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種植術后炎性因子表達與種植骨整合效果臨床研究*

2019-01-05 02:01王培娜趙育明
陜西醫學雜志 2019年1期
關鍵詞:牙槽骨種植體炎性

潘 祁,王培娜,趙育明

西安市第三醫院口腔科(西安 710018)

口腔種植是結合組織工程學和仿生學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在牙槽骨嚴重吸收等口腔疾病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有報道稱口腔種植修復術后30 d為牙槽骨吸收高峰時期,術后半年趨向穩定,而在牙槽骨重建過程中往往伴隨著血清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炎癥因子變化[1]。另有研究顯示,種植體周圍組織對菌斑堆積、細菌感染抵抗力較低,一旦細菌感染后,感染破壞進展迅速,易引起骨植入界面喪失,影響種植骨整合效果,而目前有關CRP等炎癥因子與口腔種植修復的相關性尚不明確[2]。本文主要探究血清CRP、IL-1、IL-6、TNF-α、uDPD/Cr與種植骨整合效果的關系,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1 一般資料 納入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接受口腔種植修復的8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開展前瞻性研究,本研究獲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均接受口腔單顆植體種植修復治療;②年齡≥18歲,首次診斷、初始治療者;③對本研究知情且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全身系統性疾病,如骨質疏松、肝功能損害等;②伴牙周組織病變;③近30 d內接受各類消炎藥物、糖皮質激素、免疫調節劑治療;④近3年內有吸煙史;⑤月經期、絕經期女性。86例患者中男37例,女49例,年齡15~45歲;平均(39.22±9.21)歲。

2 檢測方法 于術后1個月,采集患者早晨空腹靜脈血10 ml,3000 r/min速度離心10min后取上清液,置入-20℃冰箱冷凍保存待測。采用OLYPUS AU64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OLYPUS公司生產),以放免法檢測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以雙抗體夾心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CRP、IL-1、IL-6水平。另留取患者清晨空腹中段尿40~50 ml,置于不透光瓶中密封,并置于4℃冰箱保存。采用ACS-180SE全自動化學發光分析系統(德國拜耳公司生產),以化學發光分析法檢測尿脫氧吡啶啉(urinary Deoxypyridinoline,uDPD)、肌酐(Creati-nine,Cr)水平,計算uDPD/Cr比率,相關試劑盒均購自上海威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嚴格參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檢測。

3 觀察指標 ①統計患者出院時基線資料,包括性別、年齡、既往史等;②待患者出院后通過復查及電話隨訪1個月。隨訪終點為種植骨整合不良,包括畸形、破裂、松動。按是否出現整合不良,將患者劃分為整合不良組、整合良好組。整合良好標準[3]:種植牙齒穩固,種植后無特殊不適;種植體無松動;X線片提示種植體周圍未出現陰影,與骨質結合良好。

結 果

1 患者預后分析 86例患者術后1個月整合良好75例,占87.21%,歸入整合良好組?;?例,占2.33%,破裂4例,占4.65%,松動5例,占5.81%,均歸入整合不良組。

2 整合良好組與整合不良組基線資料比較 整合良好組血清CRP、IL-1、IL-6、TNF-α、UDPd/Scr均顯著低于整合不良組(P<0.05),其他基線資料較整合不良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口腔種植術后炎性因子對種植骨整合不良的預測價值 經ROC曲線處理,結果顯示血清CRP、IL-1、IL-6、TNF-α、uDPD/Cr對整合不良均有一定預測價值,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928、0.810、0.861、0.894、0.902。見表2及圖1~5。

表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例(%)]

表2 口腔種植術后炎性因子對種植骨整合不良的預測價值

圖1 CRP預測整合不良的ROC圖 圖2 IL-1預測整合不良的ROC圖

圖3 IL-6預測整合不良的ROC圖 圖4 TNF-α預測整合不良的ROC圖 圖5 uDPD/Cr預測整合不良的ROC圖

討 論

口腔種植技術融合了口腔外科學、口腔材料學、口腔修復學、醫學美學等多種學科,通過該技術,能全面恢復牙頜缺損患者語言、咀嚼等功能,較傳統修復方法來講,其在功能和美觀上的優勢已被廣泛認識。有報道通過對進行種植牙修復牙列缺損的340例患者進行回顧性研究,發現種植體5年累計存留率高達98.4%[4]。另有研究顯示,不同種植系統下療效不盡相同,Branemark、ITI、Replace和BIB種植系統總有效率分別為93.10%、89.66%、93.85%、93.14%[5]。

本研究顯示,整合良好組血清CRP、IL-1、IL-6、TNF-α、UDPd/Scr均明顯低于整合不良組;經ROC曲線處理發現,上述炎性因子對整合不良均有一定預測價值,證實口腔種植術后血清CRP、IL-1、IL-6、TNF-α、UDPd/Scr與種植骨整合效果關系密切。林立垚[6]也發現口腔種植術后血清CRP、IL-1、IL-6、TNF-α、UDPd/Scr水平升高與種植體整合不良呈正相關,這與本研究結論一致。究其根源,CRP是一種存在于血漿中的自體蛋白,參與全身炎癥反應,對急性期炎癥具有高度敏感性和非特異性,與入侵的病原微生物表面配體或凋亡細胞結合,可激活補體-配體反應,清除病理物質及病原體;換言之,機體炎細胞大量聚集于種植體周圍組織,意味著血清CRP水平大幅升高[7]。而IL-1、IL-6為重要的促炎因子,能促進CRP生成,促使炎癥細胞聚集、黏附,一旦炎癥發生時機體IL-1、IL-6水平顯著升高,對炎性反應較為敏感;TNF-α為多功能炎性細胞因子,能抑制或殺傷腫瘤細胞生物學活性,激活IL-6等炎性因子釋放,促炎癥作用明顯;UDPd為全身長骨骨代謝和轉化的關鍵實驗室檢測指標,與牙槽骨轉化代謝有關[8]。牙槽骨吸收改建存在活躍期及相對穩定期,于活躍期大量破骨細胞自軟組織侵入骨-軟組織界面,宿主防御系統被激活,IL-1等大量細胞因子于局部濃集,刺激破骨細胞,加快牙槽骨吸收加快;而在穩定期,成骨細胞活躍,故實驗標本留取時所處牙槽骨骨轉化與最終測得實驗結果密切相關[9]。有報道稱牙齒移動早期UDPd水平明顯升高,牙齒移動穩定期其無明顯變化,側面證實牙槽骨吸收破壞期UDPd水平明顯升高[10]。筆者認為,口腔種植修復后患者炎癥水平明顯增高,且過高的炎癥水平與種植骨整合不良相關,其中血清CRP、IL-1、IL-6、TNF-α、UDPd/Scr作為炎癥反應及骨吸收轉化的特異性檢測指標,對種植體周圍病變尤其是病變早期具有重要的輔助診斷意義。

綜上,口腔種植術后血清CRP、IL-1、IL-6、TNF-α、UDPd/Scr與種植骨整合效果有關,檢測上述指標有助于確定高危人群,并強化干預,很大程度上能改善患者預后。

猜你喜歡
牙槽骨種植體炎性
翼突種植體植入術的研究進展
口腔正畸中牙槽骨高度的研究進展
牙周膜干細胞BMP-2-PSH復合膜修復新西蘭兔牙槽骨缺損
微型種植體支抗在口腔正畸臨床中的應用
中西醫結合治療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體會
牙齒松動,越拖越難治
磨牙根柱對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響
炎性因子在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機制中的作用
短種植體在上頜后牙缺失區的應用分析
種植體周圍炎齦溝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