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醫融合背景下高校運動康復專業人才培養探究

2018-10-23 11:05劉宇飛
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 2018年4期
關鍵詞:體醫融合人才培養

劉宇飛

摘要:體醫融合背景下,對運動康復專業人才需求急劇增加,如何建立科學的運動康復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是促進運動康復專業發展的關鍵。本研究運用文獻資料法,對運動康復專業發展的現狀、當前社會對運動康復人才需求進行研究,并對運動康復專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析,在此基礎上對運動康復專業的發展給與意見與建議,為建立科學的運動康復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提供可參考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體醫融合;運動康復專業;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2808(2018)04—0042—05

近年來,我國逐漸形成了門類齊全、中西并舉、特色鮮明的康復醫學學科體系,運動康復作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亦得到了飛速發展。但目前我國康復醫學較其他醫學學科而言,仍是一門新興學科,需要發展完善的方面仍有許多。以運動療法為核心技術的運動康復專業已成為康復醫學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2011年,衛生部將康復治療人員列為急需緊缺人才;2013年8月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加快培養康復治療從業人員。

1“體醫融合”為“運動康復”專業帶來新的機遇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描繪了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宏偉藍圖,文中提出健康優先原則,以全民健康為根本目的,加強體醫融合和非醫療健康干預,推動形成體醫結合的疾病管理與健康服務模式,科學健身促進慢性疾病預防和康復。此健康戰略的提出為運動康復專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運動康復專業作為新興專業,將體育、健康、醫學、康復有機結合,相對于傳統康復醫學而言,運動康復更強調以運動為手段,最大限度發揮運動在疾病治療、機體功能恢復中的重要作用,這也是體醫融合疾病管理與健康服務模式的主要體現。但我國康復醫學教育發展延遲,康復醫學專業技術人才儲備不足、人才培養滯后,缺乏成型的運動康復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是限制其發展的瓶頸之一。

2運動康復專業的發展現狀

我國運動康復專業起步較晚,2005年開始招生,之后發展迅速,截至2017年,共有44所高校開設了本專業,其中既有體育院校,也有師范院校,還有醫學院校和獨立學院,所授學位也包括理學學位和教育學學位。

2018年初,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簡稱《質量標準》),全國各高校的運動康復專業都在根據《質量標準》修訂培養方案?!顿|量標準》中對運動康復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是“必須掌握現代康復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備運動康復診療和運動防護技能,能勝任運動康復和運動防護方面的工作”。這與許多院?,F行的培養目標是有所不同的,更加強調專業知識體系的建立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顿|量標準》要求通過調整課程設置,增加實習實訓等實踐內容,以模塊化的形式拓寬學生的知識體系,增加了學校設置課程的自由度,各高??梢愿鶕鐣\動康復人才的多樣化需求、學生升學深造及就業創業的需要,自主開設專業課程,形成自己的特色課程體系。

3當前社會對運動康復人才的需求

3.1慢性疾病人群大幅度增加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提出要“促進康體結合。加強體育運動指導,推廣運動處方,發揮體育鍛煉在疾病防治以及健康促進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大力發展運動醫學和康復醫學,積極研發運動康復技術,鼓勵社會資本開辦康體、體質測定和運動康復等各類機構”。在體醫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增強體育運動對慢性疾病的有效干預作用,也是運動康復研究的重要領域。我國慢性病患者就有2億多人,有生活能力障礙需要康復服務的老年人約有7000多萬人。據中國死因監測數據顯示,慢性病占中國老年人群死因的91.2%,以肥胖癥、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和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已逐漸成為危害公眾健康的最主要疾病。如此龐大的慢性疾病群體存在著康復需求,亟需大批的專業康復人才。與傳統醫療康復不同的是,運動康復強調利用器械、徒手或患者自身力量,通過主動或被動運動方式,使患者獲得全身或局部運動功能、感覺功能恢復,這更加符合當今社會對于慢性病治療的認知,也更容易為大眾所接受。

