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產黨宣言》中的創新思想

2018-11-07 03:39白彬彬
報刊薈萃(上) 2018年9期
關鍵詞:理論創新共產黨宣言制度創新

摘 要:《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為宣言)是無產階級運動的重要綱領性文件,也是馬克思、恩格斯的經典著作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中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并著重強調了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局的主導地位。以《宣言》發表170周年為契機,研讀《宣言》,體會到將《宣言》中的創新思想與具體實踐相結合并能為當代中國創新發展提供新思路。由此,本文從創新思想的角度深度挖掘《宣言》,尋找出“走中國道路”和“理論自信”的契合點,不斷推進《宣言》中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的完美結合。

關鍵詞:《共產黨宣言》;理論創新;制度創新

一、引言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日趨激烈競爭的大環境力的重要指標之一,也尤其關系著我國能否成功應對經濟新常態面臨的挑戰。因此,黨在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理念。其中五大理念中創新排在首位,這既標志著我們黨開始將創新放在發展基點上,也說明,如何實現創新成為當前治國理政的核心問題,而真正能探尋到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的創新發展之路,首要的問題就是如何構建創新發展的理論體系。而構成這一理論體系就要求我們深入的挖掘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中的創新思想。在標志馬克思主義問世的《宣言》中,馬克思和恩格斯通過闡述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規律,揭示了創新對于歷史發展的重要意義,從而為“五大發展”理論中的創新發展奠定了歷史觀、價值觀和方法論的基礎,因此,研究《宣言》中所蘊含的創新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二、《共產黨宣言》蘊含的創新思想

首先,理論創新是一種創造性思維,是結合歷史經驗和當代發展的新理念?!缎浴凡⑽粗赋隼碚搫撔碌木唧w概念,但是在資產階級與封建社會的比較中,能理解到不同社會制度中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不同。馬克思認為:“理論創新是對原有理論進行批評和繼承,經過實踐形成新的理論總結”[1]。所以,馬克思在回首闡述歷史的過程中,認為創新的過程就是一個被社會所淘汰的過程。我們回想起人類第一個建立的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從得到政權到失敗的這個過程僅僅經歷72天的執政期。為什么是一個如此短暫的“王朝”?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是沒有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本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缺乏科學的理論為指導。最終,導致了革命的失敗。馬克思曾經在《宣言》19世紀德文版序言中就強調:“革命措施要以歷史條件為轉移”[2]。在馬克思看來“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并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3],這就是巴黎公社失敗的直接原因。

馬克思、恩格斯對于《宣言》中的理論創新進行了深度而科學的剖析,在他們看來任何時代的理論創新都要與當時的時代背景相結合,所以,在資本主義時期,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并非一無是處,馬克思在批判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積極的吸取資產階級先進的理論成果,并成為理論創新的起點。所以,理論創新的淵源就是在批判和傳承中汲取優秀的思想成果。馬克思認為世界上任何事物沒有恒古不變、絕對的事實真理,事物的發展過程是隨著事物的客觀條件變化而變化。我們應該把馬克思在《宣言》中的理論和思想,結合現實的具體情況,給予其新的發展。由此看來,要實施理論創新,就要與傳統的舊思想理論徹底的決裂,不能秉承著墨守成規的思想,要勇于進行探索、求真理、勇于與舊傳統的思想做斗爭?!皬鸟R克思主義思想的發展歷程來看,馬克思的理論創新并非是離開世界文明發展的大道而憑空創造出來的,而是繼承了人類思想的積極成果及總結具體實踐經驗的基礎之上,最終形成了理論創新”[4]。

