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教學中的有效細節探微

2019-01-06 03:37項迎春
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 2019年9期
關鍵詞:教學研究閱讀教學

項迎春

摘? 要:當下不少教師熱衷于教學形式的創新,重視教學內容的拓展延伸,注重課件設計的精美程度,卻忽視了精讀文本及對教學細節的精心打磨。精彩高效的語文課堂是由許多的教學細節構成的,細節決定著課堂效率和質量。所以,閱讀教學要從有效細節研究入手,在對細節的精心打磨中,讓課堂教學綻放精彩。

關鍵詞:閱讀教學;有效細節;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27-0133-0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蔽谋揪哂械浞缎?、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題材、體裁、風格多樣,難易適度,適合學習。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如何引導學生更好地走進文本、解讀文本、體驗文本呢?

一、注重朗讀,激發興趣,走進文本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樹立“以讀為本”觀念。語文教育專家張田若先生說過,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也是讀,第三也是讀。讀懂的過程就是閱讀能力形成的過程,就是語感形成的過程。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一篇課文,要通過朗讀體味文章的精義妙理,體味作者的深思妙筆。有感情地朗讀,往往能使一首優美的詩歌更富有魅力。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如何有效地朗讀,教師如何幫助學生走進文本,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1.教師研讀文本激發情感?!伴喿x教學的讀,是還原語文教學本質的著力點。沒有教師的讀,語文教學的門就打不開?!闭Z文大師劉國正先生說過,他的先生喜歡吟詠,吟到得意處,音節鏗鏘,聲震屋瓦。我也跟著吟詠,跟著鏗鏘,許多詩篇的妙,是在跟著吟詠中體會到的。由此可見,教師的朗讀在語文教學中是多么重要。

如“松坊溪的冬天”一文,所寫景物自然樸實,毫無人工雕琢的痕跡,在表達方式上呈現出清新淡雅的風格,讓筆者一見如故。在講解這篇課文前的幾天時間里,筆者天天與課文為伴,在有人處低聲輕讀,在無人處高聲誦讀,真是百讀不厭,達到了熟讀成誦的地步,筆者還上網查找了作者郭風的介紹和松坊溪的文字及圖片資料等,感受到了松坊溪天然去雕飾、與眾不同的美麗,了解到郭風寫景繪物的獨特視角和風格,知道了郭風與自己曾經住過好些日子的小小山村——松坊溪的深厚情感,進一步體驗到文章好似作者留下的心靈軌跡,看似平淡卻流露出真情與趣味。讀懂了這些,筆者豁然發現自己已經能與郭風產生共鳴了。于是,筆者拋去讀者的身份,把自己當成郭風,再讀“松坊溪的冬天”的文字,再一次回到魂牽夢縈的松坊溪——在這里,筆者看到了漫天飛舞的蒲公英帶絨毛的白色種子,聽到了小溪叮咚的流水聲,撫摸到了輕盈而潔白的雪花。反復研讀文本使筆者有了不小收獲:松坊溪的冬天的美已深深地植根于筆者的心靈,為執教“松坊溪的冬天”這一課作了很好的情感鋪墊。筆者把教材讀熟了,氣韻、文味、情緒就自然會出來幾分,讀起來會富有感染力和穿透力,學生被真切的情感所感動,被優美的文字所陶醉,被文章的魅力所吸引。學生從筆者的朗讀中體味到樂趣,很自然就會和老師一同走進文本,敞開心門,把閱讀變為一種享受,一種需求,一種有味的生活,并形成一種更大的閱讀沖動。這樣的閱讀教學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2.學生誦讀文本感悟語言。教師要樹立“以讀為本”的觀念,引導學生充分地讀,采用點讀、默讀、齊讀、賽讀、配樂讀等形式多樣地讀,讓課堂書聲瑯瑯,彌漫著濃濃的語文味。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學生的朗讀是不容忽視的,教師要從有效指導和正確評價來提高學生讀的效率,從而走進文本。