3.2人口老齡化

據民政部統計,截止2016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人達2.3億,占總人口數的16.7%,預計到2020年,我國老年人口總數將達2.43億,到2050年將超4億人,老齡化水平達30%以上。老齡化導致康復治療需求急劇增加,而據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只有5000余名康復治療師,本科院校和??圃盒5目祻椭委煄熌暧媱澱猩倲岛嫌嬕矁H為6000余人,短期內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導致康復人才供需矛盾增加。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國民對維持身體機能更加重視,運動康復在減緩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趨勢這一領域居于得天獨厚的優勢。

3.3提高全民身體素質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消費水平逐漸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充分意識到了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人們對健康的消費需求愈加強烈。健身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全民健身運動需要在科學指導之下推進,要把運動安全放在首位。但由于缺乏科學的健康知識和正確的引導,導致大量的運動損傷出現,不當運動導致的運動損傷甚至死亡事件屢見不鮮,如何引導大眾形成正確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素養,以及運動損傷之后如何進行運動康復都需要進行科學指導。運動康復專業人才同樣是全民健身運動的重要保障。

3.4運動傷病

隨著現代競技水平的不斷提高,競技體育競爭的日趨激烈,運動傷病成為專業運動員運動訓練的大敵,優秀運動員因為傷病康復周期長,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訓練水平,限制了運動成績的提高,不得不提前結束運動生涯。因此運動傷病的預防和治療康復日益受到重視。

運動康復專業人才的優勢是既具有扎實的醫學知識,又掌握系統的體育知識,且能將二者有機結合,開出實操性較強的運動處方并指導患者執行。無論是慢性疾病人群、老齡化人群、運動傷病人群等亞健康人群,還是廣大的健身人群都需要以運動處方為依據,系統地、科學地進行運動康復。

目前,已進入2022北京冬奧會周期,如何有效幫助冬奧運動員、冬殘奧運動員提高康復效果,最大程度上預防和治療運動傷病對冬奧、冬殘奧運動員造成的影響,是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因此,基于此方面原因,對康復人員的需求就顯得更為迫切、突出。

4運動康復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4.1培養目標不明確

雖然運動康復專業極具發展前途,但畢竟需要一個過程?,F階段,我國的運動康復專業還處于起步階段,培養目標不甚明確。醫學院校和體育院校是培養運動康復專業人才的主力,每個院校培養目標都有自己的側重。醫學院校開設的運動康復專業更側重其醫學屬性;體育類院校開設的運動康復專業則更加注重其運動屬性。如何根據《質量標準》中對運動康復專業培養要求,設定新的的培養目標是全國各院校都應認真面對的問題。

4.2招生生源受限制

由于大部分體育院校所設運動康復專業招生面向非體育特長生,導致學生對體育知識的掌握有所欠缺,而且很多體育院校運動康復專業的生源量中很多是沒被第一志愿錄取且服從調劑的學生,對本專業不是很感興趣,所以在學習方面信心不足,熱情不高,對于運動康復人才質量的培養有一定的影響。

4.3實踐教學薄弱

首先是實踐教學質量不高。因為本專業是新興專業,各院校師資力量和實驗條件差距很大,課程設置過程中具有一定隨意性。其次是對于實踐課的管理不夠規范,教學效果一般。部分實踐課的內容、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流于形式,不能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執行。再次是畢業實習時間不足。雖然許多院校將課程壓縮至6個學期,留下2個學期實習,但部分院校僅滿足國家規定的實習期限的下限,時間不足。而且實習基地和學校之間的責權利劃分不甚清晰,對于學生的監管和帶教醫生的監控不到位,也影響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有學者認為當前,各高校培養方案的實踐教學環節僅僅文字強調要強化技能訓練,并未詳細闡述具體的組織形式和實施方案,多數高校把臨床見習和畢業實習作為實踐教學的全部環節,在課程設置和專業技能講授上并未體現實踐教學部分。

