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中有效活動的研究

2018-11-28 08:25黃文婷
兒童大世界 2018年12期
關鍵詞:品德與社會品德生活

黃文婷

(湖南省沅江市玉潭學校 湖南省 沅江市413100)

品德,是一個人的修養和素質,是成長過程中必須要著重加以培養的東西。因此,在學校中開設《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孩子培養和塑造一個良好的品德,做一個善良之人,幫助其擁有一個完滿的人生。所以,教師在教學當中要著眼于孩子們的日常生活,讓他們貼近生活運用書本上的知識,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在課堂學習之后實踐和還原到生活的行為當中去。只有這種源于生活、貼近生活、深入生活的教育策略,才能引發學生們內心的道德情感、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接下來,我就要談一談教師如何在《品德與社會》課堂上用有效活動增強其生活化趨勢。

一、教學內容源于生活

人這一生,終極目標便是如何能幸福地生活、如何能有意義地生活。因此,在一個人的童年時代,在他的一切價值觀念都還在有待塑形的階段,教育應該作為他們人生最初階段的一盞明燈,引領他們走進生活。這樣一來,老師就要注重課堂教學內容和素材的選擇,最好讓學生從各種活動中、從生活中進行學習,通過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和融合,獲得直接經驗,主動地進行探索和學習。所以,老師在課堂上進行授課時,不能一味地給學生講授書本上的條條框框和規矩原理,這樣會讓學生喪失對這門課程的興趣,從而抹殺了這門課程的意義所在。相反,老師在備課時要注意從生活中選擇素材,比如把自己的經歷當做故事給孩子們講,同時,老師也要重視屆時社會上出現的一些熱點問題,例如前幾年的“扶不扶”、“小月月”等事件,用簡單明了、生動形象的話語為學生們講解出來,并讓大家談一談對其的看法和思想。老師也可以創新課堂形式,仔細觀察學生的校園日常生活,做一個“有心人”,把同學們平時發生的值得記錄的大事小情都記載下來甚至拍下來,裁剪成一個小視頻或制作一個精美的課件,讓大家通過身邊發生的事情追溯到課本知識中去。對于書上的一些晦澀難懂的知識點,老師則可以換一種授課方式,用學生們能理解的語言講解,或者做一個小動畫來引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能更好地進行理解和記憶。

二、課堂活動貼近生活

《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是一門生活實用課,十分適宜去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堂活動,進行課后實踐等等。在活動中,學生們邊動手邊思考,用心去經歷和體驗一些東西,從而使他們的內心世界和精神生活得到豐富和滿足,潛移默化地塑造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最終成長為一個善良的、優秀的、美好的、對社會有益的祖國棟梁。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注意角色的轉換,一定要讓學生時時刻刻處于學習的主動地位上,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動口、去說去做去想,積極參與課堂集體活動,真正成為學習中的主體,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親身體驗和實踐的過程。比如,在“我的家庭生活”這一章節,讓大家提前準備一些自己家中發生過的溫馨、有趣的小故事,帶到課堂上來為大家分享。這樣,在大家共同的交流討論之中,學生們能尋找到生活中的共鳴,從而激發他們對這一章節的學習興趣。

三、課本知識回歸生活

學習知識的終極目標就是回歸生活、回歸實踐,切忌“紙上談兵”?!皩嵺`出真知”,“實踐是檢驗一切真理的唯一標準”,課后的實踐運用對學生們來說是重中之重,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的一些知識和產生的一些想法思考,只有運用于生活中去才能產生其意義和效果。要想讓教育的引導功能凸現出來,就一定要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到相對應的依據,從而增強對《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的信賴度和興趣感。在進行課堂的知識傳授以后,老師可以給孩子們布置一些相應的課后實踐作業,讓學生至少把一條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原理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并寫成一篇小作文,在下一堂課與大家一起進行交流和分享。這樣的教育就“活”了起來,讓學生把“死”的知識化作“動”的行為,讓其在具體活動中去親身體驗這些知識給自己生活所帶來的巨大改變和影響,在生活中培養能力、獲得真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格,在學習中生活,在生活中學習。

總而言之,在《品德與社會》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注重發揮課堂活動的有效作用,讓學生把課堂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在生活化教育中獲得成長的體驗,塑造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從生活中感受、體悟和學習。這樣,這門課程才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和效果,做學生們成長之路上指引的明燈。

猜你喜歡
品德與社會品德生活
抓細微之處 促品德養成
精心設計,開辟品德與社會課新天地
農村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小學品社課堂結合時事教學初探
生活感悟
淺談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無厘頭生活
品德微視頻評價的思考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品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