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管理理論的演進與比較研究

2018-12-19 01:41洪惠雨葉欣梁孫瑞紅
經濟研究導刊 2018年33期
關鍵詞:跨國公司跨文化維度

洪惠雨,葉欣梁,孫瑞紅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 201620)

引言

20世紀以來,全球經濟大融合步伐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跨國際經營的方式來實現戰略目標。從世界經濟角度來看,走向融合的世界經濟格局為跨國公司提供了重要的發展機遇。從世界文化的角度來看,多元的文化摩擦、碰撞的過程為跨國公司實現國際化運作增添了很大的挑戰。以跨國公司為代表的跨文化組織在全球經營過程中的經營環境由單一同質的文化轉變成了多元復雜的文化,并且其商務對象由原來的單向變成了多向,各交流對象之間的相互作用在深度和廣度兩個層面上都超越了以往的程度,其經營活動越來越多地滲透進文化的色彩,但是這一跨文化現象在20世紀60年代初并沒有受到重視。相關數據統計分析顯示,在所有的跨國企業經營失敗案例中,只有30%是資金、技術等原因造成的,而70%則是由于文化原因導致的經營失敗。例如,1998年5月著名的德國戴姆勒—奔馳汽車公司和美國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合并成立組建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公司,但是由于雙方公司合并過程沒有重視對美德的文化差異,而導致了如此強強聯手的結果是在短短的三年合作中,克萊斯勒股票價暴跌一半以上,并將在2002—2004年之內裁員26 000人。由此可見,隨著各國跨國公司不斷涌現,企業實現跨文化管理至關重要。目前我國跨文化管理的研究遠不如國外的深度與廣度,也遠遠趕不上我國全球化發展的步伐。本文總結分析和比較國內外的跨文化研究,并對未來的研究方向進行分析,以期為我國跨國公司進行跨文化管理提供參考。

一、跨文化管理相關理論研究

國外對跨文化管理的研究起源較我國早,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本文通過運用 Springer Link、ScienceDirect(2009-)、Web of Science(含SCICPCI)以及知網等幾種外文文獻數據庫對 Cross Cultural Management、Cross Cultural、Intercultural、跨文化、跨文化管理等主題、篇名和關鍵詞等進行聯合檢索,文獻檢索結果幾萬余篇,近五十年的文獻數量結果(如下頁圖所示)??梢?,該方面的文獻總體呈現一個上升趨勢,尤其是在2010年以前,呈現的是一個快速增長狀態。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研究學者以歐美等發達國家為多。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歐美國家在二戰以后迅速向全球實行經濟擴張,大力發展跨國公司。但是,大部分的跨國公司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運營時,卻因為文化這一因素嚴重影響其管理效率與企業運行,甚至導致運營不利慘淡收場。因此,歐美的學者為了跨國公司能夠有效的解決文化沖突而將研究視角開始聚焦在跨文化管理方面。

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不少的學者對跨文化管理進行定義,提出跨文化管理(Cross-Culture Management)是跨國公司在全球化經營中,對子公司所在國的文化采取包容的管理方法,并據以創造出企業獨特的文化來解決異質文化產生的沖突,從而形成卓有成效的管理過程。但是隨著世界格局不斷發展,該定義也發生了一定改變。本文認為,其不僅僅指的是跨國經營過程中,更多的是任何的跨文化組織或者個人在與不同文化群體交互作用的過程中出現文化沖突時,能夠通過對多方文化的理解、溝通、協調、融合與創新,以此化劣勢為優勢的管理過程。

近五十年跨文化管理相關外文發表趨勢圖

(一)跨文化管理的理論演變

1.起源(1960年以前)??缥幕芾砥鹪从谠缙诘墓糯Q易活動中。早在古代埃及時期,埃及人、腓尼基人、古希臘人就開始了海上貿易,并在貿易過程中逐漸懂得如何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進行交易。到了文藝復興時期,丹麥人、英國人以及其他一些歐洲國家的商人更是向世界范圍擴張他們的商業版圖。當他們在異質文化環境中進行貿易活動時,他們會對異質文化下的語言、風俗習慣、信仰等方面格外重視,以避免文化沖突導致交易困難。后來在中國的漢唐時代絲綢之路開通、茶馬古道的興起以及鄭和下西洋等與外國的政治、貿易之間活動逐漸頻繁,使得參與貿易的各國人員在彼此交流中開始學習并學會尊重對方的文化習俗,這就是最早的跨文化管理活動。不過這個時期的跨文化管理完全是從事貿易活動的商人的個人經驗,有關文化及文化差異的研究也僅僅是人類學家的事情。到了20世紀后期,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以及科技的不斷進步,企業在多種文化環境中進行商務活動已成為必然趨勢。因此,在企業經營過程中,文化的作用越來越大,這也促使越來越多的學者將研究目光聚焦到該領域,跨文化管理作為一門新興學科逐漸形成并發展起來。

