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IP者得天下,IP如何打造?

2018-12-25 19:05劉春雄
銷售與市場(管理版) 2018年8期
關鍵詞:人格化錨定小眾

文|劉春雄

新營銷體系里最關鍵的要素,就是IP。為什么這么說?

眾所周知,傳統營銷在中國的實踐主要表現為兩大驅動:品牌驅動和渠道驅動。而進入互聯網時代,營銷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方面,傳統單向灌輸的品牌驅動方式逐漸失靈,取而代之的是IP驅動的大肆興起;另一方面,B2C電商的出現,帶來了新型的物流形式,使得產品可以繞開傳統線下渠道體系,直接到達消費者手中。

這導致的結果就是,品牌對渠道驅動的依賴性越來越弱,可以通過傳統的渠道,也可以通過新的物流渠道,甚至可以沒有渠道驅動,但是IP驅動是必不可少的。通過IP來改變消費者的認知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品牌認可。

吳聲在《超級IP》這本書中,把超級IP定義為有自流量的符號。從營銷的角度來定義,IP就是互聯網上能自主傳播的符號,我特別強調自主傳播,就是區別于傳統的被動傳播和付費傳播。

自流量、自主傳播,這是IP的重要特征,判斷IP的核心標準就是有沒有傳播勢能。

IP與品牌有什么區別?

IP天然是品牌,但品牌不一定是IP。品牌是垂直作用力,IP是水平作用力;品牌錨定的是產品或品類,越延伸錨定力越弱;IP錨定的是人格,有的可跨界,有的難跨界。超級IP就是跨界的結果。

要形成一個IP,我們需要掌握它的四大特征,明白它的形成機理。

一是人格化。人格化是IP的一個重要特征。有個營銷專家說得很形象,IP人格化的生理學基礎是人們更加容易記憶人物形象,對人物化的事物更加容易接受。

二是小眾化。滿足少數人的特殊需求,更容易形成IP。IP在小眾中發酵,因為小眾有偏執的特征,而只有偏執才有強大的傳播勢能。這是我們很多人對IP理解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因為大多數人在二次傳播中講的都是超級IP。所謂超級IP一定是跨界多個小眾,最后成為大眾。但是大多數IP 可能永遠都是小眾,只有少數可以成為超級IP。

三是持續的內容生產和傳播。IP和品牌形成的邏輯有很大差別。十年前一個龍頭企業老板說過:“所謂品牌是每年花兩個億,讓消費者記住一句話?!边@句話就是品牌的slogan,這個slogan可能一年或多年時間內傳播的都是這句話。但是IP的傳播不是這樣子的,它就像機關槍一樣,每天要消耗大量的子彈,要消耗大量的內容,所以要生產大量的內容。

四是占據最新的傳播平臺。每個新的互聯網平臺的產生,都會產生一批新的IP。所以公眾的注意力在哪里,我們的IP傳播就要跟到哪里。

猜你喜歡
人格化錨定小眾
錨定“四個一流”監督護航高校發展
《如果有一天我將會離開你》雖小眾但可貴
管道封堵機器人錨定裝置設計與分析
錨定轉型目標 奮力爭先進位——“兩會”上的農谷聲音
北京CEDRUS小眾買手店
找到屬于自己的“小眾強需求”
雙起升岸橋吊具錨定故障及其應對措施
淺析納蘭詞中自然意象的人格化構建
“服務應特色化、人格化、生態化”——孫瑞哲談中國服裝行業服務升級
論播音主持人語言藝術魅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