筆者有幸觀摩了華師附小杜朝暉老師的一節語文課“小真的長頭發”,在課堂教學的每個細微之處,杜老師都注重了對學生的有效指導與啟發、引導、鼓勵式的評價,杜老師在引導學生對“長頭發,長多長,長那么長”這一句的學習時,當第一個學生讀后,杜老師說:“你朗讀得那么好,是因為標點里也是有語文的!”引導學生關注了標點符號的作用和用法;當老師發現學生在感情表達和斷句上還有提升的空間時,杜老師微笑地說:“她讀得這樣好,肯定有一群優秀的同伴?!敝車膶W生迅速高高舉起右手,一句簡單不經意的鼓勵,竟激發學生如此高漲的學習欲望與熱情;當一位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完重點句子時,杜老師竟情不自禁地說:“學習語文就是找知己,你就是我的知己?!碑敹爬蠋煿膭钅澄粚W生要勇于表現自己時,她親切地說:“我相信你的眼光,你還能做得更好”,一下子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一個優秀的朗讀者就是一個優秀的表演者”,杜老師用這樣的語言讓學生懂得,要學會通過自己聲情并茂的朗讀來表達情感,因為她說:“你的理解力怎么樣,朗讀水平就怎么樣”。杜老師在課堂中穿插適時的指導、恰當的評價,點亮了課堂,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培育了學生的人格。像這樣無拘無束、輕松自然、活潑大膽的課堂,不僅讓學生們暢所欲言,更讓聽課的老師醍醐灌頂,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學生個性化朗讀和教師有價值評價的重要性。

二、創設情境,感受樂趣,體驗文本

教師作為引導者必須善于創設情境,使學生入情入境,與文本對話,與人物對話,與作者對話。學生的情感易于被激起,一旦他們的認識活動能伴隨著情感,那他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會更為豐富,更為深刻,也更為主動。情境教學可以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求知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熱情。教學應是師生的思想在與文本不斷對話中發生的碰撞,從而催生鮮活的思想靈性。所以語文教學要創設各種學生樂于接受的、能激活靈性的情境,讓學生切身實際地體驗、感受。使學生不由自主地入情入境,讓課堂煥發活力。

生活是語言的源泉。在生活的情境中,學習記敘事物的字、詞、句、篇具體形象,易于理解,易于運用,效果顯著。所以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引領學生走進文本,體驗文本會感到新奇有趣,情緒倍增。

三、激發想象,尊重個性,運用文本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課文無非就是個例子。課程標準提出要“建設開放而活力的語文課程”,這就給教師怎么使用教材留下了很大余地。語文是一門注重核心素養的學科。語文教學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這個例子,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語文素養。

杜朝暉老師在教學“小真的長頭發”時,課堂上留給學生足夠的空間,任學生思維自由馳騁。提問“同學們,小真的長頭發是真的嗎?”引發學生思考,在前面預習的鋪墊下,學生會異口同聲地說:“不是,是想象的?!苯又鴮W生就會帶著好奇心,不由自主地去找相關語句。杜老師用充滿激情的語言適時引導“小真居然用頭發釣魚,她竟能甩一下套住牛,太神奇啦”。引發學生思考,并產生聯想,然后從學生多種形式的朗讀中充分去體會人物心情與感受。接著杜老師語音一轉,“小真的頭發太奇妙了,同學們,想象一下,小真的頭發還可以變成什么?”杜老師很自然地由閱讀聯系到寫作。學生由此想到了“甩到月球上旅行”“用辮子蕩秋千”“用辮子放風箏”“用辮子拔河”……學生徜徉在杜老師營造的想象世界里自由翱翔,不亦樂乎;讀寫結合,水到渠成。

有人說,平庸的教師灌輸,一般的教師講解,高明的教師引導,偉大的教師啟迪。教學細節看似平常但蘊涵智慧;看似簡單但孕育深刻。課堂上所有的隨意都是細心雕琢的刻意。點滴的微末決定著教學的成敗,絲毫的細節決定著課堂效率和質量。所以,閱讀教學只有從有效細節研究入手,在對細節的精心打磨中,讓自己的課堂教學綻放精彩。

責任編輯? 胡江華

猜你喜歡
教學研究閱讀教學
圖式理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智慧課堂下如何實現高中英語互動教學研究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習作單元中的閱讀教學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基于項目式學習的生物學概念教學研究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數學復習課教學研究
高中數學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