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造血” “摘帽”加速

2018-12-04 02:08
創造 2018年10期
關鍵詞:造血貧困戶精準

金秋的姚安壩子,稻谷飄香,水美魚肥。放眼鄉鎮、村屯,現代農業、鄉村旅游業正向規?;焖侔l展,一片片整齊的新磚房拔地而起,企業、村組、貧困戶捆綁受益……精準扶貧的種子,正在“荷城”結出累累碩果。

在各級政府的有效幫扶下,在相關產業的有力帶動下,和姚安縣一樣,越來越多的云南貧困群眾,正快步走在脫貧增收的道路上。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只有產業發展起來,變“輸血”為“造血”,才能實現持續增收,徹底拔掉窮根。作為云南省脫貧出列的先行者,尋甸等15個縣市因地制宜,立足傳統產業,做優特色產業,創新思路和機制,在產業扶貧方面積累了經驗,形成一批特色亮點、先進典型和創新成果。

強化政策扶持 做實產業扶貧

產業扶貧,離不開強有力的政策扶持。產業扶貧怎么扶?頂層設計是關鍵。尋甸縣委、縣政府制定《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產業發展規劃》,確定產業扶貧的方向、思路、目標和重點。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出臺《產業扶貧實施辦法》《農業產業扶貧實施細則》《養殖收益(收入)保險扶貧試點方案》《加快發展家庭農場實施意見》《加快功山羊產業發展實施意見》等一系列針對性、操作性強的政策舉措。

在政策扶持方面,為讓貧困群眾真正感到幫扶溫暖,尋甸縣充分發揮財政涉農專項產業扶貧資金在扶貧開發中的主體引導作用,加大產業扶貧資金投入力度,每戶貧困戶可累計享受7000元的產業入戶資金,資金可用于不同形式的聯動發展。有貸款意愿的貧困戶,還可享受小額貼息貸款5萬元。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遴選187戶幫扶企業與貧困戶建立合理緊密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培育壯大主導產業,推動優勢產業向優勢區域集中,推進農業重點產業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促進農業生產向產業化、規?;?、商品化和現代化轉變。針對遴選出的幫扶企業,制定幫帶企業扶持方案,給予企業5萬元到10萬元不等的扶持資金,讓企業在尋甸扎根,尋找到發展空間,也為尋甸全縣產業扶貧開辟一條“供銷不愁”的致富路,實現企業和貧困戶攜手共贏。

制定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加大對貧困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勵貧困地區立足資源稟賦發展特色產業,提高農民持續增收的能力——這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關鍵。圍繞發展哪些產業、怎么發展產業、群眾如何受益這些問題,近年來,全省各地加強探索,一批可復制、接地氣、服水土的產業扶貧示范新模式不斷涌現出來。

地處云南省西部金沙江南岸干熱河谷地區的賓川縣,2014年,全縣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0049戶35510人、貧困發生率11.85%。2014年以來,賓川縣通過規劃引領,按照“縣為主體、鄉鎮落實、產業進村、扶持到戶”的總要求和鄉鎮村一把手負總責的工作責任制,以及“山區核桃園、壩區葡萄園、江邊咖啡園、坡地柑橘園”四園布局,鞏固葡萄產業、恢復發展柑橘產業、培育石榴和冬桃新興產業,鞏固壯大冬早蔬菜和中藥材產業,積極構建“一村一品”“一鄉一業”“一縣一特”脫貧攻堅產業體系,交出了一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賓川答卷。