2.形成階段(1960—1980年)。1960—1980年間,跨文化管理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組織行為和管理制度方面,眾多學者認為美國以外的國家都有被視為“外國”或“其他”的文化和組織體系。如人類學家克拉克洪、斯喬貝克(Kluckhohn&Strodtbeck)提出的價值雙向模型來解釋美國與他國之間的文化相似性與差異性。從此,人們才開始意識到,美國跨國公司被認為“完美的”管理模式在其他文化環境下已經顯得“不完美”了。二戰以后,美日兩國的跨國公司迅速向世界擴張,但是美國跨國公司的海外經營結果是競爭力下降、生產效率低、通貨膨脹等問題,但是日本卻搖身一變成為世界上第二經濟大國。如此鮮明的對比下,歐美的企業越發意識到美國管理模式的缺失。因此,眾多歐美學者開始以美國視角研究跨國公司經營管理中的影響因素,其中以研究美日企業管理差別的理論居多。通過研究對比美日的企業管理模式和技術、方法、規章以及信念、價值準則這三個維度發現,與日本相比,美國的管理者過分強調技術、方法、規章等“硬性”因素,管理模式過于理性化,對待他國的文化差異反應遲鈍等因素導致員工與企業很難建立共同一致的價值觀。正是如此,跨國公司才發現管理中出現的文化因素如此重要,這也迫使他們開始從文化差異的角度深入研究跨國公司的管理模式,其中著名的有吉爾·霍夫斯泰德(Geere Hofstede)的文化五維度理論、霍爾(Edward T.Hall)的高—低情景文化理論等。與此同時,有學者開始將文化這一因素納入管理哲學當中,如美國管理學家哈德羅·孔茨的孔茨模型(Koontz H.)、法默—里奇曼(Farmer&Richman)“外部條件影響”模型等。

3.興起階段(1981—2000年)。隨著組織結構和過程的研究的不斷變化與發展,越來越多的管理者發現公司跨國公司的管理最需要的不是嚴格的制度控制,而是通過共同的價值觀來達到理想的管理。這反過來又導致了對文化意識的更大重視。在此階段,那些側重于本質上具有普遍性但在不同文化中表現不同的價值觀或核心取向的理論學者們的焦點隨著跨國公司的組織結構向“多國”“區域”的演變而發生了變化。如1981年美國管理學家威廉·大內將美國企業的A型企業管理與日本企業的J型企業管理從雇傭、決策、負責、提升、控制、職業發展、員工關系這七個方面進行比較,提出了著名的“Z 理論”。隨后,羅蘭(Ronen,1985)和申卡(Shenkar,1985)根據1966—1980年對不同文化社會的工作取向和價值觀的問卷調研結果提出“文化餅理論”。此時,學者開始逐漸認為跨國公司不僅需要在不同文化的東道國中采取不同的管理制度,其對待員工也需要更多的信任和親密,并對文化保持敏感,管理模式也更傾向于“軟管理”。到了20世紀90年代以后,跨國公司越來越意識到外籍管理人員需要不斷學習新的管理技能,以便更加有效地與不同背景文化的下屬開展工作。針對跨國公司工作重點的轉變,大量的跨文化研究重點也發生了改變。如1991年希南和帕爾默特(Heenan,Perlmutter)總結出四種跨國公司的跨文化管理傾向,并隨著研究不斷深入,提出了五種跨文化管理模式,即文化支配模式、文化順從模式、文化妥協模式、文化規避模式和文化協同模式。再到1993年,荷蘭管理學者特羅普納(Trompenaars,1993,1998)通過對50個國家的15 000多名員工的價值觀進行調研,提出了“七維世界商務文化圖景”理論,并對中日韓管理文化進行比較。此時的跨文化管理的研究通過分析每個國家文化的特點與差別,已經開始運用到企業的管理制度上。

