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產黨宣言》對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

2019-03-15 09:16洪霞韓娟霞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1期
關鍵詞:當代啟示共產黨宣言思想政治教育

洪霞?韓娟霞

【摘 要】 《共產黨宣言》的核心思想揭示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階級存在和階級斗爭原理警戒堅守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理論陣地,無產階級政黨理論要求堅定理想信念,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目標引領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回歸初衷。

【關鍵詞】 《共產黨宣言》;思想政治教育;當代啟示

《共產黨宣言》(以下稱《宣言》)發表至今,已有170年的歷史,曾被斯大林稱之為“馬克思主義的歌中之歌”。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闡述的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階級存在和階級斗爭原理、無產階級政黨理論、人的全面發展思想與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目標不謀而合,同時,這些思想對我們當下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廣泛的指導性。

一、《宣言》的核心思想揭示思想政治工作規律

1、《宣言》中蘊含的核心思想

“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迄今為各種思想體系所重重掩蓋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有了衣食住,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活動;所以,直接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形成為基礎,而當時人們的國家制度、法律觀點、藝術乃至宗教信念便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也就必須從這個基礎出發來加以說明,而不是像過去那樣本末倒置?!盵1]由此形成了馬克思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一般認識,這一認識在《宣言》中進一步具化,可以表述為“每一歷史時代的經濟生產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的基礎?!盵2]恩格斯在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也指出:“構成《宣言》核心的思想就是每一歷史時代主要的經濟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所賴以確立的基礎,并且只有從這一基礎出發,這一歷史才能得到說明”,[3]用現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理解,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第一,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第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2、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發展規律

作為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教育問題,思想政治教育同樣遵循上述規律的運行機制。第一,特定的所有制關系決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并且不超出特定的社會關系,正如《宣言》中指出:教育是由“進行教育時所處的那種社會關系決定的”,[4]在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教育理念的同時,習近平總書記結合中國具體教育實際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5]即在堅持公有制條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民立場原則并隨著實踐的發展做到教育內容的與時俱進。第二,遵循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所表現出的特點和現實問題決定了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性和導向性?;跉v史上意識超前于社會存在以及意識滯后于社會存在的國家,從其發展的情況得出認識:思想政治工作的源點和落腳點都應是一個社會連續階段的銜接,超前和滯后的思想政治工作很難完成時代賦予的使命。

二、階級存在和階級斗爭原理警戒堅守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理論陣地

1、《宣言》中闡述的階級存在和階級斗爭原理

階級斗爭是一個歷史概念,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物質財富的日益豐富,階級斗爭在不同國家不同領域有不同的表現,即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在一定條件下還有可能激化?!缎浴分兄赋觯骸爸两褚磺猩鐣臍v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說明階級斗爭有其產生、發展、滅亡的過程。1844年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就清晰地論述了《宣言》的這個重要思想,他說:“過去人們的發展是在有限的社會生產力基礎上進行的,這種不能滿足整個社會的生產,使得人們的發展只能具有這樣的形式,即一部分人靠另一部分人來滿足自己的需要,而另一些人(多數人)經常也為滿足最迫切的需要而進行斗爭,”由此可見,“到現在為止,社會一直是在對立的范圍內發展的,在古代是自由民和奴隸之間的對立,在中世紀是貴族和農奴之間的對立,在近代是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對立?!盵6]馬克思從中揭示了階級存在的條件由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所決定,當人類社會發展到生產力水平不再限制物質財富的生產,人們的物質財富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時,階級會隨著階級存在條件的消失而消失。

2、思想政治教育要堅守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理論陣地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由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再到當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成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從中勾勒出矛盾斗爭的一條主線:由階級斗爭轉變為人民內部矛盾,依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隨矛盾斗爭性質的不同轉變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自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以來,“斗爭”一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字典里很少出現,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提出“斗爭”一詞,可以明確的是我國面臨的國際國內挑戰不容樂觀,各種非馬克思主義和反馬克思主義思潮不斷滲透演變,但也不能忘記新時代的斗爭是“偉大斗爭”,是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披荊斬棘,只要是人民內部矛盾,“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則與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方針仍是當下教育的出發點,因此,分清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具備的基本素質,同時,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社會是在矛盾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斗爭”,[7]在辯證運動中看待新時代矛盾斗爭的發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具備的基本素質。

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強調意識形態在文化發展、話語體系建設等方面的重要性,并依據目前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復雜性,提出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和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的主張,因此,新時代中國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意識形態領域堅守住三個基本問題:“信什么”、“防什么”、“守什么”,即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防止錯誤思潮侵襲、守住網絡輿論陣地,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的領導,堅守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理論陣地。

思想政治教育在守好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關卡的同時,要善于借鑒他國經驗?!缎浴分刑岬剑骸坝捎陂_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盵8]所以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需在交流借鑒中壯大,提升本學科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每個國家都有本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名稱不同、教育內容不同、方法不同,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注重顯性教育,教育主客體之間缺少交流,在純粹理論灌輸的模式下,教育客體產生了厭倦、乏味的抵觸情緒,較之西方國家的隱性教育方法缺少實踐性和自主性,因此,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應堅持“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覺悟,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結合,達到思想政治教育從自發性向自覺性的轉變。