結合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鶴慶縣委、縣政府先后制定出臺了11個扶持農業產業發展的政策文件,大力扶持發展蠶桑、蔬菜、水果、中藥材、奶牛、生豬和藕魚立體種植養殖產業,逐步改變了全縣農業底子薄和“散小弱”的窘況,高原特色農業躍升到一個新水平。承接、引進符合鶴慶縣生態環境要求的工業,先后引進溢鑫鋁業、力帆駿馬、九鼎鋁制品公司和四川其亞鋁業等一批企業,做大做強水電鋁材產業園,在增強縣域經濟實力的同時,開發就業崗位近萬個,有效吸納了農村富余勞力。充分利用縣內獨特的旅游資源優勢,舉辦“梨花節”“文化旅游節”“耍海節”等節慶活動,將鄉村旅游和生態農業有機融合,打造鄉村旅游品牌、推介宣傳當地農特產品,大力扶持銀、銅、鐵器加工和白棉紙、白族服飾、瓦貓等民族手工藝品加工銷售,走出了一條“農、旅、娛、購”四位一體的“文化+旅游”精準扶貧路子,全縣手工業和旅游業從業人員超過3萬人,有效帶動了群眾增收致富。

2018年10月1日,央視財經頻道推出長達十個小時的電視直播——“致敬改革開放40年 央視財經十一大直播”,全方位呈現改革開放40年的成就。午間時段,云南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縣委書記羅景鋒帶著兩片普洱茶走進直播間,暢談當地脫貧攻堅工作經驗和做法。通過實施“311”產業扶持、轉移就業、旅游扶貧、電商扶貧、生態補償等幫扶措施,寧洱縣所有建檔立卡戶均實現了產業扶貧措施精準到戶,實現11840人產業脫貧。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由2014年的3523.69元增長到2017年的7111.88元,增長101.83%。在鞏固提升有機生態茶園14.7萬畝、生態咖啡園10.35萬畝、冬農開發種植面積11.5萬畝、大牲畜存欄38.8萬頭的基礎上,培育新興產業核桃10.03萬畝、橡膠4.36萬畝、晚熟芒果0.69萬畝等,確保了貧困戶收入有保障可持續。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發展產業,資金是關鍵。2014年以來,芒市共投入農業產業發展扶持資金3.64億元,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因地制宜發展甘蔗、茶葉、烤煙、咖啡、堅果、砂糖橘、蠶桑、馬鈴薯、食用菌、生態畜牧業等特色產業,輻射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6321戶,實現了每個貧困村至少有1項特色增收產業。羅平縣結合農業產業項目精準到村到戶情況,投入產業扶貧項目資金5425萬元,發放扶貧小額貸款9689萬元,實施產業扶貧11182戶41923人。探索推行“支部+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模式,積極對接上海援滇項目,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入股農牧產品專業合作社,每戶貧困戶量化1萬元股份入股中蜂養殖、小黃姜加工、熱區水果種植、水產養殖、高原中藥材種植等特色產業合作社,按年分紅本金8至10%的標準進行分紅,實現每年每戶收益800至1000元,帶動3429戶貧困戶增收。

堅持因地制宜 發展特色產業

“家有公牛,耕地不用愁;家有奶水牛,油鹽零花不用愁;家有5頭奶水牛,三年拔地蓋新樓;家有10頭奶水牛,年年富得直冒油?!边@是一首在大理州鶴慶縣松桂鎮勤勞村廣為傳唱的民謠,也是當地奶農發家致富的真實寫照。

葡萄產業帶動賓川農民增收致富

在致富路上,勤勞村民也走過一些彎路。前些年,村里想發展林果業,種植了1.5萬棵冬桃、1.5萬棵黃金梨、1.5萬棵核桃,可是氣候不適應,管理也跟不上,投入基本上打了水漂。近年來,村“兩委”通過對水牛奶市場的調查分析,結合勤勞村群眾有養牛經驗,決定培植水奶牛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村長期穩定發展。2013年以來,政府投入100多萬元,每戶購入一頭奶水牛補助5000元,全村共補助100多萬元,新發展奶水牛213頭。如今,全村共有339家養殖奶水牛,存欄奶水牛達408頭,2017年出售牛犢181頭,收入121萬元;出售鮮奶6.3萬公斤,每公斤售價8元多。大春時節種植水稻、烤煙、玉米,小春時節種植大蒜、蠶豆、大麥。糧食解決吃飯問題,雜糧和秸稈用來養牛。走出了一條產業致富的新路子。

