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微時代”的高校美術教育

2018-11-07 03:39楊清瑩
報刊薈萃(上) 2018年9期
關鍵詞:微時代大數據

摘 要:微信、微博等是普通大眾尤其是中青年人群廣泛使用的信息交流平臺,信息通過便攜式移動旋轉得以即時交換和無限重復轉發分享。微信、微博既有集體性的活力感受,又能滿足個性化的私密安全感,它們帶給大眾新鮮感和誘惑力,令社會進入了迷人的“微時代”。本文試圖觀察和淺析“微時代”的信息傳播生態,并指出如何辯證地看待“微時代”對高校美術教育的影響。由于美術實踐與生俱來的手作性、不確實性、自由可變性、可持續性、與空間現場感的緊密結合性等特點,高校美術的教學仍然需要傳統教學空間里真實情境的深度體驗,才能有效地引發學生的專業熱情與個性發展。

關鍵詞:微時代;大數據;高校美術教育

一、現當代高校美術教育發展得背景

進入21世紀以來,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繼續蓬勃發展,促成了多元文化觀在高校美術教育界獲得了廣泛地認同。網絡傳播高密度、無邊界的特性為當代社會提供了極多的視覺消費樣式,而年經學子們對這種種視覺消費形式表現出空前的熱情和消化能力,近年來“大數據”概念萌生并迅速在社會各行業普及,引發出可視化的數據駕馭領域,通過大數據的分析指導行業的操作和前景展望。通過微傳播渠道進入藝術視野的大量信息,也微妙地影響著高校美術教育者的思維方式與操作模式?!拔r代”的親近大眾審美空間的圖文傳播與分享、互動的集體行為習慣也使其中的美術專業學生群體自覺或不自覺地獲得了大量良莠不齊的“學習資料”。高校美術教育隨之開始了運用大數據技術改變數學途徑和利用微時代信息充實教學資源的革新過程。

二、“微時代”與大數據

在大數據的難以被捕捉的更為廣義的抽象概念下,存在者一個相對具象的“微”生存狀態,期間流通著各種可辨識的視像和文字語言,它們是微小的、即時的、迅捷的,但已廣泛進入大眾生活的可掌握的具體方式和概念。海量信息通過便攜式移動設備得以即時交換和無限重復轉發分享,既有集體性的活力感受,又能滿足個性化的私密安全感,它帶給大眾新鮮感和誘惑力,社會進入了迷人的“微時代”。

“微時代”是互聯網信息技術變革孕育而生的產物,靈敏的按鍵或觸摸屏,使信息和知識可以無處不在。微信、微博等普通大眾尤其是中青年人群廣泛使用的信息交流平臺,無論是生活娛樂現代社會所具有的摒棄極端和擁抱兼容的特征,“微時代”的思維模式具有碎片化、淺淺表化、極端化表達等特點,它產出了大量的個別化案例解讀的信息資料,并輕易地將原本通常只在各行業內部關注的信息帶入了公眾的視野?!拔r代”中人以視聽閱讀替代一定比重的口語表達和交流的需求,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方式悄然轉變。

三、“微時代”的信息化生態對高校美術專業教學的影響

學校教育過程的行進高不開師與生的交流溝通,微時代的咨詢及視像的無界化傳播交互,改變了社會文化產生與存在的狀態,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節奏與交流方式,“微時代”的信息化生態更為文化教育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高校的美術專業教育生態在近幾年被海量信息占據和繁殖的時空中也正在經歷一番變異與更新。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變化,也改變著我們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模式。

(一)教學資料的多途徑來源及其利弊

美術專業的視覺特性決定了在教學中需要大量可視的作品及文獻資料以供學生直觀感性的欣賞解讀或是作為摹本,美術專業的跨民族和全人類性決定了這些圖文視像資料是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尤其是有關現當代藝術的實時現狀和發展趨勢更有時效性的特點。

目前,除了可以在課堂內提供國內外畫冊圖錄、美術館或博物館的實體作品現場觀摩,在課堂以外,還存在著“微時代”的信息傳播過程,然而,其實際狀態是:海量的高質量的歷史文獻性的,甚至是具有國際視野的視像圖文信息與低質量的甚至是不可靠的垃圾信息并存,主流意識形態的具有一定專業學術主導的資料與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跨界資訊并存,經典化與大眾化、傳統價值觀與當代前衛性,實用主義與試驗精神、市場與學術……可謂是魚龍混雜以及各種形式的混搭和嫁接。此番微時代的信息生態環境也無疑地會對高校美術教育的生態產生一定的影響。一方面,微時代的知識咨詢洪流作為教學資料的強大背景庫,擴展了教學的視野,無疑是為教學過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面對現成的可便捷獲取的大量微知識點,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或多或少會產生對微視像圖文信息的價值判斷和審美辨析的選擇性困惑。作為教師,理性并有效地利用網絡傳播和信息技術手段,在教學中恰當地引用、整理和推薦“有用的”專業信息,或許是適應微時代教育新常態的積極途徑。

