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發展路徑研究

2019-01-10 08:24楊陽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19年12期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創新

楊陽

[摘 要]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新媒體滲透到社會各領域,也將給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帶來的一定變革。文章闡述了新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并提出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路徑。

[關鍵詞] 新媒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9) 12-0056-02

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媒體的概念,是在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之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絡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數字技術、網絡技術或通信技術等?,F代社會,新媒體已經逐步成為大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比如網絡課堂、網絡購物和網上閱讀等,他們的學習、生活和社交都與新媒體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因此,在新媒體時代,給大學生群體帶來了諸多的便利,也使諸多大學生對網絡依賴程度極高。這也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挑戰和機遇。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提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因此,充分運用新媒體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對于進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和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意義重大。

一 新媒體時代的特點

1 傳播主體的開放性和隱匿性

進入新媒體時代,人們更加崇尚自由表達觀點,并且可以與他人不同觀點進行接納與碰撞,不同國家、民族和宗教的界限逐漸被打破,人們在獲取信息時可以更加自由。因此,新媒體時代給人們營造了一個更加多元、開放和包容的環境。

當前,由于其傳播方式的優勢使得新媒體逐漸被人們所接受,而傳統媒體的傳播卻被進一步遭到侵蝕。我們所熟知的報紙和電視等傳統的單向傳播逐漸被淡化。

在新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成為傳播的主體,人人都可以通過新媒體表達自己的意志。當然,新媒體時代除了源于開放網絡下的自主性和平等性,并且具備匿名性特征。在新媒體網絡環境下,網民們可以匿名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志,但這種隱匿性也會給治理網絡謠言和網絡暴力帶來一定的困擾。

2 傳播內容的快速性和海量性

不同于傳統媒體,新媒體的信息傳播不再受制于版面和播出時間的限制,因此其傳播內容呈現出快速和海量的特點。網絡時代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距離,信息內容簡短和更新的速度加快,一切信息均可以最快的速度展現在人們的面前,比如博客、播客、移動電視、手機媒體等。人們可以通過新媒體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來發布消息,使剛剛發生的事情快速地在網上發布,而信息接收者可以隨時接收到這些信息,從而激發了接受者對于信息的閱讀興趣。但是由于新媒體傳播內容的海量特點,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信息的碎片化,使很多有效信息也會隨著網絡傳播而逐漸消失。

3 傳播方式的數字化和個性化

數字化意味著媒介內容可以和物質載體相分離,這也是新媒體的一個最基本特征。將數據壓縮到很小的空間,將復雜的信息轉變為文字或數據,然后再通過進一步處理,將它們以圖片、文字或視頻的形式傳遞給接受者。在新媒體背景下,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傳播者會依據信息接收者的喜好來選擇為其提供獨家的信息。其傳播方式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個性化。以手機為代表的智能接收端成為網絡新媒體的重要代表,受到青少年學生的青睞,逐漸成為思想教育傳播的重要載體,使得學生的課余精神生活更加豐富和多樣化。新媒體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學習方式,通過這一平臺,學生們可以實時了解國內外的重要新聞信息,并且可以進行交流與溝通從而開闊國際視野。

4 傳播的流動性和互動性

在新媒體時代,手機由于其攜帶和操作方便而成為使用率高的移動終端,智能手機的推出使當前人們在網絡信息交流更加方便快捷。由原來的3G和4G技術,馬上又將進入5G時代,這些技術使信息技術移動端的空間移動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在將來的高科技發展中,信息接收端除了手機外可能會涌現出更多的智能化和傳播化的設備。因此流動性是新媒體時代的一個突出特征。在新媒體時代,除了可以快速發布信息,還可以在信息傳播終端進行交流與互動,這種互動交流可以加快信息交換并且可以增強人們之間的感情交流。

二 新媒體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影響

1 新媒體對大學生的思維方式與價值觀的影響

在新媒體背景下,由于對信息傳播的監管與審核不夠嚴格,再加上網絡信息傳播的海量化和快速化特征。大學生群體對信息的接收會更快、更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其增長見識,提高思維水平和改變思維方式。但是由于海量和碎片化的網絡信息在數量上可以滿足大學生的需求,但是在質量上可能不會對學生的理性判斷能力起到積極作用,甚至會起到一定的阻礙。使大學生們過度依賴新媒體,使其思維方式缺乏邏輯,用心領悟逐漸減少,注意力不集中,最終導致其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下降。新媒體的匿名性和虛擬性特點,對大學生的價值觀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很多的庸俗、低俗的網絡信息使學生的判斷能力收到干擾,弱化了其理想信念,特別是一些網絡謠言與網絡暴力,使大學生得價值觀受到巨大的沖擊。造成大學生群體個人信仰和價值觀的混亂,甚至迷失了方向。