勤勞村的實踐說明,在產業扶貧上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宜種則種,宜養則養,發展“一村一品”。同時,要加大產業扶貧投資力度,為貧困地區和農戶開展“造血”式扶貧,提升貧困農戶自身發展的能力,在扶貧扶貧攻堅戰中共同勤勞致富。

據央視報道,在寧洱縣謙崗村,村民楊應東一家有5口人,父母和妻子常年生病、孩子上學,在幾年前他種過南瓜,也種過紅薯、烤煙,但因為缺技術和資金,都失敗了。駐村工作隊和幫扶干部來到他家,在做過仔細調研之后,建議他把家里的幾畝茶園改造成生態有機茶園,在茶林里養殖土雞發展林下經濟。通過精準幫扶,在2016年底,楊應東家順利實現脫貧。據報道,目前,寧洱全縣85個行政村成立專業合作社,實現集體經濟項目全覆蓋。培育了特色產業40多萬畝,農村人口人均達3畝以上。同時,發展林下種養殖業,全縣林下經濟產值達3億元以上。

產業扶貧,關鍵在精準定位,難度也在精準定位。如何找到根植于這片土地上的特色與優勢,因地制宜地發展?這就是扶貧工作中的關鍵抓手。尋甸縣發揮比較優勢,突出特色選產業,適合什么就發展什么,宜農則農、宜菜則菜、宜果則果、宜草則草、宜牧則牧、宜林則林,向特色要競爭力,向特色要生產力。目前,全縣16個鄉鎮(街道)通過發展特色畜牧業、優質馬鈴薯產業、特色蔬菜產業、特色生物產業、特色漁業等產業,實現每個貧困村有1個至2個主導產業,每戶貧困戶有1個至2個增收項目,全縣產業覆蓋率達100%,15344戶有勞動能力和意愿的貧困戶參與產業扶貧,戶均增收700元以上。產業弱縣,憑借后天發力補短板,正在實現發展與追趕。

依托得天獨厚的氣候和蜜源優勢,羅平縣結合蜜蜂養殖投資小、見效快、不占耕地、不用糧食等特點,通過政府引導、龍頭帶動的方式,推行“支部+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運行模式,實施“一窩蜂”精準扶貧行動,投資700萬元扶持全縣868戶2962人貧困人口通過發展中蜂養殖脫貧。按照“企業找市場,合作社建基地,貧困戶入股份”的模式,組建20個蜜蜂養殖專業合作社,50個蜜蜂養殖基地,合作社吸納蜜蜂養殖貧困戶為社員,每戶貧困戶免費領取5箱優質中華蜜蜂,作為股份入股加入合作社和養殖基地,合作社向貧困戶頒發《股權證》;鄉鎮(街道)代表貧困戶與合作社簽訂《托管協議》,每戶貧困戶每年可分紅1000-2000元。集中養殖蜜蜂所生產的蜂產品,由芭蕉箐農業科技開發公司和臘峰蜂業公司與合作社、貧困戶三方簽訂收購協議,實行市場保護價收購,每箱蜂可實現利潤1500元左右。經過多年發展,羅平已先后榮獲全國蜜蜂春繁基地、國家優質蜂產品生產基地、國家成熟蜜基地等殊榮。目前,全縣養殖蜜蜂5.36萬群;培育蜂產品加工龍頭企業3家,年加工生產蜂產品3000余噸,實現蜂產業產值1.5億元。

賓川縣烏龍壩村委會屬高寒山區,海拔高,生態好,擁有一片素有“小香格里拉”之稱的斗頂山高山草甸,但也存在基礎設施差、人民生產生活水平不高的普遍問題。近年來,風電項目的建設解決了烏龍壩群眾的交通出行問題。在此基礎上,該村一手抓錯季蔬菜和生態林果,打造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果松基地和花紅基地;一手抓高山草甸鄉村生態旅游,打造無公害休閑型生態旅游度假村,以生態產業和旅游開發齊頭并進的扶貧思路幫助群眾增收脫貧致富。