4.全球性的崛起階段(2001年至今)。在21世紀初,跨國企業的管理層可能不是外籍人士,但是他們領導的是一個全球團隊,又或者是他們外籍人士,但是他們領導著所在地以外的多個全球團隊或者組織。在他們管理操作中,要求他們能夠學習跨文化管理的知識和技能。因此,這個時期的跨文化管理研究更加深入到組織的管理架構,也更加具體到組織的管理模式。如英國劍橋大學權威的管理學教授沃納(Warner.Malcolm)主持編著的《國際工商管理百科全書》中的“各國和地區管理”章節中描述了世界各國和地區的在企業文化方面的管理模式。國際商務談判專家、全球化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蓋斯特蘭德(Gesteland R.R.,2003),從四個維度即生意導向型和關系導向型、商務風格中的正式文化和非正式文化、恪守時間和靈活時間文化、情感外向和情感保守的組合出發,概括了跨文化商業行為的八個模式,即構建了“蓋斯特蘭德框架”。我國的范徵2010年提出了“冰河模型”理論。即從“積雪層”“冰凍層”“河水層這三個層次由外到內構建立體式的“冰河模型”來描述一種在基于生存的文化環境下的管理模式。

通過以上對跨文化管理研究的發展與演進分析可知,最開始的跨文化管理研究起源于對人類行為、理念與文化的關系的研究,其在組織中的研究只涉及組織行為和表層現象的歸類,研究層面相對較窄而且需要大量的數據和長時間的觀察來支撐整個理論。到了美國跨國公司的挫敗,學者才將這方面的研究運用到跨國公司企業管理的過程當中,但是此時的研究大部分局限于美國與他國文化的比較,討論的問題也是境內的問題或者是假設美國的管理理論將適用于跨國公司的管理,還有一部分的研究是人類學家在僑民跨文化適應上的研究。到了20世紀80年代以后,跨國公司的商業活動不斷擴張,不同類型的跨文化研究開始涌現,其研究的方向、深度等都與之前的研究發生了明顯的轉變,其研究的層面不僅僅停留在單一的企業管理層領域,而是向國際化管理的方向延伸,往往是從全球化的背景出發??鐕镜目缥幕芾聿粌H是一種管理模式,更重要的是分析各種文化之間的相互作用,僅僅將跨國公司的跨文化管理問題從各種文化維度分析還遠遠不夠。當前的跨國公司已經將跨文化管理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點,該方面的研究也從原來的表象分類過渡到更深層次的全方位、多維度研究,對跨國公司管理的具體實施方案更加具有參考價值。

二、跨文化管理研究的綜合比較

從以上跨文化研究內容的演進過程中,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維度、方法對跨文化理論提出各自的研究。本文就從文化維度、研究方法、研究角度三個方面綜合比較眾多的理論,并進行總結。

(一)基于文化維度分析

跨文化管理的研究維度可以總結成三個方面:單一文化、比較文化和跨文化。

1.單一文化。該方面研究多是建立在人類學或者社會學的基礎之上,側重于單一國家的組織管理,這方面的研究為單一文化國家,在單一國家文化的研究提供更加深入、微妙的研究角度,也為國外的管理組織從學術中找到合適的管理策略提供幫助。

2.比較文化。該方面研究傾向于分析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組織管理,并構建出它們之間的文化比較,但是該方面研究過于強調用單一文化來解釋跨文化管理現象,忽略其他變量對跨文化管理的影響。

3.跨文化。該方面的研究重點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組織成員之間的相互作用,由于受到了社會心理學、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心理學等領域的理論影響,廣泛側重于不同文化的人如何在一個組織中克服文化差異引起的沖突達到合作。此外,從事這一領域工作的學者經常將比較研究中常使用的文化框架與上述領域的理論結合起來,試圖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人群之間人際交往的動態。一些學者將“跨文化管理”一詞看作是對比較文化范疇和跨文化范疇的研究的總體體現,從而拓展了跨文化管理的概念范圍,并且該方面的研究深入組織管理框架,對企業的管理模式決策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有很多的學者認為比較文化管理等同與跨文化管理,但根據后來的跨文化研究發現,使用單一文化框架來解釋復雜的多文化現象是阻礙跨文化管理研究的步伐,學者應該將研究重點關注在通過多樣化的文化視角、多種文化理論和框架來研究跨文化管理。

(二)基于研究方法的分析

通過以上的分析發現,跨文化的研究始于人類學或社會學,眾多的理論建立在數據搜集和理論分析之上,后來隨著該方面的研究不斷深入和豐富,一大批的學者開始在前人研究基礎上進行理論上的邏輯總結和分析并得出結論,為以后的研究提供方向。綜合來看,其研究方法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定量研究法,另一種是歸納式建立理論方法。

1.定量研究法??缥幕芯康拇罅繑祿占峭ㄟ^問卷調研或者訪談等方法,并運用因子分析法、最小空間法等進行分析得出結論。這方面的研究廣泛運用在管理學、社會學、心理學、語言學、文化學等領域,但是隨著世界格局不斷變化,各國文化交融速度加快,其搜集的數據局限性不斷擴大,從空間和時間雙重維度來看其全球適用性有待考量。