其次,工業革命時期大機器生產取代了傳統手工勞動,蒸汽機的發明推動了第一次革命的浪潮。這就是資本主義對社會進步以及人類的發展做出的貢獻。馬克思在《宣言》中提到:“資產階級在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出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所創造的全部的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5]。所以馬克思沒有斷然否定資本主制度的先進性,而是充分肯定了資產階級曾經起到了推動作用。雖然,馬克思看到了科技創新帶了的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但是,工人在工廠上從事復雜機械的生產勞動,工人受到前所未有的剝削和壓迫。為此,在《宣言》中提到了資產階級在促成財富積累的同時,這也加速了對工人階級嚴重的剝削,破壞了財富生產者生存的必要條件。為了解決發展背后帶來的剝削,馬克思在《宣言》中提到:“由于這種大團結是在大工業時期所造成的日益發達的交通工具的使用下得到發展的。這種交通工具把各地的工人們都彼此聯系起來。所以,只要有了這種聯系,就能把許多性質相同的地方性的斗爭匯合成全國性的斗爭,匯合成階級斗爭,從而形成以一切階級斗爭皆是政治斗爭的目標。中世紀的市民靠鄉間小道需花上數百年才能達到的大團結,而現代的無產階級者利用鐵路只需要幾年就能夠達到了”[6]。馬克思認為:工業革命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帶動了交通技術等方面的發展,在科技創新的背景下推動了工人階級之間的彼此大團結。所以,科學技術也是一把雙刃劍,一面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另一面推動了無產階級之間團結一致反抗資產階級的剝削和壓迫。由此,在19世紀中期社會經濟的變化發展中,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資本主義國家在科技創新的發展背景下社會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制度創新是在實踐的基礎上予以拓展、改革、創新,突破傳統與不合理的束縛和限制,創造出更適應時代發展和國情變化的新體制。馬克思在《宣言》中指出,“資產階級是在已經取得統治地位后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田園詩般的關系都給破壞了。它無情的斬斷了人們束縛于天然尊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勒絆,它使人與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和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外,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系了”[6]。這說明:雖然資本主義各個方面都走在世界的前沿,推動了人類社會的前進,但是最終打破了封建社會制度自給自足的生產關系,加劇了資產階級剝削的步伐??偠灾?,資本的壟斷打破了市場的公平競爭,打破了常態下的市場鏈,生產資料大部分集中在資本家的手中,當資本積累到最大化時,使得資本主義就發展到不能相容的地步,這個外殼就要被炸毀了。最終,也就敲響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喪鐘”。同時,在資本主義社會關系中工人階級受到大機器的支配,由于工人與資本家之間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最終工人成為他們相異化的勞動的附屬物,為此,資產階級的原始積累是罪惡的,是血腥的。

所以,這種不可調和的社會制度,終究將被社會主義制度所取代。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提到:“共產主義的革命就是同舊傳統所有制關系實行徹底的決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發展進程中要同舊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7]。共產黨是代表工人階級利益的政黨,只有通過推翻資產階級壓在工人身上的這座“大山”,只有無產階級登上歷史的舞臺,工人階級才能得到最終的解放。

在大工業社會中,恩格斯看到:“新生的工業之所以能可以這樣成長起來,是因為它用機器代替了舊傳統的手工工具,用工廠代替了舊的作坊,從而把中等階級的勞動分子變成了工人無產階級的勞動者,把從前的大商人變成了工廠主。最終,它趕走了小資產階級,并把居民之間的一切差別作為工人和資本家之間的對立”[8]。這說明:工廠手工業化代替了傳統手工工業的作坊,提高了生產力和生產效率,同時,工廠手工業的發展到大機器工業的出現,體現了制度創新推進社會生產力快速的提升。雖然,工廠制度通過大的機器推翻了舊的分工制度,但是仍被資本家們當做剝削勞動的重要手段,過去工人們終生重復的使用一個單一的工具,現在是工人與機器成了異化的關系,工人終身為機器進行服務,不僅使工人的人工費大大降低,而且使工人的工作被機器所剝奪,結果造成了工人們的失業。最終馬克思借助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形成了新的制度創新理論。結合當代,我進入的新時代,今年正值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看,重讀《宣言》引導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創新理論。最終,只有運用這科學的制度創新理論去推翻資本主義剝削人的就舊制度,最終才能解放全人類。

參考文獻:

[1]儲著源.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范式的歷史邏輯與當代建構[M].2014.23-25.

[2]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M].人民出版社,1964,6(3).

[3]馬克思,恩格斯 .共產黨宣言[M].人民出版社,1964,6 (3):4.

[4]崔天澤.馬克思創新思想及當代發展研究.東北大學博士論文.2012.

[5]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M].人民出版社,1964.5-6.

[6]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M].人民出版社,1964. 4-5.

[7]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M].人民出版社,1964.43-44.

[8]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M].人民出版社,4(471).

作者簡介:白彬彬,內蒙古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猜你喜歡
理論創新共產黨宣言制度創新
淺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的全面發展重要思想的指導意義
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的堅守與創新
《共產黨宣言》教我們怎樣做合格黨員
新形勢下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路徑研究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我國耕地保護的困境與制度創新芻議
加強對政府全口徑預算決算的審查和監督
電子政務:我國政治文明建設的重要推動力量
鄧小平南方講話關于生產力問題的理論創新
2015~2016年中國國際政治學研究熱點述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