增收來得快,全靠產業帶。如今,各種產業扶貧項目在云嶺大地遍地開花,許多貧困村也都有了自己的特色產業,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正在通過產業帶動實現脫貧。

探索利益聯結 扛起脫貧大梁

在產業扶貧發展中,常常會面臨缺資金、缺技術、缺品牌、缺產業鏈等難題。面對市場經濟的大潮,貧困農民發展能力弱、應對市場風險能力差。如何有效防控風險,讓脫貧更加精準高效?需要在貧困戶、企業、合作社等各經營主體間,建立起一套穩定持久的利益聯結機制。

握指成拳、提高貧困地區農民組織化程度,是許多貧困縣脫貧出列的關鍵一招。在賓川縣大營鎮萂村,村委會主任趙燦珍等4名黨員,發起成立“賓川縣天子農業專業合作社”,他們冒著風險以水果權證抵押向銀行貸款500萬元,申請扶貧貸款500萬元,讓14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入股合作社。引入農業龍頭企業,以“黨支部+龍頭企業+貧困戶”的模式,發展優質高效“陽光玫瑰”葡萄產業,2017年實現貧困戶戶均增收7800元,成為省內州內推廣的產業扶貧模式。

貧困地區產業發展離不開龍頭帶動,沒有龍頭就沒有市場,就沒有產業鏈。龍頭企業怎么培育,利益聯結機制是關鍵。在利益聯結上,賓川縣對自身缺乏產業發展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采取“黨組織+龍頭企業+貧困戶”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方式,累計向17家企業、合作組織發放扶貧項目貸款3.73億元,參與利益聯結的3680戶貧困戶通過發展葡萄、柑橘、生豬等特色產業和農產品加工、休閑農業、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實現入股分紅、土地流轉增加收入。截至2017年,賓川縣累計流轉土地80526畝,占全縣家庭承包耕地總面積的30%。已培育有一定規模的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21戶;認定家庭農場167家、農業莊園26個,建成農民專業合作社569個。2017年,全縣龍頭企業銷售收入達19.72億元,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數量占總貧困戶比例達37.01%。

以利益聯結機制為核心,賓川縣以外的省內其他地方也在不斷探索機制創新和模式創新的好做法——

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牟定縣因村制宜培產業,2017年,全縣新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337個,培育認定家庭農場74個,依托縣內綠色食品加工企業原料需求,建立了9個農產品原料基地,每年規劃發展特色蔬菜種植10萬畝。創新“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四位一體產業扶貧模式,動員所有貧困戶加入專業合作社,穩定建立了貧困戶與經濟合作組織利益聯結機制,2017年帶動2376戶貧困戶增收748.4萬元。

勐??h把“百企幫百村”作為精準扶貧的引擎,依托資源和茶、糧、糖等傳統特色產業優勢,動員了勐海茶廠、陳升茶業、雨林古茶坊等龍頭茶企和勐阿、景真兩大糖廠等26家工商企業及合作社,以幫扶貧困戶為己任,積極投入結對幫扶攻堅戰。茶企搭建產業扶貧平臺,暢通了貧困戶農產品銷售渠道,保障了經濟收入穩步增加,還促進了特色產業標準化、規?;l展。其中,雨林古茶坊茶業設立專門的扶貧辦,2017年與農戶合作的122座茶坊在布朗山鄉、勐龍鎮、格朗和鄉、勐宋鄉等5個鄉鎮收購茶鮮葉,每年投入上億元資金收購茶農的茶葉,為茶農搭建了茶葉鮮葉銷售的平臺。該公司投資500萬元在曼呂村的紅茶廠于2017年6月建成投產后,每年投入收茶資金為800萬至1000萬元,收購茶農的夏、秋茶鮮葉加工紅茶,可基本解決當地茶農3季的茶葉鮮葉銷售問題。收購茶葉涵蓋了15個村民小組農戶,其中涉及貧困戶385戶1534人,使茶農有了穩定的經濟來源。

