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制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有效滲透

2019-01-28 17:53閆夢依
成長·讀寫月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法制教育初中道德與法治

閆夢依

【摘要】教育是民族發展和國家振興的基礎,學校教育可以給國家和社會培養優秀的建設人才。中學時期是學生進行學習和發展的重要時期。所以,要重視初中教學,與時代發展相適應,改進和創新教學方式,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初中的基礎課程,對學生的發展和成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因此,在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要應用相應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滲透,提高學生的法制意識,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關鍵詞】法制教育;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新思路

初中時期是學生觀念建立和形成的時期,在進行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中,要結合國家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政策和戰略布局,進行學生德育教育的同時加強法制教育,讓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和法律意識。要有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質量,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所以,在新課標指導下,根據素質教育要求,要進行教學觀念的改變,優化教學方式,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一、轉變教學觀念,德育和法制教育相結合

新課標的實施,要求教學老師改變和更新教學思想和觀念,貫徹黨的全面教育方針,調整和改革課程教育方式、課程組織結構、延伸教學內容,建設的教育體系要符合素質教育要求。新課標要求加強學生的道德觀念的培養,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所以,教學老師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老師進行有效的引導,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斷的了解法律和法制[1]。同時,老師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老師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很大,初中階段的學生是其觀念形成時期,對老師的無意識模仿很強。老師對學生積極鼓勵和引導,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重視和關注,與學生交流溝通,讓學生感受到關愛和賞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和諧愉快的氛圍里學習法律和道德知識。比如,學習和講解《法不可違》時,老師要詳細分析和講解,法律和道德都是需要學生遵守的,法制是國家制定強制執行的。在進行教學時,老師組織學生表演兩個小故事,一個是“公共汽車上,一名大叔隨地吐痰,人們對他進行譴責”;一個是“張明使用彈弓打壞了四五盞路燈,警察把他帶到了公安局,罰款200元?!睂W生表演結束,老師提出問題“這兩種行為都是不對的,可是哪個是違法行為呢?”學生做出了正確判斷,也明白了法律是要強制約束的,自己的行為不能違反法律規定。

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新課改的實施,要求教學老師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進,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各種教學形式,給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意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和多媒體被應用到教學當中,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時,可以應用多媒體技術和計算機網絡,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同時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2]。進行道德與法制的教學中,老師要正確引導學生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對各種新聞事件和報道進行正確理解,發現其中的道德思想和法制因素。實現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意識培養,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比如,學習《依法行使權利》的課程時,老師應用多媒體播放小故事“甲乙兩個足球隊比賽,甲隊分數落后,隊員小王很生氣,怪罪乙隊小張,二人進行了大罵,繼而動手,其他隊員也紛紛加入打斗中,在打斗過程中拋扔雜物,現場非?;靵y,比賽只得暫時停止。公安機關來到現場,把參加打斗的人員帶到公安局,對他們進行了罰款和拘留處罰?!睂W生觀看了視頻,老師進行講解,隊員的行為擾亂了公共秩序,要對其進行處罰。學生理解了法律事件是隨時都會發生的,如果只是吵嘴,是道德不好,但是打架擾亂足球場秩序,就違法法律了。

三、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學習法律和道德知識

道德與法制課程是初中教學的重要學科,根據新課改要求,要重視理論和實際相結合進行教學,讓學生的理論知識能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根據學生的成長特點、社會發展和科技的進步,進行科學化教學。進行課堂教學時,老師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從生活的視角分析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道德和法治教學有其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可以對學生的思想情感、道德意識和法律觀念進行有效培養和教育,提高其綜合素質。老師要對學生的認知和情緒進行關注和了解,教學中不斷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滲透,使學生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感受法律的約束。這樣可以讓學生對法律和道德有深刻的思想認識,同時增加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學時,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開展實踐活動,重視學生的直接參與,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拓寬學生的視野。比如,學習《親情之愛》時,老師組織學生到養老院幫扶活動,幫助老人打掃衛生,給老人表演節目,這樣的活動可以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教育,讓孤寡老人感受到親人般的愛??墒窃谶M入敬老院前,要和其溝通,協商同意,并且在養老院里面不能打鬧等,在這里可以讓學生明確,如果沒有和養老院協商就進入養老院,并且打鬧喧嘩,如果導致老人發生疾病或其他事故,這會變成違法行為。在學習了《遵守規則》時,組織學生參加游園活動,在活動過程中,讓學生了解各種規則,比如,進行參觀時要按照公園規定排隊買票,不能對公園的花草樹木進行攀折,根據指示行走和參觀。老師這時可以給學生講解相應的知識,比如給動物喂食有毒食物導致動物死亡或發生病害是違法行為,比如打破公園路燈是違法行為等,這些都會受到相應的法律處罰。學生通過這樣的實踐會對自己生活當中的事件進行分析,也學會了判斷道德和法律的界限,明確了做人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同時更要遵紀守法。這樣的教學讓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和法律意識,使其能夠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是學生的基本學科,結合新課標要求,教學過程中要進行教學方式和觀念的更新和改變,以學生作為教學主體,進行鼓勵和賞識,培養學生的道德理念和法律意識。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時刻注意進行法律法制的滲透,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接受法制教育,使學生不斷增長法律知識,明確生活中的法律事件,有效提高學生的法律素質,實現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何文婷.關于初中生道德與法制教育的途徑及方法分析[J].好家長.

[2]周麗娟.淺談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都市家教月刊.

猜你喜歡
法制教育初中道德與法治
師生參與,構建高效課堂
法制教育與初中語文教學的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