4.4師資力量不足

目前我國運動康復專業高層次人才及其缺乏,教師的教學能力與科研水平還有待提高。究其根本,是因為我國運動康復專業起步較晚,導致人才儲備不足、師資力量薄弱。本專業自2005年僅有三所高校招收本科生,到目前的招生人數和層次的發展,雖然取得了喜人的成績,但按照人才成長規律,目前我國運動康復專業高層次人才是相當缺乏的,大部分高層次人才最早是從運動人體科學和醫學跨專業而來,目前的師資現狀是康復專業的醫師缺乏運動實際經驗,而體育專業從業者醫療知識儲備不足。加上運動康復專業的學科特點,教師既要懂“體”又要懂“醫”,而目前處于師資力量儲備不足的狀況。

4.5學生就業形勢嚴峻

從運動康復專業建立之日起,學生就業問題就一直是本專業所面臨的一大難題。有學者對運動康復專業學生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學生認為運動康復專業適合自己的只占了20%,學生對專業的整體滿意度不高。學生對未來的就業狀況、就業前景認識度不高。

雖然運動康復專業的適用性很廣,如隊醫、教師、康復治療師、康復訓練師等都可以是運動康復專業畢業生的選擇,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確實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因為有著非常多的潛在可變因素,有些職業需要強大的醫學理論基礎,有些則需要相應的執業資格證書,而且國家資格認證體系和制度不夠完善。例如,運動康復專業畢業生要想進入醫院則要和醫學院校的康復專業學生進行競爭,大多數醫院更傾向于招收醫學院校畢業生。所以,運動康復專業學生就業機會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4.6缺乏創新意識

創新創業教育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高等教育自身發展需要形成的教育理念和實踐,黨的十八大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作出重要部署,國務院對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提出明確要求。近年來,高等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有了一定加強,但仍存在落實不到位,創新創業教育流于形式,沒有和實際專業相結合等問題。教師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欠缺,教學方式方法單一,針對性實效性不強;實踐平臺短缺,指導幫扶不到位,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亟待健全。

5運動康復專業人才培養建議

5.1明確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決定了整個專業的發展走向,必須在進一步調研論證的基礎上予以明確?!顿|量標準》給與運動康復專業以明確的指導,各院校運動康復專業培養目標的確定應明確以下內容,從社會需求的角度來看,本專業人才既不能“姓醫”,也不能“姓體”,而應是“體醫融合”。運動康復技術的實施是要建立在全面的科學的醫學評價基礎之上,這就要求運動康復專業人才必須是既會“治療”也會“預防”,既懂“醫”又懂“體”,既能開運動處方,又能親自執導實踐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此外,也要注意區分“運動康復”與傳統“康復治療”的差異點,突出“運動”手段在康復治療中的作用。通過選用合適的體育鍛煉方法和手段,制定專門的運動量來治療疾病和創傷。

5.2增加體育類生源

運動康復專業學生需要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來給患者制訂運動處方并指導其進行訓練。建議相關政府部門在運動康復專業招生中,可以適度增加體育類生源的招生,彌補現有非體育類生源運動技能的“先天不足”。同時,對于體育類專業的本科生課程設置可以適當增加運動康復相關內容,利用體育教育專業、管理專業等開設相應康復專業培養課程,從醫學康復、教育康復、職業康復、社會康復等層面去培養專門的康復人才。

5.3把實踐教學置于更為重要位置

5.3.1增加實踐課教學比例和實習實訓機會 在制定教學計劃與課程設置時,學生在掌握現代康復治療技術基礎上,應著重培養其運動傷害防護、運動健康指導等方面的技術與能力;增加實踐教學學時比例、實習實訓機會。學校要為學生提供足夠多的實習機會,加大和校外相關康復專業的實習、實訓基地的建立,為學生提高實踐動手能力提供更廣闊的的平臺。實習時間不要局限于第七、第八學期,完全可以利用假期,或第六學期的一段時間去實習,然后回到學校進行“查缺補漏”,彌補知識結構中的空白。經過這種方式的實習,學生能夠更好的明確自己想要掌握的知識,也使實習變得更有意義。

5.3.2加強實驗室建設 加大對運動康復實驗室資金投入,實驗相關儀器和設備購置和完善工作??茖W完善的實驗室基礎設備和設施的建立,是推動專業理論知識教學以及專業學科的建設的重要基礎。在此基礎上,要緊跟社會需求變化,不斷豐富實驗實踐內容,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驗條件,從而促進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更有效結合。