巍山縣廟街鎮、紫金鄉、永建鎮25個村委會與巍山縣建宏經貿公司簽訂“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村企結對幫扶協議,組織貧困戶1032戶入股建宏公司,每戶貧困戶年分紅5000元,建宏公司每年給每個村2萬元服務費作為村級集體收入。在探索和推行“黨支部+龍頭企業+貧困戶”幫扶方式的基礎上,巍山縣還創新“產業鏈、服務鏈、資金鏈、利益鏈”為一體的產業脫貧致富“升級版”,采取“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保險”的運行機制,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增收脫貧。到2020年,全縣將扶持100個合作社發展生態養豬產業,扶持100個合作社打造以云嶺牛為主的優質肉牛養殖產業,扶持100個合作社發展荷包頭、樹頭菜、白蕓豆、小米辣等鄉土特色產業,促進脫貧群眾持續增收致富。

2017年,云縣整合產業扶貧資金3472萬元,以無息還本的方式扶持868戶貧困戶入股云南云縣甘化有限公司發展蔗糖加工業,公司每年以不低于8%的回報率作為入股貧困戶的年收益,帶動貧困戶增收。這是云縣在脫貧攻堅中實施“三帶一幫兩促進”幫帶機制、精準脫貧出實招的一個縮影?!胺秦毨魩ж毨魧W創業、合作社帶貧困戶學管理、龍頭企業帶貧困戶學營銷,幫助貧困戶發展一項以上傳統產業或特色產業,促進貧困群眾增收和促進產業升級”這一產業利益聯結機制,是云縣摸索出的產業扶貧模式。通過探索“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村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生產大戶+合作社+農戶”“電商+貧困戶”等經營幫帶模式,形成產業致富聯合體,夯實新型經營主體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構建起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的產業支撐。2017年,全縣194個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均達2萬元以上。

羅平養蜂人

通過新型利益聯結關系,一個個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逐步向貧困戶提供全產業鏈服務,牽著他們的手邁向廣闊大市場,撐起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推進電商發展 賦能產銷對接

產業大發展后,產品如何更好地推向市場?在“2020年全面脫貧”的攻堅戰中,電商正在成為一股新的力量,為脫貧攻堅注入新的動力。

在賓川縣平川鎮得底么村,由村黨總支牽頭、黨員帶頭組織貧困群眾上山摘橄欖、采菌,田里種大豆、玉米,家中養黑山羊、土雞,再由合作社收購加工,在掛鉤扶貧部門的全力支持下,借助省郵政分公司建設電商平臺,直接銷往省城昆明,形成了“黨支部+互聯網+農戶”的電商扶貧模式。

巍山縣依托電商平臺拓展特色農產品、手工藝品、特色美食銷售渠道。據不完全統計,僅刺繡產業每年就為農民增收900多萬元。

“在集鎮賣藥材,小商販經常壓價格;送到大一點的公司賣,價格雖然高一點,但路上就得花上5小時?!边@是云縣漫灣鎮酒房村脫貧戶李光典曾經面臨的窘境。隨著精準扶貧大力推進,電商扶貧通過示范點及項目建設等,積極有效地推動了農產品銷售途徑的拓寬。

云縣地處云南省西南部,是典型的山區農業大縣,也是國家級貧困縣。為了調整種植結構,增加農民收益,當地結合氣候、生態等優勢條件,從“十一五”期間,云縣就開始推廣種植龍膽草、重樓等中藥材。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中藥材的品質相對穩定,種植面積也在逐步擴大。但李光典經歷的窘境,對當地大部分農戶而言,都感同身受。

