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背景下如何轉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式

2018-10-21 02:40徐桂榮
當代人(下半月) 2018年11期
關鍵詞:教學方式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徐桂榮

摘要: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實施,教育技術也在不斷改革創新,這是一個信息技術發達的世界。因此,如何轉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式,成了學校老師首要考慮的問題。本文分析了一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式如何轉變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方式;教學策略

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往往會選擇最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成長的教育教學手段,以便更好地促進學生聽課效率,提升教師自己的教學效率。對于如何改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式,策略如下:

一、小學語文與信息技術相結合

(一)精心設計多媒體課件

首先,對于要求教師精心的設計多媒體課件,更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要求課件和教學內容符合教材要求和學生年齡特點,能在最大程度促進學生對語文課堂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

其次,對于小學語文與信息技術教學的結合,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習慣和觀念,要充分的發揮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學會利用信息技術自主探究一些語文話題,而不是等待教師的答案,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可以更多地為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

(三)給學生一個新興的探究、交流平臺

最后,對于小學語文與信息技術教學的結合,信息技術的引入可以讓教學更加方便更加有趣,對于有條件的同學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自主完成一些課后作業,進一步理解小學語文和信息技術結合的意義。利用多媒體這個新型的探究、交流平臺,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二、課堂教學環環相扣,引人入深

課堂是語文學習的大本營,同樣這個大本營只有風趣幽默的主持人和配合默契的觀眾,才會真正的取得好的效果。在語文學習的課堂中,老師扮演者主持人的角色,學生便是觀眾,只有老師的教學環環相扣,引人入深,學生的步伐才會緊跟著老師,這樣的課堂才算是成功的,才能達到有效課堂的目的,才能讓學生學到課本上有用的語文知識。

(一)激發小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堂中教師只有循循善誘,不斷地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才能讓課堂進行的很順利。教師可以用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個小動畫或一段小視頻,讓孩子們的思緒回到課堂中,并留下懸念,引起小學生的好奇心,讓孩子們對這堂課的期望值達到九十以上,這堂課算是成功一半了,學生也能從中獲得樂趣,愉快的接受知識。

(二)培養小學生語文學習的良好習慣

好的習慣影響孩子的一生。培養孩子語文學習的良好習慣,教師便是重任在肩的引導者,良好的語文學習慣要求學生能夠愛惜保護自己的課本,主動認真的預習課文,大膽的說普通話,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規范的寫漢字,學會讀名家名著,學會寫日記,摘抄優美句子,背詩詞歌賦等等,這些都是小學生學習語文該有的良好習慣,這樣的習慣應該陪伴孩子一生,并因為這些好習慣,看得更廣,走的更遠。

三、小學語文課堂練習題和課后作業的分層設計

(一)根據學生的差異分層

語文課堂內容也可以按照難易和性質分類,內容可以分難、中、易三類,學生可以分優、中、良三類,優指的是學生對語文學習表示很大的興趣且成績優異,中指的是學生對語文學習表現的興趣一般,基本能完成作業,但成績一般,良指的是學生對語文不感興趣,語文基礎較差。作業和學生可以一一對應,什么樣的學生有什么樣的作業,這樣完成效率也會大大提升。

(二)根據題型分組

語文作業的題型分選擇、填空、閱讀、寫作、改錯……選擇題有利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培養,填空題有利于學生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養,作文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閱讀有利于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這些題型中,每個同學都有其擅長的,也有其薄弱的,可以通過不同的題型,對癥下藥,這樣學生進步會很大,也能體現因材施教的價值,同時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程度的成長和進步。

(三)根據作業形式分層

語文作業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分以下幾種:

首先,語文作業形式可以是口頭性的,例如讓學生準備演講、朗誦之類、讀書分享的作業,這樣的機會可以讓學生鍛煉自己的舞臺控制力,培養學生的表現力,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和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其次,語文作業可以是積累性的,讓學生摘抄和積累好詞好句,或者是讓學生在看完一本書的時候寫下讀書筆記或者讀后感之類的,讓學生和學生之間進行書籍交流和溝通,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分析能力、寫作能力。

再次,語文作業可以是表演性的,例如,學完某一篇課文的時候,讓學生隨機組隊進行情境表演,在第二天課堂上表演,可以進行適當的評價、鼓勵和獎賞,可以提高學生的表演和表現能力,增加學生的藝術細胞,同時也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語文、完成課堂作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結束語

語文是我們每個人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同時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以及小學語文與信息技術結合的教學,能夠培養學生成為學習語文的有心人,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還能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變得更加積極、上進。對于小學生,語文學習的路還很長,同學們只有進一步去完善自己的語文學習的方式并且一步步的去落實,一步步的去探究和進步,才能使自己有進步,有提高。

參考文獻:

[1]杭冬梅.基于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培養語文核心素養的實踐探索[J].教育,2016(7):228

[2]潘色芬.小學語文基于核心素養的實踐研究[J].課外語文(下),2016(12):89

[3]魏國良著.《現代語文教育論》.華東師大出版社.2002.8

[4]仲麗梅.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J].網友世界.2014,(04)

猜你喜歡
教學方式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真”學習:基于“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式改進
淺談新型信息化教學方式的困境及解決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