5.3.3建立運動康復專業實驗(實訓)教學平臺與區域共享機制 加強運動康復專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將體育院校與醫學院校各自優勢有機結合,將雙方實習(實訓)平臺互相開放,供康復專業或運動康復專業師生共同進行實習(實訓),此平臺應區別于傳統醫學院校的實習實訓基地,如能將此平臺真正建立并有效運用,將打破醫學院校和體育院校之間壁壘,真正將運動與康復有機結合,為國內康復醫學和運動康復專業找到新的結合點,有效提升康復專業學生實踐實訓能力。

5.4知識體系設定與就業掛鉤,拓寬就業渠道

在日常教學課程設定時,要以學生就業為導向,將運動康復實踐教學課程的四個教學環節:實驗、實訓、見習和實習,在課程中融會貫通的體現出來。針對就業需求崗位特點,在設置基本技能要求的基礎上,完善培養體系,形成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的實驗教學體系,以提高實踐技能為重點。鼓勵學生考取相關從業資格,轉變就業觀念,自主創業與多元化就業相結合。

運動康復專業畢業生就業除了面向各級康復醫療機構,可以積極拓寬就業渠道,可以到運動訓練基地、療養院、健身會所和體育科研機構等行業領域從事相關工作。

5.5加強創新能力培養

5.5.1教學方法創新 教師應不斷更新自身知識體系,改進教學方法。在此方面一些學者進行了有益的嘗試。成都中醫藥大學在已辦有康復治療專業的情況下,專門針對運動康復專業開設了以“運動與項目”相結合的方式運動康復課程群,即將原本普通的術科課程,通過康復原則加以改造,融合康復內容,創建出諸如水中康復、康復籃球、康復網球等課程,學生對各門課程的上課效果反映良好。有學者采用改良PBL教學方法對康復治療系學生進行授課,研究結果表明在康復治療學生產實習教學中,問題引導式改良PBL教學法對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績,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高校必須超越傳統的教學理念,加強與畢業生接收單位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機制。其中“3+1”教學模式正成為專業人才培養的重點模式,即大學前3年完成專業所需的基本能力訓練,后1年通過產學研結合的實踐培養模式,融會貫通所學知識、進行創新實踐,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5.5.2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創新教育問題實質是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運動康復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是使學生能利用自己積累的專業知識,轉換新的方法和成果的能力。在“體醫融合”背景下,可以發揮運動康復專業學生可以開具運動處方的優勢,在實踐中培養學生主動探索不同運動方式、運動強度等的康復效果,一方面促進康復處方標準化研究,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在自身專業領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提升創新能力。

5.6加大力度師資培訓

具有高素質的、高能力的專業師資,是運動康復專業得以順利建設的重要保障。師資隊伍建設應當采用對內培養、對外引進的策略。首先,加大現有師資培養,定期對教師進行教學方法、科研能力培訓,增加專業領域國內外學術交流,使更多青年教師有國際交流培訓機會,選派教師去康復醫院進修學習,提升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其次,加大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力度,歐美發達國家運動康復專業起步早,高層次人才儲備多,加大從國外引進人才是加強師資的有效途徑之一。

6結語

在體醫融合大背景下,為運動康復專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進入2022年北京冬奧會周期,如何為我國冬奧和冬殘奧運動員進行有效的運動康復支持,幫助運動員促進傷病康復方面的需求急劇增加,使得對運動康復人才的培養顯得更為迫切。認真探索分析,發現運動康復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方式積極解決。通過明確培養目標,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拓寬就業渠道,加強師資培養,提升創新能力等手段,積極探索適合運動康復專業學生培養的有效模式,以促進運動康復專業更好的、可持續的發展。

猜你喜歡
體醫融合人才培養
2型糖尿病中醫體醫融合技術綱要
關于體醫融合人才培養的探析
“體醫融合”背景下體育健康綜合體的建設
“體醫融合”下我國學校體育的發展
體醫融合背景下社區醫療與體育健康產業協同發展模式研究
體醫融合背景下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發展創新模式與路徑選擇
速錄專業 “三個一” 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