2.歸納式建立理論方法。這方面的研究一種是提出自己的文化維度分類,另一種是對前人的維度進行分析提出新的文化維度但不進行分類。從理論到理論,只有少數學者擁有嚴密的理論因果關系和邏輯方面的交代,更多的研究多是在規范理論分析方面顯得欠缺。

(三)基于研究視角的分析

早期的研究更多是人類學家或社會學家對單一國家文化的研究,學者傾向于研究單一文化背景的人們的人際交往、價值取向等方面。隨著二戰中美國日本之間跨國公司經營結果的明顯差距不斷引起學者重視,越來越多的學者不僅僅是在人類學或者社會學的角度來研究人類行為管理,更多的則傾向在管理層面對原本不受重視的文化因素進行分析,因此,該方面的研究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比較,一種是從人類學視角,另一種是從管理學視角。

1.人類學視角。該方面的研究均是從人類問題出發,從文化、地域等不同的維度將人類文化或者人際交往傾向進行分類。雖然該方面的研究廣泛運用在各種領域,尤其是管理學領域,但是其理論是建立在特定研究或者數據的基礎之上,對于跨國公司的管理的參考價值會隨著全球化格局的改變而有待商榷。

2.管理學視角。該方面的研究逐漸開始意識到跨國公司需要重視文化沖突和矛盾,并且要融合各種文化去創新從而形成新的企業文化。對于跨國公司而言,該方面的研究相比較以上更加具有可實現性,但是多數的學者是在宏觀角度提出跨文化管理策略,對于文化差異如何影響企業管理環境、組織運行、組織制度等方面并無詳細的研究,因此該方面的理論研究對于跨國公司如何實現完美的跨文化管理的可操作性局限較大。

通過以上綜合對比分析可知,建立在大量數據之上的理論運用最被認可,如Geere Hofstede的研究建立在大量的樣本數據之上,其研究提出的文化五維度理論最為廣泛,為跨國公司進行管理提供了參考。如企業根據霍夫斯泰德的研究可以得出,員工或者管理層在處理最基本的工作、學習、交際問題時,他們會習慣性地根據以往經驗去思考和處理,而且不同文化的人的思想、感受和行為都會有所差異。吉爾·霍夫斯泰德的理論不僅對跨文化領域的研究方法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對各個相關學科如社會學、心理學、語言學、文化學、傳播學、管理學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是由于其當時研究的樣本僅僅限于西方的IBM公司的員工,對于全球其他地區的其他職業的研究適用性有待討論,且隨著世界格局、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與融合,該數據是否適用于當今社會有待考量??梢?,隨著不斷變化的全球化進程,跨文化方面的理論研究還需要不斷深入與創新。

三、結論與展望

20世紀八九十年代,全球環境瞬間萬變、難以描述,“國際化”逐漸被“全球化”取代。企業的經營管理也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從原來的單向發展向多向發展轉變,與多國的商務活動同時開展,各層管理之間從本質上變得更加非線性。到了20世紀90年代以后,跨國公司的管理層更加意識到商務活動跨越商業和政府各個層面的速度比過去幾十年更快、更頻繁。全球供應鏈、全球市場、全球信息交流、全球金融體系、全球職業生涯、全球知識共享、全球競爭等都成為常態??鐕镜慕洜I已經從國際化轉為全球化,實現跨文化管理成為必然趨勢。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每一種跨文化管理理論都對當下企業管理和理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由于時間和空間的不斷發展,文化變量的復雜性和多樣性等方面的影響,研究或者管理過程中對以往文獻的參考中應該更加慎重,要充分考量已有文化分維理論的研究背景、結論的局限性和應用的前提條件。雖然目前國際上該方面的研究已發展六十余年,成果豐富,但是國內跨文化管理的理論研究略顯滯后,表現在實證研究少,數據量少且不全面,多數文獻是借用國外的概念和理論對國內問題進行推論性的解釋、分析,但是參考的理論是否適用我國國情還需要更加嚴謹的證明。另一方面,比起全球化發展的速度和深度,該方面的理論研究也需要與時俱進,而不是單純地從理論到理論式的總結。通過對研究數據的收集、研究區域的擴大、研究層面的細化等改進,該方面的研究會為當代跨國企業進行跨文化管理提供更有意義的參考。

猜你喜歡
跨國公司跨文化維度
理解“第三次理論飛躍”的三個維度
跨文化的兒童服飾課程初探
以跨國公司為載體提升城市國際交往功能
認識黨性的五個重要維度
淺論詩中“史”識的四個維度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我國跨國公司現狀及發展研究
談跨國公司知識資本對經營績效的影響
跨國公司的品牌戰略——文化的地位
跨文化情景下商務英語翻譯的應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