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下淮河流域民俗體育的傳承發展
——以安徽花鼓燈為例

2019-03-21 21:12峰,戴
滁州學院學報 2019年4期
關鍵詞:花鼓淮河流域民俗

徐 峰,戴 路

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全民健身、健康中國”的口號遍布現代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人們積極參與各類健身運動,關注各種體育賽事,卻鮮少有人關注來源于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民俗體育活動。在多元文化融合發展的社會進程中,安徽花鼓燈作為民俗傳統體育的特色文化資源,面臨著傳承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如何使人們正確認識民俗體育安徽花鼓燈?如何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契機傳承和發展安徽花鼓燈?值得思考。本文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契機,剖析民俗體育安徽花鼓燈的現狀及生存環境,探索安徽花鼓燈文化的傳承價值和發展路徑。

一、淮河流域民俗體育安徽花鼓燈的生存環境

民俗體育是民間的各種各樣體育運動和游戲的總稱,它是由一定民眾所創造,為一定民眾所傳承和享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眾日常生活的風俗習慣(如禮儀、節日等)之中的一種集體性、傳統性、模式化、生活化的體育活動[1]。民俗體育屬于傳統體育,是和當地的風俗習慣、民間文化、生活習俗相關聯,同時也和當地百姓的慶典、祭祀等緊緊聯系在一起,深深地融入于民俗風情之中,用自身大眾性、儀式感、全體性、歡娛感、觀賞性等吸引人們參與,人們通過開心、奔放、熱情、多樣的身體語言,表達出人們對自然、鄉土習俗的喜愛之情。具有南北文化交融之美的安徽花鼓燈是由歌、舞、樂、戲組成的綜合性藝術表現形式,素有“東方芭蕾”“淮畔幽蘭”之美譽,是展示當地民俗體育原始原貌的經典體育活動。安徽花鼓燈最初是一種廣場型的舞蹈,自娛自樂,是歡快的身體娛樂活動方式,實現以舞會友,強身健體的作用,是人們喜愛的一種民間藝術。而今天的安徽花鼓燈已成為普及流行時尚的全民健身活動,也成為各種重大場合呈現民族特色的體育表演項目,顯示淮河流域地域色彩及人文氣息。在多元文化時尚元素和奧林匹克文化全球化的社會環境中,安徽花鼓燈的發展在注入欣欣向榮的新鮮元素的同時,也面臨著現代科技文化及娛樂消費方式的挑戰,在當今社會遇到了傳承與發展的嚴重危機。

首先,在花鼓燈的傳承和發展過程中,它的傳授方式大多以講解示范的方式進行,花鼓燈老一輩藝術家通常采用普通的講解示范方式傳授,這種傳授方法的效果不佳。目前,安徽花鼓燈的傳承沒有專門的管理教學機構,屬于各自為戰的分散狀態,不能真正促進花鼓燈的發展,導致花鼓燈的傳承發展徒有其表,無法實踐到行動中。

其次,2004年花鼓燈被國家列入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這是漢民族目前唯一被列入國家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的舞種,蚌埠市被確定為花鼓燈原生態保護基地。2006年5月20日,花鼓燈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些關鍵性的轉變標志著花鼓燈迎來了一個歷史新紀元。[2]這些新的發展紀元在帶來契機同時也面臨挑戰:國際化的社會環境,西方體育的滲透擴張,民俗體育被迫不斷縮小自己的生存發展空間;人們思想、生活方式的轉變,社會主流文化與外來國際化文化沖擊我們的民族傳統文化,促使人們接納、吸收、向往現代體育文化,對民俗體育文化的學習興趣減弱;現代的教育體制下如籃球、足球、排球等進入學校體育教育,教學改革中提倡加入民俗體育內容,但一直以來收效不大,從未登過學校體育教育的大雅之堂。

最后,花鼓燈是漢族民間歌舞藝術的“活化石”,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3]當今中國飛速發展,已從鄉土中國轉變成為城市中國,城市文化在農村的滲透步伐不斷加快,這就不可避免地縮小了花鼓燈藝術的繁衍區域,主要集中在安徽省蚌埠市的懷遠縣及禹會區、淮南市的鳳臺縣、滁州的鳳陽縣等,而真正保持花鼓燈原生形態的花鼓燈班子僅存4、5個,已臨近消亡。[4]國家級花鼓燈傳承人“小紅鞋”楊再先、“小白鞋”鄭九如、“一條線”陳敬之、“小金蓮”馮國佩均已先后辭世;2015年6月,第四批花鼓燈國家級傳承人石春彩先生也病故;[5]花鼓燈傳承人的逝世讓花鼓燈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陷入“人走藝亡”的困難境地。如今的安徽花鼓燈弱化了民間性、藝術性、節日性的表演氛圍,而僅僅成為一種半職業性的舞臺表現和表演需要,從而使花鼓燈所體現的淮河兩岸人民的文化價值和精神價值無法展示。面對這種發展趨勢,必須讓傳統藝術的生命得以延續并活態傳承,因此,這樣花鼓燈藝術傳承發展必須依據社會的快速發展推移而開拓新的生存環境,不能僅僅植根于鄉野氣息中,必須走出原來的狹小空間,邁入社會、學校,讓花鼓燈在更多的地方接續生命,大放光彩。