(二)教學實施途徑的變異與優化

在高校美術教育的構成中,教師與學生曾是鮮明的主客體。傳統教育模式中以教師傳播講解示范為主,學生聽取接受并依照一定的標準予以實踐,最后共同達成某門課程的教學成果。然而,在微時代的信息生態中,以“網生代”為主的學生群體,他們多半是伴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生活成長起來,并且在數字化、網絡化娛樂中長大的青年一代,他們是適應虛擬社交的網絡共生一族,是自然而然地融入微時代的一代人。而以青年教師為主的一線教師群體,也基本是在學生時代就開始接觸網絡,在生活和工作中掌握基本的信息交流方式并且不斷接受著新的微信息,是對網絡平臺有所依賴的網絡寄生一族。因此,微時代的信息文化傳播方式可以說是無孔不入地、潤物細無聲地、幾乎無障礙地影響著教師和學生兩方作為教育主客體的思維方式課堂教學的建構。

當代藝術表現出注重藝術與社會的關系,綜合性的作品形態更像是一種社會項目。如環境保護主題、社會問題調查等。課題化教學與實踐越來越顯示出一種有效性,在主題性話題的課堂討論和創作實踐活動中,教師講授與學生實踐份額發生了調整甚至翻轉,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助力作用更為明顯。這種不再為了教而教的美術教學互動過程,有益于獲得新的藝術方式和語言,體現出教學相長的真正價值。

現當代藝術具有強烈的“個案”性質,高校當下的美術教育也以創造力的培養為核心。微時代龐大的網絡藝術信息傳播,教師完全可以采納其中可靠的國內外咨詢加以整理和整合,作為對藝術個案的教學資料的強大補充。并且,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讀與思考相結合,才能優化學生在茫茫信息視域里的判斷選擇能力,幫助他們建立獨立進行藝術實踐的方法和觀念。

(三)教學溝通方式的時空拓展

“微時代”短頻快的信息交互方式,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和交流方式,通過在線平臺幾乎可以實現24小時全天候的聯系。因此教師和學生不再受到課堂里、課程中面對面的交流互動的局限,向課堂教學以外的時空拓展。比如建立線上的“群”、“圈”等交流空間,通過圖片、文字、語音甚至視頻對話的方式,學生可以隨時提問留言或展示作品作業的進度,教師可以分享新鮮有用的及時“教學資料”和通知課程信息等。

微時代從傳統的課堂空間向課內外的網絡時空拓展和延伸,實現了課內外教學的互補與充實,有益于長效的關注和個性化教學的深入。

四、結語

辯證地看待微時代的高校美術教育的新常態及發展未來:

微時代的高校美術教育經過近幾年的信息浸潤和技術探索,已嬗變出多元的教學手段并進入在線教學平臺的實驗。然而,雖然“微時代”展現出更廣闊的線上豐富的視像圖文分享資源和視域,但也易使人們淹沒于淺閱讀、輕思考的狀態,疏于身心與現實的真切交流和深入思考。就美術學科來說,由于美術實踐與生俱來的手作性、不確定性、自由可變性、可持續性與空間現場感的緊密結合等創造性特點,使高校美術的教學仍然需要傳統教學空間里真實情境的深度體驗,才能有效地引發學生的專業熱情與個性發展。因而應該辯證地看待“微時代”對高校美術教育的影響,在運用大數據技術改變教學途徑和利用微時代信息充實教學資源的革新過程中,將面臨與專業特殊性相關的、有別于其他行業的特有教學現狀和發展未來。

首先,微時代的圖像傳播被稱為是扁平化、瞬時性、迷你的、流動的傳播。通過互聯網和移動設備傳播的圖片和視頻資料,大部分的源頭是攝影攝像或掃描設備,在分享和傳播的過程中經過裁剪壓縮,必定損失了原作品的肌理質感和精神氣息。就專業美術的教學需求來說,這些信息雖然可以極大地豐富藝術史角度的知識面,但同時存在對完整作品媒介和觀念表達的理性地感受和精讀的需求,因此,高校美術教育仍然更需要真實情景的深度體驗。印刷時代的圖文資料和美術館原作的欣賞仍具備不可替代的優勢。

其次,當代美術教學并非簡單的知識與技能傳授,其包含了很大一部分與個性化的創意思維、批判性的社會反思、多元化的實驗性制作等自由時空維度的探索,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和可變性。以在線課程和網絡開放課程為代表的新興教學模式可能還不能全面地實現相應的所謂公正的評價體系,尤其是創作比重較大的課程,學生需要與現實作品進度共同在場的完整的身心交流與實踐體驗,教師個人的精神氣質和語言表達氣場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專業熱情和課程題的進展。

未來在微時代和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高校美術教育的未來或許會是互聯網線上教育與學校線下教育的分離和共同發展的模式,更多的自主性、互動性、個性化和靈活的學制將使學校美育獲得新的生機。在微時代的美育大舞臺中,高校美術教育體系將不再是難以接近的象牙,而是會成為越來越開放的、可自由對話的平臺,但是美術教育的傳統繼承與新型社會形態與需求下的變革,會是一個需要長期面對和摸索實踐的課題。

參考文獻:

[1]維克多·邁爾-舍恩伯格,肯尼思·庫克耶.與大數據同行[M].趙中建,張燕南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2]袁玥.教師微型課題研究指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徐冰.關于現代藝術及教育問題的一封郵件[J/OL].藝術國際網站.

作者簡介:楊清瑩(1990—),女,漢族,安徽池州人,碩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美術教育。

猜你喜歡
微時代大數據
微美學
微時代語境下創新高校黨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時代背景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思考
“微時代”視閾下醫德教育的變革、創新與堅守
微時代文化創意類創業現狀調查
大數據環境下基于移動客戶端的傳統媒體轉型思路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數據+輿情:南方報業創新轉型提高服務能力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