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本科院校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探討

2019-02-01 02:29韓二東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9年3期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產教融合實踐教學

韓二東

關鍵詞:產教融合;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

基金項目: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編號:2018CJJ084);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編號:2018-ZZJH-361)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8年11月11日

近年來,教育部先后出臺一系列指導意見和政策措施,推動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向產教融合、加強高校與企業的對接合作方向發展。培養適應社會的應用型人才應當成為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主要職責,應當逐步向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方向逐步邁進,但不可否認的是,由于轉型發展的節奏協調性差,產教融合中政府發揮的主導作用有待于加強,地方性領軍企業的行業指導能力較為薄弱,很多具備競爭優勢的企業沒有很好地參與到人才培養當中,再加上高校自身管理機制不完善,對人才培養水平的評判缺乏明確的標準,這些問題的出現都需要在產教融合背景下積極探索協同育人管理機制,以推動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養質量,使得所培養人才能夠滿足社會的應用型人才需求,實現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轉型發展及水平提升。

一、當前地方性本科高校產教融合發展狀況

近十幾年來,地方性本科高校對于教育改革的重視程度在逐步加深,紛紛意識到高校在新的發展階段應當探索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隨著中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高校與企業之間的聯結、合作越來越密切,為高校的發展創造了廣闊的空間。在此背景下,高校與企業的協同育人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意識到校企合作、協同創新教育對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重要性,認為高校應當和當地或高水平企業展開全面的合作,以促進人才培養質量;二是提出將政府參與納入高校育人環節,建議政府協調高校、企業及行業的協同合作,構建人才培養的協同創新體系,明確三方的定位,為人才培養質量貢獻力量;三是管理水平應當跟上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要求,當前很多部門尚未意識到產教融合的重要性,在管理、運行、制度設計等方面缺乏針對性,需要多部門聯合制定保障措施。

從目前地方院校產教融合的發展層次來看,部分高校已經形成了大量的產教融合實踐案例,也與眾多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建立了多種類型的大學生實習基地及協同創新中心,但目前協同育人的機制還很不完善,產教融合依然存在很多問題,下文指出產教融合存在的問題及后續發展對策建議。

二、應用型本科院校產教融合突出問題探討

(一)地方政府參與度不足,導致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推進緩慢。雖然近年來高校與企業、地方政府建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機制,但是在實際運行當中出現很多不協調、效率不高的問題,地方各級政府還沒有正式出臺詳細的法規條例保障校企合作項目的穩步推進,相關項目的負責人該承擔的責任存在模糊不清、溝通不暢,導致產教融合缺乏強有力的推動措施。在實際走訪當中,發現很多項目存在進展緩慢,甚至于擱置的糟糕狀況,使得后續的推進工作難以按原定計劃實施,這些都需要政府發展主導作用,協調高校、企業、行業之間的合作關系,推動已簽訂產教融合項目的穩步實施,帶動協同育人機制發展。

(二)行業企業投入到產教融合的精力不足,使得產教融合實際效果很難令人滿意。產教融合雖然使得高校與行業企業的聯系更為密切,但高校與企業所追求的目標差異較大,應用型本科高校逐步轉向應用型人才培養,而企業在校企合作當中更為看重所帶來的盈利效果。很明顯,當前校企合作給企業帶來的收益沒有達到企業的預期,這才是企業參與產教融合積極性不高的原因。從地方性本科高校的產教融合實踐工作來看,依然是以高校為主導,高校作為管理主體主導項目的開展,企業更多的是在學生實習階段參與管理,對于其他教學環節很難參與進去。從調研來看,很多高校設置了“雙導師制”,即給每位學生配備一名校內指導教師及一名企業指導老師,但實際操作存在障礙,沒有建立企業和高校溝通協調的橋梁,很多的是校內指導老師在指導,企業指導老師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而且在校內與校外導師的培養任務分配、培養職責方面缺乏明確清晰的界定。

(三)缺乏系統化、專業化的實踐案例應用于創新創業實踐教學。一方面很多高校明確規定了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學時和具體學期安排,但是在實際執行當中卻時常打了折扣,再加上地方性普通高等院校連年擴招,早已超過學校師資的承載能力,導致師生比嚴重超標;另一方面創新創業領域實踐性較強的案例是很多的,但很多高校卻沒有形成系統化、規范化、規?;陌咐e累,導致授課時更多地還是采用教材上已有的陳舊案例,學生對案例的理解領悟很不系統,難以達到真正對其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培養。

(四)“雙師型”授課教師缺乏,培養效果難以達到目標要求。要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要求教師具備足夠的應用技術能力及企業兼職工作經歷,但應用型本科高校中能夠認定為“雙師型”教師的人數偏少,使得該課程的教師隊伍缺乏社會實踐經驗,具備產學研合作履歷的教師也較少。這些都導致該課程的理論性較強,實踐性較弱,難以適應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特點,課程的教學計劃難以完成,教學效果也難以達到既定的目標要求。因此,從實踐出發,應用型師資隊伍的培養也是當前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

