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展語文新路徑,追尋價值最大化

2018-11-16 12:34李作芳
小學教學參考(語文) 2018年11期
關鍵詞:教學目標課堂教學

李作芳

[摘 要]群讀類學是語文課程教學改革的一種新主張、新模式。在教學實踐中,它強調重構閱讀課程體系,在教學資源、教學目標、教材使用、閱讀策略、教學方式等方面和以往的單篇教學有明顯的不同,更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更適合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基本要求,能有效地達成減負、提量和增效的三大目標。

[關鍵詞]群讀類學;課堂教學;教學目標;教材使用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8)31-0001-03

群讀類學是湖北省教科院基于語文課程改革的方向、基于湖北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實際,于2014年提出的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主張,力圖通過閱讀課程“五大體系(目標體系、內容體系、教法體系、學法體系、評價體系)”的研究,重構小學閱讀課程新體系,達成三大目標:即“減負”(改變閱讀教學目標多而雜、學生學得累教師教得累的局面)、“增量”(改變學生閱讀面窄量小、閱讀積累儲備不足的問題)、“提效”(致力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培養學生分析、探究、綜合、評鑒等語文能力)。

在4年的實踐研究中,全省50個實驗學校的語文課堂,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的《諸葛亮的智慧》、武漢市江漢區衛星村小學的《古詩中的行客人》、武漢市光谷第一小學的《草原(一組)》、宜昌市金東方學校的《總分之間見條理》、咸寧市嘉魚縣實驗小學的《運用聯想表情達意》等課例,是我省小學語文“群讀類學”課題研究中的典型課例。這些課例基本上體現了群讀類學的理念與主張。筆者主要結合《諸葛亮的智慧》這一課例,談談群讀類學背景下語文課堂的價值追求。

一、群讀類學教學特點

群讀類學背景下的語文課堂教學,相對傳統的語文教學而言追求五大變革。

(一)教學資源上——變“一篇文本”為“多篇文本”

語文閱讀教學以一篇篇文章為載體,達成語文課程的總目標。當前,閱讀教學基本上以單篇的教材內容為中心,缺少與課外閱讀、與語文生活的聯系,教師對閱讀教學的內容缺少選擇、整合,更缺少建構與創造。沒有閱讀量的積累,很難實現質的飛躍,這無疑影響著學生語言與思維的發展,影響著學生視野的敞亮和精神的成長,影響著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和閱讀素養的全面提升。

群讀類學,顧名思義,就是把一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或主題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引導學生一群一群、一類一類,甚至一本一本的閱讀、學習,進行品評、思考、比較、歸納、綜合,豐富自己,不斷地進行自我建構,從而提升閱讀力和思考力。選擇怎樣的教學資源組成群文,是對教師課程視野、課程理念、文化品位的多重考量;能夠建立什么樣的“群”,體現了教師的課程觀、教材觀、教學觀。

《諸葛亮的智慧》這一課例主要選用了兩篇文本:人教版第十冊的《草船借箭》一文和鄂教版第十二冊教材的《空城計》一文。傳統的閱讀教學,基本上以一篇一篇的課文為載體,按照教材的編排一篇一篇地教?!吨T葛亮的智慧》這個課例,在課程資源上,教師沒有囿于《草船借箭》或《空城計》兩個單篇文本,突破教材的限制,將同屬高年級但不在同一版本、冊次的兩篇文本“搬”到一起,并延伸到課外文本《火燒新野》的閱讀。這在小學閱讀教學習慣于單篇教學的歷史上是一個突破。首先是閱讀量的增加,實現了由“一篇”到“多篇”的閱讀。其次,這里的“多篇”不是多個文本的簡單相加或堆砌,而是根據一定的主題、一定的意義,將多個文本建立起某種關聯,按一定原則組合在一起的閱讀整體。這種關聯,從內容的角度看,就是諸葛亮這個人物的“智慧”;從表現形式的角度說,就是襯托的寫法。這是將多篇文本形成一個閱讀群的依據,也是教師在開發教材時獨具慧眼之處。它有效地實現了由“一篇”到“一組”,到“一群”到“一類”,即多文本的群讀類學。

