育的目標和功能的基礎上,需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提高批判性的思維能力[4]。創新是對科學前沿的突破,專業課教學中的創新,首先必須關注前沿,閱讀最新權威文獻,對于了解學科前沿、開拓研究思路、培養和提高科研創新能力至關重要。

在緒論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文獻閱讀作出要求,配以相應的考核方式(記入平時成績)。按照班級人數和課程內容規定每次匯報的學生人數,如2017—2018學年第一學期2015林學班共26人,教學學時共12次,除去緒論,則剩余11次,每次2~3人。在緒論課結束后,根據共享的教學設計,學生自主選擇相應內容查閱文獻,要求閱讀專業雜志。學生提前10 min到教室,每人匯報2~3 min,課間10 min再進行茶歇式討論。通過文獻閱讀,學生不但加強了對專業英語的學習,還提高了分析問題、表達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開拓了視野,為專業創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4 課后布置項目,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是學生思辨能力和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5]。森林計測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專業課程,其技術和方法廣泛應用于林學其他學科中。該門課程教學為24個學時,實驗課程僅8個學時,相較于大量的實踐內容,課時遠遠不能滿足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的要求。單靠課堂45 min的學習,學生雖理解和掌握了森林計測學相關理論,但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嚴重不足。在教學過程中,應將學生分組,以團隊的形式進行研究性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具體案例總結如下。

(1)無人機遙感影像提取行道樹信息及生長模型構建。指導學生查閱資料,以了解此方面的研究動態及面臨的問題,針對無人機進行樹木冠幅提取較易,樹高和胸徑則比較困難的問題,擬定研究內容,包括冠幅提取、樹高提取、胸徑測量、冠幅—胸徑模型、樹高—胸徑模型,研討并制訂研究方案、研究計劃。此部分內容主要是對課程中樹木生長方程的鞏固。另外,結合地理信息系統方面的知識,鍛煉學生綜合應用專業知識的能力。

(2)行道樹競爭及單木生長模擬。在學習單木競爭這部分內容時,通過仔細觀察,發現行道樹不同的配置模式影響樹木的生長發育,尤其是枝條的生長發育。查閱資料、擬定研究內容,探討石河子主要行道樹白蠟在不同配置模式下單木的枝條生長模型;在不同配置模式下單木競爭模型,研討制訂研究方案和計劃,應用混合效應模型等數學方法進行模擬。

課后項目的完成,需要花費學生一定的課余時間,也需要教師付出時間予以指導。此外,也可以結合大學生訓練計劃(SRP)、本科畢業論文來完成更多的小型項目,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5 結語

學習興趣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質量,也關系到教師的教學激情。通過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改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對于形成混合式教學模式中的學生、教師學習共同體至關重要。注重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精心設計、高效率執行是達成教學目標的保障,加強主觀能動性是增強教學效果的保證。

6 參考文獻

[1] 賴曉云,焦中明.網絡環境下混合式教學的探索與實施:高?!艾F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改革案例[J].遠程教育雜志,2007(5):57-59.

[2] 馬紅軍,張玉璽,李惠霞,等.應用型本科院校農林類專業植物學緒論課教學思考與實踐[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6(10):144-146.

[3] 唐衛民,王彤.高師院校教師教育課程的學生滿意度調查研究:以沈陽師范大學《課堂教學設計》課程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1(24):133-134.

[4] 任之光,梅紅.雙創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學改革探索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7(1):86-90.

[5] 陳浩.不屑于教學方法:大學教改抹不去的痛[J].決策與信息,2016(3):117-123.

猜你喜歡
主觀能動性教學設計
研究性教學在口腔醫學??粕a實習中的應用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案例教學的幾點思考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論職高語文課堂的有效性提問
實現高中政治課堂高效性的分析與研究
打造高效思品課堂,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