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棋”心協力,樂在“齊”中

2019-01-28 17:53吳珊燕
成長·讀寫月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交往合作游戲

吳珊燕

【摘要】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合作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幼兒已有經驗不足、缺乏社會交往技能,往往使合作游戲不能持續有效的開展,文章從提高合作游戲技能、改變分組方式、多元的評價方式等方面分析如何提高幼兒合作游戲的能力,促進幼兒表達能力、交往技能、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發展。

【關鍵詞】交往;合作;游戲

幼兒園應多為幼兒提供需要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完成的活動,讓幼兒在具體的活動中體會合作的重要性,學習分工合作。讓教師由傳統的“高控”地位,轉化到與不同水平幼兒平行的“共同游戲者”。

以中班區域活動“飛行棋”為例:

一、合作游戲中的問題

表格中呈現的只是幼兒在玩喜歡的飛行棋中的一些場景,爭搶、破壞、沒有規則意識是合作游戲中一些常見的現象,究其過程可以分析出一些不能有效進行合作游戲的原因:

1.幼兒缺乏合作游戲的經驗——在操作前需要足夠的互動,分配各自的任務;以自我為中心,缺少同伴間的協商;合作中沒有達成共同的目標。

2.一部分幼兒在合作游戲中規則意識和責任意識淡薄。

3.參與者水平不均衡,形成“強強組合”、“強弱組合”、“弱弱組合”等模式,產生不同的合作游戲效果。

4.同伴或者教師的消極性語言抑制合作游戲的持續開展。

5.時間、空間、材料等硬件不充足。

綜上所述,幼兒的內部發展階段、已創設的外在環境,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動都影響著合作游戲是否持續有效的開展,我們應該在了解每個孩子的最近發展區基礎上,引導幼兒合理分配任務,增強溝通合作能力,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二、培養幼兒合作游戲的策略

(一)培養合作技能是開展合作游戲的基礎

合作游戲與獨立游戲本質的區別存在于游戲的本體是雙向或多向的,游戲的參與者們必須遵守相互約定的某個規則,通過共同努力、言行協調一致的才能完成。但在具體的游戲中往往因為雙方的興趣、觀點、能力不一致產生矛盾,大部分幼兒又缺乏交往的技能,常使游戲不能順利進行。因此為幼兒創設合作的情境,豐富合作、交往的技能非常重要。

1.創設幼兒熟悉的形象、情境,初步獲得合作的經驗

幼兒之間許多游戲的開展都是基于其頭腦中已有的生活經驗,每個人的經驗又有所差異,所以同伴之間必須共同商量、相互配合。例如在音樂活動《辦家家》中,有爸爸、媽媽和娃娃三個角色,只要能想出辦法組成一個“家”的孩子都是在合作。

2.組內合理的分工是合作游戲的瓶頸

為了多多的促成類似的更深入的合作游戲,我們可以讓孩子欣賞真正的合作項目:造房子的工地上有的人在運磚頭、有的人搬磚頭、有的人在畫圖紙......玩具工廠里面有的人在設計玩具,有的人在找材料,有的人在做玩具的輪子,有的人在做玩具的衣服......通過真實的場景,為幼兒的模仿提供素材。

(二)合理分組是合作游戲持續有效開展的關鍵

1.以兩人合作為突破口,逐步開始培養同伴間互動的能力。

如在體育游戲“二人三足”中,兩個孩子自由組合,一開始不停地有人摔跤,也有幼兒選擇放棄或者交換同伴,但是后來幼兒想出了各種不摔跤的方法——事先說好;喊口號;學同伴走;跟著別人走等。給與幼兒足夠的時間和機會,讓一個個小團體自行解決遇到的問題,在分享自己經驗的同時得到他人的經驗,在參與中感受自己的主體性。

2.幼兒的不同興趣自由分組,充分發揮其的主動性

在自由組合的過程中,幼兒往往選擇和自己的朋友在一起,面對自己的朋友能更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往往以朋友關系存在的組合,各自的能力總是相當,教師在具體的合作中要特別加以引導。

社會交往與幼兒認識他人、認識自己,形成對人對己的態度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通過分組合作游戲,盡可能滿足了每個幼兒在一個自由的空間里表達、交流、合作的需求,提高了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在合作游戲中如何處理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關系,怎樣把握個體與群體間的關系等問題還是值得繼續探索,使幼兒真正在合作化的共同學習中獲得發展,成為有合作意識的社會人。

參考文獻:

[1]張東興,《淺談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教學途徑》,教育科學出版社,1994年.

[2]王靜,《通過創作畫活動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教育探索,2010年第6期.

[3]李季湄等,《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3月.

猜你喜歡
交往合作游戲
突圍與重構——小學科學課堂中師生交往的真效性實踐探究
大學英語創造性學習共同體模式建構案例研究
爆笑游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