精準扶貧以來,云縣當地為貧困戶提供中藥材種苗、種植技術等幫助,并積極拓寬銷售市場。電商扶貧就是其中的重要方式。

“為解決農戶銷售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我們在村里建立合作社,設立收購點,以減輕農戶銷售的路途負擔?!痹瓶h信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何鳳春說,公司在2013年成立后,梳理農戶資源信息和外界需求信息,依托“互聯網+”建立了相應的數據庫,最大限度實現資源與市場的對接。2017年,經由該公司銷售的中藥材超過1200噸,農副產品超過1000噸,輻射帶動的貧困戶超過5000人。

“再沒有出現‘種一坡、收一籮’的情況了?!崩罟獾湔f,公司不僅幫助他們對接市場,還提供種植技術和種植標準,按照公司標準種植出來的龍膽草,銷售價格高于市場價,現在賣一次龍膽草可收獲近3萬元。

作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云縣已建成1個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2個縣級電子商務物流配送中心,在95個行政村設立電子商務服務點及配送點。2017年,當地電商平臺上的農產品交易額為3800萬元,增長80%。

不僅如此,據了解,得益于電商平臺的建立與完善,有客戶在了解到云縣有火草花后,還讓電商平臺提供火草花。在當地最常見、最不值錢的火草花,由此有了銷售市場?,F在由火草花制作而成的枕頭,在部分地區供不應求。

事實上,“運不出、賣不掉、價不高”是許多貧困地區農產品在銷售環節上的共同煩惱。通過電商扶貧,讓貧困地區的農產品更加精準、便捷、穩定地對接市場,各地不乏創新實踐。比如尋甸縣就在淘寶網上注冊開設農產品銷售店,實現30余個農產品上線銷售;借助云南農墾集團電商平臺,實現20余個產品上線銷售;組織農產品進北京朝陽、上海華理、昆明市級行政中心,曾經藏在深山人未識的優質農產品,如今走進千家萬戶。

總而言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最關鍵的是讓老百姓鼓起錢袋子。發展特色產業是提高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的根本舉措,也是拔掉“窮根”、實現穩定脫貧的必由之路。憑借產業扶貧栽下的“搖錢樹”、形成的“聚寶盆”,一些地方脫貧出列動能十足,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將甩掉“貧困帽”,踏上小康路。

新聞鏈接>>

云南農產品電商扶貧聯盟成立

10月21日,在云南特色農產品流通協會基礎上,云南省農產品電商扶貧聯盟成立。

商務部牽頭成立“中國電子商務扶貧聯盟”,并對外發布“電商扶貧品牌推介產品”遴選結果,云南省有34家企業入圍該聯盟。

云南農產品電商扶貧聯盟旨在響應商務部、國務院扶貧辦、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的號召,推動電商精準扶貧,充分發揮云南自然優勢。聯盟吸收了與電商相關的云南及遠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積微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光大銀行云南省分行等12家優勢企業和相關機構,將依托協會農產品信息資源,致力打通電商交易、科技支撐、輿論宣傳、快遞包裝等電商全產業鏈,解決農產品通過電商渠道上行方面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物流快遞成本高等難題。

未來,聯盟將和云南省內外銷售平臺、大型賣家、政府扶貧單位合作,開展軟硬件開發及培訓相關服務,發布電商扶貧信息、解讀政策,對接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業務,統計電商扶貧數據等六項主要工作,以保證農產品價格、質量,實現電商農產品的價格穩定、質量可追溯,打好云南“綠色食品”這張牌,助力農民脫貧致富。

猜你喜歡
造血貧困戶精準
精準防返貧,才能穩脫貧
不能讓老區一個貧困戶掉隊
致富闖路人帶領貧困戶“熬”出幸福
『貧困戶』過年
貧困戶 脫貧靠產業
精準的打鐵
精準扶貧 齊奔小康
精準扶貧二首
咸豐 審計增強支部“造血”功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