(二)教學目標上——變“面面俱到”為“一課一得”

教學目標是課堂之“魂”。多個文本的教學,如何著眼整體,研制出有意義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呢?這就需要教師在研究教學時能聚焦關鍵問題,用一雙慧眼從多個文本中尋找關鍵的東西,實現“一課一得”“一組一得”?!恫荽杓放c《空城計》這兩篇文本關鍵的東西是什么?是諸葛亮超人的智慧!這個超人的智慧,通過對比、襯托的方式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讀者眼前。這正是語文課堂需要引導學生去發現、去領悟、去習得的。

《空城計》一文,作者羅貫中借驚慌失措的將士、疑惑不前的司馬懿來襯托諸葛亮的處變不驚、沉著冷靜、運籌帷幄?!恫荽杓分?,周瑜的心胸狹隘、嫉妒心重、步步緊逼,魯肅的疑惑驚慌,曹操的謹慎多疑,又一次襯托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因此,閱讀兩篇文章,反復品味重點語句,可以體會到襯托運用的效果,一個胸有成竹、鎮定自若的諸葛亮就躍然紙上。文本中的這個關鍵,是教師需要關注并引導學生體會的內容。

從課例中可以看出,教師擬定的核心教學目標為:“學習用比較的方法閱讀,感悟諸葛亮的智慧形象;緊扣文章的相似點,了解運用襯托來表現人物形象的方法?!倍r托的表現方法,也是在比較閱讀中感受到的。簡而言之,教學目標就是學習一種閱讀策略、領會一種表現方法。這一教學目標明確、純粹,且切中要害。這個要害就是小學高段閱讀教學的目標要求?!恫荽杓贰犊粘怯嫛愤@樣的經典名篇,可以供學生學習的內容很多,可以確定的教學目標也很多。但是,教師在教學目標的確定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單刀直入,干凈利索。多篇文章,只為達成這一個核心目標而來。

(三)教材使用上——變“單打獨斗”為“教學統整”

在一節課中要進行多文本教學,這對教師處理教材是一個挑戰。如何使用教材?是學完一篇再學另一篇?還是以一篇為主,其他文本作為補充的閱讀材料?學完一篇再學另一篇只是篇目的累加,必定增加學生課堂學習的容量,增加學習的負擔;一篇為主其他為輔,只是在現行課文的教學之后再“植入”兩三篇同類型的文章,閱讀的價值也僅是多讀幾篇文章而已。而多文本的閱讀價值,絕不僅僅是“多讀了幾篇文章”這樣簡單。

群讀類學背景下,要求教師在多文本的處理上,克服單打獨斗的局面,把兩個或多個文本進行有機地整合、分解、再整合,實現“1+1>2”的效果。在《諸葛亮的智慧》這個課例中,始終圍繞“文本如何表現諸葛亮的智慧”這個核心主題,抓住多文本中的共性問題巧妙設計教學的主要問題,統整多文本的教學。這樣,在教材處理上化零為整、化繁為簡,在教學上達到了“提領而頓,百毛皆順”的效果,實現了閱讀增量、教學增效的目的。

首先,統整文本,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在開課伊始,教師用“瀏覽這兩篇課文,主要寫的是誰?講了一個什么故事”這一問題,將學生的閱讀視野引向兩篇文章。這一問題,著眼文章的整體,著眼兩篇文章的共性,一下子將學生的閱讀統整到這個開放的問題上,有利于學生的整體閱讀與整體思維。其次,科學取舍,抓大放小,抓住體現“智慧”的語句,感受襯托的表現方法,有側重地學習重點語段,品讀關鍵語句;在梳理、小結時利用表格引導學生學習《草船借箭》部分,將學生的學習思維再一次統整在一起。最后,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兩篇文章一起學的方法,并布置運用這一方法閱讀“諸葛亮的智慧”——《火燒新野》的作業。整個教學過程,始終將兩篇文章的閱讀聯系在一起,培養了學生整體把握、整體思維的習慣與方法。