三、無產階級政黨理論要求堅定理想信念

1、《宣言》中蘊含的無產階級政黨理論

《宣言》制定了無產階級革命的策略路線和無產階級政黨的建黨綱領。馬克思主義政黨是共產黨作為無產階級的先鋒隊組織,由無產階級中最堅決、最先進的分子組成,在工人運動中沖在最前面的代表人民利益的政黨,共產黨人“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9]馬克思恩格斯關于黨的基本策略原理,指出了兩個發展階段,即無產階級革命的最近目標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最終目標,其中最近目標是:首先使無產階級形成為階級,在推翻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的基礎上奪取政權,此目標在中國通過無產階級革命已實現;最終目標是:消滅一切階級和階級對立,消滅私有制,為實現共產主義創造條件??v觀歷史的發展脈絡,這與新時代分兩個階段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是一脈相承的。

2、堅定理想信念教育

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也是保持黨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要把堅持理想信念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教育全黨牢記黨的宗旨,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盵10]這與《宣言》中馬克思主義的建黨綱領是相契合的,而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理想信念這一塊過于強調小我,而忽略了大我,相比國家的發展壯大,舍棄小我是共產黨人利益代表的充分體現;理想信念教育也要從娃娃抓起,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僅停留于高校課堂中;將個人主觀的理想信念與個人客觀的理想信念,即個人理想與國家理想結合起來,在實現個人主觀理想信念的過程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馬克思主義的建黨綱領有力彰顯共產黨人的初心和本質。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黨的“代言人”,時刻牢記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眾性和人民性,站在人民的立場發聲,用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話表述即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要求黨的理想信念教育堅持實事求是,堅持群眾路線,堅持共產主義方向。共產主義是馬克思設想的人類社會發展最理想的社會,也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為之奮斗的目標指向,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的基礎上,具有科學性和真理性,不僅堅持從人民當前利益出發,而且也代表了人民群眾的長遠利益。毛澤東曾在《新民主主義論》中高度評價共產主義社會,說共產主義社會是“區別于任何別的思想體系和社會制度,是自有人類歷史以來,最完全最進步最革命最合理的思想體系和社會制度?!盵11]肯定了堅持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新時代,堅持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全面從嚴治黨是重要抓手,其中理想信念教育事關個體健康機體的形成,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對理想信念的認識既要內化于心,也要外化于行。

四、人的全面發展目標回歸思想政治教育初衷

《宣言》在最后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12]人的全面發展與貫穿《宣言》的核心思想,階級存在和階級斗爭原理和無產階級政黨理論是緊密相聯的,沒有生產力的發展,階級的不斷消亡和私有制的不斷廢除,就不會有每個人的自由發展,也不會有一切人的全面發展。人的全面發展原理作為《宣言》結論性觀點,是對共產主義及人類解放前景的展望,這種展望不是烏托邦式的空想,而是實實在在的進步過程,它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緊緊聯系在一起。[13]可以說,21世紀人的全面發展離不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如果脫離現實發展需要,人的全面發展只能流于空想。

“人是社會的本源,經濟社會的發展說到底是人自身的發展,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盵14]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2015年人均GDP已達8000美元,進入中上等收入國家行列,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貧困人口徹底脫貧,可以看出,人自身的發展越成熟越充分,社會的發展越文明越和諧?,F實的發展與理論指導密切相關,思想政治教育在根據時代發展要求解讀社會發展現狀、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同時,也應該講好馬克思的故事,讓馬克思的故事走進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

總之,《共產黨宣言》的時代價值和深遠影響歷久彌新,新時代具有中國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這一目標的同時也服務于時代的發展,依據規律辦事,高舉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堅定理想信念,培育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注 釋】

[1] (德)弗·梅林.馬克思傳[M].人民出版社,1965.7.1.

[2][3][9][1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52,257,285,294.

[4]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8.

[5] 新華網.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6-12-8.

[6]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60.730-731.

[7][10]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18.

[8]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0.

[11] 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86.80-81.

[13] 靳輝明,李瑞琴.《共產黨宣言》與世界社會主義[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12.

[14] 虞崇勝.新時代與“后半程”:精準把握中國未來發展的雙重方位[J].武漢大學學報,2018.1.

【作者簡介】

洪 霞(1992—)女,漢族,甘肅通渭人,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

韓娟霞(1994—)女,漢族,甘肅通渭人,新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

猜你喜歡
當代啟示共產黨宣言思想政治教育
淺論艾思奇《大眾哲學》的歷史貢獻及當代啟示
淺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的全面發展重要思想的指導意義
宋代分路取士與憑才取士的論爭及其啟示
世界歷史理論與全球化理論的異同及其當代啟示
《共產黨宣言》教我們怎樣做合格黨員
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及其當代啟示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