(五)尚未建立產教融合的制度保證措施。由于高校轉型實踐較短,產教融合尚處于初級階段,缺乏管理和運行的長效機制。很多地方性本科高校與企業的合作關系往往是歷史上逐步形成的,其合作具有偶然性和目的性,高校在合作中為學生就業創造機會,而企業能夠從中挑選自身所需要的人才,一旦高?;蚱髽I某一方出現戰略調整或發展步入下一個階段,會導致之前建立的合作關系化為烏有。從實際來看,由于缺乏保障機制,高校和企業在產教融合當中會產生矛盾和糾紛,產教融合的效果難以達到預期目標。這都需要高校與行業企業建立產教融合的制度保障體系,劃分不同責任主體的義務,建立雙方溝通長效機制。

三、應用型本科高校協同育人改革建議

(一)將企業需求納入到實踐教學平臺建設環節,共建實踐教學平臺。產教融合以培養創新和實踐能力為主導,強調在教育的過程中融入生產環節的要素,與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對接。因此,需要逐步打破院校原有培養畢業生的教學框架,著力整合政府、行業企業資源以及高校自身的實踐資源,多方協同組建新的實踐教學平臺,理論與實踐并重,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又達到企業對畢業生所具備能力的需求。要達到這種程度,需要做到教學管理環節的多樣化,多方合作共建、合作研發、合作協商;需要拓展實踐教學平臺的適應性,使其多樣化,豐富教學內容,以適應多種不同實踐活動的開展。

(二)與行業企業對接,探討修訂學科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建設對學科的發展至關重要,影響到學科專業的發展,也影響到高校育人的層次水平。應該在學科專業培養方案的制定中,調研相應行業對該類人才的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及綜合素質的要求,建立由高校專任教師、教學研究者、企業人力資源主管等組成的協調小組,探討本學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存在的問題,展開大范圍的討論,提出修改建議并形成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后續可在教學實踐環節或者對畢業生就業質量的跟蹤調查中不斷修正或完善。這樣就會在根本上使得學生的培養目標與社會、行業發展、具體企業需求相適應。

(三)加大實踐教學經費投入,與企業一道開發實踐課程資源。在創新創業發展愈發猛烈的今天,高校應當盡早加大經費投入,購買相應的硬件、軟件設施設備,為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搭建平臺,打造包括“翻轉課堂、情景模擬,軟件實訓、企業實踐”等多種方式結合的特色化實踐課程,構建多種可供不同學科專業選用的實踐應用型課程資料,并在課程資料當中加入行業培訓項目,實現高校實踐教學活動與企業實際操作的無縫對接。

(四)采取學習、培訓以及一系列實踐渠道,協同共建應用型師資水平。在產學研融合背景下,第一,通過聘請知名企業的職業規劃專家、人力資源發展主管、企業家等到校給任課教師授課,授課頻次視課程進度可以適當增加,幫助“雙師雙能”型教師提升實踐教學水平;第二,可在校內安排對專任教師的培訓,提高該類教師的職業規劃理論知識和策劃技能;第三,應當完善對此類教師的激勵和考核機制,吸引校內外高水平教師加入到以職業生涯發展規劃課程為代表的創新創業課程中。增加“雙師型”教師在此類課程授課教師的比重,組織教師之間開展創新實踐教學能力競賽,開展互評互助,敦促此類教師穩步提升創新實踐教學水平,保證達到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對師資的要求。此外,企業優秀人才也是高校創新培養畢業生所需要的人才,可以考慮與企業合作,引進全職或兼職的企業工程師進入高校擔任實踐課程教師,將企業當前先進的技術、理念與高校的教育體系相融合;在校外導師遴選方面,也應重點考慮引進企業工程師擔任,在一線的實踐環節指導畢業生實習、項目研發能力,以提升畢業生的綜合能力。

(五)建立新的教學實踐水平評價準則,完善對“雙師雙能”型教師的考核機制。隨著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持續推進,各種實踐教學活動、規程已經發生了多樣的變化,對實踐教學效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對相關任職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一背景下,教學實踐水平評價就應當跟上實踐教學的改革步伐,首先,應當引入企業考核機制,對學生參與的企業課程、企業技術學習、技術研發等環節給予客觀真實的評價;其次,要對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實踐動手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等進行多角度評價;最后,評價的主體主要有校內指導教師、校外實踐老師及企業整體評價,應當注重對實踐過程的考核,強化能力與過程的全方位考察,避免功利主義思維對考核評價的影響。

主要參考文獻:

[1]吳玉萍.應用型高?!胺D課堂+任務驅動”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8(8).

[2]黃林華.工程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建筑結構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6.37(5).

[3]房敏.新建本科院校課堂教學改革中的多利益主體:類型、矛盾及協調研究[J].教學研究,2018.41(2).

[4]羅錦英.MOOC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公選課教學管理改革研究[J].武漢輕工大學學報,2017.36(4).

[5]段艷,陸吉康.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活動質量監控刻不容緩[J].高教學刊,2018(21).

猜你喜歡
應用型本科院校產教融合實踐教學
高職與應用型本科院校協同開展技術應用型本科教育課程銜接的探析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社會參與美國社區學院治理及對中國應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啟示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高職院校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芻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