(四)閱讀策略上——變“單一性閱讀”為“對比性參讀”

閱讀策略的學習受到國際上母語課程改革的廣泛關注。部編教材在3~6年級分別安排了“預測”“提問”“有速度閱讀”“有目的閱讀”四個獨立的閱讀策略單元?!吨T葛亮的智慧》這個課例,非常鮮明地體現了比較閱讀策略的培養,在教學中有具體可行的方法指導。

《空城計》與《草船借箭》兩篇文章,都重點刻畫同一人物,都表現這一人物的智慧形象,情節極為相似:故事開頭都是把諸葛亮置于一個千鈞一發的危險境地,而最后的結果是他都出其不意地化險為夷。教師把兩篇文章打包成一個整體,整體地設計有價值的問題,圍繞“哪兒體現諸葛亮的智慧?怎樣表現諸葛亮的智慧”這一問題,用問題將群文聯系起來,引導學生進行比較閱讀。

第一處:引導學生初步發現兩篇課文的共同點。教師用大屏幕呈現了兩組詞語(表一):

通過表格,學生很容易發現兩篇文章的共同之處:形勢危急,諸葛亮都能化險為夷,表現出諸葛亮的大智慧。表格直觀、明了,為學生發現共同點、學習比較閱讀提供了支架,也為學生簡練、準確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提供了支架。

第二處:在對比閱讀實踐中習得比較閱讀的具體方法。在整合學習、發現兩篇文章的共性之后,教師重點引導學生對《空城計》一文中如何刻畫“智慧”的關鍵點進行了研讀。在學生交流、教師梳理之后,教師再次出示表格(表二),對文章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進行整體呈現,為下部分《草船借箭》運用襯托刻畫人物提供支架。

這里的比較,既有橫向的比較——兩篇文本之間的比較,又有縱向的比較——同一篇文章中不同人物之間的比較。在比較閱讀實踐中,學生一方面在不同故事中具體、真切地感受到了諸葛亮的大智慧,感受到作者為了表現人物形象,匠心獨具的構思與表達,同時也習得了“找相似點、抓關鍵點”這種比較閱讀的方法,克服了碎片化閱讀的傾向,取得群文閱讀教學的整體效應,促使學生形成整體、立體的思維結構,為閱讀能力的提升夯實了基礎。這是單篇文本遠遠無法企及的。

最后通過布置課外閱讀《火燒新野》一文,將學生閱讀的視野引向課外,旨在“以篇達類”,進一步實踐比較閱讀的策略,同時把學生引向更廣闊的閱讀視野和空間,激發了學生閱讀經典名著的濃厚興趣。

(五)教學方式上——變“教師引著學”為“學生自主建構”

閱讀與思維、表達、情感體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密不可分。但是,一直以來閱讀教學多以單一文本的解讀為線索展開教學過程,以感悟式、講讀式教學方式去落實教學內容,學生缺少實踐的機會,學得機械、被動,閱讀教學缺少應有的生機和趣味。群讀類學的語文課堂,以特定主題引領教學活動,創設開放的教學空間,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自我發現、自我實踐,給予學生極大的自主性和創造性,體現了認知—實踐—遷移的學習過程,使課堂學習成為學生自主建構的過程。

在教學內容上,《諸葛亮的智慧》一課跳出具體的篇目,跳出具體的內容,跳出一字一句地品詞析句的教學方式,著眼于“體現諸葛亮的智慧、怎樣表現諸葛亮的智慧”這一主題,抓大放小,圍繞單元的核心目標,放手讓學生帶著主題,在群文閱讀中思考、比較、發現、梳理、綜合、歸納,使他們形成自己的學習體驗,促進他們閱讀能力的形成。

