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戰略意義、概念框架與目標要求

2018-12-19 01:41肖琳子
經濟研究導刊 2018年33期
關鍵詞:經濟帶長江水資源

肖琳子

(湖南省社會科學院,長沙 410003)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國家的重大決策,是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長江經濟帶發展,明確提出長江經濟帶必須堅持生態優先,走綠色發展之路。綠色發展理念是面對我國資源環境生態瓶頸提出的重要發展理念,長江經濟帶發展應以綠色發展理念為指導,在科學分析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概念框架的基礎上,明確目標要求,努力將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世界著名的生態廊道和綠色經濟帶。

一、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戰略意義

長江經濟帶是我國人口多、產業規模大、城市體系非常完整的巨型流域經濟帶之一,承擔著促進中國崛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發揮著保障全國總體生態功能格局安全穩定的全局性作用。因此,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走綠色發展之路,建設成為全國具有重大影響的綠色經濟示范帶,其意義非凡。

第一,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是破解生態環境瓶頸制約的必由之路。長江經濟帶是我國“T”型生產力布局主軸線的核心組成部分,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然而,由于長期粗放發展,長江經濟帶的資源環境問題日益嚴重。長江沿江省市產業結構重型化特點突出,重化工產業沿江高度密集布局,資源消耗強度高,污染排放超標問題長期存在,能耗、水耗和污染排放強度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長期積累的資源環境問題嚴重影響長江經濟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改變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發展模式,實施“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率”的綠色發展模式,處理好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增強長江經濟帶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第二,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是以創新驅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長江經濟帶是世界上最大的內河產業帶和制造業基地,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必須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綠色產業,打造在全國具有重大影響的綠色經濟示范帶。節能環保、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特點,符合綠色發展的理念,已經成為我國新的增長點,也必將成為長江經濟帶新的經濟增長領域。另外,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過程中,一些發達國家在資源環境方面,要求末端產品符合環保要求,我國的出口貿易將面臨更大的挑戰。長江經濟帶是我國沿海沿江沿邊全面推進的對內對外開放帶,因此,在國際發展綠色化的大背景下,長江經濟帶必須通過綠色發展,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技術水平與國際接軌,提高長江經濟帶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第三,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是保持全國生態功能格局安全穩定的客觀要求。長江上游是敏感性生態功能區,有大量的珍稀瀕危動植物;長江中下游是我國的戰略性飲用水水源地。長江經濟帶是我國生態安全戰略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保障全國總體生態功能格局安全穩定的重要作用。目前,長江全流域開發已總體上接近或超出資源環境承載上限,長江經濟帶面臨的資源環境壓力越來越重,岸線資源過度利用,水環境容量不斷降低,通江湖泊和沿江沼澤加快消失,水庫淤泥成為流域生態的安全隱患,“糖葫蘆串”式水電開發嚴重影響對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的保護,生物多樣性下降,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與與資源環境承載力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長江經濟帶生態功能逐漸退化。長江經濟帶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威脅全國生態安全格局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須大力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加快修復治理長江生態環境,維護長江生態功能和格局穩定,確保長江全流域的生態安全。

第四,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是增進人民福祉的有效路徑。長江經濟帶包括成渝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等世界級城市群,是我國城市化戰略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流域之一。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優質的公共產品,是普惠的民生福利,切實改善長江生態環境,事關數億人的生存與健康。長江經濟帶資源環境承載問題突出,必須將綠色發展理念全面融入城鄉發展之中,增強經濟、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隨著人民群眾邁向小康,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內涵更加豐富,對與生命健康息息相關的環境問題越來越關切,嚴格限制發展高耗能高耗水服務業,大力治理城鄉環境,倡導綠色消費理念,鼓勵綠色出行等,都是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重要途徑。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優化生態環境,解決生態問題,能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以實實在在的行動為人民謀福祉。

二、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概念框架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構成和影響因素是復雜的,多種因素和環境系統以不同的方式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綠色發展系統。根據對綠色發展理念和內涵的理解,考慮到長江經濟帶的基本資源態勢和現實環境背景,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綠色發展研究團隊構建了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概念框架,該框架由綠色增長度、綠色承載力和綠色保障力等三個方面組成。

(一)綠色增長度

綠色發展反對以犧牲資源環境和社會福利為代價的經濟增長,提倡綠色經濟和綠色增長。經濟繁榮穩定、人民生活富裕是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最基本標準。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既要體現經濟、收入、福利的穩定增長,更要有推進經濟增長的路徑,關注影響綠色增長的各類經濟要素的成長和相互作用關系。

1.結構優化。在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過程中,經濟增長模式的選擇至關重要。綠色增長模式本質上包含著對資源環境的尊重與保護,強調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升級。利用綠色、環保、集約、低碳的先進模式與技術,提高傳統產業的能源和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經濟增長過程中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損失。同時,推動新興綠色產業發展,為經濟增長提供新的動力。構建結構優化、技術先進、附加值高、資源利用率高、環境污染少、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能夠有效地實現產業結構的綠色重組,為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提供穩定的經濟支撐。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概念框架圖

2.創新驅動。創新是綠色發展的關鍵,也是經濟增長的助推器??萍紕撔峦ㄟ^技術進步、科技成果產出、高技術產業發展,擴展了綠色發展的能力,在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更多依靠科技創新驅動,充分發揮包含產品、技術、商業模式、體制機制創新在內的全面創新的作用,形成創新型經濟發展模式,通過創新形成促進經濟高效、穩定增長的動力機制,擺脫經濟對高資源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產業的依賴,促進綠色發展。

