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本土,點亮思想

2019-01-28 17:53裘東霞
成長·讀寫月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中考試題亮點本土文化

裘東霞

【摘要】將地域歷史文化有機納入學科教學中,將大大促進學科教學,實現新課程所倡導的三維目標的實現,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綜觀今年中考試題中的地域文化亮點,我們將通過“近在眼前”的地域歷史文化,激發學生學習歷史與社會的內心激情,點燃他們思維的火花。

【關鍵詞】中考試題;社會思品;本土文化;核心素養;亮點

2018年中考過去有幾個月了,留給我們的思考卻還不斷在腦際縈繞,回顧今年的中考社會思品試卷,筆者被其中的本土文化的有效展示所吸引。將地域歷史文化有機納入學科教學中,將大大促進學科教學,實現新課程所倡導的三維目標的實現?,F詳細探討其特色與亮點:

一、涵蓋廣

紹興是一座沒有圍墻的歷史博物館,歷史文化淵源流長,名人輩出。綜觀近年來紹興市中考,紹興地方歷史文化滲透均有涉及,但往往僅從一個角度切入:2015年從黃酒切入,2016年從勾踐、魯迅、周恩來三位名人切入,2017年是從魯迅及其三味書屋切入。而今年是從“時、空、人”三個角度分別切入,今年第6題從“紹興是古城”聯系到“在春秋時期建城,再聯系到“古代希臘與羅馬”,考生既需要從時間角度把思路引到春秋時期,回憶春秋這一歷史節點上的事件,又要從空間的角度從“古代紹興建城”思路引向“古代歐洲”。第7題由“水鄉”、“曲水流觴”再到“王羲之與蘭亭序”,實現了空間、與人的完美融合。第8題與第23題把時間均定位在20世紀前半葉,既列舉了四位從紹興出去的北大校長,又讓學生卻回顧紹興的辛亥革命先烈。

二、條理清

有的老師認為考試就是考試,完全沒有必要去深究出題的形式。確實由于我們的教材與課程標準不是紹興本土的,卻又要把紹興作為考試相關內容編入試題中,弄不好確實會讓人啼笑皆非。但今年的試題給了我們耳目一新的感覺:“紹興是古城……紹興是水城……紹興是名人之城”,把紹興的特點很快串聯起來,考生讀來非常順口,閱來非常順眼,此時試場似乎成了求知的課堂,使考生擁有一顆學習的平常心去對待考試,足見命題者的良苦用心。

三、思路新

“天天在紹興,年年考紹興”,可是要在教材與鄉土之間找到重合點卻并不是太多。以名人為例,紹興的名人即使再多,教材中也逃不過勾踐、王羲之、魯迅、秋瑾、蔡元培這幾個主要人物,教材并未提到周恩來是紹興人,象賀知章似乎教材并沒有出現。正因為這種可結合的點極其有限,才會導致年年考、年年感覺象是老調重談,了無新意。比如2015年拿黃酒與紹興的聯系起來,“地球人都知道”,已經沒有任何新鮮感可言。而且那年要求學生寫出“黃酒與紹興發展的關系”,學生也確實無所適從。今年的“歷任北京大學校長中,紹興人就占了四位”,無疑讓學生眼睛一亮,使本來很平常的考查變得充滿神奇,盡管考點還是落在“蔡元培”這一選項上,但估計學生在事后會去查閱資料,加深對另幾位紹興名人的了解。

四、聯系緊

中考是正規的國家考試,試題的命制容不得半點虛情假意,不能強人理解所難硬拿所有教材的知識點與紹興搭上邊。比如2015年以“酒”命題,但又不能考黃酒的具體知識,故只能讓“黃酒”成為出題的一個引子,具體考試內容與黃酒盡管有一定聯系,但這種聯系只是外圍聯系而不是核心聯系的,比如對于“王羲之酒后寫《蘭亭序》”,即便不涉及酒,也能讓學生通過“《蘭亭序》”來聯系“王羲之”。這里,筆者不得不嘆服今年命題者的出奇之招,古羅馬與希臘本來與紹興可能八竿子打不著,但二者有共同之處,那就是在時間節點上,這種時間上的必然聯系使出題變得非常自然,答案也不會有任何爭議。

五、趣味足

平時我們常遇到這樣的試題,類似“白開水”,有營養卻沒有生機。比如出題“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辦學原則的北大校長是 ? ? ? ?!痹谌珖梢酝ㄓ?,但學生在答題時會味同嚼蠟,一點沒有趣味可言。今年的第8題首先陳述“紹興是文化名城,文人輩出”,為題目奠定了大基調,學生估計這一題與紹興名人有關,接下來話鋒就具體落到“20世紀的北大校長中,紹興就出了四位,”這一點大多數學生并不知道,所以會有新鮮感,然后再列舉了所有四位校長,讓學生選擇“蔡元培”。學生初一看,有一定的迷惑性,感到有難度,畢竟對有幾個人物的名字是從來沒有聽說過,但細讀會發現“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八個字,這就使“蔡元培”得到了確信了。從“新”而“疑”,從“疑”而“信”,命題者給考生設計了一場有趣的虛驚,使考試變得生機無限。由于趣味性強,不少考生會在考后去查閱卷資料,補充對另三位紹興名人的了解,“以考促學”的思想在這兒也得到了有效落實。

六、難度小

地域文化只是世界與國家地理歷史文化的一個縮影,地域文化不能反客為主。平時教學中也不宜大量補充地域文化內容來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更不能出現難度過大的的試題,至少不能因為地域文化的探究沖散對整個社會與思品學科體系的教學。

2017年的24題,從魯迅詩句入手,要求考生寫出“風雨如磐暗故園”的原因,并列舉“以血獻軒轅”的紹興名人的事跡一個。其實這首詩是高中語文課本中的,哪怕學生以前讀到過,也大多不理解意義。到最后,有考生連“徐文長罵貪官”也寫上了,從本質上說“徐文長罵貪官”也是愛國的表現,這又怎么把握閱卷的分寸呢?所以這一題的設計對考生體現不了區分度。

再來說說今年的幾道題,可以發現這些題幾乎都不存在理解上的障礙,但也有極少數考生因為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而答錯的,但總體來說這些題目是以獎勵分為基本目的的,使后進生也能保持一定的學習興趣。今年的23題(3)小題要求學生列舉在辛亥革命中以身殉國的紹興英烈一位,相比去年的上述情況,顯然題目不存在歧義,而且縮小了答案范圍,學生不用過多時間去揣摩命題者的意圖,使得對與錯非常變得一目了然,既減少了教師閱讀時的異議,也使考生在事后對答案時內心不存在冤枉感與“瞎貓捉到死老鼠”的運氣感。無疑,今年這樣的考試更接地氣,難度小卻有非常強的可信度與區分度,對今后的教學意義非常明顯。

參考文獻:

[1]謝衛月.體驗式教學在初中歷史與社會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04).

[2]諸小華.在《歷史與社會》課中進行情感教育的嘗試[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9(05).

猜你喜歡
中考試題亮點本土文化
基于學生發展視角的中考試題分析
管窺高中英語教學問題及解決措施
反觀中國電影本土化精神中的人性本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