在學習方式上,課堂中更多的是學生帶著問題自主閱讀、思考、批注以及同伴間的交流、分享、討論,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在學生學習的關鍵處給予點撥、指正、拓展。針對學生填寫的表格,教師幫助學生提煉出“襯托”的寫法,并引導學生在《草船借箭》一文的學習中自主閱讀,獨立體驗,使學生對“襯托”這一語文知識的學習從認知層面走向實踐遷移層面,從而深化認知,形成閱讀能力。

在閱讀的策略上,課例靈活運用多種閱讀方式,讓朗讀、默讀、快速讀、瀏覽等有機融合。作為旨在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力與思維力的群文教學,教師主要采用默讀的方式,有利于學生的思考、比較與批注;在體會人物智慧的重點語段中,教師指導學生通過朗讀,進一步感悟形勢的危急以及人物處變不驚、運籌帷幄的大智慧。而對第二篇文本《草船借箭》的學習,則采用瀏覽的方式對重點語段進行閱讀,為學生建構閱讀意義搭建了學習的支架。

二、群讀類學的教學建議

(一)群文組元要突出“異質化”

群讀類學中群文組元的方式有一篇帶多篇、單元重組和單元增設三種形式。在群文的組元上,要遵循適度、增量、優化、多元的原則,進行異質化組元,重視群文在表現主題上的多元與變化,避免文章在同一平面上重復疊加,造成教學的無效??梢园洋w裁作為“類”,可以把作家作為“類”,可以把表達形式作為“類”,可以把閱讀策略作為“類”,還可以把人文主題作為“類”……

(二)教學目標要強化“一組一得”

要進一步明確“一課一得”“一組一得”的內涵,讓教學目標變得簡約、明確,凸顯核心目標。要進一步強化“一課一得”“一組一得”教學方法,在核心目標的落實上“重錘敲打”,要實實在在有“干貨”,要切實做到讓學生在核心目標上有所得。教學中,教師不要拘泥于單篇課文的內容分析和表達特點的領悟,而要緊緊圍繞本組群文學習的主題,把握單元的核心目標,凸顯教學的重難點,增加基于群文的整體而有效的課堂提問和課堂討論,增加以達成核心目標為宗旨的語文實踐活動,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其他的基礎目標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進行簡要的點撥,把教學的重心放到核心目標的達成上。

(三)教學要敢于放手

一節課讀多篇文章,教師要敢于放手、善于放手,“整合就變模樣,放手會更精彩”。教師應把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閱讀,讓他們有更多的閱讀實踐的機會。

怎么放?比如《諸葛亮的智慧》一課,可以將兩篇文章一起發給學生,實現大整合。閱讀兩篇文章,想想在表現諸葛亮的智慧上,有哪些相同之處,有哪些不同之處。在學生自主閱讀基礎上展開小組探究,然后全班分享,教師進行梳理、歸納、提升。不要在意學生在這兩篇課文的學習中是否把反映人物智慧的語句都找全了、都找準了,重點在于學生通過教師的大膽放權,真正地參與到探究性閱讀實踐之中,在閱讀、思考、歸納、整理的過程中,與文本親密接觸、深入對話,在多文本的比較性閱讀中發展思維、提升認識。這才是群讀類學價值的有效體現。

(四)讀的方法要多樣

閱讀材料的增量勢必需要閱讀方式的變革。要敢于打破傳統,不要沉浸在兩課時甚至三課時教學一篇文章的狀態中,也不要對課文中的每一句話都“挖地三尺”“精品細嚼”,更沒有必要對每篇文章中的每個語段都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而要根據文本的不同特點、閱讀的不同目標,幫助學生合理選擇閱讀方法,如精讀、略讀,默讀、瀏覽、跳讀、掃讀等,追求閱讀方式的多樣化,并實現閱讀價值最大化的目標。

(責編 韋 雄)

猜你喜歡
教學目標課堂教學
新媒體環境下數學教育方法的優化
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法新說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的策略
透過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圓周運動》 教學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