3.開放協調。長江經濟帶建設是我國東西雙向開放戰略的重要內容,長江經濟帶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相聯接,構建了沿海、沿江、沿邊全方位開放新格局。隨著長江經濟帶建設的起步,內陸開發開放將全面提速。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必須加強戰略統籌,促進長江經濟帶東部、中部、西部的交流與合作,貫通黃金水道的上中下游,使各省市相互促進、共同發展,讓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發展水平更加接近,區域之間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二)綠色承載力

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硬約束,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既要充分考慮資源環境承載力,也要不斷提高綠色承載力。水資源是長江重要的自然資源,長江經濟帶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約9 958億立方米,約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35%。因此,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必須重點關注以承載能力為核心的水資源問題。

1.水資源利用。長江經濟帶水資源雖然總體上比較豐富,但由于經濟社會的發展的需求,水資源的消耗量非常巨大。如何支撐和保障城鎮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用水需求,需要全面統籌,做好長江經濟帶全流域水資源總量控制和水量分配。以水資源總量和強度雙控、實施以水定城和以水定產、嚴格水資源保護為重點,加強長江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和科學調度,確立水資源利用上限,實現江湖和諧、人水和諧。加強水功能區的建設與管理,不斷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優化人水關系。

2.水生態治理。長江流域生態環境難堪重負,水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刻不容緩。推進長江流域水污染聯防聯治,建立水環境質量底線管理制度,堅守水環境質量底線,堅持點源、面源和流動源綜合防治策略,抓好良好水體保護,加強嚴重污染水體治理,強化總磷污染控制,切實維護和改善長江水質。要把治江與治山、治林、治田有機結合起來,涵養水源,修復生態,協調解決水災害防治、水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加快推進長江流域水生態文明建設,提高長江流域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能力。

(三)綠色保障力

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需要面對利益沖突的挑戰和困惑。因此,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加大綠色投入,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創新綠色發展體制機制,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長江綠色生態走廊。

1.綠色投入。綠色投入是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重要保障。各級政府要將環保投入作為公共財政支出的重點,優先保證重大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建設項目資金,逐步增加節能環保建設經費,增加節能環保支出占GDP的比例和水利環境固定資產投資占比,加強環保人才隊伍建設。同時,統一設計財政資金使用方式,使環保財政投入的效果進一步提升,提高綠色保障力,切實改善生態環境。

2.綠色生活。人與自然是一種共生關系,破壞自然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才讓廣大人民群眾享有更多的綠色福利、生態福祉。長江經濟帶建設必須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堅決摒棄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短期經濟增長的做法,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空間格局和產業結構,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支撐點,讓長江經濟帶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三、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目標要求

綠色發展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方式,強調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發展。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核心理念的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推動我國綠色發展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和部署,為在長江經濟帶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提供了科學的思想指引和行動指南。結合概念框架,本文認為,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目標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全面保護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永遠把保護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最重要位置。嚴格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水資源開發利用紅線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推動協同治理,共同保護一江清水,努力建成上中下游相協調、人與自然相和諧的綠色生態廊道。到2020年,長江流域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超過75%,森林覆蓋率達到43%,水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河、湖、濕地等生態功能基本恢復,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的體制機制基本完善,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取得明顯改善。到2030年,水環境和水生態質量全面改善,生態系統功能顯著增強。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和壁壘,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聯防聯控,加快建立健全長江流域地區間、上下游生態補償機制,形成流域管理統籌協調的新機制。開展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加強制度建設,全面推動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和生態治理工作,探索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有效模式。

第二,推動長江經濟帶產業轉型升級。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形勢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形成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走廊。打造創新示范高地,加快推進上海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舉措和重大政策,帶動長江經濟帶的創新發展。強化創新基礎平臺,加強長江經濟帶現有的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支持國家與地方、企業與高校聯合建設創新平臺。加快實施《中國制造2025》,加強重大關鍵技術攻關,推進重大技術產業化和應用示范,打造長江經濟帶世界級制造業集群,整合各類開發區、產業園區,引導生產要素向更具競爭力的地區集聚。培育和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重點支持現代傳媒、數字出版等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引導產業有序轉移,下游地區積極引導資源加工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上游地區轉移;中上游地區要因地制宜承接相關產業,不斷完善產業鏈,并且促進產業價值鏈的整體提升。長江經濟帶各省市之間加強合作,共同拓展市場和發展空間,實現協調發展。

第三,實現綠色發展普惠民眾。堅持綠色發展、綠色惠民,關系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國新時代增進民生福祉的科學抉擇??茖W布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使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人民生活質量。以生態文明理念指導城市發展,合理確定城市功能布局和空間形態,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建設環境優美、和諧宜居、充滿活力的現代化城市。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加大扶貧力度,推動公共服務供給方式多元化,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努力實現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逐步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把環境治理作為重大的民生實事緊緊抓在手上,為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老百姓健康生活的基礎。

第四,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習近平同志強調,要用改革創新的辦法抓長江生態保護,依托長江水道,統籌岸上水上,正確處理防洪、通航、發電的矛盾,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模式、消費方式,真正使黃金水道產生黃金效益。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要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系,有效促進長江經濟帶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水資源是長江經濟帶的最重要資源,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要以長江水質保護為重點,切實保護和改善水環境,大力保護和修復水生態,不斷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長江經濟帶沿江兩岸重化工業布局比較密集,要遵循綠色循環低碳發展要求,優化產業布局,推動工業園區循環化改造。要用科學的理念、資本、技術、制度來實現綠色發展,通過轉變發展的動力,增強綠色發展能力,解決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生態平衡之間的矛盾,實現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 調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經濟帶長江水資源
生態水利工程在水資源保護中的運用
水資源(部級優課)
淺析如何做好水資源保護與管理
一條江的嬗變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之路
長江之頭
淺談水資源的保護與利用
陜西呼應長江經濟帶
長江之歌(外二首)
長江圖(外二首)
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