2 新媒體對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方式的影響

新媒體更新速度較快,大數據等新技術正在逐漸改變著教育方式。當前高等院校對于新媒體利用仍然不夠充分,對于微信、微博及網站等網絡資源的利用仍處于摸索階段。在這樣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者既要關注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也要關注其個性發展,以利于更好地交流與溝通。對于年齡較長的工作者來說,新媒體技術的運用往往使其望而卻步,這也造成了學生與其之間的交流溝通不暢并日益疏遠,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大打折扣。

3 新媒體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復雜性增加

在新媒體時代,由于其開放性、平等性、自主性和虛擬性的特征,可以使新一代大學生們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意志。由于大學生們獨立意識較強,對新生事物的接收更為容易,獲取信息途徑越來越廣泛,并且習慣接受各種觀點碰撞,對傳統的說教性教育具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在新媒體逐漸普及時代,傳統的思想政治課及輔導員面對面交流的單向灌輸式教育很難得到大學生的認可。同時,由于新媒體的匿名性和虛擬性特點,很多的庸俗、低俗的網絡信息日益泛濫,高校對這些不良信息的監管和防范顯得無能為力,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三 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索

1 利用新媒體,轉變思想政治育人思路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體傳播背景條件下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與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訴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與時俱進和開拓創新,積極探索利于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教學方法與模式。在新媒體廣泛應用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面對海量信息,應該做出積極的回應,把更多有用的網絡知識融入課堂教學,采用多樣化的微課堂形式,實現網絡與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有效銜接,使授課內容更生動、更具有吸引力。

2 依托新媒體平臺,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生活是教育的沃土,高校應當充分運用新媒體平臺,創造有利于學生成長的校園環境,把生活化教育滲透于校園各個領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既具備可行性同時也具備必要性。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一方面,可以邀請知名學者、權威專家和優秀校友到校,開展大學生職業規劃、人際交往和創新創業等相關講座或報告,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激發大學生奮發向上的進取精神,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日常生活行為當中。另一方面,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融入到教學和生活等信息之中,可以將榜樣人物或校園典型人物做成微視頻等。通過上述方法,整合校園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和資源,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發揮校園文化的凝聚引領作用。

3 提升師生的媒介素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質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教育過程,提升網絡媒介素養是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關鍵環節之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均需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突破傳統教育方式,進一步拓寬思想教育方法,學習新媒體應用技能,豐富教育手段,擴大新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更好地滿足和適應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升網絡媒介素養,應該首先培養新媒體思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將新媒體僅僅作為工具和載體來看待,而是將其即時性和智能性的新媒體的開放、互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當中。二是不斷提升運用新媒體技術的能力。主要包括閱讀能力、選擇能力、語言能力、工具使用等能力。而大學生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其媒介素養的提高是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基礎和前提,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大學生媒介素養包括:正確的網絡價值觀;較高的校園網絡安全意識,對網絡信息具有較強的鑒別力;規范的網絡使用行為和網絡自律能力,遵守網絡社會規范和倫理道德。

4 組建新媒體研發機構,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在新媒體高速發展的當下,大學生的思想既復雜又充滿變化,因此可以通過建立新媒體研發機構,匯聚解決當前大學生的思想問題,也是一個有益的嘗試。例如可以在省高教所或省社科研究機構成立專門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旨在研究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該研究機構由省教育部門和宣傳部門領導,以省內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專家和部分從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為研究人員,以解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問題為中心,設立研究課題,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同時,各高??梢越M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團隊,由學校學生工作部門為領導,由思想政治教育專任教師、輔導員和學生為主要研究成員,針對當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開展針對性研究,開發出適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文化產品。

參考文獻:

[1]夏守信,韓君華.網絡新媒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創新應用[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2):62-64.

[2]王曉英.試析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教育創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11).

[3]徐增鎏.基于新媒體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研究[J].山東社會科學,2015(2).

[4]馮剛.互聯網思維與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3).

(責任編輯:張宏玉)

猜你喜歡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創新
團體動力學視域下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課堂教學初探
紅色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及實現研究
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影響研究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