二、安徽花鼓燈的民俗體育文化特征

(一)文化性

花鼓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的歷史積淀,被譽為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記憶的背影”,是人類寶貴的不可再生資源?;ü臒籼N涵著安徽淮河兩岸豐富的風土人情,通過歡快的身體活動表達對鄉土風俗的熱愛,與特定的地方民間風俗、文化、生活方式等息息相關,可以體現出廣大勞動人民自我娛樂、自我慰藉,回歸自然的平靜心理需求;反映出淮河流域勞動人民不怕苦難、面對現實克服困難的精神,更能詮釋淮河流域勞動人民豁達開朗、自強不息、堅持不懈的性格品質。安徽花鼓燈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歷史進程中不斷與哲學、文學等文化形態相互滲透與交流,使淮河兩岸人們獨特的生活方式、價值取向、思維方式等都得以體現。安徽花鼓燈的舞步特點主要由所穿的“寸子”形成,舞步中的“梗勁”能夠促使跳舞者的肩部有規律上下搖晃、左右擺動以及腰部以上身體畫圈似的搖擺,這是北方地區“扭秧歌”中舞步的精髓。[6]顯然安徽花鼓燈既吸納北方地區“扭秧歌”中舞步的精髓,又融入南方地區“花燈”的特色,是南北文化融合的結晶,它的動作節奏風格交融了南北藝術文化,同時浸潤道教、儒學等多種形式文化,讓其南北文化氣質交融之美發揮特色。

(二)地域性

安徽花鼓燈是淮河流域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體育,記錄了淮河流域人民的生活、勞動、樂趣及民俗風情,是珍貴的地方性非物質文化遺產?;ü臒襞d起的初期,是淮河流域的人們表達對良好收成、美好生活、身體健康等愿望的慶祝儀式,人們普遍認為花鼓燈是一種吉祥的象征,代表著平安、幸福、驅邪、去穢?,F在,安徽花鼓燈已經發展成為普及、時尚的全民健身活動,成為一種特色體育項目,并創作出許多喜聞樂見的舞劇、健身操、歌舞劇等等?;ü臒羲囆g是一種公益性活動,真實反映淮河流域人們的生活方式、價值理念、行為習慣、感情交流、情感體驗等方面,從而構建出特定的文化理念,日積月累這種文化理念形成非物質文化,呈現其美好的文化價值與藝術價值,彰顯淮河流域民俗體育的魅力。

(三)傳承性

安徽花鼓燈是需要通過身體運動來體現的一種文化狀態,來自于民間,通過傳承人保護,是人們共同自然傳承的,在日常生活中被反復傳遞,世代相習。這種無形文化真正的傳承必須是以人為載體的活態、動態的傳承,因此它的傳承性是靠心理信仰、傳襲力量、習慣勢力形成的一種約束,而不是靠行政和法律。安徽花鼓燈傳承在發展過程中,得益于其傳承的力量,經過穿越歷史隧道,綿延流傳至今,但仍然保持原來的某些特質屬性,在時間上可以世代延續以及空間上可以傳播,是一種縱向與橫向的文化發展過程,在一代又一代的延續中扎根于淮河流域人們的生活方式中,肥沃淮河流域的文化土壤,體現自身的文化價值和內涵。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下安徽花鼓燈的傳承發展價值

(一)保護文化

安徽花鼓燈是民間文化藝術,大多數都是群眾自發參與的,是一些草根組織的鍛煉群體,雖然具有一定的演出程式,但沒有固定的舞臺,隨時隨地即興就地表演,沒有固定經費來源和政策保障。如何保護素有“東方芭蕾”“淮畔幽蘭”之美譽的安徽花鼓燈藝術,使之廣泛傳播,要引起足夠重視。目前,花鼓燈已經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安徽在“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方針指引下,加強了對花鼓燈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5 年,花鼓燈被列入安徽省“861 ”計劃和蚌埠市“3461”計劃,同時建設花鼓燈藝術博物館,全面收藏和展示花鼓燈藝術史料,把傳統花鼓燈舞蹈列入全民健身計劃,把花鼓燈舞編成了能夠鍛煉身體的健身操,[7]從而保護和開發花鼓燈這種無形載體文化,彰顯花鼓燈這一民間文化藝術瑰寶的藝術內涵,使這項記錄人體文化發展軌跡和肢體語言符號的民俗活動成為淮河流域一些藝術品種的根脈。

(二)傳承藝術

2006年5月20日,花鼓燈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這一遺產對繼承與優化我國優秀文化有著舉足輕重的價值?;春恿饔虻陌不栈ü臒魮碛凶陨淼乃囆g特征獨樹一幟,必須進行傳承保護。在傳承保護過程中,要避免“重申報,輕保護”的問題出現,重視傳承面臨的主要問題,針對問題要逐漸落實到實處,不能空對空,有理論支持沒有實踐行動。因此,傳承花鼓燈藝術必須挖掘重現花鼓燈民族特色的藝術意境,找尋其藝術發展的內在規律,創新其傳承發展方式,培養后繼人才,保障花鼓燈藝術傳承的有序進行,使原生態花鼓燈藝術發揚光大,步入良性的發展軌道。

