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

2018-11-07 03:39田玉潔
報刊薈萃(上) 2018年9期
關鍵詞:高職信息化教學模式

摘 要:隨著教育現代化進程的深入推進和職業教育教學模式的轉變,教育信息化水平直接影響著教育質量的提升,從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現狀出發,討論如何將信息技術與高職教育有效融合,促進高職院校育人模式改革。

關鍵詞:信息化;高職;教學模式

信息化是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現代職業教育的重要內容。完備部署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改革教學方式,探索信息化技術與高職教育的有效融合模式,是當下高職課程教學信息化的關鍵問題。

一、高職教育信息化現狀

教育信息化是指把信息技術手段有效應用于教學與科研,注重教育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1]。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基礎設施建設、創新體制機制、資源平臺應用、人員隊伍保障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2]。近年來,為加速教育信息化的創新融合、深化應用,我國在制定教育政策時也設定了新的發展目標。

2016年6月,《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指出:“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眾創空間、跨學科學習(STEA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應用”,要將新技術積極吸納到教育領域,變革傳統教學模式,以更大程度發揮新技術的潛在效能。2017年9月教育部印發《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全面提升信息技術支撐和引領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能力,加快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2018年4月,教育部發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因應信息技術特別是智能技術的發展,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堅持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

雖然在政策的推動下,信息與通訊技術在教育教學中有了較大的應用和發展,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我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還存在著以下問題:

(1)硬件、軟件發展不均衡,在建設過程中重硬件,輕軟件,未能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影響高職院校的持續發展。

(2)教師、學生信息素養不足,對信息技術的認識和應用還停留在“輔助手段”階段,沒有充分將信息化成果應用到教學和科研中,導致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用不足等問題。

(3)重視不足,專業信息化人才匱乏,信息化建設的效率低下。高職院校的信息化建設離不開專業的人才,包括專職的信息專業人才和管理、調度人才。前者可以借助各項措施來促進校園的信息化建設取得實效,后者可以將前一類人才捏合成為一個整體。

二、高職教育信息化建設路徑

以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教育教學方式,實現高職院校的現代化、跨越式發展,引領職業教育全面深化改革,高職院校的信息化建設應在如下幾個環節加以改善。

(一)在發展過程中更加注重軟件和硬件的協調發展

硬件建設方面,首先,繼續完善基礎設施,維護好已建成的基礎寬帶網絡建設,升級出口帶寬,實現提速增智;其次,高職院校要根據自身的實際特點,建立符合行業和當地經濟發展需要的實驗實訓基地;最后,實訓室和辦公場所實現互聯互通,完善電子備課室和多媒體教室建設,為信息化教學奠定基礎。軟件建設方面,強化軟件建設投入,加大以課件、教案、試題等為內容的配套教學資源庫建設,穩步推進網絡課程教學,引進有助于課內課外、線上線下教與學活動融合的跨平臺軟件,依托校園網的平臺優勢,將各種教育信息化資源進行共享并不斷更新、維護,使軟件資源發揮其最大化的效益。

(二)開展師生信息化素養培訓,提高教學的信息化水平

高職教育信息化建設,核心是教學的信息化。教學信息化,教師和學生是關鍵。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提高學生信息化學習能力,是高職教育信息化建設的中心。

(1)觀念的更新。教學信息化要求將教學思想由“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改變傳統“傳遞—接受”的灌輸式觀念,教師發揮主導作用,不斷啟迪、誘導和點撥學生,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發揮主觀能動性。教學信息化還變革了教與學的方式,在網絡信息技術支撐下,將傳統的面授教學與在線的網絡化教學深度融合,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教學信息化還影響了教學設計思想,將早期的“以教為主”和“以學為主”結合起來,取長補短,形成優勢互補的“學教并重”教學設計,促進了學生對學科基礎知識的系統學習與掌握。

(2)構建開放共享的信息化資源。職業教育信息化要主動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職業院校要在政府引導下,與企業共建基本覆蓋公共基礎課程和各專業領域的數字教育資源共享平臺。強化“三通兩平臺”工程建設,發揮教師主體作用,強化數字教育資源再創造,積極參與“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等資源征集活動。深化數字教育資源應用,開展名師課堂、同步課堂、專遞課堂、網絡選課、網絡輔學、網絡研修、網絡名師工作室等數字資源應用實踐,擴大數字教育資源應用規模。提高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在教育教學的使用頻率和應用深度,促使師生養成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習慣,實現數字教育資源“課堂用、經常用、普遍用”。

(3)提高管理者和師生信息素養。持續開展面向教育管理者的信息化領導力培訓,提升教育管理者學網、懂網、用網水平。開展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提高教師在信息化條件下的教學設計、內容呈現、教學評價能力,使信息化教學成為教師教學活動的常態。加強學生信息技術應用技能、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提高學生現代信息素養。

(三)強化專業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

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學校的方方面面,學校應多管齊下,打造一支講政治、通理論,懂技術的專業信息技術人才隊伍。注重對人才隊伍的建設培養,完善管理、培訓和考核制度,強化人才隊伍的專業支撐作用。

三、結論

在高職院校的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應準確把握高職教育的辦學特色,緊隨信息化時代發展步伐,轉變舊理念,重新審視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有效權衡軟、硬件的關系,真正實現教育信息資源的共享,提高師生信息化素養,構建專業人才隊伍,全面提升現代職業教育的水平和質量,促進高職院校持續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蔣芬芬.高職院校教育信息化研究與探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5(3).

[2]王好夜.高職院校的教教育信息化建設[J].教書育人.2014(12).

作者簡介:田玉潔,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

猜你喜歡
高職信息化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軸”:信息化時代教學管理模式的探索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高職數學教學和創新設計的滲透
wolframalpha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