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我”與“有我”

2019-01-28 17:53金子日
成長·讀寫月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汨羅江麻木自卑

金子日

“無我”一詞源自于佛家思想,以此否認任何先于現象存在的永久的物質實體存在。而在現今的社會中,“無我”和“有我”可以說是人們對自我的兩種不同態度?!盁o我”是對自我的淡化,有時體現出的是一種大公無私的精神?!坝形摇笔菍ψ晕业目隙ê屯怀?,有時體現為對自己所承擔的責任的清醒認識,對自我價值實現的強烈追求。

近年來,“一帶一路”的倡議為沿線國家搭建起了一座交流互通的橋梁。中國雖然作為主導國家,卻一直秉持著“互利共贏”的原則。在與其他國家的合作中,中國沒有突出自我,而是兼顧各方利益和關切,尋求利益契合點和合作最大公約數,強調各方優勢和潛力充分發揮出來,注重為其他國家的發展創造更多機會。相比中國,美國以自我為中心的外交策略非但沒有給自己的經濟帶來有效的增長,推動國力的增強,反而使自己與周邊國家的關系變得緊張。由此可見,交往需要有“無我”的態度,即淡化自我以集體為重的無私精神。

但是,追求“無我”不是徹底地摒棄自我,更不能將“無我”變成一種逃避現實,躲避責任,自我麻木的手段。想想魯迅先生描述的那些在日本仙臺的留學生們吧。他們在觀看日本人槍斃敵方戰敗士兵的影片時,竟然能拍掌歡呼喝彩。他們努力使自己的精神變得麻木,想要融入身邊歡呼的環境中,以此達到“無我”的境界。但實際上,他們放棄的不只是國家富強起來的希望,更放棄了對自身價值的肯定與自我的尊嚴。

還有魯迅《故鄉》中的閏土,年少的他是多么的健康活潑、機靈勇敢,也曾是“我”的知心朋友??墒嵌嗄赀^去后,當“我”再一次回到了故鄉,看到的卻是一個怯懦自卑、神情麻木、寡言少語的人。在傳統封建禮法的長期壓制下,閏土喪失的也正是對自我價值的肯定和重視,缺少了“有我”的自尊自信的態度,于是他便在愈加沉重的社會環境下,被自卑與麻木逐漸蠶食。而那個曾經令魯迅懷念的故鄉,它的生命和活力,也在人們的愚昧和麻木自卑中被扼殺。

同樣是身處逆境,同樣生活在黑暗社會中,卻有人不屑同流合污,敢于在人們的質疑中發出自己的聲音,以肯定自我的“有我”態度影響著周圍的人們。當人們還在黑暗的牢籠中沉睡時,魯迅拿起了筆,以自己的聲音吶喊著,渴求喚醒沉睡的國人。因為他知道只有大眾強化對自我的認識,敢于肯定自身,從事不關己的麻木中走出,國家才會從枷鎖中掙脫。在汨羅江邊,失意的屈原在“眾人皆醉我獨醒”時,并沒有隨波逐流,與小人同流合污,而是挺身而出,懷抱大石,毅然投身汨羅江,用自己的生命向混混沌沌的世人發出最強的聲音,以自己寧死不屈、自尊自重的高尚精神與節操為后世千古文人樹立了典范。

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我們不僅要積極學習先賢前人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更要注重肯定自我與實現自我,敢作敢為,敢于爭先,敢于發聲。

猜你喜歡
汨羅江麻木自卑
讓自卑成為一種前行的力量
不做政治麻木、辦事糊涂的昏官
汨羅江漁歌
無題(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