四、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下安徽花鼓燈的傳承發展路徑

(一)發揮群眾性優勢

安徽花鼓燈來源于民間藝術,群眾性是最本質的特征;而民俗體育其傳承主體是人民大眾,因此我們應該充分發揮人民大眾的集體智慧進行傳承發展。在大眾體育發展的今天,安徽花鼓燈要與大眾健身相結合,進入大眾健身的視野區域,逐漸成為大眾健身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徽花鼓燈增強體質、熱情奔放、優美灑脫、動作輕盈簡單,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促進身心健康發展,這與全民健身、健康中國的理念協調統一。在健康中國視域下,借助全民健身的大好環境,一切從實際出發傳承花鼓燈,通過社區文化活動、舉辦展演等形式讓花鼓燈“進城市、走基層、進社區”擴大其在全民健身中的影響力?;ü臒粼谶@樣的群體文化氛圍中不僅可以鞏固自身的生存空間,而且可以豐富創新傳承路徑,開辟新的優質資源,注入新的養分,不斷發揚光大。

(二)與校園文化融合

長久以來,我們的學校體育受西方體育的影響,都以傳授競技體育知識為主導,而民俗體育在學校體育的發展過程中是缺失的,我們要漸漸提升民俗體育在其中的地位與價值。新時代的祖國花朵是社會的未來也是民俗優秀文化的核心傳承主體,讓廣大中小學生乃至大學生了解學習民俗文化是最好的教育傳承模式,因此讓安徽花鼓燈進校園,對花鼓燈傳承有著不可衡量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保護措施?;ü臒暨@樣的民俗體育項目進入校園,不僅可以豐富學校體育教學內容,擴大教育空間,也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符合當今社會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趨勢。學??梢酝ㄟ^定期舉辦花鼓燈舞蹈比賽或文藝匯演,建立花鼓燈工作室或者社團及俱樂部,也可以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教育傳承校內外實踐采風基地,這樣可以宣傳花鼓燈風采,親身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樣可以宣傳花鼓燈風采,親身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學生見識花鼓燈的魅力,可以更好地參與其中,從而傳承發展花鼓燈。將優秀花鼓燈藝人請進校園,不僅可以重現花鼓燈藝術,展現花鼓燈的動作內涵,促進其體育文化內涵的發展,而且還可以一方面豐富大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另一個方面也可以為推進花鼓燈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提供一個穩定的、長效的傳承機制。

(三)增強社會性力量

安徽花鼓燈來源于民間,來源于人民,這就需要全社會的傳承力量,僅僅依賴小部分人群參與產生不了實際效應,不能充分散發花鼓燈的藝術魅力和健身價值。民俗體育花鼓燈一直都與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民俗民風緊密聯系,是人們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動作來源于平常生活對于自然的模仿,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對安徽花鼓燈的傳承與保護,就要實現它的社會傳承方式,而社會傳承的關鍵是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可以通過出版圖書、發行雜志等靜態的途徑,也可以通過競賽、廣場舞、社區活動、體育鍛煉等動態的方式如舉辦花鼓燈藝術節、傳統節日表演、廣場舞大賽等等;同時利用書籍、報刊、影視、網絡等各種新媒介,讓人們能夠以多種方式接觸、學習、欣賞、感受安徽花鼓燈,這才能使傳承真正落到實處。同時,拓展安徽花鼓燈表演渠道、鍛煉形式,進行社會性的花鼓燈表演傳承,擴大其普及力度與范圍,引起社會公眾的重視,從而滿足人們健康生活方式的回歸,體現人們新的精神生活需求,實現花鼓燈在“健康中國”中的發展價值,表達人們積極向上、豁達生活的精神面貌。

五、結論

“花鼓燈作為一種優秀的民間藝術在當代文化語境下進行保護,不可能是原封不動,一成不變的?!盵8]在傳承花鼓燈文化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保留花鼓燈的優質基因,與時俱進,不斷的為花鼓燈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養分,讓它不斷煥發光彩。與此同時,現在社會的不斷發展,城市的發展飛速前進,花鼓燈這類起源于農村的傳統文化活動不能僅僅限于當地民眾。為了其更好更廣的發展,花鼓燈要走向社會、走向校園,走向全民。傳承和發展花鼓燈這項民俗體育雖然任重而道遠,但是只要上下而求索,相信這項民俗體育文化會有更好的未來。

猜你喜歡
花鼓淮河流域民俗
冬季民俗節
淮河流域省級河湖長第一次聯席會議召開
淮岸花鼓情
金橋(2021年2期)2021-03-19
民俗節
魏山忠副部長率隊赴淮河流域安徽、山東開展汛前檢查
心聲歌刊(2018年5期)2018-12-10
花鼓燈小唱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進河長制工作
慶六一 同成長民俗歡樂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